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态旅游村庄规划建设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基础性民生建设,在现代城镇化建设当中占有不言而喻的重要地位。但是,当前的生态旅游村庄规划在实际建设过程当中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之处,诸如村庄规划建设战略模式、空间策略、生态建设保障机制。因此,积极有效地分析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村庄的规划建设在实践过程中的问题和缺陷,改正建设规划过程当中不科学的方法和手段,研究生态旅游村庄规划建中相关问题的解决措施和办法,能够对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生态旅游;村庄规划建设
引言:
当前我国的城镇化速度十分迅猛,而规划建设健康的新型村庄又是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当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但令人遗憾的是,当前旅游村庄的生态化过程中存在资源浪费、缺乏统筹、破坏生态等问题,严重时甚至影响到村民的安居乐业,进而影响城镇化建设的发展进程。本文就上述这些问题提出了积极有效的规划建设方法与策略,促进村庄空间舒适、环境优良、文化传承。
1、村庄生态化建设的战略模式
1.1城郊综合型
城郊综合型的村庄主要集中在郊区,而且基础设施、经济条件不错。伴随着中心城市的发展,城市化趋势愈发显著。为了加强开发力度和节约土地开发程度,政府应该有效借助城市发展,让道路、排水等基础设施实现与城市的并网,以推动城市发展。
1.2旅游观光型
根据旅游资源的不同,村庄生态化建设的战略模式又可分成两种:目的地型旅游观光村庄和休闲农业型旅游观光村庄。第一种具有独特的旅游资源,成熟和完善的旅游设备和与之配套的服务设施。在建设此类社区时,可有效地保护村庄的原本风貌,使新建的社区衔接原本的历史风貌;第二种战略模式在原有的农业基础上,需要大家共同合作,将原来的粗放型农业转变为精细型农业,带动旅游业,以此吸引游客和投资商的青睐。
1.3商贸服务型
商贸服务型村庄是指根据农村贸易服务和市场为导向,以中心村为核心农村的综合服务中心和商贸交易市场。在此类乡村的生态规划建设过程中,为了保证交通、市场的正常运行,就必须充分结合村庄产业的经营模式。居民可结合各种乡村的商业形式,开发形成商住混用的模式。
1.4产业集约型
在乡村生态规划建设的过程中,该种类型乡村需要结合自身产业,将零散的、粗放的产业进行整顿。为了使村庄的竞争力加强,就要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经营模式。要建设集约型产业社区,就要考虑到与产业园之间的关系,并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形成一个高效、适宜的社区环境。
2、村庄生态化建设的空间策略
2.1内部集约
有的村庄基地闲置、墓地被占等现象严重,针对这种现象,乡村社区首先要从村庄内部要地,对危旧建筑和历史价值不高的闲置建筑按照法律规定对其进行回收再利用。针对墓地零散的情况,可以开发没用的土地变为公共的墓地,利用荒山、推广公祠、骨灰堂的建设与使用,进一步集约村庄内部土地,从而达到节约村庄内部土地的效果。
2.2邻里组织
维持乡村社会关系的重要桥梁是邻居与邻居之间的关系。随着村庄社区的合并重组,邻里之间的关系会随之降低,加速传统乡土文化的流失。所以在生态规划建设过程中,应该采取一些积极有效的措施来修复邻里关系,最有效的就是将原有社会结构迁入新的社区组团,形成快速成熟的人际网络;同时,邻 里公共活动场所设计要注重集中性、功能性,提高设施场地的空间利用率,促进乡亲之间的交流和交往。
2.3公共服务配套设施
在村庄社区的生态规划建设过程中,公益性服务设施应该得到保障。在加强建设医疗服务站、养老中心等医疗服务设施的同时,村庄社区还应进一步建设与“幸福式养老”相关的配套设施。社区加强各种服务设施的形式,,有利于乡村孤寡老人相互生活、帮助、交流,让他们得以安度晚年。
3、村庄生态化建设的保障机制
3.1提升村民的文化认同感
传统文化不仅仅局限在保護物质文化,更需要加强非物质文化的软件建设。在村庄环境的生态化建设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乡村氛围的保护,对传统街道尺度、景观风貌、公共空间等历史遗留下来的珍贵财产要有意识地将它们延续,要充分考虑到对乡村文化的保护,通过组织多样的宣传活动和公共活动,提高村民的文化认同感。
