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规模的扩大、经营模式的改变对会计的管理模式提出了变革的要求,对于高校财务管理的弊端也要及时地进行理论分析。通过对其财务管理制度、方式、内容等方面的改革,建立使用高校制度发展的财务管理工作体系。
关键词:高校财务 改革 弊端 措施
1 高校财务会计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1.1 高校管理模式的改变。高校改变了以往由教育部门直接管理学校的管理模式,高校的管理经营权得到自主的发展,尤其是我国进行素质教育、市场教育,使得高校获得了独立的管理资格,对于高校的财务管理也就独立出来,实行高校自主盈亏的管理模式,对此如何积极地利用高校的教育资源等条件实现高校的财务盈利化管理就成为高校财务管理的基本,而传统的高校会计管理模式还是建立在计划经济时代的背景下,它的独立性不强,对于为了适应高校管理规模的转变,需要对高校的财务管理模式进行改革。
1.2 高校资金来源渠道发生了改变。计划时期的高校资金来源主要就是依靠我国财政的支持,高校的财务管理也就只是依靠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要求进行,而且财务管理的工作要求也就比较简单,但是随着我国对高校的办校资格以及高校的管理模式等的变革,比如现在国家允许民办高校的建立、高校与企业合资办学等使得高校的资金来源也不再仅仅局限在国家财政的支持,再则目前高校作为具有公益性质的组织,它的资金来源可存在利用银行进行贷款的情况,因此高校的财务管理主体、对象等都有了变化,财务管理的形式也在出现新的管理方式,对此高校资金来源渠道的变化要求改变以往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
1.3 高校财务资金收益的多样化。目前教育对于高校的变革是改变了高校单一的教学模式,改变了学生专门学习理论知识的教学框架,高校教育也逐渐地朝着市场化的发展而进行的,由于是近几年我国的高校出现了与企业进行校企合作、高校组织科研研发等经济收效活动,通过教育资源实现资金的价值化。这样的变化必然会增加高校资金管理的复杂化,对于高校的财务管理以及与单纯的高校教育资金管理出现了许多的不同,这样也导致会计信息的管理内容、管理手段出现新的要求,需要高校及时地根据新的要求进行财务管理改革。
1.4 高等學校办学趋向国际化。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行,我国许多的行业都加强了与外国相关行业的合作与交流,作为高校,它具有培养高材生,为国家培养高质量学生的任务,对于为了促进我国知识与外国之间的差距,我国高校也加强了对外国高校资源的合作,对此一批中外合作办学、合资办学的形式在我国高校教育模式中普遍存在,高校的办学形式呈现国际化的趋势,国际化趋势要求高校积极与国外的合作院校实现财务管理制度的统一,实现财务管理的互通性。
2 深化高校会计制度改革的构想
高校财务管理制度改革需要高校具有改革思路的大致方向,利用积极的财务改革构想实现会计改革的顺利进行:
2.1 直接披露高等学校教育培养成本的信息。高校的财务管理首先要做的就是实现会计信息的及时披露,高校作为具有公益性质的组织部门,它也具有成本管理的需要,对此高校的财务管理改革目标首要的即是实现会计核算的目标,因为作为高校资金来源的主要渠道——学生上缴学费,学生的家长以及社会需要及时地了解高校教育的教育消费成本,同时作为国家的服务部门以及物价部门也需要了解高校的教育成本,对此高校的财务管理改革需要具有教育成本的财务改革构想,对此高校披露高校的教育成本信息具有改革的方向性。
2.2 要对预算会计信息相关生成方式进行简化。众所周知,我国各级财政收入是公办高校所需教学经费的主要渠道。所以,实际运行中,我们必须依据收付实现制把预算管理的有关信息提供出来,以便于各级政府实现对财政相关资金进行有效监管。因为财务会计相关科目之中,有关财政收支的方面是根据收付实现制来确认的,同时其收入是根据经费的来向进行设置的,支出按照经费来源设置二级科目,按“基本支出”、“项目支出”设置三级科目,因此,《征求意见稿》新设的《预算收支表》所需数据,完全可以利用财务会计科目提供的财务信息,通过财务软件分析、编写取数公式自动生成。
3 我国高校当前会计核算方面的瑕疵及解决建议
3.1 并没有设立成本核算。高校经营模式的改变,会计的核算成本却没有做出相应的变化,目前高校的会计核算支出主要是在传统的会计科目下,尤其是在会计支出方面它还存在原始的资金支出记录,比如职工的工资、职工福利、购买办公用品等的资金支出记录,而对于资金的成本却没有进行科目的分类,高校的资金来源虽然它的渠道比较多,但是目前高校的资金主要还是依靠政府财政的支持与银行的借贷,而且高校还没有摆脱政府行政性质的思想,这样的财务管理体系必然不会促使高校进行成本核算的改革,但是目前高校之间的竞争也在加剧,教育资源的严重分裂使得高校要注重对于高校教育资源的建设,而建设的资本就需要资金的支持,所以高校就要实行成本核算的会计模式。
