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收藏家阶层的崛起是个全球现象

来源 :金点子生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84238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过将近20年的经济成长,中国逐渐形成了一个私营企业家、高级管理者、投资者为主的新富群体,他们有大量资金需要增值,可以选择投入储蓄、股票、债券和艺术品交易等,尤其是2003年以来,中国存款利率较低、股票市场低迷,相当大的资金投入到地产方面,而少部分人也有兴趣投资艺术品市场,他们挟巨资入市,游走于各大拍卖会,创下一大批艺术品拍卖的新纪录。
  与此同时,传统的收藏家多以过世或年老,纷纷出让自己的藏品,让藏品向商业精英手上集中。对应的是,海外华人、日本、美国藏家收藏的中国古文物、书画等也开始在2003年以后大规模回流北京、香港的拍卖市场,成为中国藏家追逐的猎物。
  目前最具实力的买家多是私人企业主,如大连万达集团、北京华尔森集团、南京王朝艺术品公司、浙江金轮集团、上海新理益集团公司的老总等。而万达、泰康保险公司、民生银行也在企业层面展开收藏、美术馆经营等业务,这都是企业投资艺术行业的新尝试。私人企业家购买艺术品虽不乏炫耀公司及个人趣味和财富的意味,但更多的是将其视为一种新的投资手段。不仅是为了保值增值,还是一种合法规避税收的经营之道,以企业名义竞拍的艺术品可以算入企业经营成本,可以免交所得税。这些艺术品作为“经营设施”,年年都要折旧,最终消耗为零资产,但艺术品却逐年升值,最后还可合法转归个人。而且,这里面如新理益的老板刘益谦、天地集团杨休等人也开设拍卖公司,因此他们的收藏也有方便的变现通道,同时兼具藏家和交易商的身份。
  值得关注的,近年入市的多数收藏家主要是把收藏当作投资来运作,尤其是前几年市场最活跃的时候部分游资更把炒作地产、股票的技巧用在拍卖方面,根据市场价格进进出出频繁换手,把当季拍得的作品立即送到异地拍卖行,参加下一季拍卖赚差价。如2000年前后浙江的私人资金进入艺术品市场的比较多,但是上一轮的书画行情之后有人选择退出,而目前进入艺术品市场的私人资金出现多元化的趋向,山西、河南的富有人士乃至东北、新疆的买家也开始进入市场,并且实力不俗,一进场就购买重要作品,所以高价位的拍品成交十分踊跃。至少从目前的趋势看,名作价格上涨的局面还将持续,因为中国内地新藏家普遍正处于开始阶段,因此收进的比率远远高于卖出的比率。
  同时,这个新收藏家群体也有高度的流动性,如果股票市场、地产市场收益更高的话,其中一些人可能就会放弃继续收藏的兴趣。而且藏家在古代文物、水墨画、油画、雕塑之类的兴趣也在不断变迁,因此整个市场跟风的现象比较多。
  事实上,艺术品市场越来越强的投资性质是个全球现象,90年代来和金融、高科技相关的欧美新富阶层藏家也越来越多地把艺术品当作一种投资行为而不是爱好和文化遗产,也在严重冲击欧美传统的收藏家圈子。其中一个表现是这批新藏家喜欢在拍卖场竞价购买而不是私下交易,另一个现象就是他们对当代艺术的追捧引发了大批当代作品的价格飚涨和泡沫——其中包括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几乎一大半的买家都是外国人,而在去年的经济危机中这块市场也是调整最大的。
  不过,如果藏家不是因为喜欢而是单纯把买艺术品看作一种经济投资手段,一旦经济发生问题就会发现情况难堪。其实,日本经济也是经过20年的高速增长,在1975年前后进入平稳增长期,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日本藏家不仅把国内艺术品价格抬高,还开始向海外收购中国、欧洲的艺术品。而到80年代中后期,日元升值以后他们更成为纽约、伦敦拍卖会的常客,将印象派绘画价格推向最高峰。不过当经济泡沫破裂后,当代的美术馆、画廊和艺术品价格也陷入困顿,他们的艺术市场至今还没有恢复到80年代后期的水准。而且,在经济危机情况下艺术品的变现能力也许要比房产、股票更差。■
其他文献
贾米森是澳大利亚墨尔本市一家著名画廊的负责人,也是一位著名的画家和画作鉴赏家。2008年10月的一天,他收到了一封奇怪的快递,里面装着十几幅抽象派画作和一张没有署名的信件。信中写道:“尊敬的贾米森先生,我的祖父在临终前曾说,他有一部分美国乡村画家安德烈的作品,但从未公之于众。这些画作是我无意中从祖父的阁楼上找到的,我不知道它们究竟是不是安德烈的作品,所以请您鉴定一下……”  “真是太神奇了,我从来
