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基于《素问·至真要大论篇》“诸寒收引,皆属于肾”之病机理论,探讨强直性脊柱炎的中医发病机制及治疗思路。认为机体肾阳亏虚,督脉失荣,寒邪外袭,内外合邪致寒凝血瘀,为强直性脊柱炎的基本病因病机。提出温肾通督之治疗原则,且该原则贯穿强直性脊柱炎治疗的始终。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诸寒收引;皆属于肾;温肾通督;治疗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種慢性进行性炎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侵犯中轴关节,且不同程度累及骶髂关节和周围关节,属于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的一种[1]。本病具有家族遗传倾向,虽然人类白细胞抗原-B27(HLA-B27)与AS的发病密切相关,但是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故日益成为脊柱关节病领域治疗研究的热点及难点之一[2]。
AS属中医学“痹病”范畴,根据其腰骶、胸背疼痛等不同临床症状,又称为“大偻”“骨痹”“肾痹”“龟背”“竹节风”等。纵观古今各中医医家的相关论述,普遍认为AS的病机为本虚标实,肾虚为本,邪侵督滞为标,尤以寒邪为先[3-5]。《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曰:“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肾脏病变与“寒”“收”“引”类病证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基于此,本文将探讨“诸寒收引,皆属于肾”之病机理论在AS临证施治中的应用,浅析如下。
1 “诸寒收引,皆属于肾”之理论内涵
“诸寒收引,皆属于肾”是古人对“寒”“收”“引”类病证与肾脏病变内在关系的高度概括。王冰注曰:“收,敛也;引,急也。”其中,“收”“引”是关节间病,筋骨关节失去正常的屈伸能力,而呈现出收引的状态。《素问·举痛论篇》言:“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脉寒则缩踡,缩踡则脉绌急,绌急则外引小络,故卒然而痛。”寒邪侵袭人体时可致气机收敛,腠理闭塞,经络凝坚,关节收缩挛急而发疼痛。《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云:“肾生骨髓……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体为骨,在脏为肾。”肾为寒水之脏,内藏元阴元阳,主温煦蒸腾气化。肾阳虚则温化失职、气血凝滞,不能濡养经脉筋骨,致筋骨失荣,从而出现关节活动不利。然寒有内寒和外寒之分,此处所言“诸寒收引,皆属于肾”是指看到“寒”“收”“引”类病证时,首先应该考虑是肾脏系统发生某种病变,而非将所有因寒而出现收引的病证都归属于肾,亦不可认为肾脏系统病变一定会出现“寒”“收”“引”类病证[6]。
2 “诸寒收引,皆属于肾”与AS的内在联系
2.1 肾虚是AS发病的内在根据
2.1.1 AS病本首责于肾虚 AS发病具有家族遗传倾向,与中医论述的肾为“先天之本”不谋而合。《医宗必读》言:“先天之本在肾。”《素问·本神篇》曰:“生之来,谓之精。”肾所藏精禀受于父母,肾精充足则禀赋强盛,不足则羸弱。《素问·六节藏象论篇》曰:“肾者……其充在骨。”肾藏精,精生髓,髓养骨,骨的生长发育赖于髓的充养。若肾虚则骨失其所养而脊不坚,故肾精充足是骨坚脊固的先决条件。
2.1.2 肾虚可反映于脊柱 胸腰背疼痛、晨僵及活动度减少是AS的典型临床表现。《素问·痹论篇》云:“肾痹者,善胀,尻以代踵,脊以代头。”精生髓,髓养骨,脊柱作为躯体最大的骨骼,若肾精不足则髓空而脊背腰胯无以濡养,易被外邪侵袭,日久筋伤骨损,脊柱弯曲、僵直而致本病。故脊柱关节之不适感,可被视为肾脏病变一个重要的映射反应。
2.1.3 发病部位与经脉循行 AS特征性表现为脊柱之中轴关节及足跟等外周关节的不适,这些部位分别是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的经脉循行所过之处。脊柱关节的不适与督脉、足太阳膀胱经病变关系密切,足跟痛侧重于足少阴肾经病变。然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的经脉循行均与肾联系密切,可视为肾脏的经脉分支。
