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T台是时尚品牌展示个性和风采的舞台。如今,南京预防团队在开展九年的“争创无职务犯罪单位活动”中,率先开创了横向拓宽社会参与度,纵向提升预防工作专业性的“T型”发展模式,为南京预防人淋漓尽致地展现预防之美,搭建了一个更加广阔的T型舞台。
编者按:职务犯罪预防需要社会各阶层、各领域、各部门共同参与,通过法律、制度、文化等多种手段和途径进行综合治理。由于职务犯罪预防并没有现成的模式,预防人往往需要“摸着石头过河”,不断在实践中探索与创新。2003年以来,江苏省南京市检察机关积极探索开展社会化大预防的新途径、新方法,在全国率先提出开展“争创无职务犯罪单位活动”。从备受外界争议、质疑到逐渐被大家接纳、认可、推广,经过九年积淀形成的“南京经验”有太多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之处。
在“争创无职务犯罪單位活动”(以下简称“争创活动”)中,南京市预防团队率先开创了横向拓宽社会参与度,纵向提升预防工作专业性的“T型”发展模式。“墙内开花内外香”,凭借“一纵一横”的“T型”模式,南京市的预防工作成效显著。
检察机关通过督促、帮助各机关、各单位、各部门完善预防职务犯罪的内控机制,最大限度地遏制了职务犯罪发生,全市金融、行政执法机关等行业系统职务犯罪发案率明显下降,一些行业系统的群众举报逐渐减少,为南京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司法保证。与有关单位协作探索的社会管理新模式也得到中纪委、国务院纠风办、江苏省委的肯定。
南京市检察机关还把争创活动与预防文化建设紧密结合,上舞台、上网络、上媒体、上课堂、上广告,并深入机关、企业、高校、社区、农村,宣传预防职务犯罪知识,充分扩大了预防文化的辐射面和影响力,让廉政文化深入人心。
近日,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作出重要批示,“南京市检察机关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在党委统一领导下、社会共同参与下,持续开展‘争创无职务犯罪单位活动’,推动廉政文化建设,努力从源头上遏制和减少职务犯罪,其做法和经验值得总结和肯定。”
然而,南京走的这条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一直以来,人们对“争创无职务犯罪单位活动”中的“无”都存有争议。或许这只是预防人的一份美好期许,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但是,对于南京市检察机关的预防人而言,他们的使命是排除万难,“绞尽脑汁”地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将打击职务犯罪的端口前移,尽量减少职务犯罪的发生率。
从2003年起,南京市检察机关无怨无悔地奋战在预防一线,九个年头,他们始终向着“无职务犯罪”这个看似难以触及的目标努力着,用脚踏实地的实践编织了南京反腐预防的“天罗地网”。
如今,南京“争创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经过九年的成果积累,逐渐形成了具有南京本地特色的预防经验,充分发挥了预防工作在保障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作用,为社会化预防常态工作机制打下了很好的基础,被高检预防厅誉为“开创了大都市预防职务犯罪的新模式”。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颇具南京特色、一纵一横的“T型”发展模式。
横:扩大“争创活动”参与度
实现预防工作社会化
预防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见效,也不是靠单枪匹马就能做好,只有人人参与,社会动员,才能打好“预防战”。
南京的“争创活动”开展以来,从2003年只有八九百家单位愿意参加,到2008年扩大到1000家,再发展到现在的1200多家,包括了34个行业系统,覆盖了全市近三分之二的单位。经过三轮“争创活动”,南京实现了三个跨越,从“三机关一部门”为重点的预防向社会化大预防转变,逐渐形成了政府机关部门积极参与、行政执法部门踊跃参加、行业系统整体推进、大专院校及基层组织竞相申报的争创工作局面。
预防工作有一个普遍性症结:宣传教育“不好讲,没人听”。为了解决这个顽症,南京预防人“想尽花头”,将以往单一枯燥的宣传形式改变为一个系统性、社会化、立体式的预防宣传网络,使廉政教育“无孔不入”。
在南京电视台直播《预防职务犯罪知识大赛》16场,各单位领导带头参加,收视率创下当年第一。
组织排演大型反腐话剧《啊!娘亲》,4000张票一抢而空,不仅轰动南京,更被高检院评为当年度全国预防工作“十佳大事”之一。
协调各单位通过发布家庭助廉倡议书、签订家庭助廉公约,共筑反腐倡廉的家庭防线。
