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高效课堂应重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提升。自主探究学习是当今新课程理念所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它要求学生要做课堂的主人,要在老师的引导下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自己的各种感觉器官,通过动手、动眼、动嘴、動脑,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是数学高效课堂的重要体现。那如何调动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呢?笔者认为关键是多方面去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正能量(包括学生的数学兴趣、数学爱好、学习过程的愉悦感和幸福感、教师对学生的客观评价产生的自信等等)。
关键词:高效;激发;爱好;兴趣;自信;自主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如何调动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呢?根据几年的教学实践,我总结出可以从下面几点入手。
1.融洽师生感情,减轻学习压力,提高课堂效率
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相互作用的过程,也是师生感情交流的过程,两者都有各自的特点和规律,丢掉其中任何一方都无法使教学活动真正走上科学的轨道。过分强调师道尊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过分强调教师形象威严,学生被动接受教育,学生主观感受被忽略,师生情感的交流被抑制。学生的许多问题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学生往往容易产生厌学的情绪。当今的教育要求教师要与学生做心灵相通的朋友。从人格平等的基本观念出发,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把学生看成是有主观能动性的、有感情、有思想、有独立人格的活生生的人。着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而言,就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是的,学生常常会因为喜欢某个老师,感觉这个老师很亲切,很和蔼,很尊重自己而对该老师所任教的科目表现得尤为用心。所以,我认为融洽的师生感情,可以营造和谐、轻松的气氛对学生的学习情绪产生正面、积极的影响,从而减轻学习的压力,提高课堂效率。
2.感受生活中的数学,激发数学爱好
数学是一门科学性非常强的学科,要让学生自主探究式地学习数学,最重要的是了解数学的学科魅力。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学科的爱好。”托尔斯泰也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习爱好。”浓厚的学习爱好,可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具有敏锐的思维力、丰富的想象力和牢固的记忆力,爱好是探求知识熟悉事物的推动力。
为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备课时根据给出的例题,结合学生生活中熟悉、感爱好的事进行改编,然后进行教学,让学生觉得自己学习的数学都是生活中常见、熟悉、关系到自己的,学习后又能把这些知识拿去解决生活中碰到的问题,所以他们很快会明白学数学知识是很有价值的。如:我在教学《圆》时,我带领学生到校园里利用学过的圆周长与面积去测量树干的直径以及井盖的面积。在教学《百分数的应用》中“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内容时,我没有用教材的例题来教学。我另起炉灶,编排了与学生身边熟悉的数学应用问题,我让学生根据本班男女人数提出一些百分数的问题:“男生比女生少百分之几”以及“女生比男生多百分之几”,然后根据问题自行解决。在学统计图,我让学生调查今年全校各班男女人数以及调查本校五年来毕业生男女生人数做出合适的统计图。这些教学设计与安排都跟学生的生活一致,教学中就要把这些情境用好、用活,尤其让学生们感受到,用数学方法就可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反过来促进他们解决问题的兴趣。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只有密切联系生活,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才更透彻。让学生从生活中找数学的素材,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习数学如身临其境,这样就会产生亲切感,有利于形成似曾相识的接纳心理。所以,教师要尽量地去创设一些生活情境,让数学贴近生活,使学生感悟到数学问题的存在,强化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并以此调动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
3.感受过程中的成功与喜悦,形成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的内在动力
设置有效的探究过程可以调动学生主动探索问题的积极性,并有助于开阔学生思维的空间。由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并不是直接从老师那里获取知识,而是通过自己或和同学之间的合作探究发现的。这种发现必然会产生学习成功的幸福感,从而形成一种必须学习的责任感。教育家苏霍姆林提出:“教师要把人类的智力财富传授给学生,并能在他们的心灵中点燃求知的欲望和热爱知识的火种。”所以我们要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尝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感受到自己的数学知识是自己亲自动探索出来的那种成功与喜悦。如在我的教学《圆的周长》过程中,我先让学生复习以前学过解决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测量与计算,然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圆的周长如何测量?圆周长的大小与圆的什么有关?它们存在什么关系?通过这些问题来激起学生对圆周长测量及计算方法的渴望,然后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动手、动眼、动嘴、动脑,以此了解掌握圆周长的测量方法以及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最终让学生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和计算方法。整个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在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解决问题。学生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中,不断地去探索,去发现新知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感受自己在探究过程中的发现是多么愉悦,多么幸福。当学生把学习上的成功与愉悦当做一种需要时,学生就会形成一股强大的学习内在推动力。
参考文献
[1]新课程标准下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3(1).
