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过将近20年的经济成长,中国逐渐形成了一个私营企业家、高级管理者、投资者为主的新富群体,他们有大量资金需要增值,可以选择投入储蓄、股票、债券和艺术品交易等,尤其是2003年以来,中国存款利率较低、股票市场低迷,相当大的资金投入到地产方面,而少部分人也有兴趣投资艺术品市场,他们挟巨资入市,游走于各大拍卖会,创下一大批艺术品拍卖的新纪录。
与此同时,传统的收藏家多以过世或年老,纷纷出让自己的藏品,让藏品向商业精英手上集中。对应的是,海外华人、日本、美国藏家收藏的中国古文物、书画等也开始在2003年以后大规模回流北京、香港的拍卖市场,成为中国藏家追逐的猎物。
目前最具实力的买家多是私人企业主,如大连万达集团、北京华尔森集团、南京王朝艺术品公司、浙江金轮集团、上海新理益集团公司的老总等。而万达、泰康保险公司、民生银行也在企业层面展开收藏、美术馆经营等业务,这都是企业投资艺术行业的新尝试。私人企业家购买艺术品虽不乏炫耀公司及个人趣味和财富的意味,但更多的是将其视为一种新的投资手段。不仅是为了保值增值,还是一种合法规避税收的经营之道,以企业名义竞拍的艺术品可以算入企业经营成本,可以免交所得税。这些艺术品作为“经营设施”,年年都要折旧,最终消耗为零资产,但艺术品却逐年升值,最后还可合法转归个人。而且,这里面如新理益的老板刘益谦、天地集团杨休等人也开设拍卖公司,因此他们的收藏也有方便的变现通道,同时兼具藏家和交易商的身份。
值得关注的,近年入市的多数收藏家主要是把收藏当作投资来运作,尤其是前几年市场最活跃的时候部分游资更把炒作地产、股票的技巧用在拍卖方面,根据市场价格进进出出频繁换手,把当季拍得的作品立即送到异地拍卖行,参加下一季拍卖赚差价。如2000年前后浙江的私人资金进入艺术品市场的比较多,但是上一轮的书画行情之后有人选择退出,而目前进入艺术品市场的私人资金出现多元化的趋向,山西、河南的富有人士乃至东北、新疆的买家也开始进入市场,并且实力不俗,一进场就购买重要作品,所以高价位的拍品成交十分踊跃。至少从目前的趋势看,名作价格上涨的局面还将持续,因为中国内地新藏家普遍正处于开始阶段,因此收进的比率远远高于卖出的比率。
同时,这个新收藏家群体也有高度的流动性,如果股票市场、地产市场收益更高的话,其中一些人可能就会放弃继续收藏的兴趣。而且藏家在古代文物、水墨画、油画、雕塑之类的兴趣也在不断变迁,因此整个市场跟风的现象比较多。
事实上,艺术品市场越来越强的投资性质是个全球现象,90年代来和金融、高科技相关的欧美新富阶层藏家也越来越多地把艺术品当作一种投资行为而不是爱好和文化遗产,也在严重冲击欧美传统的收藏家圈子。其中一个表现是这批新藏家喜欢在拍卖场竞价购买而不是私下交易,另一个现象就是他们对当代艺术的追捧引发了大批当代作品的价格飚涨和泡沫——其中包括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几乎一大半的买家都是外国人,而在去年的经济危机中这块市场也是调整最大的。
不过,如果藏家不是因为喜欢而是单纯把买艺术品看作一种经济投资手段,一旦经济发生问题就会发现情况难堪。其实,日本经济也是经过20年的高速增长,在1975年前后进入平稳增长期,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日本藏家不仅把国内艺术品价格抬高,还开始向海外收购中国、欧洲的艺术品。而到80年代中后期,日元升值以后他们更成为纽约、伦敦拍卖会的常客,将印象派绘画价格推向最高峰。不过当经济泡沫破裂后,当代的美术馆、画廊和艺术品价格也陷入困顿,他们的艺术市场至今还没有恢复到80年代后期的水准。而且,在经济危机情况下艺术品的变现能力也许要比房产、股票更差。■
