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自主办学权有所扩大,但由于监督的缺位以及权力的过分集中,高校行政腐败现象呈现蔓延之势,不利于高校的廉政建设。而在高校廉政建设工作中,恰当运用质量管理理论和风险管理方法,通过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合理的环节,建立廉政风险防控与管理机制,可从根源上杜绝腐败,加强对权力的约束及监督,达到反腐倡廉的理想效果,实现高等教育事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本文对高校廉政风险防控与管理工作进行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高校;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20.002
[中图分类号]G647;D26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20-0006-02
高校是人才培养、科研的重要阵地,具有丰富的物、财、人等资源,在改革发展中,为党风廉政建设、规模化办学、资源管理等方面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但也时常发生有悖于廉政建设的腐败现象,导致高校廉政建设工作面临全新的挑战。这就需要高校加强廉政风险防控与管理工作,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合理运用质量管理方法、风险管理理论等,将可能发生腐败的重点工作环节与重点岗位作为廉政风险点,制定科学的防控与管理措施,有效避免腐败现象的产生,推动高校良性发展。
1 高校廉政风险防控与管理概述
1.1 风险、廉政风险、廉政风险防控管理的内涵
当前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风险这一概念,美国学者威雷特博认为,风险是指不希望发生事件所产生的不确定性之客观体现。廉政风险具有可控性、客观性、高危性和潜在性等特征,指的是公共权力的实施主体在职责履行的过程中,出现以权谋私行为的可能性。而高效廉政风险的定义是,在教育行政管理和教育教学等活动中,高校内部人员发生腐败现象的可能性。风险管理表示的是在风险环境中采取有效措施降低风险系数。综上所述,笔者将高校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定义为:利用多种方式,如信息化手段、廉政制度建设、工作流程再造等,主动采取措施,最大限度降低高校内部人员在教育行政管理和教育教学等活动中出现腐败行为的风险系数。
1.2 基本原则
首先,堅持高效防控、动态监管的原则。高校公共权力的监督体系与运行制度不够完善,依然存在廉政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如有些干部以权谋私、公私不清,无法抵挡金钱的诱惑,出现权力寻租的行为。这表明,高校廉政风险防控与管理属于动态、长期的发展过程,在新形势下面临着严峻的考验,高校必须要创新工作方法,与时俱进,强化过程管理。
其次,坚持完善管理、系统规划的原则。廉政风险防控管理涉及诸多环节,如风险问题处置、风险防控管理的动态监控、风险防控与识别的措施制定等,在具体管理时,高校可选用PDCA(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机制,达到理想的效果。由于廉政风险管理要求处理好师生群众与党员干部、外部舆论与校内环境、人文关怀与规章制度等关系,因此,高校在廉政风险防控与管理工作中,要紧密联系各方利益,保障各环节循序渐进,提高工作效率。
最后,坚持服务发展、围绕中心的原则。高校在廉政风险防控与管理工作中,必须要在全面从严治党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紧密围绕中心工作,对防控管理思想的科学性加以关注,确保科研教学工作的高效运转及清正廉洁。同时,高校要以规范惩治为前提,做好事前预防环节的管控,恰当使用现代化的风险管理技术与方法,从不同角度构建廉政风险的防控管理体系,确保廉政防控管理制度及方法的科学性。
2 高校廉政风险防控与管理工作实施的必要性
第一,是高校自主办学的要求。高校在发展中拥有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如招生录取、学校物资采购、基本校园建设等,然而由于监督不到位,缺乏完善的相关制度,极易造成权力失范。因此,高校实施廉政风险防控与管理工作时,应该严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调动人员的积极性,落实自主办学的要求,将办学自主权置于有效监督下,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合理监督和预防权力滥用的现象,避免高校发生腐败行为。高校推进廉政风险防控与管理工作,能够规范自主办学中产生的权力,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和自主办学权,使其不沦为一些领导干部牟取私利的工具,进一步加快廉政建设的步伐。