高校的成本核算首要的就是进行高校人才教育的成本核算,但是高校对于人才的成本核算往往忽视,这样的高校成本核算机会导致高校潜在的经济利益出现危机,对于高校人才成本的核算缺失会不利于高校人才资源的长期发展。
3.2 固定资产的问题
3.2.1 固定资产没有计提折旧,造成高校固定资产被提高。我国高校对于固定资产的规定以及计算方式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比如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这样的计价就会使得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的损耗不能以货币的形式出现,固定资产的不计提折旧对于高校的影响主要是:①固定资产的更新等不利于高校资产的发展。高校对于固定资产的不计提折旧会导致高校不能及时地掌握高校的固定资产情况,对于具有更换要求的固定资产也不能及时的更换,导致高校的硬件设施出现连接的错位。②固定资产的折旧价值不能在会计资产报表中进行,使得会计人员不能依据会计账面获知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同时也会造成固定资产的折旧价等被拉高。③不计提折旧,就是使得高校不重视对于固定资产的保护,他们对于高校的资金管理也注重资金时效性,对于固定资产的更换等也遵循高校的管理者,结果就会造成固定资产的重复购置或者缺失等现象。 3.2.2 不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进行设置,高校无法对资产进行出售、报废、毁损等相关管理。当前高校中,财务管理制度对于高校的固定资产的管理没有进行资产清理科目,使得高校固定资产的处理具有随意性,而且在处理完高校固定资产以后它所获得收益也没有记录在会计目录要求,而是直接计入“专用基金——修购基金”,这样的处理方式不利于高校资金管理尤其是不能正确地反应高校固定资产的收益情况等。
3.2.3 融资租赁固定资产核算与现行报表要求不一致。现在高校会计制度对于融资租赁固定资产是这样规定的:按应付租金借记固定资产,贷记应付及暂存款;定期支付租金,按租金支付额,借记应付及暂存款,贷记银行存款,同时借记各类支出科目,贷记固定基金。这样如有融资租赁固定资产业务的高校,则存在固定资产余额与固定基金余额在一定期间内都不相等的情况,但现在的报表要求年末的固定资产余额与固定基金余额必须相等。
3.3 借入款项分类的问题。高校的发展需要资金的支持,但是由于国家财政给予的资金不能完全满足于高校的扩大化发展,尤其是近几年我国高校在办校规模以及师资力量上都注入了大量的资金,而这些资金的来源主要就是依靠高校的借贷等,而高校借贷的资金记录却没有进行细分,尤其是在借入款科目上,没有对借入款进行明确的划分,尤其是借款的时间长短没有进行细致的记录,这样的结果不利于高校科学地进行风险控制。
3.4 财务账与基建账分离的问题。由于国家相关部门对于高校的基建项目的财务管理的制度还不是很完善,尤其是对于基建项目的资金使用,它们可能最终一部分用于高校的实物购买上,一部分可能一直以基建项目资金的形式存在于高校的账目上,但是经过一段时间以后高校的基建项目资金就会与会计科目上的资金情况出现不同,造成资金的用途不明确。
3.5 事业收支采用收付实现制的问题。高校的财务管理具有特殊性,因为他不仅包括对于学生的学费的财务管理收入还有时需要对基建项目进行财务管理,而高校的会计模式基本上采取的是事业收支所采用的收付实现制,这样的会计收支模式对于高校的财务管理是不适应的,因为高校在年度收完学生的学费之后,他们可能还会存在着学生欠款的情况,对于此种情况高校的财务管理却没有进行应收债权,这样就会虚增高校的资产。同时高校的基建项目也会因为种种原因导致其不能如实地记录在高校的固定资产中。
4 加强高校财务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4.1 建议高校在财务管理中,对固定资产进行计提折旧,同时对固定资产预计可使用年限合理地分摊固定资产费用,制定合理的固定资产折旧率,这样不仅是与国际通用的惯例接轨,而且可以提高财务报告信息的质量,有助于加强高校的资产管理和教育成本核算。其账务处理当计提折旧时,借计相关支出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
4.2 固定资产核算和分类的改革建议
