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文化惠民工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民众享受着公共文化服务的煦暖阳光。不久前,中央出台十二五规划建议明确:“以农村基层和中西部地区为重点,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未来五年,我国将不断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步伐,进一步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让城乡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近年来,棠张镇在加快镇域经济发展的同时,始终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尤其对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作更是高度重视,建机制、增投入、抓载体,推动文化共享工程见成效:
一、提高认识,加大投入,为加快共享工程建设夯实基础
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开辟了一条不受时间、地域限制的崭新文化传播渠道,获得了传统文化传播手段难以达到的社会效益,深受基层特别是农民群众的欢迎,为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是建立领导机构
成立了由镇长任组长、宣传委员任副组长、文体站、财政所、组织办、农技中心局、广播站、电信及供电所为成员的共享工程建设领导小组,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是加大投入力度
在镇财力紧张情况下,积极争取政策性投入,加强镇基层服务点建设。2009年该项工作经费被纳入财政预算,一次性投入4万元,建立起共享工程基层点。2010年初,投入资金15万元,其中区投3万元设备,镇村投入12万元,建成了1个乡镇、18个行政村基层服务点。2010年底,镇村共投资金为10万元的设备,为18个行政村配备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设备。
(三)是配强管理人员
专门为图书室增配了一名电脑专业大学生,聘用了一名熟悉计算机的专业人员,并增加部分经费用于开支,使电子阅览室管理水平大大提高。镇建有独立设置文化站,配齐了专职文化干事。各村也配备了专职人员,明确了工作职责,做到了人员、阵地、牌子、设备、制度“五落实”。
二、建立制度,加强管理,保障共享工程网络正常运行
为了有效利用数字化信息资源,通过加强培训、完善制度等措施,推动市级分中心和基层服务点管理步入科学化、规范化轨道。
(一)是加大人员培训力度
为让工作人员尽快掌握共享工程管理技术,适应工作需要,保证网络正常运行,去年以来,多次派到区级分中心进行学习进修,受到上级专家精心指导。同时,还邀请区图书馆专家到我镇现场示范操作和指导。目前我镇村管理技术人员已熟练掌握了操作技术,现有设备和资源已开始发挥作用。
(二)是建立各种管理制度
为使“共享工程”能够最大限度为广大读者提供服务,建立了《读者须知》、《工作人员管理规定》、《工作人员管理职责》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对读者和工作人员进行了有效制约,实现了共享工程规范有序运转。
(三)是及时更换信息资源
为满足广大读者和农民朋友们对各类文化信息的需求,在区级中心的帮助下,对信息资源做到及时补充和更换,确保不同人群都能得到服务。去年以来,我们根据新农村建设实际,已及时更换了新农村版镜像资源信息,受到广大农民群众好评。
(四)是电子阅览室进行全天候服务
通过每周对读者实施48小时开放,并对广大读者进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板块的引导和宣传,努力打造基层点为广大读者新的“文化基地”。
三、适应需求,加强服务,充分发挥共享工程资源作用
为使共享工程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发挥共享工程镇村基层服务点作用,我们组织开展了多种文化活动,不仅使读者得到了便利迅捷服务,还拓展了文化工作服务领域和空间。
(一)是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提供的信息使读者创出了经济效益
通过网络,影像和光盘资源为群众提供服务,使产品销售、植物病虫害防治、家畜饲养、等农民生产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难题得到了有效解决。我镇学庄村蔬菜经纪人李伟通过共享工程中心传输的各种科技资料,下载共享工程网站上的《蔬菜大棚的葡萄种植技术》和《日光棚室温、光、水、气、肥调控技术》等视频资料,这里葡萄连片,规模壮观,使得台湾客商前来投资合作,建立“苏台葡萄采摘基地”。
(二)是开展老年人专题讲座
每月9日,利用共享工程丰富的资源为老干部提供服务。选择适合老年人特点的医疗保健、戏曲、书法讲座等内容,由村委会组织老年人定期到农家书屋进行观看,为他们晚年生活增添新的内容和乐趣。
(三)是开展送科技信息下乡活动