3.2提升村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环境的保护不仅仅是建设硬件设施,提高村民的生活方式才是主要。通过有效宣传、指导帮扶等有效措施,有效提升村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正确了解秸秆处理、垃圾处理、雨污工程等方面改造的意义与优势,让村民们逐步了解环境保护对他们自身与村庄社区的好处,使其积极参与其中。
3.3保证村庄生态化建设的可持续性
在建设村庄的时候,主要采用的长效合作方案是“专家把脉、村民参加、上下结合”。所以要积极有效的实施村庄的规划建设,就要进行大量的研讨与沟通;将规划管理制度化,使管理需求转化成管理要求;将规划内容通俗化,便于村民参与其中,了解生态建设的过程;建立项目跟踪回访制度,定期进村进行建设指导;探索群众自我约束、相互监督的新路径,让规划建设满足村民的需要,得到村民认可和参与等。
3.4扩充建设资金的保障渠道
乡村社区发展的关键是资金问题。所以应该建立一个以“政府为主导”的资金保障途径;同时,可以借助社会力量形成民间保障渠道,通过产业升级带动乡村发展,以保证乡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科技水平的突飞猛进以及社会的高速发展,对我国的城镇化建设提出了更加严格的标准和要求,而且村庄规划建设是涉及农村人民民生问题的基础性建设,因此,保障村庄规划建设的生态化就显得十分重要。虽然当前的规划建设过程当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但是只要我们集约节约土地资源,遵循可持续发展,保留传统文化并加以弘扬,相信旅游村庄的生态化建设会取得长足的进步。我们应当以多方参与、渐进持久的思路深入认识生态建设的重要性,通过绿色环保的生态系统建设,形成持续、良好的生态化、集约型的旅游村庄,更好地促进我国城镇化运行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阿琳.河北农村内生型发展的区域格局研究[J].经济地理,2011(12):139-140.
[2]王玉.新农村规划设计浅探[J].小城镇建设,2014(5):50-55.
[3]刘鸿.河南省新型城镇化中村庄规划的模式[J].北京农业,2013(12):316-317.
[4]祁麟.农村新型互助养老模式探析:以河北省平乡县幸福院为例[J].邢台学院学报,2014(01):16-17.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生态旅游;村庄规划建设
引言:
当前我国的城镇化速度十分迅猛,而规划建设健康的新型村庄又是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当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但令人遗憾的是,当前旅游村庄的生态化过程中存在资源浪费、缺乏统筹、破坏生态等问题,严重时甚至影响到村民的安居乐业,进而影响城镇化建设的发展进程。本文就上述这些问题提出了积极有效的规划建设方法与策略,促进村庄空间舒适、环境优良、文化传承。
1、村庄生态化建设的战略模式
1.1城郊综合型
城郊综合型的村庄主要集中在郊区,而且基础设施、经济条件不错。伴随着中心城市的发展,城市化趋势愈发显著。为了加强开发力度和节约土地开发程度,政府应该有效借助城市发展,让道路、排水等基础设施实现与城市的并网,以推动城市发展。
1.2旅游观光型
根据旅游资源的不同,村庄生态化建设的战略模式又可分成两种:目的地型旅游观光村庄和休闲农业型旅游观光村庄。第一种具有独特的旅游资源,成熟和完善的旅游设备和与之配套的服务设施。在建设此类社区时,可有效地保护村庄的原本风貌,使新建的社区衔接原本的历史风貌;第二种战略模式在原有的农业基础上,需要大家共同合作,将原来的粗放型农业转变为精细型农业,带动旅游业,以此吸引游客和投资商的青睐。
1.3商贸服务型
商贸服务型村庄是指根据农村贸易服务和市场为导向,以中心村为核心农村的综合服务中心和商贸交易市场。在此类乡村的生态规划建设过程中,为了保证交通、市场的正常运行,就必须充分结合村庄产业的经营模式。居民可结合各种乡村的商业形式,开发形成商住混用的模式。
1.4产业集约型
