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2012年以来,全国各地开始新建特色小城镇,通过产业的迁移和分散,将大城市的一部分功能疏散出去,这无疑是一个比较明智的选择。做小镇跟做养老地产实际上有共同点,就是重心都不在房地产上。
通过5年的发展,小城镇的建设进入到一个飞速发展阶段,各种名目的特色小镇如雨后春笋遍布全国。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作为地方政府也好,开发商也罢,都是重概念、轻招商;重建设、轻运营。在这种思路的主导下,每一个小城镇的规划方案都是十分完美,概念新颖十分引人注目。但一旦小镇建设完毕后,除了居住用途得以实现外,其他小镇应该具有的功能都没有体现出来,所以小镇最后成了睡城,从产业小镇衍变成了最终的房地产开发。
我们知道,一个成熟的小镇,这里的居民之所以愿意来这里生活,最起码具备三个方面的功能:一是产业小镇,居民在这里可以解决就业问题,这样就可以避免舟车劳顿跑到大城市去工作;二是配套小镇,在这里,衣食住行不说一应俱全,最起码生活工作在这里的家庭,可以满足日常生活的基本配套;三是居住小镇,居住在这里的人,可以享受良好的空气,宽敞舒适的居住环境。以上这三大基本质素,小城镇必须满足,也是最起码的功能。但实际上,在建设规划过程中,方案都十分完美,但最终落地过程中,都大打折扣。
有过欧美国家旅行经验的人,都对那里的小镇印象深刻。在这里产业区,是花园一般的环境,让那些拥挤在大城市鸽子笼般的写字楼人群是羡慕无比的。在小镇的公园周边,遍布各种配套设施,有医院、学校、教堂、购物中心、小型的精品便利店,老人可以在躺椅上憩息,而孩子们可以在教堂广场享受肆无忌惮的童年,而年轻人可以在酒吧叙旧、在商场闲逛购物。每当夕阳西下,放学的孩子,工作的父母,安详的老人,都会回到各自的小区,合家团聚,享受一顿美味的晚餐。所以这里的住区环境一定是低密度、松散的,让大众可以充分的放松。
就业、配套和居住是小镇的三大核心功能,无论如何都必须有自己的特色和产异化。如今国内的小镇都非常有特色、非常有差异,比如工程师小镇、基金小镇、苗族壮族自治区小镇。但这些特色和差异全部都体现在概念上,体现在图纸上。一旦建设,投入使用后,你会绝望的发现,所有的小镇都是一样的,比如创意产业,每一个旅游小镇上的特色旅游产品,都可以在其他旅游景点买到。一味地模仿和抄袭,加上重概念,轻研发,所以最终导致的结果是特色小城镇不特色,新型小镇不新颖。通过概念忽悠到土地,通过小镇获取了立项权,但最终还是回归到单纯的房地产开发,这样的特色小镇完全变味了。
小镇其实就是一个和谐共生的小社会,它的诞生必然要经历四个阶段:一是概念阶段,提出方案设想;二是规划阶段,把概念落实到图纸上;三是建设阶段,这个就是扎扎实实的生孩子的过程;四是招商运营阶段,此阶段就是哺育孩子成长。一个优秀的小城镇,这四个阶段是缺一不可,和谐共生,相辅相成的。但前面已经说过,我们可以把这个孩子设想成天才,十分重视生的过程,但最重要的成长环节我们忽略了。
笔者在最近五年,参观过无数小城镇项目,但大多数项目都让人失望。所谓的产业新城就是一堆造好的房子,但无企业、无工厂入驻。在公园里,荒草遍地,无人收拾,小镇广场上也荒无人烟。居住区内,除了安置户之外,大部分都是空城。为什么出現这种局面,就是小城镇的产业没有落位,出现空心化,没有就业机会,对于年轻人来说,这里就缺乏吸引力。这些中间阶层就只能选择在大城市里工作生活,就业机会、教育机会和医疗条件,如果一个小城镇无法解决好,就无法吸纳人口进入。这个问题是致命的,也是必须要解决的。
所以要打造一个优秀的小城镇,除了概念和建设,最重要的还是要引进产业,加大招商力度和运营力度。尤其是概念定位阶段,就要同步开展招商工作,对于一些优秀的企业,要加大招商优惠力度,通过低土地价格,重大的税收优惠,优良的办公环境。只有投资环境优化了,才能筑巢引凤。在这方面,东莞的松山湖片区做的相当不错,由于政府加大了税收优惠力度,将华为这样的大公司引入,从而造就了这个区域的快速崛起。所以这方面,地方领导要有超前的意识,要改变观念,变管理者为服务者。这样的特色小镇才有落地的可能。
对于开发商来说,除了盖商品房卖钱,还要有全局思想。通过居住产品盈利,但同时也必须通过产业吸引名企进驻,通过商业运营来提升社区配套。所以小城镇开发最重要的不是规划和建设单位,而是招商运营。因为只有招商成功了,运营良好了,一体两翼,小城镇才能最终体现出来特色和差异,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入驻。这样才可以避免小城镇建设最终沦落成鬼城的可能性。