4.2.1 建议设立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和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取消固定基金科目。增设固定资产累计折旧科目;增设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取消固定基金科目。取消固定基金科目后,以固定资产科目和累计折旧科目余额的差额反映固定资产的净值,反映高校拥有的固定资产所占用的资金。同时也消化了融资租赁固定资产核算与现行报表要求不一致的问题。
4.2.2 固定资产分类核算应与资产管理部门一致,固定资产类别中建议增设绿化工程和土地类别。高校财务在对固定资产的分类核算时其分类标准应与资产管理部门的分类标准保持一致。同时,高校要确立资产管理部门对资产管理的中心地位,统一协调高校的固定资产使用和管理。
固定资产类别应增设一个绿化工程的类别,用于核算高校的投资能长期使用、较为成型的绿化工程。
4.3 建议将基建账并入财务账,在《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中的科目設计下增设资产类一级科目“在建工程”、收入类一级科目“基建投资拨款”。“在建工程”科目下设若干明细科目,归集应计入基建工程成本的费用,这部分费用实质是形成资产。在公务费科目中归集不应计入基建工程成本的费用。“基建投资拨款”科目归集国家投入的基建款项。同时,取消基建报表,在财务报表中增设基本建设科目。
4.4 建议对财政拨款的收支实行收付实现制,财政拨款以外的收支实行责权发生制。比如:在“应收账款”下设“应收学费”二级科目,其余额表示欠收或多收的学费;“事业收入”下设“学费收入-待收学费”、“学费收入-待缴财政”、“学费收入-财政返拨”三个明细科目,可以清晰地核算“确认应收金额-收到学费-上缴财政专户-财政返拨”的全过程,既能解决教学分期与会计分期错位的问题,还能随时掌握作为高校重要收入来源的学费收入的动态情况,有利于管理层合理运用资金。此外,要对应收款项计提坏账准备,体现谨慎性原则。
参考文献:
[1]李旭.我国高校财务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现代经济信息,2011年23期.
[2]谭华林.高等学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3]韩宇骞.我国高校财务改革的必要性探究[J].财经界,2010年第11期.
作者简介:胡秋影(1991-),辽宁朝阳人,渤海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高校财务 改革 弊端 措施
1 高校财务会计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1.1 高校管理模式的改变。高校改变了以往由教育部门直接管理学校的管理模式,高校的管理经营权得到自主的发展,尤其是我国进行素质教育、市场教育,使得高校获得了独立的管理资格,对于高校的财务管理也就独立出来,实行高校自主盈亏的管理模式,对此如何积极地利用高校的教育资源等条件实现高校的财务盈利化管理就成为高校财务管理的基本,而传统的高校会计管理模式还是建立在计划经济时代的背景下,它的独立性不强,对于为了适应高校管理规模的转变,需要对高校的财务管理模式进行改革。
1.2 高校资金来源渠道发生了改变。计划时期的高校资金来源主要就是依靠我国财政的支持,高校的财务管理也就只是依靠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要求进行,而且财务管理的工作要求也就比较简单,但是随着我国对高校的办校资格以及高校的管理模式等的变革,比如现在国家允许民办高校的建立、高校与企业合资办学等使得高校的资金来源也不再仅仅局限在国家财政的支持,再则目前高校作为具有公益性质的组织,它的资金来源可存在利用银行进行贷款的情况,因此高校的财务管理主体、对象等都有了变化,财务管理的形式也在出现新的管理方式,对此高校资金来源渠道的变化要求改变以往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
1.3 高校财务资金收益的多样化。目前教育对于高校的变革是改变了高校单一的教学模式,改变了学生专门学习理论知识的教学框架,高校教育也逐渐地朝着市场化的发展而进行的,由于是近几年我国的高校出现了与企业进行校企合作、高校组织科研研发等经济收效活动,通过教育资源实现资金的价值化。这样的变化必然会增加高校资金管理的复杂化,对于高校的财务管理以及与单纯的高校教育资金管理出现了许多的不同,这样也导致会计信息的管理内容、管理手段出现新的要求,需要高校及时地根据新的要求进行财务管理改革。
