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背景下,外来良莠不齐的思想也随之涌入我国,与本土价值观与道德观的碰撞和冲突并对其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同样,对我国传统的教师师德也产生冲击。作为即将成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的我们,所拥有的师德和素质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和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深厚的教学水平和良好的师德风范,是思政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关键词:思政学科 师德 危机 建设
一、 思政教师师德存在的危机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推进,在全球化和市场经济浪潮影响下,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思潮对教师产生了深刻影响,这些让部分教师的道德观、价值观与社会对教师师德的传统定位相矛盾。对于肩负着特殊使命的思政课教师来说,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与担当的任务都还存在着一些不适应的地方,在师德修养方面也还存在着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师德存在的危机具体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政治信仰淡薄,政治立场不够坚定
思政课教师肩负着培育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重任。因此,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有较高的政治觉悟是思政课教师的基本要求。然而在现实中,思政课教师由于受市场经济和全球化浪潮的较深影响,加之受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经济热、政治冷”的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他们对于政治往往缺乏敏感度,政治素质不高,政治信念淡化,觉得政治与己无关,那是国家的事,上课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1]因此,对学生中存在的不良政治倾向态度漠然,认为那是他们的自由,不能做到正确地批评和引导。这势必会对学生造成一种潜移默化的消极影响,动摇学生的社会主义信仰和政治立场,与思政课的育人目的相去甚远。
2、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凸显,理论功底不深
要使学生相信马克思主义,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首先思政课教师必须自己信。惟有自己坚信马克思主义,才能在讲课中充满激情,通过强烈的感染力去影响学生,让学生从教师的坚定信念中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谛。现实中,部分思政课教师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够坚定,甚至有些持怀疑的态度。由于存在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部分思政课教师在上学期间对自己专业的理论学习重视不够因此专业素养不高,理论功底不深。走上讲台后,只能照本宣科,断章取义,缺乏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全面和彻底的理解,导致对学生的引导底气不足,不能做到以理服人。[2]
二、 新时期师德的内涵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思想观念、行为规范和品质的总和是一定社会对教师职业行为提出的基本道德概括。
它囊括了教师的政治思想职业理想、职业责任、职业纪律、道德观念、行为准则等综合素质。师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体现了教师个人、教师群体与社会主义事业利益的一致性,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在2010年7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指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充分信任、紧密依靠广大教师,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这是对新时期教师师德的新阐述、新概括,也指出了新形势下加强师德建设的重要性。
思政课是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在培养学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思政课教师的师德和素质直接关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和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除了普通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之外,由于课程性质的特殊性,思政课还应该具备适合课程需要的特殊素质,“坚定的理想信念,扎实的理论素养,深厚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加之具有感染力的人格魅力和良好的师德风范,都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三、 如何加强思政学科师德建设
1、遵循师德形成、发展的规律
教師职业道德是一般社会道德的组成部分,二者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因而,师德的形成、发展和变化,受个人一般道德原则强烈制约和支配。[3]师德形成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动的和谐统一的过程, 它一般要通过专门的教育和个体亲身的体验才能最终稳定地形成。一个教师良好师德的形成, 需要一个比较漫长的时期, 把学习道德理论, 提高道德认识同自己的行动统一起来。在教育实践中对道德行动产生良好的体验, 在道德冲突中用意志坚持自己的道德行为, 即可“ 播下行为, 收获习惯、播下习惯, 收获性格”,终身享受道德资本的利息—习惯,社会所要求的师德规范, 就变为了教师个人自觉的行动。
2、坚持师德教育的长期性
良好师德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师德水平的提高没有止境, 更不是一次、两次的培训教育就行的。俗话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 那么要纠正和克服教师身上已形成的不良行为习惯, 转变已有的陈旧观念,就更不是一墩而就的事情, 更需要长期坚持加强师德建设, 通过长期、反复的教育、学习, 使教师们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另外, 师德教育实效性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也要依赖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的领导的充分重视, 自觉将师德建设列人重要议事日程, 抓规划, 抓措施, 抓落实。不少学校较好的做到了这一点, 领导重视, 每期进行师德教育, 将师德规范悬挂于教学楼的醒目位置。[4]以前教师存在的打骂学生现象, 而现在学校禁止教师这样的行为, 虽带有强制性, 但教师现在的确做到了这一点, 习惯成自然, 他们将最终使不打骂学生成为自己自觉的行为。那时他们也就形成了相应的师德品质, 师德水平也就得到了提高。
参考文献:
[1]熊俊霞.加强师德素质修养[J].稚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 ( 12) .
[2]张志巧.“80后”思政课教师师德建设探讨[J].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10).
[3]陈心德.新加坡德育途径与方法浅析[J].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2004,(4).