在乡村生态规划建设的过程中,该种类型乡村需要结合自身产业,将零散的、粗放的产业进行整顿。为了使村庄的竞争力加强,就要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经营模式。要建设集约型产业社区,就要考虑到与产业园之间的关系,并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形成一个高效、适宜的社区环境。
2、村庄生态化建设的空间策略
2.1内部集约
有的村庄基地闲置、墓地被占等现象严重,针对这种现象,乡村社区首先要从村庄内部要地,对危旧建筑和历史价值不高的闲置建筑按照法律规定对其进行回收再利用。针对墓地零散的情况,可以开发没用的土地变为公共的墓地,利用荒山、推广公祠、骨灰堂的建设与使用,进一步集约村庄内部土地,从而达到节约村庄内部土地的效果。
2.2邻里组织
维持乡村社会关系的重要桥梁是邻居与邻居之间的关系。随着村庄社区的合并重组,邻里之间的关系会随之降低,加速传统乡土文化的流失。所以在生态规划建设过程中,应该采取一些积极有效的措施来修复邻里关系,最有效的就是将原有社会结构迁入新的社区组团,形成快速成熟的人际网络;同时,邻 里公共活动场所设计要注重集中性、功能性,提高设施场地的空间利用率,促进乡亲之间的交流和交往。
2.3公共服务配套设施
在村庄社区的生态规划建设过程中,公益性服务设施应该得到保障。在加强建设医疗服务站、养老中心等医疗服务设施的同时,村庄社区还应进一步建设与“幸福式养老”相关的配套设施。社区加强各种服务设施的形式,,有利于乡村孤寡老人相互生活、帮助、交流,让他们得以安度晚年。
3、村庄生态化建设的保障机制
3.1提升村民的文化认同感
传统文化不仅仅局限在保護物质文化,更需要加强非物质文化的软件建设。在村庄环境的生态化建设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乡村氛围的保护,对传统街道尺度、景观风貌、公共空间等历史遗留下来的珍贵财产要有意识地将它们延续,要充分考虑到对乡村文化的保护,通过组织多样的宣传活动和公共活动,提高村民的文化认同感。
3.2提升村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环境的保护不仅仅是建设硬件设施,提高村民的生活方式才是主要。通过有效宣传、指导帮扶等有效措施,有效提升村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正确了解秸秆处理、垃圾处理、雨污工程等方面改造的意义与优势,让村民们逐步了解环境保护对他们自身与村庄社区的好处,使其积极参与其中。
3.3保证村庄生态化建设的可持续性
在建设村庄的时候,主要采用的长效合作方案是“专家把脉、村民参加、上下结合”。所以要积极有效的实施村庄的规划建设,就要进行大量的研讨与沟通;将规划管理制度化,使管理需求转化成管理要求;将规划内容通俗化,便于村民参与其中,了解生态建设的过程;建立项目跟踪回访制度,定期进村进行建设指导;探索群众自我约束、相互监督的新路径,让规划建设满足村民的需要,得到村民认可和参与等。
3.4扩充建设资金的保障渠道
乡村社区发展的关键是资金问题。所以应该建立一个以“政府为主导”的资金保障途径;同时,可以借助社会力量形成民间保障渠道,通过产业升级带动乡村发展,以保证乡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科技水平的突飞猛进以及社会的高速发展,对我国的城镇化建设提出了更加严格的标准和要求,而且村庄规划建设是涉及农村人民民生问题的基础性建设,因此,保障村庄规划建设的生态化就显得十分重要。虽然当前的规划建设过程当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但是只要我们集约节约土地资源,遵循可持续发展,保留传统文化并加以弘扬,相信旅游村庄的生态化建设会取得长足的进步。我们应当以多方参与、渐进持久的思路深入认识生态建设的重要性,通过绿色环保的生态系统建设,形成持续、良好的生态化、集约型的旅游村庄,更好地促进我国城镇化运行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阿琳.河北农村内生型发展的区域格局研究[J].经济地理,2011(12):139-140.
[2]王玉.新农村规划设计浅探[J].小城镇建设,2014(5):50-55.
[3]刘鸿.河南省新型城镇化中村庄规划的模式[J].北京农业,2013(12):316-317.
[4]祁麟.农村新型互助养老模式探析:以河北省平乡县幸福院为例[J].邢台学院学报,2014(01):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