第二,是高校廉政工作新形势的要求。在高等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部分高校因多样化的教育形式与过大的办学规模的制约,行使权力时易发生一些腐败问题,这要求高校要针对关键关节与重点领域进行反腐倡廉工作,提前预防腐败行为,降低该行为对高校系统造成的损失。现阶段,党和政府十分重视高校行政腐败问题,颁布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制度,教育部门不断完善廉政制度体系建设,但由于高校腐败的手段隐蔽、金额增多、形式多样化,增加了高校廉政风险防控与管理工作的开展难度。因此,高校在廉政工作中,应立足实际,与时俱进,加强监督,注重预防,构建科学的预防腐败长效机制,有效落实廉政工作政策的要求,更好地适应高校廉政工作。
第三,是高校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要求。高校系统造成腐败案件会影响高校的教育平等、教育质量、教学秩序及社会声誉等,因此,实施廉政工作时,高校要紧抓重点岗位、重点部门、重点领域的检查监督,采用科举的方法健全监督机制,明确岗位职责,结合不同岗位的要求选用不同的预防措施,保持对腐败行为的高压态势。由此可见,做好高校的廉政风险防控与管理工作,有利于实现教育的平等,提高教学质量,满足构建国际一流大学的客观需要,推进高校教育事业良性发展。
3 高校廉政风险防控与管理工作的实施路径
3.1 构建防控管理体系
第一,做好宣传工作。高校纪检监察部门应该广泛宣传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实施相关规程等基础工作,加强各职能部门党员干部和领导对工作的重视度,积极实施廉政风险防控与管理工作,做到工作到位、管理到位、组织到位、认识到位,明确党员干部和职能单位的职责,使他们尽量不去触碰违纪违法的“红线”。第二,完善廉政防控体系。高校要构建完善、科学的配套制度,提出“一岗双责”的要求,对岗位权力加以规范和细化,明确职权的界限,更好地履行工作职能,做好廉政防范工作。高校应该建设廉政惩防体系制度,严格按照工作要求执行程序,强化校内网络建设,借助现有网络体系进行监督,保证校务和信息的公开;同时根据不同的廉政风险制定科学的防控步骤,以免防控措施存在“空白点”。第三,落实防控机制。高校可以根据权力运行的核心,明确职责与岗位,规范工作目标,在关键领域实施廉政工作,将廉政风险防控体现在基建物资采购和招生考试等环节,及时查找可能存在的漏洞,强化各基层的监管检查,完善监督制度,制定科学的考核方式,激励各部门落实廉政风险防控与管理工作。 3.2 根据权力运行排查廉政风险
要想实现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科学化,高校必须做好廉政风险的识别与排查工作,积极查找廉政风险点,对公共权力行使中偏离组织目标、牟取非组织利益的可能性进行衡量,或者全面检查教职工、领导干部履行岗位职责或行使职权的全过程,查找可能产生腐败行为的诱因及环节。高校教职工与领导干部可以以岗位职责为依据,从岗位职责、思想道德、外部环境等方面,查找自身在公共权力行使中出现的廉政风险。另外,高校所属的职能部门和学院必须要以业务职能为依据,采取“组织审核、领导把关、集体讨论”的方式,对权力监督是否到位、运行是否公开、界限是否明确等进行认真检查,从中查找制度、机制和业务流程中出现的风险。总之,在廉政风险的排查与识别过程中,高校要避免形式主义和随意性,应制订廉政风险的查找方案,对风险的衡量标准加以明确,使廉政风险的排查进度与权力运行进度保持一致,分级审核、汇总教职工和各单位查找到的廉政风险点,然后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并将其作为廉政风险防控与管理工作的重要检查依据。
3.3 强化教师廉政教育工作
首先,加强对辅导员的廉政教育。高校辅导员队伍应坚持邓小平理论、毛泽东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等基本理论原则,积极承担自身在廉政风险防控与管理工作中的责任。高校要加强辅导员队伍的党务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增强辅导员的廉政理念,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提高人员的道德情操与社会责任感,使其从工作上、政治上、思想上强化拒腐防变的能力,促進工作创造性和质量的提升。其次,加快推进辅导员廉政监督工作。高校党组织要做到层层监督,规范廉政考查的规程,对辅导员思想动态进行及时了解,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教育,或者借助学生力量,全面评价辅导员工作,确保对其监督的公正性、公开性。值得注意的是,辅导员应该强化自身的素质教育,要在任何情况下经受住考验,提高自我监督、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能力,认真听取建议,做到严以律己。
3.4 完善制度,压缩风险空间
