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焦虑玩出来

来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f0121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儿童;焦虑情绪;游戏治疗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8)20-0052-02
  【理论依据】
  游戏治疗是以游戏活动为媒介,让儿童在游戏活动中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暴露内心存在的问题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这种游戏治疗最初是由安娜·弗洛伊德和梅兰妮·克莱因引进对儿童情绪困扰的治疗中。她们都相信,游戏为儿童提供了自我表现的机会,游戏可以取代语言式的自由联想,为儿童提供通往潜意识的途径,她们用游戏和玩具鼓励儿童表达幻想、焦虑,从而帮助儿童妥善解决情感上的问题。
  儿童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常常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焦虑就是其中一种。由于儿童的语言发展尚不完善,他们不能充分而准确地用语言表述自己内心深处的感受,所以,当焦虑情绪在内心不断累积,儿童就可能通过攻击他人、退缩、拖拉、孤立等行为表达自己的不安。游戏治疗则可以帮助儿童将他害怕的经历、事物或未来预知的恐惧玩出来,从而避免出现以上这些不受大家欢迎的行为。
  【活动目标】
  1.认识焦虑。
  2.以游戏的方式表达内在焦虑。
  3.筛选需要个别心理辅导的案主。
  【活动重点】
  通过游戏让儿童把难以表达的内在感受变成可以看得见的某种行为或故事,从而使得情绪得到表达和流动。
  【活动对象】
  三、四年级小学生
  【活动准备】
  1.油画棒、A4纸、毛绒小熊
  2.课件
  【活动过程】

一、热身游戏


  学生1至2报数,分为内圈和外圈,内、外圈学生随着音乐的节奏逆向转圈,然后用各种不同方式去跟相遇的同学“打招呼”,可以用嘴巴问好,也可以用手、肩膀、胯、脚等身体部位碰触对方。热身后坐回各自的座位。

二、自我评估


  1.拿出第一张纸,画一棵“担忧树”,树上结着果实,每一个果实都代表一个自己的担忧,有多少个担忧,就画多少个果实。还可以给画出果实涂上颜色。
  2.观察自己的担忧树,并在小组中分享自己的担忧。
  3.观察自己的担忧和他人的担忧之间有哪些异同之处。
  4.引出“焦虑”一词的意思。
  5.体会焦虑的因人因时因地性。
  设计意图:焦虑是人在生存适应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基本人类情绪,适度的焦虑可以提高大脑的反应速度和警觉性。每个人的性格、生活经历不同,所以焦虑具有因人因时因地性。通过“自我评估”这个环节让学生了解到“焦虑”情绪在人群中的普遍性及其个体性。

三、自我控制


  1.选择一个最让自己焦虑的“担忧果”,把它想象成令自己恐惧的事物,比如说“恶魔”“怪兽”“老虎”,甚至可能只是一些线条或点点……
  2.拿出第二张纸,在纸上画下自己想象出来的事物。
  3.给自己画下的事物“化妆”,让它变成好玩的样子。比如,给“恶魔”涂上红唇、穿上公主裙,把它变成一个“小丑”……
  4.在小组中分享自己的作品,在绘画和言说的过程中释放“焦虑”。
  5.在他人的作品中借鉴调节情绪的方式。
  设计意图:“焦虑”往往是因为觉得自己无力掌控自己面临的人或事而产生的。把担忧的事物具象化,然后再让其变成好玩的样子,这个做游戏的好玩过程使得“焦虑”变得可以被自己所掌控,并且还可以任意改变它的样子,充满了趣味,儿童会获得一种自我掌控感。从而提升自我力量,自我力量的提升可以极大地缓解焦虑。

四、自我放松


  1.跟着老师一起做“皱眉”“挤眼”“咧嘴”,体会“紧张”和“放松”。
  2.邀请一位学生上台扮演“干面条”,其他学生触摸“干面条”,体会其易折断的特性。
  3.老師与这位学生玩“煮面条”游戏,把“干面条”煮软,体会放松带来的愉悦感。
  4.学生和老师分别躺在自己的活动垫上,调整姿势,让身体以最舒服的姿势躺在垫子上。
  5.把一只手放在胸部,另一只手放在腹部,一呼一吸时感受哪只手动得厉害,让学生明白什么是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
  6.双手平放在身体两侧,把毛绒小熊放在腹部,想象小熊正在你的腹部荡秋千,当你吸气的时候小熊荡起来,当你呼气的时候小熊荡下去。
  7.拍打全身,回到各自的座位。
  设计意图:学会自我放松可以有效缓解焦虑,但是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发展有限,无法理解何为“放松法”,以“皱眉”“挤眼”等游戏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切身理解并体会什么是“紧张”和“放松”。从“皱眉”等局部放松过渡到“煮面条”和“腹式呼吸”全身放松游戏,降低了学习难度,以免引起学生的学习焦虑。