组建“南京市预防职务犯罪宣讲团”和“南京市法制教育宣讲团”,深入机关、企业、高校、社区、农村,宣传预防职务犯罪知识。九年来,共开展各类预防警示教育和宣讲3082次,上法制课1303次,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欢迎和好评。
除此之外,为了丰富廉政教育的载体,南京还开展了书画展、歌咏比赛、廉政家书征集、金陵廉史文化亲子游、预防文化“五上”(上墙、上座、上网、上书架、上手机)活动等宣教活动……
“春雨润物细无声”,预防工作的开展离不开社会舆论和社会风气的支持。正是通过南京预防人这些颇具创造性的宣传形式,切实扩大了教育的覆盖面,提升了预防工作的渗透力,在全社会营造了预防职务犯罪的积极氛围,引导了领导干部和广大群众筑牢思想道德防线,真正将职务犯罪预防的工作做到了群众的心坎里。他们中也涌现出了一批先进典型。
2009~2011年度,江苏省国家税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南京海事局、江苏警官学院、中铁大桥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南京市江宁区滨江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江苏苏美达集团公司等34家单位被评为“‘无职务犯罪’先进单位”。江苏省南京地方税务局稽查局、江苏省龙潭监狱、上海宝钢化工有限公司梅山分公司、南京市第一医院、金城集团有限公司等41个单位荣获“‘争创无职务犯罪单位活动’先进单位”称号……
纵:提高“争创活动”专业性
推进预防工作科学化
南京预防工作的新举措、新局面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具有一支战斗力强、专业化程度高的团队。南京预防处始终重视自身队伍建设,在提高自身工作的专业性上,下足了工夫。
部门通力合作,建立预防“指挥部”
2001年3月16日,由纪检、检察等16部门领导组成的南京市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指导委员会成立了(以下简称“预指委”)。
正如南京市检察院副检察长董鸿培所说,“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指导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南京的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已经纳入党委统一领导下的反腐败斗争整体格局中,彻底改变了过去只靠检察机关单打独斗的预防局面,走上各部门甚至全社会通力合作、齐抓共管的社会格局。”
在建立“预指委”的基础上,到2007年底,南京市所辖13个区县相继成立了预防职务犯罪协会。
有了“预指委”和预防职务犯罪协会,“争创活动”便有了“指挥部”。从全面启动、宣传发动、深入推进,到自评申报、考核评选、总结表彰,正是他们的牵头、指导,才确保了“争创活动”的有序开展。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活动的开展绕不开经费。据了解,现在南京预指委的专用活动经费已纳入财政开支,每年有65万专项资金,为反腐倡廉的公益活动提供了坚强的物质保障。
“很多省市‘吝啬’预防部门的经费投入,南京的做法在全国都是少见的,值得提倡。”南京市的一位领导解释,“以往总是心疼65万元经费,一个人犯罪何止65万,如果一个单位犯罪的人多了,损失更是无法估量,即使没有犯罪,花65万去拯救一个干部也是值得的。”
除了“指挥部”和专项资金的支持,预防工作的顺利开展最终需要一支专业队伍。近年来,南京市不断加强预防职务犯罪工作骨干队伍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努力锻造了一支干事有激情、做事高标准、遇事敢负责、处事能坚韧的预防职务犯罪工作队伍。
发挥区位优势,组建预防“智囊团”
拥有一大批高等院校的南京市,在与外部专家资源的联结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充分利用这一区位优势,依托预防工作实践,与“智囊团”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以理论工具推动预防工作的提速发展,是南京预防工作战略规划的重要一环。
2004年3月,南京市检察院与南京大学犯罪预防与控制研究所共同创建的南京市犯罪预防与控制研究指导中心成立。2005年2月,南京市栖霞区预防职务犯罪研究会成立,建立了“栖霞区建筑领域预防职务犯罪联席会”和“栖霞区行政执法机关预防职务犯罪联席会”制度,聚集了辖区内各大高校的法律及相关专业的一大批学者。2006年5月,南京市白下区检察院与金陵科技大学联合成立了金陵预防职务犯罪研究所。
据南京市检察院预防处处长林志梅介绍,“目前,这三个研究机构有专家学者近百人,涵盖了10多个学科、20多个领域。”
在“智囊团”的指导下,南京针对一些重大工程、犯罪高发领域,开展了一系列专业调研。
例如,针对国企改革进程中出现的一些职务犯罪情况,南京市检察院组织专家进行了专门的预防调研,撰写的《南京市国企改制中职务犯罪情况的调查与思考》,得到了现江苏省省委书记、原南京市委书记罗志军的肯定。