第一,完善日常事务性管理制度。高校应该对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以深化,在完善这一制度的同时,构建决策责任追究、专家咨询、财务集体决策等制度,健全财务预算管理制度;或者构建参与人员、科研项目、科研经费的管理制度,建立教育收费票据使用制度与收费公示制度。当然,学术活动管理制度的完善也极为重要,因此,高校可以构建学术评奖、评选、评估以及评审等活动的管理制度,对学术委员会配套制度及章程加以完善,最大限度发挥学术委员会的作用,实现自身的持续、稳定发展。第二,完善科学民主决策制度。高校应该积极落实校长负责制和民主集中制,对配套规定和议事载体加以明确,完善决策程序与议事规则,同时结合工作实际需要,注重大额资金使用、重要项目安排、重要干部任免等问题,构建专业性的决策督办和责任追究制度。对于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和学校改革发展的问题,高校应积极听取意见,提交教代会进行审议,在通过后进行实施或执行。
4 结 语
高校廉政风险防控与管理作为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在实际开展过程中应该立足实际,构建防控管理体系,根据权力运行排查廉政风险,强化教师廉政教育工作,制定明确的工作目标与岗位职责,准确抓住关键、突出重点。这样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强化权力运行的标准化建设,充分发挥其预防腐败的作用,进一步推动廉政风险防控与管理制度的建设,提升高校的教育质量,保障教育平等,实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余佩媛,周富彦.高校廉政风险防控与管理工作探微[J].新西部:理论版,2012(7).
[2]张金刚,孙郁.加强高校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的思考与对策[J].中国轻工教育,2012(5).
[3]马维娜,郝平,周亮.高校廉政风险防控管理的实现路径——以北京N高校廉政风险防控模型设计思路为例[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
[4][作者不详].高校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座谈会综述[J].廉政文化研究,2012(4).
[5]蒋茁,邓怡,于金龙.高校廉政风险网格式防控管理研究[J].教育评论,2017(2).
[6]张凤,孙国秀.高校廉政风险防控管理“三部曲”理念与实施路径研究[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3(1).
[7]何希耕.风险管理视角下的高校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7).
[关键词]高校;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20.002
[中图分类号]G647;D26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20-0006-02
高校是人才培养、科研的重要阵地,具有丰富的物、财、人等资源,在改革发展中,为党风廉政建设、规模化办学、资源管理等方面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但也时常发生有悖于廉政建设的腐败现象,导致高校廉政建设工作面临全新的挑战。这就需要高校加强廉政风险防控与管理工作,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合理运用质量管理方法、风险管理理论等,将可能发生腐败的重点工作环节与重点岗位作为廉政风险点,制定科学的防控与管理措施,有效避免腐败现象的产生,推动高校良性发展。
1 高校廉政风险防控与管理概述
1.1 风险、廉政风险、廉政风险防控管理的内涵
当前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风险这一概念,美国学者威雷特博认为,风险是指不希望发生事件所产生的不确定性之客观体现。廉政风险具有可控性、客观性、高危性和潜在性等特征,指的是公共权力的实施主体在职责履行的过程中,出现以权谋私行为的可能性。而高效廉政风险的定义是,在教育行政管理和教育教学等活动中,高校内部人员发生腐败现象的可能性。风险管理表示的是在风险环境中采取有效措施降低风险系数。综上所述,笔者将高校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定义为:利用多种方式,如信息化手段、廉政制度建设、工作流程再造等,主动采取措施,最大限度降低高校内部人员在教育行政管理和教育教学等活动中出现腐败行为的风险系数。
1.2 基本原则
首先,堅持高效防控、动态监管的原则。高校公共权力的监督体系与运行制度不够完善,依然存在廉政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如有些干部以权谋私、公私不清,无法抵挡金钱的诱惑,出现权力寻租的行为。这表明,高校廉政风险防控与管理属于动态、长期的发展过程,在新形势下面临着严峻的考验,高校必须要创新工作方法,与时俱进,强化过程管理。