五、赏识自我


  1.拿出第一张纸,观察担忧树上的每一个果实,此刻,你会用哪些方法摘下这些果实呢?
  2.在小组分享各自的方法,体会积极正向情绪,欣赏自己。
  【活动反思】
  这一课在不同的年级执教过。虽然不同年级的学生呈现出不同的游戏状态,但是每一次课上大部分学生都会非常投入地参与游戏,他们的眼神、表情以及肢体语言中都散发出轻松的气息。
  这让我更加深刻地体验到游戏是儿童的语言。著名心理学家唐纳德·温尼科特就曾认为儿童之所以出现“病”,是因为游戏不够,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是一种创造,更是一种学习世界法则的方式。可以说,“游戏疗法”是利用非语言媒介来实现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当然,这里的“游戏”一定是一种融入了心理学专业知识的活动,而不仅仅是表面热热闹闹的体育活动。
  授课老师要以价值中立的态度接纳学生“游戏”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情绪。学生自由能找到受保护的空间,学生的情绪才可能自然地流淌,而情绪也因为被见证,从而得以转化成迈向未来的动力。关于这点,我自认为已做得不错,不足的是每次授课时学生人数太多,我无法密切关注到每一个孩子的状态,这是今后授课时要调整的地方。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海门市东洲小学,南通,226100)
  编辑/卫 虹 终校/于 洪
其他文献
〔关键词〕孩子;父母;行为问题  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母亲的安宁和幸福取决于她的孩子们,母亲的幸福要靠孩子去创造”。对于每个家庭来说,孩子都是父母的心肝宝贝,是父母的希望和未来,是父母心中永远放不下的那份牵挂和担心,也是父母在困境中不断奋斗或支撑下去的动力。父母无不希望子女能生活得幸福快乐,因此竭尽所能地为孩子的成长努力着、拼搏着。  但是,让很多父母困惑不解的是,他们全心全意地
〔摘要 〕课堂教学需要生成资源来不断地深化目标,心理课更注重学生的课堂生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分享课堂活动中的感受,提取出课堂的生成资源。心理课贵在生成资源,同时也难在对课堂资源的提取和升华,一节好的心理课需要课堂生成的画龙点睛之笔。  〔关键词〕 课堂生成;心理课;心理需求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0)13-0027-
各有关单位及负责人: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根据近年全国各实验地区、实验学校的领导和老师们的实践和反馈,通过长期的考查、寻找与筛选,决定向广大中小学校长和教师们推荐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及其科学的潜意识心理学理论,并会同中国心理干预协会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以 “心理健康教育实效化推动教育改革深层化之路” 为主题的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年会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理事会年会(2014年
〔关键词〕高一;人际交往;活动设计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9)34-0036-04  【活动理念】  高一学生由于自我的关注性和交往的选择性导致以自我为中心,面对与自己不同的人往往会在言行举止中流露出不尊重对方的表现,如果任其发展,不仅会影响同学间的关系,还会使一些学生在集体中没有归属感,导致身心发展不健康。  【活动对象】  高一学生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区域经验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8)27-0064-02  2017年11月24日,浙江省教育厅公布了第三批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培养对象名单,浙江省禹越镇初级中学被确定为湖州市唯一的培育对象学校。面对这一喜讯,学校领导深感责任重大: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该怎样发展?心育工作的抓手在哪里?經过学校行政领
〔关键词〕心理实验;格塞尔;循序渐进  一、引言  儿童教育始终是一个极为敏感的问题。现在的家长们为孩子的教育费尽心思,孩子们还未出生,就开始进行胎教。不可否认,孩子的可塑性很强,接受教育的可能性很大,但是,这种可能性究竟有多大呢?美国儿童心理学家格塞尔(A.Gesell)曾设计和实施了著名的双生子爬楼梯实验,其结果为如何开展早期教育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格塞尔旗帜鲜明地主张“成熟说”,认为支
〔摘要〕高三女生小胡,在家与父母关系紧张,在学校不愿和同学交流,封闭自我。心情低落时,小胡选择用尺子(铁质的,边缘锋利)割自己的手臂。咨询师通过三个阶段的咨询,采用空椅子等技术,帮助小胡找到合理的宣泄途径,并重建社会支持系统,效果较好。  〔关键词〕自残;高中生;社会支持系统;个案辅导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0)06-0061-03
〔摘要〕本研究是对一个初中二年级女生的个案研究。主要运用结构访谈法和半结构访谈法详细分析了不良家庭教育方式对强迫性神经症的消极“催化”作用,最后提出了培养子女优良性格特征的科学民主的教育方式。  〔关键词〕强迫症;初中生;个案研究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7)22-0038-04  长期以来,对青少年成长的关注大多集中在他们的饮食、身体、学业
〔关键词〕言语沟通;初一年级;活动设计  【活动思路】  人际交往是满足学生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的重要渠道,尤其是初一年级的学生,对于人际交往和赢得好人缘的需要比任何一个年级都迫切。  言语是人际互动中最重要的工具。负面的言语,如嘲笑、指责,不仅会破坏人际关系,更会给学生带来无形的伤害,影响到其自我认同;而正向的言语,如肯定、鼓励,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更能够帮助他们增强
〔关键词〕乔治观念法;考场强迫性分心;考试焦虑  在近几年的中高考心理辅导实践中,我们接触了各种类型的临考焦虑者。其中有一些学生似乎并不怎么“焦虑”,却屡次在较大规模的模考中,在中高考的考场上发挥不佳。他们区别于一般的考试焦虑人群,其中尤以成绩较好、成功动机强的学生为多,用一般技术解决他们的情绪问题,提高他们应试水平的尝试是不现实的,因为他们属于一种特殊的人群——“考场强迫性分心者”。  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