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湧 以新的水墨语言刻画当下社会

来源 :风尚周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enking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氵勇的作品被同行归入当代艺术,但他坚持认为这是水墨绘画,不过这种水墨又不是传统的中国画。中国画是很讲究笔意、墨意的,而周氵勇的画则是“反笔墨”的,画面将传统中国画中线与墨的文学性与趣味性全部去掉,用平面化的方法对笔与墨进行理性处理,从而使画面能非常有效地表现现代人的生活,对应大众的视觉习惯。
  梅兰竹菊这类古代文人钟情的中国画元素通通不在周氵勇眼里,政治正确的宏大题材也不是周氵勇的喜好,古代的高雅与政治的崇高离当下生活太遥远,于是周氵勇选择了在生活的细节处着笔。在教导儿子不要吃那么多炸鸡后,他创作了《鸡里有激素,要少吃》,了解了学生的生活后,他创作了《父母不知道我们同居》看到了隆胸整形的新闻后,创作了《隆胸》和《美胸图》。在周氵勇的波普年画中,观者看到的都是自己“喜闻乐见”的现实生活。
  无论是水墨语言上的“离经叛道”,还是创作题材上的大胆创新,周氵勇的这些尝试都离不开上世纪80年代的成长环境。在那个喊出了“一无所有”的启蒙年代,周氵勇跟很多同代人一样,走上了去传统化、去政治化的“现代化”探索,大量吸收西方现代艺术的养分,开始水墨艺术现代化的探索。不过,这个过程并不顺利,甚至可以说找不到正确的路。周氵勇觉得,以一种“试错”的心态开始多种的尝试,心里就会平衡很多。在不断“试错”中,周氵勇没有给自己定下既定的风格。
  在2000年后的10年里面,周氵勇相对稳定地尝试把中国传统年画和西方波普艺术结合起来,创作出波普年画。而最近,他又开始了一轮新的尝试,用国画的线描、古代小说插图的方式,关注当下社会话题。
  在当代艺术圈子里面,周氵勇坚持自己正在从事的水墨绘画,而对于来自传统国画圈子的非议声,周氵勇也不屑一顾。充满个性的周氵勇在两者之间,选择了一条自己的道路。因为他坚持,“美术史不会为重复的人撰写,只会记录那些对前人作出颠覆的思想和作品。”


  艺术问答
  T=《风尚周报》
  Z=周湧


  抱着“试错”的心态不断尝试
  T:为了清晰表达主题和水墨语言,你在线和墨的处理上有很多尝试,积累了自己的方式。这是一种有目的的努力,还是无目的的探索?
  Z:我读书时学的国画知识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传统的国画知识,另一部分是1949年建国之后融合政治文化的国画知识。上世纪80年代是一个文化热的年代,一个启蒙的时代,大家都非常向往“现代化”,不知不觉就开始否定以往常用的、所信仰的东西。很多画家就开始去政治化、去中国化,所谓的“现代化”,实际上就是“西方化”。当时很多画家把眼光放到西方的现代艺术。
  当时我就想:能不能创造一种既不同于古代传统的也不同政治现实主义的水墨画。我开始大量的实验,希望找到一种全新的水墨画思路和语言。
  在实验的过程中,我始终抱着一种“试错”的心态,不管它成功不成功,都给后面的人提供一个参照。所以在创作中,我试过很多种方式,没有一种固定的风格和语言。我试过西方的表现主义和波普艺术,以及中国传统的神秘主义和民间艺术。我用三五年做这一种风格,再用三五年做另外一种风格。最终目的是要找到一种新的水墨语言,表现当代人的一种精神状态。
  T:在你不断的“试错”中,有没有找到一条接近于“对”的路子?
  Z:我的“试错”也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八九十年代的,那时的风格比较多变,然后到了2000年后是较为稳定的10年。最近的三年时间里面,我又作了别的尝试,就是以传统的线描、木板年画表现当下的题材。“试错”不能找到绝对正确的路,只能找到接近于正确的路。
  T:你创作结合了传统技法和西方的艺术方式,这也是现在很多画家所考虑的方向,在你经历过尝试并开始有效进行这样的创作后,觉得效果如何?
