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类文本阅读解题技巧之科普文章

来源 :作文周刊·高二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long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解题技巧
  科普文是解说、介绍科学技术的说明性文章,频频出现在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考查中。它用小品文的笔调,即借助某些文学写作手法,将科学内容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寓严密的科学性、生动的文艺性为一体,使读者在文学欣赏中获得科学知识。就其内容看,一般是对科学知识的讲解,对新兴学科的介绍,对某种规律的阐述,对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说明,它兼有说明文和散文两种文体的特征和性质。就其写作看,主要是运用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和结构,以或形象生动、或通俗易懂、或亦庄亦谐的语言来展示科普知识。
  一、务必读懂文章
  阅读科普文章,要注意把握好两个层面的目标和要求:一是科学与人文的层面,也可以说是科学的人文性,从科学中汲取智慧与力量,体会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另一个是知识和能力的层面,要根据科学小品这一体裁的特点,学会筛选并整合文中有用信息,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概括出一篇科普文章的中心意思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鉴赏科普文的语言特点,分析科普文的体裁特征等。
  具体则需认真通读文章1-2遍,整体把握,理清如下要点:
  1.文章的话题(或观点)是什么。
  2.文章各个段落讲什么。
  3.段落间的逻辑关系是什么。
  二、科学答题
  1.认真勾画题干关键词,如加引号的引用原文中的词句和“原因”“结果”“具体表现”等,还有否定词“不”。如果题干中有关于引用的原文词句的问题,如“关于‘××’的说明”“不能表明‘××××××’的原因”等,首先需要从四个选项中做“答非所问”的筛选和排除。
  2.对题干中表示问题性质的词语要区分。
  “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是最简单的题目,需要对照理解,往往一个选项就对照文中一个点。
  “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是较难的题目,往往一个选项就对照文中一个段落或者几个点,除了对照理解,还要概括分析。
  “分析和推测(推断)”,主要考查逻辑关系,注意无中生有和因果适当。
  3.根据勾画的关键词,将选项逐一在文中锁定对应的信息源区域。需要注意的是一些题目会出现一个选项在文中有多个对应的信息源区域。
  4.勾画找到对应文字,尤其注意文中对应文字至少是一个完整的句子。然后作比对,圈点相异处,然后仔细辨析。(勾画圈点的文字要在旁边标上题号和选项番号)
  5.注意如下词语和说法。
  (1)表示范围、程度的词语:全部、都、一些、部分、相关、所有、人人、每个、必须、一定、严重、非常、可能、似乎……
  (2)表示时间、空间的词语:已经、将要、正在、完成、结束、成功……
  (3)表示指代的词语:之、其、这、那、这些、那些、此、哪……
  (4)表示肯定、否定的词语:没有、无、无非、拒绝、妨碍、防止、肯定……
  (5)表示各种逻辑关系的词语,如表因果关系、转折关系、条件关系、假设关系、并列关系、递进关系等的词语。
  6.识记错误选项的错误类型。
  (1)答非所问。
  (2)张冠李戴,将表述A的内容说到B头上。
  (3)无中生有(缺乏根据),选项内容在原文中无依据。
  (4)偷换概念,和张冠李戴类似,但这里更多指向结果。
  (5)以偏概全,局部、部分代替了整体。
  (6)混淆时态(时空穿越或将然变已然),将要发生的说成已经发生。
  (7)或然变必然,可能发生说成必定发生。
  (8)因果错乱,没有因果关系的说成因果关系。
  (9)混淆是非(否定不当),故意将原文信息反说,正确的说错,错误的说对。
  (10)指代有误,对文中某处代词的指代表述错误。
  模拟演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9世纪以来,人工智能已成為科幻小说、科幻电影最钟爱的主题,以至于它占据了我们关于未来的主要想象空间。不幸的是,这些作品所描述的人工智能窄化了我们对于未来生命和生活形式的想象,似乎人类未来活动的主要内容就是与机器人斗争。同时,过去一百年充斥在科幻文化中的拟人化手法也把人工智能窄化了。机器人只是人工智能的一种典型形式和一个发展方向,而人工智能对我们的意义不只是它可以模拟、延伸和拓展人的思维,更重要的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对我们理解人的语言、思维和智能本身有着巨大的推进作用。
  科幻文化对人工智能的窄化还在于:好莱坞电影中总是将机器人和人的根本差别归于感情或者说是“爱”。其实人的社会性存在是人工智能尤其是人工生命研究领域最大的难题。人工智能必须建立一个可预测的世界模型以及反应、修正机制,这都是建立在一个理性个体的假设之上。问题在于,世界上不止有一个个体,还有无数他者,如何以算法应对无数社会性个体之间复杂的、充满非理性和偶然性的相互作用?这才是目前人工智能技术的难点所在。心灵没有方程式,社会性的心灵更加无法用算法解决,这或许正是艺术的机会。
  然而,人的社会性在今天这个网络社会受到了新的挑战。近20年来,在日常生活的层面上,技术在明显加速,我们能够感觉到各种技术对生活的“重置”。技术的发展在引诱着也在强迫着我们跟随,不断跟它一起更新换代——引诱是因为花样翻新、追求时尚,而强迫是因为整个服务系统在更新,我们只能跟着更新,否则等待你的是脱离网络、去社会化。这种加速度,这种迅即的自动化、现成性,取消了我们自主的学习与生产。那么,我们是不是还能保持艺术创造的欲望?