督脉行于脊背正中。《难经·二十八难》曰:“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督脉从腰骶至颈椎纵贯整个脊柱。《灵枢·经脉》云:“督脉之别,名曰长强,挟膂上脊,散头上…… 实则脊强,虚则头重。”提出脊柱多处关节强直、僵硬等症状是肾督病变所致的结果。《证治准绳》言:“督脉者与冲任本一脉,初与阳明合筋合于阴器,故属于肾而为作强也。”督脉为阳脉之海,肾为阳气之根,肾阳充则督脉足,肾阳虚则督脉空,故督脉可归属于肾。
足太阳膀胱经行于脊柱两侧。《灵枢·经脉》曰:“膀胱足太阳之脉……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挟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胱……其支者,从腰中,下挟脊,贯臀……其支者,从膊内左右,别下,贯胛,挟脊内,过髀枢……。”足太阳膀胱经所过的“项”“肩膊”“脊内”“腰中”“膂”“臀”“胛”“髀枢”等部位,或是脊柱关节或为肌腱附着点,均是AS病变部位所在。《素问·热论篇》曰:“巨阳者,诸阳之属也,其脉连于风府,故为诸阳主气也。”提示足太阳膀胱经上连风府与督脉相通,下络肾属膀胱,故足太阳膀胱经的病变亦为督脉、足少阴肾经及肾脏之病变。
足少阴肾经绕足跟。《灵枢·经脉》曰:“足少阴之别,名曰大钟,当踝后绕跟……。”足跟是足少阴肾经循行所过之处,故足跟痛与肾密切相关。而足跟痛又是AS外周肌腱附着点炎症主要部位之一,因此,AS足跟痛的症状与足少阴肾经的经脉循行有关。
综上所述,AS的诸多症状如脊柱关节疼痛、活动不利、僵硬、足跟痛等,分别与督脉、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肾的病变相关。然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归根结底隶属于肾,故肾虚是AS发生的直接或间接病因,且贯穿于AS病程之始终。
2.2 寒性收引是AS发生的重要诱因
2.2.1 寒性收引,气血痹阻 《灵枢·本脏》曰:“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而利关节者也。”《素问·调经论篇》又云:“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而不流,温则消而去之。”以上论述表明,筋骨关节活动靠气血的濡养,而气血的运行又具有寒涩温行的特点,故当寒邪侵袭督脉、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时,气血流通不畅,致使其循行所过之处失于濡养而发痹病。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所言:“太阳在泉,寒复内余,则腰尻痛,屈伸不利,股胫足膝中痛。” 2.2.2 寒邪直中肾与骨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云:“肾生骨髓……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体为骨,在脏为肾。”肾、骨、寒气本是同根生,根据中医同气相感理论,当寒邪内犯时,体首伤骨,脏首伤肾。《素问·生气通天论篇》曰:“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开阖不得,寒气从之,乃生大偻。”寒为阴邪,易伤阳气,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本,肾阳被伤则温煦失司,气凝血涩,脊骨关节失荣而受损。故外寒内犯时直中肾与骨,日久不去致大偻也。
综上所论,肾虚是AS发生的先决条件,寒邪是AS發生的重要诱因,这与“诸寒收引,皆属于肾”的病机论述十分类似。故用“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这一病机理论指导AS的临床论治,可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3 “诸寒收引,皆属于肾”之理论与AS治疗
古人云:“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中医治则亦指导我们:“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治病求