  Z:2000年后我就开始用传统年画与西方的波普艺术结合起来。民间年画是大众的老百姓的艺术,而西方的波普艺术也是大众性的,它们都具有平民精神。
  那时我追求的是简洁、直白、直接,在技法上尽量平面化。传统的中国画线条要一波三折,讲究墨分五色。我把这些都去掉了,我把传统中国画中书法线条的文学性、叙事性、情感性暂时先去掉,用很理性的点连成线,理性地使用这些墨,整体表现比较冷。
  我在思考用一种跟传统的用笔用墨完全相反的方式来演绎中国画,即很冷的、很理性的方式,一种新的笔墨法。
  T:但也有人对你这种笔墨手法提出质疑,认为这种方式破坏了毛笔线条的天然流畅,没有了传统的筋骨。你怎么看?
  Z:这种批评我也听过。我作品的线不是书写性的,我跟画传统中国画的画家思路是完全不一样的,他们使用的是传统的线条、传统的笔墨,但这不是我考虑的问题,我考虑的是新的水墨语言方式,这才是我们这代人应该做的。而且我的名利场不是在国画圈里面,我的很多作品都是在当代水墨的展览中展出。所以这些批评跟我不在同一个对话平台上。
  T:你的很多作品都很通俗,如《鸡里有激素,要少吃》《多种树,空气好》《是法官大还是主席大》《我想去隆胸》和《父母不知道我们同居》。这些题材的选择就是为了迎合大众阅读乐趣吗?还是说你自己有区别于大众观点的另外的看法?
  Z:以前的创作都是宏大主题、宏大叙事,现在大家都反这些了,更追求个人化、日常化的艺术表达。
  我的作品用最普通的、大家最日常的东西,通过一种有趣的画面表现出来。我有很多很标语性的作品,比如我儿子的同学很多吃肯德基麦当劳吃得胖胖的,我就将教育小孩的这些语言如“鸡里有激素,要少吃”写在画面上,很生活化的用语。   当时我着重水墨语言的直接性,所以我那时的画面相对来讲比较简洁。比如有一幅作品《我要去隆胸》,这是很多女孩子会谈论的东西,我就用了一些招贴画和插图的方式来表现。这里没有传统水墨画的技法难度。那时的作品更多是考虑观念的东西。现在回想起来,觉得有些技法简单了些。
  T:对于传统与现代,东方跟西方争论,你现在的看法跟八九十年代相比有没有发生过变化?
  Z:上世纪80年代,传统是现代的对立面。要搞现代化,必须要批判传统、打烂传统,那是80年代的一个特点。批判性、反叛性是第一位。后来大家发现这是一种趋势,都开始争当改革者。
  2000年以后有大的变化,就是当代艺术思潮的引入。当代文化强调多元。
  落实到我的创作思路上,传统不再是对立面,传统成为一种资源,我们可以有效地利用。外国的也好,中国的也好,社会主义的也好,资本主义的也好,表现主义也好,立体派也好,大家不再是用新和旧,用现代和传统这种对立的观点来看待,而是以一种很包容的态度去面对这些多元的文化资源。
  T:你最近的作品中,是否有体现这种包容性、多元性?
  Z:比如说我最近创作了长卷《美胸图》,我把隆胸这个当下热门的话题,以传统的线描、民间年画、明清时期小说插画的形式来展现,用最传统的方式来呈现当下生活的内容。
  T:在你的绘画中,审美比较特别,而画家一般会以专业的角度来判断女性的美的标准,你的标准是什么?
  Z:并不是所有艺术家都喜欢画女性,我的作品中有女性题材,就像《美胸图》。虽然是有女性,但是我并不是为了表达女性的美,而是为了表现这个时代的特点,在需要用到女性时我才放上去。总的来说,在我的作品中关注社会意义大于女性的美。
  T:你认为一个艺术家在市场上的成功是否就意味着艺术上的成功?如果不是,市场和艺术的取向为何会有分歧?