通过5年的发展,小城镇的建设进入到一个飞速发展阶段,各种名目的特色小镇如雨后春笋遍布全国。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作为地方政府也好,开发商也罢,都是重概念、轻招商;重建设、轻运营。在这种思路的主导下,每一个小城镇的规划方案都是十分完美,概念新颖十分引人注目。但一旦小镇建设完毕后,除了居住用途得以实现外,其他小镇应该具有的功能都没有体现出来,所以小镇最后成了睡城,从产业小镇衍变成了最终的房地产开发。
我们知道,一个成熟的小镇,这里的居民之所以愿意来这里生活,最起码具备三个方面的功能:一是产业小镇,居民在这里可以解决就业问题,这样就可以避免舟车劳顿跑到大城市去工作;二是配套小镇,在这里,衣食住行不说一应俱全,最起码生活工作在这里的家庭,可以满足日常生活的基本配套;三是居住小镇,居住在这里的人,可以享受良好的空气,宽敞舒适的居住环境。以上这三大基本质素,小城镇必须满足,也是最起码的功能。但实际上,在建设规划过程中,方案都十分完美,但最终落地过程中,都大打折扣。
有过欧美国家旅行经验的人,都对那里的小镇印象深刻。在这里产业区,是花园一般的环境,让那些拥挤在大城市鸽子笼般的写字楼人群是羡慕无比的。在小镇的公园周边,遍布各种配套设施,有医院、学校、教堂、购物中心、小型的精品便利店,老人可以在躺椅上憩息,而孩子们可以在教堂广场享受肆无忌惮的童年,而年轻人可以在酒吧叙旧、在商场闲逛购物。每当夕阳西下,放学的孩子,工作的父母,安详的老人,都会回到各自的小区,合家团聚,享受一顿美味的晚餐。所以这里的住区环境一定是低密度、松散的,让大众可以充分的放松。
就业、配套和居住是小镇的三大核心功能,无论如何都必须有自己的特色和产异化。如今国内的小镇都非常有特色、非常有差异,比如工程师小镇、基金小镇、苗族壮族自治区小镇。但这些特色和差异全部都体现在概念上,体现在图纸上。一旦建设,投入使用后,你会绝望的发现,所有的小镇都是一样的,比如创意产业,每一个旅游小镇上的特色旅游产品,都可以在其他旅游景点买到。一味地模仿和抄袭,加上重概念,轻研发,所以最终导致的结果是特色小城镇不特色,新型小镇不新颖。通过概念忽悠到土地,通过小镇获取了立项权,但最终还是回归到单纯的房地产开发,这样的特色小镇完全变味了。
小镇其实就是一个和谐共生的小社会,它的诞生必然要经历四个阶段:一是概念阶段,提出方案设想;二是规划阶段,把概念落实到图纸上;三是建设阶段,这个就是扎扎实实的生孩子的过程;四是招商运营阶段,此阶段就是哺育孩子成长。一个优秀的小城镇,这四个阶段是缺一不可,和谐共生,相辅相成的。但前面已经说过,我们可以把这个孩子设想成天才,十分重视生的过程,但最重要的成长环节我们忽略了。
笔者在最近五年,参观过无数小城镇项目,但大多数项目都让人失望。所谓的产业新城就是一堆造好的房子,但无企业、无工厂入驻。在公园里,荒草遍地,无人收拾,小镇广场上也荒无人烟。居住区内,除了安置户之外,大部分都是空城。为什么出現这种局面,就是小城镇的产业没有落位,出现空心化,没有就业机会,对于年轻人来说,这里就缺乏吸引力。这些中间阶层就只能选择在大城市里工作生活,就业机会、教育机会和医疗条件,如果一个小城镇无法解决好,就无法吸纳人口进入。这个问题是致命的,也是必须要解决的。
所以要打造一个优秀的小城镇,除了概念和建设,最重要的还是要引进产业,加大招商力度和运营力度。尤其是概念定位阶段,就要同步开展招商工作,对于一些优秀的企业,要加大招商优惠力度,通过低土地价格,重大的税收优惠,优良的办公环境。只有投资环境优化了,才能筑巢引凤。在这方面,东莞的松山湖片区做的相当不错,由于政府加大了税收优惠力度,将华为这样的大公司引入,从而造就了这个区域的快速崛起。所以这方面,地方领导要有超前的意识,要改变观念,变管理者为服务者。这样的特色小镇才有落地的可能。
对于开发商来说,除了盖商品房卖钱,还要有全局思想。通过居住产品盈利,但同时也必须通过产业吸引名企进驻,通过商业运营来提升社区配套。所以小城镇开发最重要的不是规划和建设单位,而是招商运营。因为只有招商成功了,运营良好了,一体两翼,小城镇才能最终体现出来特色和差异,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入驻。这样才可以避免小城镇建设最终沦落成鬼城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