与此同时,传统的收藏家多以过世或年老,纷纷出让自己的藏品,让藏品向商业精英手上集中。对应的是,海外华人、日本、美国藏家收藏的中国古文物、书画等也开始在2003年以后大规模回流北京、香港的拍卖市场,成为中国藏家追逐的猎物。
目前最具实力的买家多是私人企业主,如大连万达集团、北京华尔森集团、南京王朝艺术品公司、浙江金轮集团、上海新理益集团公司的老总等。而万达、泰康保险公司、民生银行也在企业层面展开收藏、美术馆经营等业务,这都是企业投资艺术行业的新尝试。私人企业家购买艺术品虽不乏炫耀公司及个人趣味和财富的意味,但更多的是将其视为一种新的投资手段。不仅是为了保值增值,还是一种合法规避税收的经营之道,以企业名义竞拍的艺术品可以算入企业经营成本,可以免交所得税。这些艺术品作为“经营设施”,年年都要折旧,最终消耗为零资产,但艺术品却逐年升值,最后还可合法转归个人。而且,这里面如新理益的老板刘益谦、天地集团杨休等人也开设拍卖公司,因此他们的收藏也有方便的变现通道,同时兼具藏家和交易商的身份。
值得关注的,近年入市的多数收藏家主要是把收藏当作投资来运作,尤其是前几年市场最活跃的时候部分游资更把炒作地产、股票的技巧用在拍卖方面,根据市场价格进进出出频繁换手,把当季拍得的作品立即送到异地拍卖行,参加下一季拍卖赚差价。如2000年前后浙江的私人资金进入艺术品市场的比较多,但是上一轮的书画行情之后有人选择退出,而目前进入艺术品市场的私人资金出现多元化的趋向,山西、河南的富有人士乃至东北、新疆的买家也开始进入市场,并且实力不俗,一进场就购买重要作品,所以高价位的拍品成交十分踊跃。至少从目前的趋势看,名作价格上涨的局面还将持续,因为中国内地新藏家普遍正处于开始阶段,因此收进的比率远远高于卖出的比率。
同时,这个新收藏家群体也有高度的流动性,如果股票市场、地产市场收益更高的话,其中一些人可能就会放弃继续收藏的兴趣。而且藏家在古代文物、水墨画、油画、雕塑之类的兴趣也在不断变迁,因此整个市场跟风的现象比较多。
事实上,艺术品市场越来越强的投资性质是个全球现象,90年代来和金融、高科技相关的欧美新富阶层藏家也越来越多地把艺术品当作一种投资行为而不是爱好和文化遗产,也在严重冲击欧美传统的收藏家圈子。其中一个表现是这批新藏家喜欢在拍卖场竞价购买而不是私下交易,另一个现象就是他们对当代艺术的追捧引发了大批当代作品的价格飚涨和泡沫——其中包括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几乎一大半的买家都是外国人,而在去年的经济危机中这块市场也是调整最大的。
不过,如果藏家不是因为喜欢而是单纯把买艺术品看作一种经济投资手段,一旦经济发生问题就会发现情况难堪。其实,日本经济也是经过20年的高速增长,在1975年前后进入平稳增长期,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日本藏家不仅把国内艺术品价格抬高,还开始向海外收购中国、欧洲的艺术品。而到80年代中后期,日元升值以后他们更成为纽约、伦敦拍卖会的常客,将印象派绘画价格推向最高峰。不过当经济泡沫破裂后,当代的美术馆、画廊和艺术品价格也陷入困顿,他们的艺术市场至今还没有恢复到80年代后期的水准。而且,在经济危机情况下艺术品的变现能力也许要比房产、股票更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