针对高校系统职务犯罪案件高发态势,他们组织召开了专家研讨会,对发案原因、预防措施等方面内容进行“集体会诊”。在听取专家们意见的基础上,与在南京的18所高校联合起草了《关于加强联系与协作,共同做好高校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意见》。
健全法律制度,制定预防“行为规范”
完善的制度才能确保预防工作的常态化。
2004年4月16日,南京市终结了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无法可依”的局面。当天,江苏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南京市预防职务犯罪条例》,南京由此成为全国第九个制定预防职务犯罪条例的城市。
而针对“争创活动”,南京市“预指委”更是结合预防工作实际,每轮都更新《实施意见》、《考核办法》和《考核评价标准》等指导性文件,确定考核原则、标准、程序等内容,明确考核的各项要求,使全市的“争创活动”有章可循。
其中对考核程序的规定更是严苛,从预防工作组织领导、制度措施、预防活动、工作成效等14个方面、65个项目进行量化考核。严格执行“一听、二看、三座谈、四考试、五测评、六汇总”(即:听取汇报、查阅台账、召开座谈会、预防职务犯罪知识考试、群众测评、分析汇总)的具体考核流程。
评价标准的制定也不是一劳永逸,而是要与时俱进的,南京每一轮的“争创活动”,评价标准也适时做出相应调整。2009~2011年度的标准,就把原来的“开展活动经常”,修改为“开展活动正常”,参评单位的领导说,这样一来,他们就要更加注重活动的质量,以前则是为了得到高分,而只重视提高活动的数量。
活动标准的制定是为达到开展活动的目标服务的。2010年,南京市预指委组织了预防调查活动,这也在上一轮的标准中有所体现:“在2010年市预指委组织的预防调查活动中获得纪念奖的得2分,获得三等奖的得3分,二等奖得4分,一等奖得5分”。激发了会员单位参与调查的积极性。
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争创活动”是南京预防工作的一大品牌,也是全国首创的社会化预防工作模式。南京的预防人通过改进工作方法,开创“T型”模式,拓宽了工作的廣度和深度,极大地提升了预防职务犯罪的社会影响力,让廉政文化为南京的建设保驾护航。
在南京上下三千年的历史中,有许多古圣先贤和仁人志士曾在此演绎了壮丽的人生,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如今,预防文化已然渗入了南京这座古城,为金陵文化书写下时代的崭新篇章!■
编者按:职务犯罪预防需要社会各阶层、各领域、各部门共同参与,通过法律、制度、文化等多种手段和途径进行综合治理。由于职务犯罪预防并没有现成的模式,预防人往往需要“摸着石头过河”,不断在实践中探索与创新。2003年以来,江苏省南京市检察机关积极探索开展社会化大预防的新途径、新方法,在全国率先提出开展“争创无职务犯罪单位活动”。从备受外界争议、质疑到逐渐被大家接纳、认可、推广,经过九年积淀形成的“南京经验”有太多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之处。
在“争创无职务犯罪單位活动”(以下简称“争创活动”)中,南京市预防团队率先开创了横向拓宽社会参与度,纵向提升预防工作专业性的“T型”发展模式。“墙内开花内外香”,凭借“一纵一横”的“T型”模式,南京市的预防工作成效显著。
检察机关通过督促、帮助各机关、各单位、各部门完善预防职务犯罪的内控机制,最大限度地遏制了职务犯罪发生,全市金融、行政执法机关等行业系统职务犯罪发案率明显下降,一些行业系统的群众举报逐渐减少,为南京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司法保证。与有关单位协作探索的社会管理新模式也得到中纪委、国务院纠风办、江苏省委的肯定。
南京市检察机关还把争创活动与预防文化建设紧密结合,上舞台、上网络、上媒体、上课堂、上广告,并深入机关、企业、高校、社区、农村,宣传预防职务犯罪知识,充分扩大了预防文化的辐射面和影响力,让廉政文化深入人心。
近日,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作出重要批示,“南京市检察机关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在党委统一领导下、社会共同参与下,持续开展‘争创无职务犯罪单位活动’,推动廉政文化建设,努力从源头上遏制和减少职务犯罪,其做法和经验值得总结和肯定。”
然而,南京走的这条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一直以来,人们对“争创无职务犯罪单位活动”中的“无”都存有争议。或许这只是预防人的一份美好期许,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但是,对于南京市检察机关的预防人而言,他们的使命是排除万难,“绞尽脑汁”地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将打击职务犯罪的端口前移,尽量减少职务犯罪的发生率。