1.4 高等學校办学趋向国际化。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行,我国许多的行业都加强了与外国相关行业的合作与交流,作为高校,它具有培养高材生,为国家培养高质量学生的任务,对于为了促进我国知识与外国之间的差距,我国高校也加强了对外国高校资源的合作,对此一批中外合作办学、合资办学的形式在我国高校教育模式中普遍存在,高校的办学形式呈现国际化的趋势,国际化趋势要求高校积极与国外的合作院校实现财务管理制度的统一,实现财务管理的互通性。
2 深化高校会计制度改革的构想
高校财务管理制度改革需要高校具有改革思路的大致方向,利用积极的财务改革构想实现会计改革的顺利进行:
2.1 直接披露高等学校教育培养成本的信息。高校的财务管理首先要做的就是实现会计信息的及时披露,高校作为具有公益性质的组织部门,它也具有成本管理的需要,对此高校的财务管理改革目标首要的即是实现会计核算的目标,因为作为高校资金来源的主要渠道——学生上缴学费,学生的家长以及社会需要及时地了解高校教育的教育消费成本,同时作为国家的服务部门以及物价部门也需要了解高校的教育成本,对此高校的财务管理改革需要具有教育成本的财务改革构想,对此高校披露高校的教育成本信息具有改革的方向性。
2.2 要对预算会计信息相关生成方式进行简化。众所周知,我国各级财政收入是公办高校所需教学经费的主要渠道。所以,实际运行中,我们必须依据收付实现制把预算管理的有关信息提供出来,以便于各级政府实现对财政相关资金进行有效监管。因为财务会计相关科目之中,有关财政收支的方面是根据收付实现制来确认的,同时其收入是根据经费的来向进行设置的,支出按照经费来源设置二级科目,按“基本支出”、“项目支出”设置三级科目,因此,《征求意见稿》新设的《预算收支表》所需数据,完全可以利用财务会计科目提供的财务信息,通过财务软件分析、编写取数公式自动生成。
3 我国高校当前会计核算方面的瑕疵及解决建议
3.1 并没有设立成本核算。高校经营模式的改变,会计的核算成本却没有做出相应的变化,目前高校的会计核算支出主要是在传统的会计科目下,尤其是在会计支出方面它还存在原始的资金支出记录,比如职工的工资、职工福利、购买办公用品等的资金支出记录,而对于资金的成本却没有进行科目的分类,高校的资金来源虽然它的渠道比较多,但是目前高校的资金主要还是依靠政府财政的支持与银行的借贷,而且高校还没有摆脱政府行政性质的思想,这样的财务管理体系必然不会促使高校进行成本核算的改革,但是目前高校之间的竞争也在加剧,教育资源的严重分裂使得高校要注重对于高校教育资源的建设,而建设的资本就需要资金的支持,所以高校就要实行成本核算的会计模式。
高校的成本核算首要的就是进行高校人才教育的成本核算,但是高校对于人才的成本核算往往忽视,这样的高校成本核算机会导致高校潜在的经济利益出现危机,对于高校人才成本的核算缺失会不利于高校人才资源的长期发展。
3.2 固定资产的问题
3.2.1 固定资产没有计提折旧,造成高校固定资产被提高。我国高校对于固定资产的规定以及计算方式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比如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这样的计价就会使得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的损耗不能以货币的形式出现,固定资产的不计提折旧对于高校的影响主要是:①固定资产的更新等不利于高校资产的发展。高校对于固定资产的不计提折旧会导致高校不能及时地掌握高校的固定资产情况,对于具有更换要求的固定资产也不能及时的更换,导致高校的硬件设施出现连接的错位。②固定资产的折旧价值不能在会计资产报表中进行,使得会计人员不能依据会计账面获知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同时也会造成固定资产的折旧价等被拉高。③不计提折旧,就是使得高校不重视对于固定资产的保护,他们对于高校的资金管理也注重资金时效性,对于固定资产的更换等也遵循高校的管理者,结果就会造成固定资产的重复购置或者缺失等现象。 3.2.2 不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进行设置,高校无法对资产进行出售、报废、毁损等相关管理。当前高校中,财务管理制度对于高校的固定资产的管理没有进行资产清理科目,使得高校固定资产的处理具有随意性,而且在处理完高校固定资产以后它所获得收益也没有记录在会计目录要求,而是直接计入“专用基金——修购基金”,这样的处理方式不利于高校资金管理尤其是不能正确地反应高校固定资产的收益情况等。
3.2.3 融资租赁固定资产核算与现行报表要求不一致。现在高校会计制度对于融资租赁固定资产是这样规定的:按应付租金借记固定资产,贷记应付及暂存款;定期支付租金,按租金支付额,借记应付及暂存款,贷记银行存款,同时借记各类支出科目,贷记固定基金。这样如有融资租赁固定资产业务的高校,则存在固定资产余额与固定基金余额在一定期间内都不相等的情况,但现在的报表要求年末的固定资产余额与固定基金余额必须相等。