为提高对广大农民服务质量,组织人员深入到基层调研,了解群众最需要什么,搞清为群众送什么。利用共享工程网络资源内容新奇、实用性强、信息量大、数据传输快捷方便的优势,认真搜集、下载适用于当地群众的政策法规、农业科技、农村实用技术信息、文化体育、防疫保健、科普知识等共享工程信息资源,刻录成VCD光盘或宣传资料,向各村基层服务点直接提供图书、光盘支持,由各服务点直接面向群众服务,送科技信息下乡,并现场接受咨询,解决实际问题。自资源共享分中心成立以来,通过各种途径共刻录发放《农村百病饮食禁忌》、《温棚蔬菜、瓜果、药材种植技术》、《农村权益保障法规》、《肉牛、肉羊养殖技术》《传染病防治》等30种科教、实用技术光盘500余张,宣传资料1200余份。通过“信息共享工程”,拓宽了农民眼界,拓展了信息渠道,提高了增收致富的本领,培养了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总之,共享工程在我镇实施三年来,以服务于民为出发点,取得显著成效。我镇电影放映队,采用笔记本电脑下载共享工程中的农科资料,深入到18个行政村用投影仪放映给农民观看,并复印种植、养殖技术的资料发放给农民。我镇是全省万亩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其中位河村生产的苏椒、西红柿等时令蔬菜大量销往大江南北,价格不菲。当播放农科影片《西红柿栽培和病虫害防治技术》后,一个观看的菜农对工作人员说:原来种植西红柿也要讲科学,我文化低,斗大的字不识几个,看不懂农科资料,看见别人的蔬菜种得好,我很羡慕,今天看了你们放映的资料片,我对种好蔬菜有信心了,全靠“共享工程”这个好老师。
随着共享工程工作在我镇的深入实施,使得优秀的数字文化资源通过网络源源不断地送到基层,为广大城乡群众享用,取得很好的效果,真正发挥了数字图书馆的应有功能,让广大群众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如今,自发利用和自觉使用共享工程提供的设备和资源成了我镇菜农重要的学习和生活内容。
几年来,在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的过程中,我们也总结出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事实上,上级文化部门也把当前工作重点瞄准了“打基础”——扎实认真开展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度设计研究,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构架科学“时间表和路线图”。正如党的十七大所明确的,建设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未来五年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可以想见,十二五期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也将呈现喜人面貌。
近年来,棠张镇在加快镇域经济发展的同时,始终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尤其对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作更是高度重视,建机制、增投入、抓载体,推动文化共享工程见成效:
一、提高认识,加大投入,为加快共享工程建设夯实基础
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开辟了一条不受时间、地域限制的崭新文化传播渠道,获得了传统文化传播手段难以达到的社会效益,深受基层特别是农民群众的欢迎,为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是建立领导机构
成立了由镇长任组长、宣传委员任副组长、文体站、财政所、组织办、农技中心局、广播站、电信及供电所为成员的共享工程建设领导小组,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是加大投入力度
在镇财力紧张情况下,积极争取政策性投入,加强镇基层服务点建设。2009年该项工作经费被纳入财政预算,一次性投入4万元,建立起共享工程基层点。2010年初,投入资金15万元,其中区投3万元设备,镇村投入12万元,建成了1个乡镇、18个行政村基层服务点。2010年底,镇村共投资金为10万元的设备,为18个行政村配备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设备。
(三)是配强管理人员
专门为图书室增配了一名电脑专业大学生,聘用了一名熟悉计算机的专业人员,并增加部分经费用于开支,使电子阅览室管理水平大大提高。镇建有独立设置文化站,配齐了专职文化干事。各村也配备了专职人员,明确了工作职责,做到了人员、阵地、牌子、设备、制度“五落实”。
二、建立制度,加强管理,保障共享工程网络正常运行
为了有效利用数字化信息资源,通过加强培训、完善制度等措施,推动市级分中心和基层服务点管理步入科学化、规范化轨道。
(一)是加大人员培训力度
为让工作人员尽快掌握共享工程管理技术,适应工作需要,保证网络正常运行,去年以来,多次派到区级分中心进行学习进修,受到上级专家精心指导。同时,还邀请区图书馆专家到我镇现场示范操作和指导。目前我镇村管理技术人员已熟练掌握了操作技术,现有设备和资源已开始发挥作用。