本。”虽然AS致病的主要因素是寒邪,但是肾阳虚才是寒邪产生与加重的根本病因,溯本求源,肾阳虚才是AS发病的真正原因。因此,治疗AS时应紧扣“肾阳虚”这个主要矛盾。而“诸寒收引,皆属于肾”之病机理论在AS的治疗过程中可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彭江云[7]认为,肾虚督寒是AS基本病机,但久病入络、久痹必瘀、不通不荣,可致使其病程缠绵或进一步加重,治疗时常常遵循温肾通督的原则,并根据患者各自病机偏重的特点,确立具体的治疗方法,临证时常用强脊方加减。本方系彭江云的经验方,由桂枝附子汤合身痛逐瘀汤化裁而来,主要药物组成为附子(开水先煎3 h,不麻为度)30 g、桂枝15 g、川芎15 g、白芍15 g、细辛9 g、炙麻黄15 g、当归20 g、桃仁10 g、红花10 g、炒杜仲15 g、烫狗脊15 g、淫羊藿15 g、骨碎补15 g、鸡血藤15 g、制没药10 g、五灵脂10 g、生姜10 g、大枣10 g、甘草10 g。桂枝附子汤出自《金匮要略》,主治风湿相搏,身体痛烦,不能转侧诸证,加入杜仲、狗脊、骨碎补、淫羊藿等补肾阳、壮筋骨之品,对肾虚督寒型AS具有较好的疗效。彭江云虽在治疗中重用附子,剂量一般为30~100 g,但具体的剂量要随病情而定,强调辨证准确,方药对证,煎煮得法。身痛逐瘀汤出自王清任的《医林改错》,方中秦艽、羌活祛风除湿通络,桃仁、红花、当归、五灵脂活血化瘀,川芎行气止痛,怀牛膝、地龙疏通经络以利关节。两方合用,临证加减,契合肾虚督寒久瘀型AS病因病机,临床疗
效佳。
4 病案举例
患者,男,40岁,2020年6月15日初诊。以反复腰骶部疼痛10年,加重1个月为主诉。患者1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骶部疼痛,多在活动后或夜间加重,翻身困难,曾在云南省某医院行双侧骶髂CT示双侧骶髂关节炎,HLA-B27阳性,确诊为AS,予柳氮磺吡啶肠溶片及其他药物(具体不详)治疗后症状有所缓解,数日后自行停药。之后间断服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依托考昔等非甾体抗炎药,疼痛时轻时重,未规范化治疗。近1个月来因受凉后出现腰骶部关节疼痛进行性加重。现症见:腰骶部疼痛,活动后疼痛加重,弯腰受限,夜间时有痛醒,翻身困难,恶寒怕冷,四肢乏力,纳眠可,二便调,舌质暗,苔白腻,脉沉弦。西医诊断:强直性脊柱炎。中医诊断:大偻(肾虚督寒证)。治宜温肾壮督,散寒化瘀。方用强脊方加减,药物组成:白附片(开水先煎3 h,不麻为度)90 g、桂枝15 g、
川芎15 g、白芍15 g、细辛9 g、炙麻黄15 g、当归20 g、桃仁10 g、红花10 g、炒杜仲15 g、烫狗脊15 g、淫羊藿15 g、骨碎补15 g、鸡血藤15 g、五灵脂10 g、炒薏苡仁30 g、杜仲15 g、生姜10 g、茯苓30 g、大枣10 g、甘草10 g。5剂,水煎服,每日1剂,饭后温服。
2020年6月22日二诊,患者诉腰骶部关节疼痛较前缓解,恶寒明显改善,纳眠可,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治宜温肾通督,散寒通络,上方白附片减为60 g,去鸡血藤、五灵脂。7剂,煎服方法同前。
2020年7月3日三诊,患者诉腰骶部疼痛明显缓解,翻身困难较前明显改善,恶寒怕冷基本消失,纳眠可,二便调,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治宜散寒除湿,通络止痛。方用桂枝附子汤加减,药物组成:白附片(开水先煎3 h,不麻为度)
30 g、桂枝15 g、白芍15 g、炙麻黄15 g、细辛6 g、川芎15 g、炒薏苡仁30 g、茯苓30 g、白豆蔻10 g、防风10 g、生姜10 g、大枣10 g、甘草10 g。5剂,煎服方法同前。
按语:初诊时,西医根据患者病史、症状、体征及相关检查,诊断为AS是明确的,中医四诊合参,辨证为大偻(肾虚督寒证),以温肾壮督、散寒化瘀为治法,方用强脊方加减,方中用大剂量白附片温肾散寒,麻黄、桂枝、细辛散表寒,川芎、当归、白芍、桃仁、红花、鸡血藤、五灵脂活血通络,杜仲、烫狗脊、骨碎补、淫羊藿补肾壮骨,炒薏苡仁、生姜、大枣、甘草护胃。二诊时,患者症状较前显著缓解,根据“效不更方”的原则,附子剂量减少,以防温阳太甚而劫阴。三诊时,患者诉腰骶部疼痛明显缓解,翻身困难较前明显改善,恶寒怕冷症状基本消失,纳眠可,二便调,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在前期治疗的基础上,患者肾虚督寒症状已基本改善,然寒湿之邪仍留恋在标,恐其再次内犯,故改用桂枝附子汤意在扶阳卫表、调和营卫。茯苓、薏苡仁、豆蔻顾护脾胃,且顾护脾胃的思想贯穿治疗的始终。
5 结 语