从2003年起,南京市检察机关无怨无悔地奋战在预防一线,九个年头,他们始终向着“无职务犯罪”这个看似难以触及的目标努力着,用脚踏实地的实践编织了南京反腐预防的“天罗地网”。
如今,南京“争创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经过九年的成果积累,逐渐形成了具有南京本地特色的预防经验,充分发挥了预防工作在保障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作用,为社会化预防常态工作机制打下了很好的基础,被高检预防厅誉为“开创了大都市预防职务犯罪的新模式”。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颇具南京特色、一纵一横的“T型”发展模式。
横:扩大“争创活动”参与度
实现预防工作社会化
预防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见效,也不是靠单枪匹马就能做好,只有人人参与,社会动员,才能打好“预防战”。
南京的“争创活动”开展以来,从2003年只有八九百家单位愿意参加,到2008年扩大到1000家,再发展到现在的1200多家,包括了34个行业系统,覆盖了全市近三分之二的单位。经过三轮“争创活动”,南京实现了三个跨越,从“三机关一部门”为重点的预防向社会化大预防转变,逐渐形成了政府机关部门积极参与、行政执法部门踊跃参加、行业系统整体推进、大专院校及基层组织竞相申报的争创工作局面。
预防工作有一个普遍性症结:宣传教育“不好讲,没人听”。为了解决这个顽症,南京预防人“想尽花头”,将以往单一枯燥的宣传形式改变为一个系统性、社会化、立体式的预防宣传网络,使廉政教育“无孔不入”。
在南京电视台直播《预防职务犯罪知识大赛》16场,各单位领导带头参加,收视率创下当年第一。
组织排演大型反腐话剧《啊!娘亲》,4000张票一抢而空,不仅轰动南京,更被高检院评为当年度全国预防工作“十佳大事”之一。
协调各单位通过发布家庭助廉倡议书、签订家庭助廉公约,共筑反腐倡廉的家庭防线。
组建“南京市预防职务犯罪宣讲团”和“南京市法制教育宣讲团”,深入机关、企业、高校、社区、农村,宣传预防职务犯罪知识。九年来,共开展各类预防警示教育和宣讲3082次,上法制课1303次,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欢迎和好评。
除此之外,为了丰富廉政教育的载体,南京还开展了书画展、歌咏比赛、廉政家书征集、金陵廉史文化亲子游、预防文化“五上”(上墙、上座、上网、上书架、上手机)活动等宣教活动……
“春雨润物细无声”,预防工作的开展离不开社会舆论和社会风气的支持。正是通过南京预防人这些颇具创造性的宣传形式,切实扩大了教育的覆盖面,提升了预防工作的渗透力,在全社会营造了预防职务犯罪的积极氛围,引导了领导干部和广大群众筑牢思想道德防线,真正将职务犯罪预防的工作做到了群众的心坎里。他们中也涌现出了一批先进典型。
2009~2011年度,江苏省国家税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南京海事局、江苏警官学院、中铁大桥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南京市江宁区滨江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江苏苏美达集团公司等34家单位被评为“‘无职务犯罪’先进单位”。江苏省南京地方税务局稽查局、江苏省龙潭监狱、上海宝钢化工有限公司梅山分公司、南京市第一医院、金城集团有限公司等41个单位荣获“‘争创无职务犯罪单位活动’先进单位”称号……
纵:提高“争创活动”专业性
推进预防工作科学化
南京预防工作的新举措、新局面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具有一支战斗力强、专业化程度高的团队。南京预防处始终重视自身队伍建设,在提高自身工作的专业性上,下足了工夫。
部门通力合作,建立预防“指挥部”
2001年3月16日,由纪检、检察等16部门领导组成的南京市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指导委员会成立了(以下简称“预指委”)。
正如南京市检察院副检察长董鸿培所说,“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指导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南京的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已经纳入党委统一领导下的反腐败斗争整体格局中,彻底改变了过去只靠检察机关单打独斗的预防局面,走上各部门甚至全社会通力合作、齐抓共管的社会格局。”
在建立“预指委”的基础上,到2007年底,南京市所辖13个区县相继成立了预防职务犯罪协会。