期刊
2010年,先是西南地区遭遇百年不遇的大旱,然后又是南方水灾,这都给国内农业生产造成了重大损失,部分产业损失巨大,其中最严重的是中草药、调味品和咖啡三个产业。以调味品为例,因天灾造成大面积绝收,同时也因此错过了今年最佳种植时期。其产生影响是市场中调味品供不应求。据业内专家介绍,这种影响至少会持续三年,其意味着未来三年内种植部分短平快的农产品具有不错的商机。    现状:价格飙升,已经动用国家储备 
期刊
1楼顶夜市实在是“高  生意人  张向东、孔霞夫妇,济南市首家楼顶夜市开创者。  创新点  另辟蹊径,把门面放到楼顶,廉价地解决了门面租金高昂的难题。  业绩  2年多获纯利24万元。  2007年,张向东夫妇在济南市区整天推着餐车叫卖,躲避着城管的堵截,每天也就100元左右收入。想租门面,租金又拿不起。一次偶然,他们发现在楼顶休闲的人挺多,突发奇想:能不能把夜市开到楼顶上去呢?租金应该很便宜。 
期刊
【世博表现】世博农家是上海世博局、旅游局继“世博人家”后,利用郊区农村旅游特色开展世博接待工作的探索,目前上海市已经有200多家挂牌“世博农家”,而曹月芳所经营的廊下生态园,就囊括了3家挂牌世博农家。自世博会开幕以来,廊下生态园平均每天接待游客量在200人以上。  早上8点半开门营业,主要工作内容就是“像小孩一样玩耍”,带领工作人员,与游客们一起,分别在3户世博农家疯玩:一户是乡村游戏互动人家(游
期刊
迅速地登上“神坛”,转眼又迅速地跌下“神坛”,“中医食疗第一人”张悟本体验了一把“过山车”的感觉。头衔造假、虚夸食疗疗效,他被很多人当成了江湖骗子。从生意的角度看,“悟本堂”老板张悟本可称是一个擅长炒作的“大忽悠”。他熟练地运用通俗易懂的原理、神奇的功能、廉价简便的解决方法,把他所谓的食疗吹得神乎其神,把豆子、茄子、萝卜等常见蔬菜推崇为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吸引“粉丝”无数。挂一个号要2000元,买
期刊
挨着陈佩斯的林场种菜    在北京大兴县野猪岭下的一片山谷里,有一个桃花源般的青翠世界。红彤彤的西红柿、顶花带刺的黄瓜、金黄滚圆的“黄河蜜”。这就是张茵一手打造的300多亩有机农场。4年前,张茵还是中关村的一位IT丽人,26岁的她已做到销售主管。  为排除心中的郁闷,她常到京郊深山里疯玩。无意间发现这里土地多得是,而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正愁没人种地。于是便萌生了建农场种菜的想法。随后,她听说笑星陈
期刊
加盟店想转让比登天还难    如今投资者们在签订加盟协议时会发现,很多合同上都标有一款“未经公司同意,任何人不得转让加盟店,否则视为侵权”(只要双方签字,在法律上便视为有效)。  这句话看似很合理,其实这是不良盟主设置的陷阱。当不良盟主发展到一定数量的加盟商后,便会更换公司的名称,改变经营项目。那么之前的加盟商就成了“无家长”的苦命孩儿,经营会变得十分困难。  如果加盟商想不干,把店面盘出去,减少
期刊
李联朝,字彦斌,号大侠。64年生于陕西古城咸阳。其貌不扬,很大众,大众得走进街道人群,你找不见他!他质朴、纯情、平易近人;他耿直,胆大,疾恶如仇,为情义他可两肋插刀!他是家中长子,天塌下一人能顶的角色。因此,孝敬父母,照顾弟妹成为老大义不容辞的责任。说他胆大,16岁做学生时,为了家人不受人欺负,就单枪匹马,面对权势凶狠的大人而大打出手。说他纯情,他为红颜知己写过“梦爱真情”象书不是书,象信不是信但
期刊
俗话说:“天上不会掉馅饼。”但徐乐的网站却完全颠覆了这条定律——只要注册申请,就能免费获得上千种名品。借助着“试用经济”的兴起,21岁的徐乐创建了全国首家试用品发放网站,并且靠着一步步地探索和尝试,在“免费大餐”中挖掘出巨大宝藏。    商场“试水”休学创业打造首家试用网    徐乐的创业经历可谓一波三折,学生时代便开始创业的他,在前两次进军IT业的时候均遭受了挫折,后来他毅然选择停止休学,继续完
期刊
看别人卖黄河水,她想卖黄河土    河南省滑县道口镇二完小学女教师陈柳云闲暇时爱上网,她上网的目的有两个:一是查找资料以丰富自己的教学知识,二是希望能寻找一些致富项目。  2009年11月的一天,论坛上的一则帖子引起了陈柳云的特别关注。这个帖子是一位旅美华人的感慨:“10月份的一个周末,在美国的一位同学过生日,他千叮万嘱我一定要去参加,因为他到时要送给我一个惊喜。我去到时,发现这惊喜是一瓶黄河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