  Z:以前我们认为艺术好了就是好作品。但是现在不一样了,还要加上了资本因素。光是艺术做得好还不行,还必须在市场上能成功才算是好。
  我自己在做作品的时候,首考先虑的是艺术性,首先我要保证作品是好的艺术,希望在美术史上有意义。如果这个作品出来后也能得到市场的认可也是很高兴的。当然适当地考虑市场因素也是可以的,但是要分主次。


  生活问答
  在家听老婆的,在单位听领导的,在街上听警察的
  《风尚周报》:你最喜欢怎样的生活方式?
  周湧:喜欢简单的生活,上课、画画、写文章、看球。在家听老婆的、在单位听领导的、在街上听警察的。
  《风尚周报》:你是一位怎样的老师?
  周湧:我是用试错的态度去搞艺术,做了很多不同风格的实验,积累的经验多一些,所以我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提供适合他们的图像参照,尽量缩短他探索的时间。我可以提供给学生我自己画法以外的知识。有些老师作品风格单一,只能把他自己的画法教给学生,结果学生画出来的东西跟老师一模一样。
  《风尚周报》:你最欣赏的艺术家是谁?
  周湧:不同阶段我会欣赏不同的艺术家,从他们作品中汲取一些东西。有一些艺术家的风格是固定的,从头到尾都是一种风格,他可能会有一个最欣赏的艺术家。但是像我这样的,很少集中在某一个艺术家身上。太容易对一样东西感兴趣也是一个缺点。有时候需要对兴趣做减法。
  《风尚周报》:那除了在绘画领域,你有没有比较欣赏的其他人或事?
  周湧:欣赏的电影是姜文导演的《阳光灿烂的日子》。
  《风尚周报》:你还有什么其他兴趣爱好吗?
  周湧:我喜欢看球,以前自己也踢过。最喜欢马拉多纳,还有齐达内和巴洛特利。喜欢看他们踢球的艺术,还有看他们如何去改变格局。

其他文献
看名著改编影视作品时,有一种悄悄的欢乐就是看到了和原著描绘形神兼备的演员,哪怕没有神,光有形也是好的。同理,看到了不符的扮演者就会怅然若失甚至痛心疾首。许鞍华拍《倾城之恋》时用缪骞人扮演白流苏,这女子颧骨那样高,分明是演曹七巧的好材料,怎么当得起最经得起老、脸如青瓷的白流苏呢?  同样是许鞍华拍的《半生缘》,演员选得就见下工夫了,按道理说女主角吴倩莲并不像书中描绘的脸形是圆中见方,但让梅艳芳演她的
期刊
给某汽车品牌的4S店做了一场会员讲座,大家最关心的是汽车里的风水,咦,汽车又不是房子,又不能是坐北朝南,如何有风水可言呢?可是很多客户偏偏觉得,汽车里也适合搞搞很多新意思的!  all right,新世纪里的新鲜事物,是古人无法理解的,明清时期的风水地理师,最多就是观天星、走山岗、点好穴,方便大家建造城池、楼房乃至身后的安居之所,哪能想到,当年的“马车”会变成今日烧汽油的汽车,而且还有一套汽车风水
期刊
《风尚周报》:如何界定“桃花”的概念?  麦玲玲:“桃花”其实泛指人缘,桃花旺即人缘好,故不一定只代表异性情缘。天生桃花畅旺者,除了不乏恋爱经验外,其人际关系也特别佳,所以有利从事常与人群接触的工作,包括营销、公关、律师、教师,甚至玄学家也属其一。若是投身演艺圈,桃花运的助力自然更加重要了。很多一线的大明星,其命格本身就带有很强的桃花运,所以特别容易受到大众认同及追捧。  但桃花运畅旺者,可能仅仅
期刊