其次,坚持完善管理、系统规划的原则。廉政风险防控管理涉及诸多环节,如风险问题处置、风险防控管理的动态监控、风险防控与识别的措施制定等,在具体管理时,高校可选用PDCA(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机制,达到理想的效果。由于廉政风险管理要求处理好师生群众与党员干部、外部舆论与校内环境、人文关怀与规章制度等关系,因此,高校在廉政风险防控与管理工作中,要紧密联系各方利益,保障各环节循序渐进,提高工作效率。
最后,坚持服务发展、围绕中心的原则。高校在廉政风险防控与管理工作中,必须要在全面从严治党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紧密围绕中心工作,对防控管理思想的科学性加以关注,确保科研教学工作的高效运转及清正廉洁。同时,高校要以规范惩治为前提,做好事前预防环节的管控,恰当使用现代化的风险管理技术与方法,从不同角度构建廉政风险的防控管理体系,确保廉政防控管理制度及方法的科学性。
2 高校廉政风险防控与管理工作实施的必要性
第一,是高校自主办学的要求。高校在发展中拥有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如招生录取、学校物资采购、基本校园建设等,然而由于监督不到位,缺乏完善的相关制度,极易造成权力失范。因此,高校实施廉政风险防控与管理工作时,应该严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调动人员的积极性,落实自主办学的要求,将办学自主权置于有效监督下,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合理监督和预防权力滥用的现象,避免高校发生腐败行为。高校推进廉政风险防控与管理工作,能够规范自主办学中产生的权力,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和自主办学权,使其不沦为一些领导干部牟取私利的工具,进一步加快廉政建设的步伐。
第二,是高校廉政工作新形势的要求。在高等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部分高校因多样化的教育形式与过大的办学规模的制约,行使权力时易发生一些腐败问题,这要求高校要针对关键关节与重点领域进行反腐倡廉工作,提前预防腐败行为,降低该行为对高校系统造成的损失。现阶段,党和政府十分重视高校行政腐败问题,颁布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制度,教育部门不断完善廉政制度体系建设,但由于高校腐败的手段隐蔽、金额增多、形式多样化,增加了高校廉政风险防控与管理工作的开展难度。因此,高校在廉政工作中,应立足实际,与时俱进,加强监督,注重预防,构建科学的预防腐败长效机制,有效落实廉政工作政策的要求,更好地适应高校廉政工作。
第三,是高校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要求。高校系统造成腐败案件会影响高校的教育平等、教育质量、教学秩序及社会声誉等,因此,实施廉政工作时,高校要紧抓重点岗位、重点部门、重点领域的检查监督,采用科举的方法健全监督机制,明确岗位职责,结合不同岗位的要求选用不同的预防措施,保持对腐败行为的高压态势。由此可见,做好高校的廉政风险防控与管理工作,有利于实现教育的平等,提高教学质量,满足构建国际一流大学的客观需要,推进高校教育事业良性发展。
3 高校廉政风险防控与管理工作的实施路径
3.1 构建防控管理体系
第一,做好宣传工作。高校纪检监察部门应该广泛宣传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实施相关规程等基础工作,加强各职能部门党员干部和领导对工作的重视度,积极实施廉政风险防控与管理工作,做到工作到位、管理到位、组织到位、认识到位,明确党员干部和职能单位的职责,使他们尽量不去触碰违纪违法的“红线”。第二,完善廉政防控体系。高校要构建完善、科学的配套制度,提出“一岗双责”的要求,对岗位权力加以规范和细化,明确职权的界限,更好地履行工作职能,做好廉政防范工作。高校应该建设廉政惩防体系制度,严格按照工作要求执行程序,强化校内网络建设,借助现有网络体系进行监督,保证校务和信息的公开;同时根据不同的廉政风险制定科学的防控步骤,以免防控措施存在“空白点”。第三,落实防控机制。高校可以根据权力运行的核心,明确职责与岗位,规范工作目标,在关键领域实施廉政工作,将廉政风险防控体现在基建物资采购和招生考试等环节,及时查找可能存在的漏洞,强化各基层的监管检查,完善监督制度,制定科学的考核方式,激励各部门落实廉政风险防控与管理工作。 3.2 根据权力运行排查廉政风险