有了“预指委”和预防职务犯罪协会,“争创活动”便有了“指挥部”。从全面启动、宣传发动、深入推进,到自评申报、考核评选、总结表彰,正是他们的牵头、指导,才确保了“争创活动”的有序开展。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活动的开展绕不开经费。据了解,现在南京预指委的专用活动经费已纳入财政开支,每年有65万专项资金,为反腐倡廉的公益活动提供了坚强的物质保障。
“很多省市‘吝啬’预防部门的经费投入,南京的做法在全国都是少见的,值得提倡。”南京市的一位领导解释,“以往总是心疼65万元经费,一个人犯罪何止65万,如果一个单位犯罪的人多了,损失更是无法估量,即使没有犯罪,花65万去拯救一个干部也是值得的。”
除了“指挥部”和专项资金的支持,预防工作的顺利开展最终需要一支专业队伍。近年来,南京市不断加强预防职务犯罪工作骨干队伍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努力锻造了一支干事有激情、做事高标准、遇事敢负责、处事能坚韧的预防职务犯罪工作队伍。
发挥区位优势,组建预防“智囊团”
拥有一大批高等院校的南京市,在与外部专家资源的联结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充分利用这一区位优势,依托预防工作实践,与“智囊团”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以理论工具推动预防工作的提速发展,是南京预防工作战略规划的重要一环。
2004年3月,南京市检察院与南京大学犯罪预防与控制研究所共同创建的南京市犯罪预防与控制研究指导中心成立。2005年2月,南京市栖霞区预防职务犯罪研究会成立,建立了“栖霞区建筑领域预防职务犯罪联席会”和“栖霞区行政执法机关预防职务犯罪联席会”制度,聚集了辖区内各大高校的法律及相关专业的一大批学者。2006年5月,南京市白下区检察院与金陵科技大学联合成立了金陵预防职务犯罪研究所。
据南京市检察院预防处处长林志梅介绍,“目前,这三个研究机构有专家学者近百人,涵盖了10多个学科、20多个领域。”
在“智囊团”的指导下,南京针对一些重大工程、犯罪高发领域,开展了一系列专业调研。
例如,针对国企改革进程中出现的一些职务犯罪情况,南京市检察院组织专家进行了专门的预防调研,撰写的《南京市国企改制中职务犯罪情况的调查与思考》,得到了现江苏省省委书记、原南京市委书记罗志军的肯定。
针对高校系统职务犯罪案件高发态势,他们组织召开了专家研讨会,对发案原因、预防措施等方面内容进行“集体会诊”。在听取专家们意见的基础上,与在南京的18所高校联合起草了《关于加强联系与协作,共同做好高校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意见》。
健全法律制度,制定预防“行为规范”
完善的制度才能确保预防工作的常态化。
2004年4月16日,南京市终结了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无法可依”的局面。当天,江苏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南京市预防职务犯罪条例》,南京由此成为全国第九个制定预防职务犯罪条例的城市。
而针对“争创活动”,南京市“预指委”更是结合预防工作实际,每轮都更新《实施意见》、《考核办法》和《考核评价标准》等指导性文件,确定考核原则、标准、程序等内容,明确考核的各项要求,使全市的“争创活动”有章可循。
其中对考核程序的规定更是严苛,从预防工作组织领导、制度措施、预防活动、工作成效等14个方面、65个项目进行量化考核。严格执行“一听、二看、三座谈、四考试、五测评、六汇总”(即:听取汇报、查阅台账、召开座谈会、预防职务犯罪知识考试、群众测评、分析汇总)的具体考核流程。
评价标准的制定也不是一劳永逸,而是要与时俱进的,南京每一轮的“争创活动”,评价标准也适时做出相应调整。2009~2011年度的标准,就把原来的“开展活动经常”,修改为“开展活动正常”,参评单位的领导说,这样一来,他们就要更加注重活动的质量,以前则是为了得到高分,而只重视提高活动的数量。
活动标准的制定是为达到开展活动的目标服务的。2010年,南京市预指委组织了预防调查活动,这也在上一轮的标准中有所体现:“在2010年市预指委组织的预防调查活动中获得纪念奖的得2分,获得三等奖的得3分,二等奖得4分,一等奖得5分”。激发了会员单位参与调查的积极性。
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争创活动”是南京预防工作的一大品牌,也是全国首创的社会化预防工作模式。南京的预防人通过改进工作方法,开创“T型”模式,拓宽了工作的廣度和深度,极大地提升了预防职务犯罪的社会影响力,让廉政文化为南京的建设保驾护航。
在南京上下三千年的历史中,有许多古圣先贤和仁人志士曾在此演绎了壮丽的人生,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如今,预防文化已然渗入了南京这座古城,为金陵文化书写下时代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