  在大数据、人工智能最切近的应用场景中,淘宝、京东设置了众多的“推荐”和“方便”,这些“方便”不但是引导消费的诱饵,更是对我们自身的诱导和窄化。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合作中,我们的偏好被强化。据说阿里巴巴对每一个淘宝用户的定义,可以拓展到几千个标签。这意味着,它比你自己更了解你的欲望、需求、目的、冲动。然而,这只是你的数码存在,这不过是由概率算法导出的一种“显示性偏好”。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对人群做了无穷细分,但同时人文学者们又总是在抱怨技术把人同质化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我们能否弄清楚,新科技究竟是把社会变丰富了还是变单一了?我个人这些年的感觉是,在表征意义上人的确变得更加多元、丰富,但是在深层意义上,人的社会性以及社会能力却被极大地削弱了。
  人们思考问题时,如果缺乏辩证思维,会偏向一极而无暇顾及另一极。面对技术把人同质化的趋势,如何找到反向的动力并将之作为“辩证的另一极”?这是未来艺术的根本任务。
  (摘编自《当科幻窄化了人工智能,艺术的新命题出现了》)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受到科幻文化的影响,一些人容易将人与机器人的斗争当作人类未来活动的主要内容。
  B.人工智能技术当下的难点所在,是建立一个可预测的世界模型以及反应、修正机制。
  C.各种技术正在“重置”我们的生活,技术的发展在引诱也在逼迫着我们紧随其后。
  D.概率算法导出的“显示性偏好”往往是被强化的偏好,与人的真实需求未必一致。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一段提出了科幻文化对人工智能的窄化的问题,为进一步论证奠定基础。
  B.文章通过讨论人的社会性在网络社会所受到的新挑战,将论证推向了深入。
  C.文章运用例证法,以淘宝、京东为例指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正在对人群做出无穷细分。
  D.就新科技对社会的影响问题,文章从表征意义和深层意义两个维度表明了看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艺术能够应对无数社会性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解决社会性的心灵所产生的问题。
  B.艺术可以表现未来,科幻文化可以展现人们对未来科技、生命和生活形式的想象。
  C.艺术创造的欲望产生于对迅即的自动化、现成性保持警惕,追求自主的学习与生产。
  D.艺术的根本任务是在技术之外找到反向的动力,并能够把它作为“辩证的另一极”。
其他文献
《尚书》有云:“玩物丧志。”然而玩物是否真的丧志呢?我以为不然。物,与心相对,是心之外独立存在的东西。“志,知也;知,接也。”志,是接触外物的感知能力。通过“玩物”,我们其实是可以“长志”的。  实际上,失志与否不在于是否玩物,而在于玩的是什么物,以及我们如何玩物。“玩物”其实是一种艺术,也是一门学问。  首先,我们玩的是什么物。就比如我们现在所说的生活情趣,就有高雅与庸俗之分。庸俗情趣如抽烟、喝
期刊
2020年11月14日,安徽马鞍山。一工厂门口,员工发现停在路边的一辆白色轿车上有两个孩子,一个孩子被轿车车窗玻璃卡住脖子,十分危险,而孩子的母亲却不知去向,救人者凌先生就拍了整个救人过程放在网上,希望能找到孩子母亲并起到教育警示作用。而后孩子的母亲却要找律师起诉他“侵犯隐私”,这让凌先生觉得非常寒心。  针对此事,网友纷纷站队,有人说这是现实版的“农夫与蛇”,孩子母亲的做法令人不齿,也有人称凌先
期刊
1946年初夏的一天,在中央机关大食堂吃晚饭时,田志芳发现新来了一位同志,高个,体格健壮。他发现这人有些面熟,寻思半天,可怎么也没想起来。  吃完晚饭,田志芳看到自然科学院院长徐特立和一个青年慢慢走来,细瞧正是那位面熟的新同志。他们一边走,一边亲切交谈,从他身旁走过。他连忙问身边的一位同志:“和徐老在一起的是谁啊?”  “那是毛岸英同志,刚从苏联回来。”  “毛岸英?”  “就是毛主席的儿子。” 
期刊