综上所述,AS具有家族聚集性发病的特点,多因禀赋不足、肾精竭乏、督脉亏空、易受寒邪等导致发病。以脊柱多关节的疼痛、晨僵、活动受限和足跟痛为主症,这些发病部位与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和督脉的循行路线息息相关,然归根结底均与“肾”密切相关,这与《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所言的“诸寒收引,皆属于肾”之病机理论十分契合。临床上从“诸寒收引,皆属于肾”之角度指导AS的治疗,常常可取得很好的疗效。因此,对于AS的治疗,从中医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的角度出发,临证时多采用温肾通督壮骨法加减治疗,往往疗效颇佳,从而验证了肾虚寒凝血瘀是AS的基本病机。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强直性脊柱炎诊断及治疗指南[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0,14(8):557-559.
[2] 丁繁荣,姜萍,刘巍.强直性脊柱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山东医药,2019,59(17):102-105.
[3] 刘念,沈嘉艳,许飞,等.强直性脊柱炎的中医诊疗进展[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8,7(12):73-76.
[4] 林智鑫,陈凯,陈海鹏.强直性脊柱炎中医治疗的研究进展[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9,8(7):64-67.
[5] 郭婷婷,邱明山,陈进春.强直性脊柱炎中医外治的研究进展[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9,8(7):72-76.
[6] 柴瑞震.《黄帝内经》“病机十九条”的研究[J].中医学报,2010,25(3):419-422.
[7] 肖勇洪,秦天楠,刘念.彭江云教授辨治强直性脊柱炎经验探析[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7,6(7):49-50,54.
收稿日期:2021-02-15;修回日期:2021-03-25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诸寒收引;皆属于肾;温肾通督;治疗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種慢性进行性炎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侵犯中轴关节,且不同程度累及骶髂关节和周围关节,属于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的一种[1]。本病具有家族遗传倾向,虽然人类白细胞抗原-B27(HLA-B27)与AS的发病密切相关,但是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故日益成为脊柱关节病领域治疗研究的热点及难点之一[2]。
AS属中医学“痹病”范畴,根据其腰骶、胸背疼痛等不同临床症状,又称为“大偻”“骨痹”“肾痹”“龟背”“竹节风”等。纵观古今各中医医家的相关论述,普遍认为AS的病机为本虚标实,肾虚为本,邪侵督滞为标,尤以寒邪为先[3-5]。《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曰:“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肾脏病变与“寒”“收”“引”类病证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基于此,本文将探讨“诸寒收引,皆属于肾”之病机理论在AS临证施治中的应用,浅析如下。
1 “诸寒收引,皆属于肾”之理论内涵