3.3 借入款项分类的问题。高校的发展需要资金的支持,但是由于国家财政给予的资金不能完全满足于高校的扩大化发展,尤其是近几年我国高校在办校规模以及师资力量上都注入了大量的资金,而这些资金的来源主要就是依靠高校的借贷等,而高校借贷的资金记录却没有进行细分,尤其是在借入款科目上,没有对借入款进行明确的划分,尤其是借款的时间长短没有进行细致的记录,这样的结果不利于高校科学地进行风险控制。
3.4 财务账与基建账分离的问题。由于国家相关部门对于高校的基建项目的财务管理的制度还不是很完善,尤其是对于基建项目的资金使用,它们可能最终一部分用于高校的实物购买上,一部分可能一直以基建项目资金的形式存在于高校的账目上,但是经过一段时间以后高校的基建项目资金就会与会计科目上的资金情况出现不同,造成资金的用途不明确。
3.5 事业收支采用收付实现制的问题。高校的财务管理具有特殊性,因为他不仅包括对于学生的学费的财务管理收入还有时需要对基建项目进行财务管理,而高校的会计模式基本上采取的是事业收支所采用的收付实现制,这样的会计收支模式对于高校的财务管理是不适应的,因为高校在年度收完学生的学费之后,他们可能还会存在着学生欠款的情况,对于此种情况高校的财务管理却没有进行应收债权,这样就会虚增高校的资产。同时高校的基建项目也会因为种种原因导致其不能如实地记录在高校的固定资产中。
4 加强高校财务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4.1 建议高校在财务管理中,对固定资产进行计提折旧,同时对固定资产预计可使用年限合理地分摊固定资产费用,制定合理的固定资产折旧率,这样不仅是与国际通用的惯例接轨,而且可以提高财务报告信息的质量,有助于加强高校的资产管理和教育成本核算。其账务处理当计提折旧时,借计相关支出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
4.2 固定资产核算和分类的改革建议
4.2.1 建议设立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和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取消固定基金科目。增设固定资产累计折旧科目;增设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取消固定基金科目。取消固定基金科目后,以固定资产科目和累计折旧科目余额的差额反映固定资产的净值,反映高校拥有的固定资产所占用的资金。同时也消化了融资租赁固定资产核算与现行报表要求不一致的问题。
4.2.2 固定资产分类核算应与资产管理部门一致,固定资产类别中建议增设绿化工程和土地类别。高校财务在对固定资产的分类核算时其分类标准应与资产管理部门的分类标准保持一致。同时,高校要确立资产管理部门对资产管理的中心地位,统一协调高校的固定资产使用和管理。
固定资产类别应增设一个绿化工程的类别,用于核算高校的投资能长期使用、较为成型的绿化工程。
4.3 建议将基建账并入财务账,在《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中的科目設计下增设资产类一级科目“在建工程”、收入类一级科目“基建投资拨款”。“在建工程”科目下设若干明细科目,归集应计入基建工程成本的费用,这部分费用实质是形成资产。在公务费科目中归集不应计入基建工程成本的费用。“基建投资拨款”科目归集国家投入的基建款项。同时,取消基建报表,在财务报表中增设基本建设科目。
4.4 建议对财政拨款的收支实行收付实现制,财政拨款以外的收支实行责权发生制。比如:在“应收账款”下设“应收学费”二级科目,其余额表示欠收或多收的学费;“事业收入”下设“学费收入-待收学费”、“学费收入-待缴财政”、“学费收入-财政返拨”三个明细科目,可以清晰地核算“确认应收金额-收到学费-上缴财政专户-财政返拨”的全过程,既能解决教学分期与会计分期错位的问题,还能随时掌握作为高校重要收入来源的学费收入的动态情况,有利于管理层合理运用资金。此外,要对应收款项计提坏账准备,体现谨慎性原则。
参考文献:
[1]李旭.我国高校财务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现代经济信息,2011年23期.
[2]谭华林.高等学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3]韩宇骞.我国高校财务改革的必要性探究[J].财经界,2010年第11期.
作者简介:胡秋影(1991-),辽宁朝阳人,渤海大学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