要想实现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科学化,高校必须做好廉政风险的识别与排查工作,积极查找廉政风险点,对公共权力行使中偏离组织目标、牟取非组织利益的可能性进行衡量,或者全面检查教职工、领导干部履行岗位职责或行使职权的全过程,查找可能产生腐败行为的诱因及环节。高校教职工与领导干部可以以岗位职责为依据,从岗位职责、思想道德、外部环境等方面,查找自身在公共权力行使中出现的廉政风险。另外,高校所属的职能部门和学院必须要以业务职能为依据,采取“组织审核、领导把关、集体讨论”的方式,对权力监督是否到位、运行是否公开、界限是否明确等进行认真检查,从中查找制度、机制和业务流程中出现的风险。总之,在廉政风险的排查与识别过程中,高校要避免形式主义和随意性,应制订廉政风险的查找方案,对风险的衡量标准加以明确,使廉政风险的排查进度与权力运行进度保持一致,分级审核、汇总教职工和各单位查找到的廉政风险点,然后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并将其作为廉政风险防控与管理工作的重要检查依据。
3.3 强化教师廉政教育工作
首先,加强对辅导员的廉政教育。高校辅导员队伍应坚持邓小平理论、毛泽东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等基本理论原则,积极承担自身在廉政风险防控与管理工作中的责任。高校要加强辅导员队伍的党务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增强辅导员的廉政理念,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提高人员的道德情操与社会责任感,使其从工作上、政治上、思想上强化拒腐防变的能力,促進工作创造性和质量的提升。其次,加快推进辅导员廉政监督工作。高校党组织要做到层层监督,规范廉政考查的规程,对辅导员思想动态进行及时了解,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教育,或者借助学生力量,全面评价辅导员工作,确保对其监督的公正性、公开性。值得注意的是,辅导员应该强化自身的素质教育,要在任何情况下经受住考验,提高自我监督、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能力,认真听取建议,做到严以律己。
3.4 完善制度,压缩风险空间
第一,完善日常事务性管理制度。高校应该对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以深化,在完善这一制度的同时,构建决策责任追究、专家咨询、财务集体决策等制度,健全财务预算管理制度;或者构建参与人员、科研项目、科研经费的管理制度,建立教育收费票据使用制度与收费公示制度。当然,学术活动管理制度的完善也极为重要,因此,高校可以构建学术评奖、评选、评估以及评审等活动的管理制度,对学术委员会配套制度及章程加以完善,最大限度发挥学术委员会的作用,实现自身的持续、稳定发展。第二,完善科学民主决策制度。高校应该积极落实校长负责制和民主集中制,对配套规定和议事载体加以明确,完善决策程序与议事规则,同时结合工作实际需要,注重大额资金使用、重要项目安排、重要干部任免等问题,构建专业性的决策督办和责任追究制度。对于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和学校改革发展的问题,高校应积极听取意见,提交教代会进行审议,在通过后进行实施或执行。
4 结 语
高校廉政风险防控与管理作为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在实际开展过程中应该立足实际,构建防控管理体系,根据权力运行排查廉政风险,强化教师廉政教育工作,制定明确的工作目标与岗位职责,准确抓住关键、突出重点。这样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强化权力运行的标准化建设,充分发挥其预防腐败的作用,进一步推动廉政风险防控与管理制度的建设,提升高校的教育质量,保障教育平等,实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余佩媛,周富彦.高校廉政风险防控与管理工作探微[J].新西部:理论版,2012(7).
[2]张金刚,孙郁.加强高校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的思考与对策[J].中国轻工教育,2012(5).
[3]马维娜,郝平,周亮.高校廉政风险防控管理的实现路径——以北京N高校廉政风险防控模型设计思路为例[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
[4][作者不详].高校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座谈会综述[J].廉政文化研究,2012(4).
[5]蒋茁,邓怡,于金龙.高校廉政风险网格式防控管理研究[J].教育评论,2017(2).
[6]张凤,孙国秀.高校廉政风险防控管理“三部曲”理念与实施路径研究[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3(1).
[7]何希耕.风险管理视角下的高校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