“诸寒收引,皆属于肾”是古人对“寒”“收”“引”类病证与肾脏病变内在关系的高度概括。王冰注曰:“收,敛也;引,急也。”其中,“收”“引”是关节间病,筋骨关节失去正常的屈伸能力,而呈现出收引的状态。《素问·举痛论篇》言:“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脉寒则缩踡,缩踡则脉绌急,绌急则外引小络,故卒然而痛。”寒邪侵袭人体时可致气机收敛,腠理闭塞,经络凝坚,关节收缩挛急而发疼痛。《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云:“肾生骨髓……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体为骨,在脏为肾。”肾为寒水之脏,内藏元阴元阳,主温煦蒸腾气化。肾阳虚则温化失职、气血凝滞,不能濡养经脉筋骨,致筋骨失荣,从而出现关节活动不利。然寒有内寒和外寒之分,此处所言“诸寒收引,皆属于肾”是指看到“寒”“收”“引”类病证时,首先应该考虑是肾脏系统发生某种病变,而非将所有因寒而出现收引的病证都归属于肾,亦不可认为肾脏系统病变一定会出现“寒”“收”“引”类病证[6]。
2 “诸寒收引,皆属于肾”与AS的内在联系
2.1 肾虚是AS发病的内在根据
2.1.1 AS病本首责于肾虚 AS发病具有家族遗传倾向,与中医论述的肾为“先天之本”不谋而合。《医宗必读》言:“先天之本在肾。”《素问·本神篇》曰:“生之来,谓之精。”肾所藏精禀受于父母,肾精充足则禀赋强盛,不足则羸弱。《素问·六节藏象论篇》曰:“肾者……其充在骨。”肾藏精,精生髓,髓养骨,骨的生长发育赖于髓的充养。若肾虚则骨失其所养而脊不坚,故肾精充足是骨坚脊固的先决条件。
2.1.2 肾虚可反映于脊柱 胸腰背疼痛、晨僵及活动度减少是AS的典型临床表现。《素问·痹论篇》云:“肾痹者,善胀,尻以代踵,脊以代头。”精生髓,髓养骨,脊柱作为躯体最大的骨骼,若肾精不足则髓空而脊背腰胯无以濡养,易被外邪侵袭,日久筋伤骨损,脊柱弯曲、僵直而致本病。故脊柱关节之不适感,可被视为肾脏病变一个重要的映射反应。
2.1.3 发病部位与经脉循行 AS特征性表现为脊柱之中轴关节及足跟等外周关节的不适,这些部位分别是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的经脉循行所过之处。脊柱关节的不适与督脉、足太阳膀胱经病变关系密切,足跟痛侧重于足少阴肾经病变。然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的经脉循行均与肾联系密切,可视为肾脏的经脉分支。
督脉行于脊背正中。《难经·二十八难》曰:“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督脉从腰骶至颈椎纵贯整个脊柱。《灵枢·经脉》云:“督脉之别,名曰长强,挟膂上脊,散头上…… 实则脊强,虚则头重。”提出脊柱多处关节强直、僵硬等症状是肾督病变所致的结果。《证治准绳》言:“督脉者与冲任本一脉,初与阳明合筋合于阴器,故属于肾而为作强也。”督脉为阳脉之海,肾为阳气之根,肾阳充则督脉足,肾阳虚则督脉空,故督脉可归属于肾。
足太阳膀胱经行于脊柱两侧。《灵枢·经脉》曰:“膀胱足太阳之脉……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挟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胱……其支者,从腰中,下挟脊,贯臀……其支者,从膊内左右,别下,贯胛,挟脊内,过髀枢……。”足太阳膀胱经所过的“项”“肩膊”“脊内”“腰中”“膂”“臀”“胛”“髀枢”等部位,或是脊柱关节或为肌腱附着点,均是AS病变部位所在。《素问·热论篇》曰:“巨阳者,诸阳之属也,其脉连于风府,故为诸阳主气也。”提示足太阳膀胱经上连风府与督脉相通,下络肾属膀胱,故足太阳膀胱经的病变亦为督脉、足少阴肾经及肾脏之病变。
足少阴肾经绕足跟。《灵枢·经脉》曰:“足少阴之别,名曰大钟,当踝后绕跟……。”足跟是足少阴肾经循行所过之处,故足跟痛与肾密切相关。而足跟痛又是AS外周肌腱附着点炎症主要部位之一,因此,AS足跟痛的症状与足少阴肾经的经脉循行有关。
综上所述,AS的诸多症状如脊柱关节疼痛、活动不利、僵硬、足跟痛等,分别与督脉、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肾的病变相关。然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归根结底隶属于肾,故肾虚是AS发生的直接或间接病因,且贯穿于AS病程之始终。
2.2 寒性收引是AS发生的重要诱因