[2]教育心理学[J].百度百科.
关键词:高效;激发;爱好;兴趣;自信;自主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如何调动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呢?根据几年的教学实践,我总结出可以从下面几点入手。
1.融洽师生感情,减轻学习压力,提高课堂效率
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相互作用的过程,也是师生感情交流的过程,两者都有各自的特点和规律,丢掉其中任何一方都无法使教学活动真正走上科学的轨道。过分强调师道尊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过分强调教师形象威严,学生被动接受教育,学生主观感受被忽略,师生情感的交流被抑制。学生的许多问题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学生往往容易产生厌学的情绪。当今的教育要求教师要与学生做心灵相通的朋友。从人格平等的基本观念出发,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把学生看成是有主观能动性的、有感情、有思想、有独立人格的活生生的人。着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而言,就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是的,学生常常会因为喜欢某个老师,感觉这个老师很亲切,很和蔼,很尊重自己而对该老师所任教的科目表现得尤为用心。所以,我认为融洽的师生感情,可以营造和谐、轻松的气氛对学生的学习情绪产生正面、积极的影响,从而减轻学习的压力,提高课堂效率。
2.感受生活中的数学,激发数学爱好
数学是一门科学性非常强的学科,要让学生自主探究式地学习数学,最重要的是了解数学的学科魅力。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学科的爱好。”托尔斯泰也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习爱好。”浓厚的学习爱好,可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具有敏锐的思维力、丰富的想象力和牢固的记忆力,爱好是探求知识熟悉事物的推动力。
为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备课时根据给出的例题,结合学生生活中熟悉、感爱好的事进行改编,然后进行教学,让学生觉得自己学习的数学都是生活中常见、熟悉、关系到自己的,学习后又能把这些知识拿去解决生活中碰到的问题,所以他们很快会明白学数学知识是很有价值的。如:我在教学《圆》时,我带领学生到校园里利用学过的圆周长与面积去测量树干的直径以及井盖的面积。在教学《百分数的应用》中“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内容时,我没有用教材的例题来教学。我另起炉灶,编排了与学生身边熟悉的数学应用问题,我让学生根据本班男女人数提出一些百分数的问题:“男生比女生少百分之几”以及“女生比男生多百分之几”,然后根据问题自行解决。在学统计图,我让学生调查今年全校各班男女人数以及调查本校五年来毕业生男女生人数做出合适的统计图。这些教学设计与安排都跟学生的生活一致,教学中就要把这些情境用好、用活,尤其让学生们感受到,用数学方法就可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反过来促进他们解决问题的兴趣。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只有密切联系生活,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才更透彻。让学生从生活中找数学的素材,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习数学如身临其境,这样就会产生亲切感,有利于形成似曾相识的接纳心理。所以,教师要尽量地去创设一些生活情境,让数学贴近生活,使学生感悟到数学问题的存在,强化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并以此调动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
3.感受过程中的成功与喜悦,形成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的内在动力
设置有效的探究过程可以调动学生主动探索问题的积极性,并有助于开阔学生思维的空间。由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并不是直接从老师那里获取知识,而是通过自己或和同学之间的合作探究发现的。这种发现必然会产生学习成功的幸福感,从而形成一种必须学习的责任感。教育家苏霍姆林提出:“教师要把人类的智力财富传授给学生,并能在他们的心灵中点燃求知的欲望和热爱知识的火种。”所以我们要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尝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感受到自己的数学知识是自己亲自动探索出来的那种成功与喜悦。如在我的教学《圆的周长》过程中,我先让学生复习以前学过解决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测量与计算,然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圆的周长如何测量?圆周长的大小与圆的什么有关?它们存在什么关系?通过这些问题来激起学生对圆周长测量及计算方法的渴望,然后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动手、动眼、动嘴、动脑,以此了解掌握圆周长的测量方法以及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最终让学生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和计算方法。整个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在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解决问题。学生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中,不断地去探索,去发现新知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感受自己在探究过程中的发现是多么愉悦,多么幸福。当学生把学习上的成功与愉悦当做一种需要时,学生就会形成一股强大的学习内在推动力。
参考文献
[1]新课程标准下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3(1).
[2]教育心理学[J].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