[4]梁丽玲 欧阳美才.浅谈当代教师的身份认同危机[A].科教导刊,2010,(7).
作者信息:温志杰,女,1987年10月,吉林白城人,成都理工政治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关键词:思政学科 师德 危机 建设
一、 思政教师师德存在的危机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推进,在全球化和市场经济浪潮影响下,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思潮对教师产生了深刻影响,这些让部分教师的道德观、价值观与社会对教师师德的传统定位相矛盾。对于肩负着特殊使命的思政课教师来说,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与担当的任务都还存在着一些不适应的地方,在师德修养方面也还存在着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师德存在的危机具体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政治信仰淡薄,政治立场不够坚定
思政课教师肩负着培育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重任。因此,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有较高的政治觉悟是思政课教师的基本要求。然而在现实中,思政课教师由于受市场经济和全球化浪潮的较深影响,加之受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经济热、政治冷”的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他们对于政治往往缺乏敏感度,政治素质不高,政治信念淡化,觉得政治与己无关,那是国家的事,上课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1]因此,对学生中存在的不良政治倾向态度漠然,认为那是他们的自由,不能做到正确地批评和引导。这势必会对学生造成一种潜移默化的消极影响,动摇学生的社会主义信仰和政治立场,与思政课的育人目的相去甚远。
2、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凸显,理论功底不深
要使学生相信马克思主义,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首先思政课教师必须自己信。惟有自己坚信马克思主义,才能在讲课中充满激情,通过强烈的感染力去影响学生,让学生从教师的坚定信念中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谛。现实中,部分思政课教师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够坚定,甚至有些持怀疑的态度。由于存在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部分思政课教师在上学期间对自己专业的理论学习重视不够因此专业素养不高,理论功底不深。走上讲台后,只能照本宣科,断章取义,缺乏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全面和彻底的理解,导致对学生的引导底气不足,不能做到以理服人。[2]
二、 新时期师德的内涵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思想观念、行为规范和品质的总和是一定社会对教师职业行为提出的基本道德概括。
它囊括了教师的政治思想职业理想、职业责任、职业纪律、道德观念、行为准则等综合素质。师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体现了教师个人、教师群体与社会主义事业利益的一致性,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在2010年7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指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充分信任、紧密依靠广大教师,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这是对新时期教师师德的新阐述、新概括,也指出了新形势下加强师德建设的重要性。
思政课是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在培养学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思政课教师的师德和素质直接关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和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除了普通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之外,由于课程性质的特殊性,思政课还应该具备适合课程需要的特殊素质,“坚定的理想信念,扎实的理论素养,深厚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加之具有感染力的人格魅力和良好的师德风范,都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三、 如何加强思政学科师德建设
1、遵循师德形成、发展的规律
教師职业道德是一般社会道德的组成部分,二者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因而,师德的形成、发展和变化,受个人一般道德原则强烈制约和支配。[3]师德形成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动的和谐统一的过程, 它一般要通过专门的教育和个体亲身的体验才能最终稳定地形成。一个教师良好师德的形成, 需要一个比较漫长的时期, 把学习道德理论, 提高道德认识同自己的行动统一起来。在教育实践中对道德行动产生良好的体验, 在道德冲突中用意志坚持自己的道德行为, 即可“ 播下行为, 收获习惯、播下习惯, 收获性格”,终身享受道德资本的利息—习惯,社会所要求的师德规范, 就变为了教师个人自觉的行动。
2、坚持师德教育的长期性
良好师德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师德水平的提高没有止境, 更不是一次、两次的培训教育就行的。俗话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 那么要纠正和克服教师身上已形成的不良行为习惯, 转变已有的陈旧观念,就更不是一墩而就的事情, 更需要长期坚持加强师德建设, 通过长期、反复的教育、学习, 使教师们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另外, 师德教育实效性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也要依赖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的领导的充分重视, 自觉将师德建设列人重要议事日程, 抓规划, 抓措施, 抓落实。不少学校较好的做到了这一点, 领导重视, 每期进行师德教育, 将师德规范悬挂于教学楼的醒目位置。[4]以前教师存在的打骂学生现象, 而现在学校禁止教师这样的行为, 虽带有强制性, 但教师现在的确做到了这一点, 习惯成自然, 他们将最终使不打骂学生成为自己自觉的行为。那时他们也就形成了相应的师德品质, 师德水平也就得到了提高。
参考文献:
[1]熊俊霞.加强师德素质修养[J].稚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 ( 12) .
[2]张志巧.“80后”思政课教师师德建设探讨[J].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10).
[3]陈心德.新加坡德育途径与方法浅析[J].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2004,(4).
[4]梁丽玲 欧阳美才.浅谈当代教师的身份认同危机[A].科教导刊,2010,(7).
作者信息:温志杰,女,1987年10月,吉林白城人,成都理工政治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