2.2.1 寒性收引,气血痹阻 《灵枢·本脏》曰:“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而利关节者也。”《素问·调经论篇》又云:“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而不流,温则消而去之。”以上论述表明,筋骨关节活动靠气血的濡养,而气血的运行又具有寒涩温行的特点,故当寒邪侵袭督脉、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时,气血流通不畅,致使其循行所过之处失于濡养而发痹病。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所言:“太阳在泉,寒复内余,则腰尻痛,屈伸不利,股胫足膝中痛。” 2.2.2 寒邪直中肾与骨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云:“肾生骨髓……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体为骨,在脏为肾。”肾、骨、寒气本是同根生,根据中医同气相感理论,当寒邪内犯时,体首伤骨,脏首伤肾。《素问·生气通天论篇》曰:“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开阖不得,寒气从之,乃生大偻。”寒为阴邪,易伤阳气,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本,肾阳被伤则温煦失司,气凝血涩,脊骨关节失荣而受损。故外寒内犯时直中肾与骨,日久不去致大偻也。
综上所论,肾虚是AS发生的先决条件,寒邪是AS發生的重要诱因,这与“诸寒收引,皆属于肾”的病机论述十分类似。故用“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这一病机理论指导AS的临床论治,可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3 “诸寒收引,皆属于肾”之理论与AS治疗
古人云:“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中医治则亦指导我们:“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治病求
本。”虽然AS致病的主要因素是寒邪,但是肾阳虚才是寒邪产生与加重的根本病因,溯本求源,肾阳虚才是AS发病的真正原因。因此,治疗AS时应紧扣“肾阳虚”这个主要矛盾。而“诸寒收引,皆属于肾”之病机理论在AS的治疗过程中可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彭江云[7]认为,肾虚督寒是AS基本病机,但久病入络、久痹必瘀、不通不荣,可致使其病程缠绵或进一步加重,治疗时常常遵循温肾通督的原则,并根据患者各自病机偏重的特点,确立具体的治疗方法,临证时常用强脊方加减。本方系彭江云的经验方,由桂枝附子汤合身痛逐瘀汤化裁而来,主要药物组成为附子(开水先煎3 h,不麻为度)30 g、桂枝15 g、川芎15 g、白芍15 g、细辛9 g、炙麻黄15 g、当归20 g、桃仁10 g、红花10 g、炒杜仲15 g、烫狗脊15 g、淫羊藿15 g、骨碎补15 g、鸡血藤15 g、制没药10 g、五灵脂10 g、生姜10 g、大枣10 g、甘草10 g。桂枝附子汤出自《金匮要略》,主治风湿相搏,身体痛烦,不能转侧诸证,加入杜仲、狗脊、骨碎补、淫羊藿等补肾阳、壮筋骨之品,对肾虚督寒型AS具有较好的疗效。彭江云虽在治疗中重用附子,剂量一般为30~100 g,但具体的剂量要随病情而定,强调辨证准确,方药对证,煎煮得法。身痛逐瘀汤出自王清任的《医林改错》,方中秦艽、羌活祛风除湿通络,桃仁、红花、当归、五灵脂活血化瘀,川芎行气止痛,怀牛膝、地龙疏通经络以利关节。两方合用,临证加减,契合肾虚督寒久瘀型AS病因病机,临床疗
效佳。
4 病案举例
患者,男,40岁,2020年6月15日初诊。以反复腰骶部疼痛10年,加重1个月为主诉。患者1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骶部疼痛,多在活动后或夜间加重,翻身困难,曾在云南省某医院行双侧骶髂CT示双侧骶髂关节炎,HLA-B27阳性,确诊为AS,予柳氮磺吡啶肠溶片及其他药物(具体不详)治疗后症状有所缓解,数日后自行停药。之后间断服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依托考昔等非甾体抗炎药,疼痛时轻时重,未规范化治疗。近1个月来因受凉后出现腰骶部关节疼痛进行性加重。现症见:腰骶部疼痛,活动后疼痛加重,弯腰受限,夜间时有痛醒,翻身困难,恶寒怕冷,四肢乏力,纳眠可,二便调,舌质暗,苔白腻,脉沉弦。西医诊断:强直性脊柱炎。中医诊断:大偻(肾虚督寒证)。治宜温肾壮督,散寒化瘀。方用强脊方加减,药物组成:白附片(开水先煎3 h,不麻为度)90 g、桂枝15 g、