(二)是建立各种管理制度
为使“共享工程”能够最大限度为广大读者提供服务,建立了《读者须知》、《工作人员管理规定》、《工作人员管理职责》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对读者和工作人员进行了有效制约,实现了共享工程规范有序运转。
(三)是及时更换信息资源
为满足广大读者和农民朋友们对各类文化信息的需求,在区级中心的帮助下,对信息资源做到及时补充和更换,确保不同人群都能得到服务。去年以来,我们根据新农村建设实际,已及时更换了新农村版镜像资源信息,受到广大农民群众好评。
(四)是电子阅览室进行全天候服务
通过每周对读者实施48小时开放,并对广大读者进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板块的引导和宣传,努力打造基层点为广大读者新的“文化基地”。
三、适应需求,加强服务,充分发挥共享工程资源作用
为使共享工程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发挥共享工程镇村基层服务点作用,我们组织开展了多种文化活动,不仅使读者得到了便利迅捷服务,还拓展了文化工作服务领域和空间。
(一)是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提供的信息使读者创出了经济效益
通过网络,影像和光盘资源为群众提供服务,使产品销售、植物病虫害防治、家畜饲养、等农民生产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难题得到了有效解决。我镇学庄村蔬菜经纪人李伟通过共享工程中心传输的各种科技资料,下载共享工程网站上的《蔬菜大棚的葡萄种植技术》和《日光棚室温、光、水、气、肥调控技术》等视频资料,这里葡萄连片,规模壮观,使得台湾客商前来投资合作,建立“苏台葡萄采摘基地”。
(二)是开展老年人专题讲座
每月9日,利用共享工程丰富的资源为老干部提供服务。选择适合老年人特点的医疗保健、戏曲、书法讲座等内容,由村委会组织老年人定期到农家书屋进行观看,为他们晚年生活增添新的内容和乐趣。
(三)是开展送科技信息下乡活动
为提高对广大农民服务质量,组织人员深入到基层调研,了解群众最需要什么,搞清为群众送什么。利用共享工程网络资源内容新奇、实用性强、信息量大、数据传输快捷方便的优势,认真搜集、下载适用于当地群众的政策法规、农业科技、农村实用技术信息、文化体育、防疫保健、科普知识等共享工程信息资源,刻录成VCD光盘或宣传资料,向各村基层服务点直接提供图书、光盘支持,由各服务点直接面向群众服务,送科技信息下乡,并现场接受咨询,解决实际问题。自资源共享分中心成立以来,通过各种途径共刻录发放《农村百病饮食禁忌》、《温棚蔬菜、瓜果、药材种植技术》、《农村权益保障法规》、《肉牛、肉羊养殖技术》《传染病防治》等30种科教、实用技术光盘500余张,宣传资料1200余份。通过“信息共享工程”,拓宽了农民眼界,拓展了信息渠道,提高了增收致富的本领,培养了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总之,共享工程在我镇实施三年来,以服务于民为出发点,取得显著成效。我镇电影放映队,采用笔记本电脑下载共享工程中的农科资料,深入到18个行政村用投影仪放映给农民观看,并复印种植、养殖技术的资料发放给农民。我镇是全省万亩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其中位河村生产的苏椒、西红柿等时令蔬菜大量销往大江南北,价格不菲。当播放农科影片《西红柿栽培和病虫害防治技术》后,一个观看的菜农对工作人员说:原来种植西红柿也要讲科学,我文化低,斗大的字不识几个,看不懂农科资料,看见别人的蔬菜种得好,我很羡慕,今天看了你们放映的资料片,我对种好蔬菜有信心了,全靠“共享工程”这个好老师。
随着共享工程工作在我镇的深入实施,使得优秀的数字文化资源通过网络源源不断地送到基层,为广大城乡群众享用,取得很好的效果,真正发挥了数字图书馆的应有功能,让广大群众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如今,自发利用和自觉使用共享工程提供的设备和资源成了我镇菜农重要的学习和生活内容。
几年来,在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的过程中,我们也总结出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事实上,上级文化部门也把当前工作重点瞄准了“打基础”——扎实认真开展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度设计研究,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构架科学“时间表和路线图”。正如党的十七大所明确的,建设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未来五年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可以想见,十二五期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也将呈现喜人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