2020年10月29日下午4点,南京溧水一家工地的信号员张海英像往常一样忙碌着,突然,她看到一块两米多高的木方有些倾斜,而工友仍在一旁搬货,丝毫不知道危险的临近。来不及思索,张海英快步上前一把推开了工友,而自己却不幸被沉重的木方砸中,当场昏迷。随后被紧急送往当地医院救治,并于10月30日凌晨2点转入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救治。  入院后,张海英病情一直很重,没有自主呼吸,合并中枢性尿崩。经全力救治,患
期刊
聚焦热点  2020年12月7日,山西运城的一对残障夫妻合体送快递的视频在网上火了起来。丈夫赵海峰从小失去双臂,妻子杨芬艳因小儿麻痹症双腿无法行走。夫妻俩主要的工作就是送快递,每天能收发快递200件左右,每批快递都基本保证3小时内送到。在工作中,丈夫负责骑车搬快递,妻子则打电话填订单,两个人靠这样的“合体”,完成快递任务。从2013年以来,夫妻俩已经送了7年快递,并且还有创业的想法。面对热心民众对
期刊
文题呈现  根据下列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20年“五四”青年节前夕,《中国青年报》社的社会调查中心进行了一项“你怎么看待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的调查,结果显示:满分为十分,受访青年的社会责任感得分为9.5分,国家认同感得分为9.59分,97.9%的受訪青年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当国家有需要时,94.5%的受访青年表示会挺身而出,扛起重担。  上述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你
期刊
训练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谁都知道,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可是很多人往往背叛自己的初衷。青年人要有初心,还要守初心。有初心容易,几乎是一刹那的事,守初心难,那是一辈子的事。  对此,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将你的感悟和思考写成一篇论述文。不少于800字;文题自拟;不得宿构抄袭。  技法指导  议论文的开头是文章思维和观点的起笔之处,更要巧妙雕饰,方显匠心独具。  一、开门见山,直陈
期刊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现代人被焦虑深深困扰着,尝试了许多办法,但焦虑还是时时来袭。有人说,在浮躁、攀比、快节奏的时代,焦虑已然是常态。有人说,战胜焦虑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直面那些让你焦虑的事,努力想办法去改变它。  关于焦虑,你有怎样的看法?请写一篇论述类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自定立意,文体不限;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少于800字。  原文呈现  焦虑畏惧心灵的强大 
期刊
有一年,作家鐵凝去看望杨绛先生。  在杨绛家的客厅,铁凝看到天花板上有几个手印。铁凝很好奇,杨绛解释说,那是她自己换日光灯时留下的。接着,杨绛很详细地讲述了自己古稀之年,如何把两只凳子摞在一起,又如何小心翼翼站在椅子上更换灯管。  后来,铁凝向采访她的记者说起她和杨绛的那次见面,以及天花板上留下的黑手印。  过了一段时间,铁凝再次拜访杨绛。一进门,杨绛很认真地说:“我看过记者的那篇报道,但里面有一
期刊
音乐风情万千,在或悠扬或沉郁或轻快或凄婉的旋律中,人们总能寻得一片灵魂的伊甸园。万千音律背后,情寓其中,倾听一段悠长的妙曲,那是人们的灵魂在发光。  古琴余韵,密林修竹,隐士长啸。“一曲广陵散,绝世不可写。”这是对嵇康一纵奇才的盛赞,作为晋朝的名士,他们或佯狂或颓废或放纵,但他们都守住了心中的一方天地。酒一樽,琴一张,邀月而奏,乘兴而起,于幽林中长啸,咀嚼自我世界的余味。嵇康,竹林七贤之首,不愿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