川芎15 g、白芍15 g、细辛9 g、炙麻黄15 g、当归20 g、桃仁10 g、红花10 g、炒杜仲15 g、烫狗脊15 g、淫羊藿15 g、骨碎补15 g、鸡血藤15 g、五灵脂10 g、炒薏苡仁30 g、杜仲15 g、生姜10 g、茯苓30 g、大枣10 g、甘草10 g。5剂,水煎服,每日1剂,饭后温服。
2020年6月22日二诊,患者诉腰骶部关节疼痛较前缓解,恶寒明显改善,纳眠可,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治宜温肾通督,散寒通络,上方白附片减为60 g,去鸡血藤、五灵脂。7剂,煎服方法同前。
2020年7月3日三诊,患者诉腰骶部疼痛明显缓解,翻身困难较前明显改善,恶寒怕冷基本消失,纳眠可,二便调,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治宜散寒除湿,通络止痛。方用桂枝附子汤加减,药物组成:白附片(开水先煎3 h,不麻为度)
30 g、桂枝15 g、白芍15 g、炙麻黄15 g、细辛6 g、川芎15 g、炒薏苡仁30 g、茯苓30 g、白豆蔻10 g、防风10 g、生姜10 g、大枣10 g、甘草10 g。5剂,煎服方法同前。
按语:初诊时,西医根据患者病史、症状、体征及相关检查,诊断为AS是明确的,中医四诊合参,辨证为大偻(肾虚督寒证),以温肾壮督、散寒化瘀为治法,方用强脊方加减,方中用大剂量白附片温肾散寒,麻黄、桂枝、细辛散表寒,川芎、当归、白芍、桃仁、红花、鸡血藤、五灵脂活血通络,杜仲、烫狗脊、骨碎补、淫羊藿补肾壮骨,炒薏苡仁、生姜、大枣、甘草护胃。二诊时,患者症状较前显著缓解,根据“效不更方”的原则,附子剂量减少,以防温阳太甚而劫阴。三诊时,患者诉腰骶部疼痛明显缓解,翻身困难较前明显改善,恶寒怕冷症状基本消失,纳眠可,二便调,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在前期治疗的基础上,患者肾虚督寒症状已基本改善,然寒湿之邪仍留恋在标,恐其再次内犯,故改用桂枝附子汤意在扶阳卫表、调和营卫。茯苓、薏苡仁、豆蔻顾护脾胃,且顾护脾胃的思想贯穿治疗的始终。
5 结 语
综上所述,AS具有家族聚集性发病的特点,多因禀赋不足、肾精竭乏、督脉亏空、易受寒邪等导致发病。以脊柱多关节的疼痛、晨僵、活动受限和足跟痛为主症,这些发病部位与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和督脉的循行路线息息相关,然归根结底均与“肾”密切相关,这与《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所言的“诸寒收引,皆属于肾”之病机理论十分契合。临床上从“诸寒收引,皆属于肾”之角度指导AS的治疗,常常可取得很好的疗效。因此,对于AS的治疗,从中医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的角度出发,临证时多采用温肾通督壮骨法加减治疗,往往疗效颇佳,从而验证了肾虚寒凝血瘀是AS的基本病机。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强直性脊柱炎诊断及治疗指南[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0,14(8):557-559.
[2] 丁繁荣,姜萍,刘巍.强直性脊柱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山东医药,2019,59(17):102-105.
[3] 刘念,沈嘉艳,许飞,等.强直性脊柱炎的中医诊疗进展[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8,7(12):73-76.
[4] 林智鑫,陈凯,陈海鹏.强直性脊柱炎中医治疗的研究进展[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9,8(7):64-67.
[5] 郭婷婷,邱明山,陈进春.强直性脊柱炎中医外治的研究进展[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9,8(7):72-76.
[6] 柴瑞震.《黄帝内经》“病机十九条”的研究[J].中医学报,2010,25(3):419-422.
[7] 肖勇洪,秦天楠,刘念.彭江云教授辨治强直性脊柱炎经验探析[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7,6(7):49-50,54.
收稿日期:2021-02-15;修回日期: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