25年海上生活的激情  在岸上的Martin总是显得有些无精打采。可一上船,他就会双眼放光,开始敏捷地整备帆船上的各种装备。和他一起上船的船员,都是从上海来三亚专门学玩帆船的爱好者,上午刚刚懵懵懂懂地听完Martin的操作理论讲解,但还完全不知道应该干些什么。  Martin是荷兰人。在荷兰,帆船是项国家传统。从16世纪大航海时代开始,被称为“海上马车夫”的荷兰人和荷兰籍船只,就开始纵横四海了,这
期刊
三星Galaxy Note 3适合商务人士的“巨屏+S Pen”  三星Galaxy Note 3的外观基本延续了Note系列的精髓,在设计上加以改进。其最大的亮点就是皮革纹理的后盖,而三星此次配备了三种机身颜色,黑色、粉色、白色。Galaxy Note 3拥有比前一代机型更大的5.7英寸屏幕,并且分辨率也直接提升至了1080p级。  Galaxy Note 3采用1.9GHz双四核Exynos
期刊
最初,我没想用“醉爱云南”这样的题目,尽管两年来,风尚周报“爱”字系列城市专题已经做过三辑:《恋爱杭州》,《博爱澳门》,《至爱香港》。一直到现在,如果偶然相逢一个此前未曾谋面,但对风尚周报不陌生的朋友,看他热情地拍着脑袋说,我看过你们整本做杭州的那一期,或者说,你们做澳门的那期写了一个卖茶的老人家,我去买了他家的茶,等等,我总会客气地说一句,谢谢你记得。  确实,让读者“记”而后有所“得”,作为一
期刊
在过去的十年里,朗姆酒的全球销量增长了数倍,虽然还没有威胁威士忌的全球烈酒王者地位,但要看到这一天似乎也再需要一个十年而已。在近年这波深色烈酒强势增长的行情中,朗姆酒扮演了主要角色。深色朗姆酒包括经过橡木桶陈年的金朗姆和经过内壁重度烘炙橡木桶陈年的黑朗姆,但这只是朗姆家族的半壁江山而已——别忘记了,还有调酒师们的挚爱白朗姆酒,它是热销的Mojito的基酒。而Mojito,这款海明威最爱的、童叟无欺
期刊
有这么一则笑话:  女孩问她的男朋友:“为什么你总是买人造花给我?我喜欢鲜花。”  男孩:“亲爱的,鲜花总是在我等待你的时候就枯萎了!”  鲜花虽美,但寿命却不长。现代科技可以让鲜切花离开土壤后仍旧能在水中浸泡存活1个月的时间,但终归难以保存长久。  鲜花虽美,花期很短。有人曾说,现代社会的鲜花产业就是在和时间竞赛。  所以,作为亚洲最大的鲜花交易地的云南斗南,它的一天,从晚上人声鼎沸的9点开始。
期刊
安妮斯顿、朱莉、皮特之间的八卦已经跨进第5个年度,故事似乎仍有很多可以说下去的地方,真是当之无愧最受世人欢迎的真人show。  话说詹妮弗·安妮斯顿设计的香水品牌Lolavie在7月21日正式发售,安吉丽娜·朱莉的大片《特工绍特》(Salt)就在 7月23日上映,这么巧,8月份封面人物里面最能压轴的也是她俩。也许你会说宣传期一样有什么稀奇的,不过看见最新的八卦杂志《US》的标题,则只能说“果然!”
期刊
云南的烟文化和世代居住在这里的26个民族一样根深蒂固和多姿多彩。  烟这个填不饱肚皮的东西,在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地方孕育出一幅幅有趣的图像。    A烟俗,离不开烟具。装烟用的烟盒(也叫烟袋、火镰包),点火用的有火石、点火草,现代较多用火机。云南各地最常见的是水烟筒和烟锅。不论是水烟筒还是烟锅,由于地域的不同叫法也就不同。烟锅有的地方称烟斗;烟筒称水烟筒、水烟锅、水烟壶、大竹筒。    B史料对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