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锅炉在发电厂中占据重要地位,锅炉的安全运行是发电厂发电机组稳定运行的基础,但在实际工作中,锅炉在运转当中经常会发生一些故障,其中锅炉漏泄就是常见问题之一。本文主要围绕锅炉检修过程中如何有效控制漏泄问题进行讨论。
关键词:锅炉检修;控制;漏泄问题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对能源的需求质量和数量都提出更高的要求,电厂作为能源供应的根本,良好的运行状态对人们的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在电厂运行当中,锅炉漏泄事故作为影响锅炉生成的一项重要因素,从电厂锅炉事故发生统计数据分析可看出,锅炉漏泄是事故发生最频繁的一种原因,一但发生漏泄,将严重影响电厂锅炉的运行,同时也导致电厂的整体经济效益受损。可见,在锅炉检修过程中做好漏泄问题的防范措施显得极为重要。
1 有效控制锅炉漏泄问题的重要性
电厂发电过程中最主要的设备就是锅炉,锅炉的四管装置一但发生漏泄问题,对发电厂锅炉的发电机组和锅炉系统发电机组都是非常不利的。据统计,锅炉四管漏泄占锅炉事故的60%,其中水冷壁漏泄约占33%,省煤器漏泄约占20%,过热器漏泄约占30%,再热器漏泄约占17%,因锅炉漏泄引起的电厂停运事故占整个电厂停运原因的一半以上。近年来,发电厂中发电机设备随着科技的进步在不断的更新改进,由锅炉漏泄引起的发电厂停运事故影响更加明显,因此,在发电厂投入之初,就应对运行中可能发生的锅炉漏泄原因进行分析和采取预防措施,尽可能的保证发电厂发电机组的正常使用。
2 锅炉漏泄原因
2.1 水冷壁管漏泄
水冷壁管泄露主要因两方面引起的:一是磨损。水冷壁管磨损在一次风喷口周围发生的概率较高,粉尘流冲刷和吹灰器吹扫冲刷引发的磨损较常见。其中因喷燃器安装角度不当、圆角设计参数过大、喷嘴形变等也会引起煤粉气流对水冷壁的冲击变大,发生漏泄。二是腐蚀。管外壁高温腐蚀是由于喷燃器附近的热负荷过高引起的,可采用渗铝管、控制燃烧区温度或是提高水品质等控制。水冷壁内壁腐蚀是由于水冷壁内的沉积物造成的酸碱腐蚀,酸碱类物质对金属保护膜产生破坏。可通过减少炉水铜铁含量和减少水中的游离氢氧根等措施来保证锅炉连续排污、定期排污系统的正常运行,严格控制炉内的热负荷禁止超限。
2.2 省煤器管漏泄
省煤器管漏泄表现在:一是省煤器管周围有异常响动,二是省煤器的灰斗有漏水和湿灰现象,三是省煤器两侧的烟温偏差增大,四是省煤器的空气预热器的两侧风口处的温差增大。引起的原因有可能是锅炉的给水品质不达标,使其发生了质变,进而造成省煤器管内部出现腐蚀结垢现象。也有可能是省煤器管在安装使用时未对内部进行异物的清理,导致水在经过省煤器管时出现循环不良的现象。如果省煤器管在選材和焊接过程中存在质量问题也会导致发生漏泄。除此之外,锅炉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严重缺水现象或是省煤器的吹灰区因过多吹灰造成省煤器磨损严重的也会发生漏泄。
2.3 过热器管漏泄
过热器管漏泄引起的锅炉漏泄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过热器中的蒸汽压力呈下降趋势,二是锅炉内压力逐渐增大,三是间接性地出现给水流量大于蒸汽流量的现象;四是对过热器进行测量时会出现较大温差;五是锅炉过热器周围有异常声响。过热器管漏泄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对过热器的化学监视不严造成的,使蒸汽品质出现质变,在过热器管内发生结垢现象,造成过热器管壁超温。工作中,工作人员对过热器的开启或停运操作不当,也会导致过热器管壁超温,引起过热器管的漏泄。
3 锅炉检修漏泄防范措施
3.1 做好检修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从制造、安装、运行、检修等环节进行监督检验和防治,对已投入运行的机组,必须着眼于运行和检修两方面,其中在开展检修前需掌握锅炉的结构,尤其是掌握汽水流程和部件的特性,严控质量,杜绝异物进入管内部。
3.2 加大设备管理
根据设备的磨损程度制定有效的防磨计划,利用每次大修机会对锅炉受热面进行保养维护,对磨损严重的进行更换。对重点部位进行金属电镀或是加刷防磨涂料。在小修时要对易磨损部件进行跟踪检查,做到全面细致,对变形严重的管路也要随时更换,对省煤器、过热器、再热器等关键部位,需定期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巡检,以便及时排除故障问题。
3.3 加大考核力度
通过制定相关的锅炉防漏考核条例,来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重视锅炉防漏问题,以此提高锅炉的运行可靠性。将机组连续运行时间作为主要的考核指标,对检修工艺、焊接质量、金属试验检测等制定具体的详细考核方法,并定期进行抽查泄露检测登记表等与实际检测数据进行对比,对出现问题的要依照条例进行严肃处理。
3.4 建立检修数据库
采用分析、统计、归纳等原理,对运行后将会出现堵塞的部位进行重点监控,判断出薄弱环节,在检修过程中对重点部位、危险部位进行安排检查,保证能够检查出存在的隐患,并予以消除。
参考文献
[1]靳川川.电厂锅炉泄露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6):54-55.
[2]冯德君.发电厂锅炉泄露问题的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4,(2):181.
[3]魏志宇.发电厂燃煤锅炉防磨技术解析[J].中国科技博览,2014,(6):554.
(作者单位:安徽华电六安电厂有限公司)
关键词:锅炉检修;控制;漏泄问题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对能源的需求质量和数量都提出更高的要求,电厂作为能源供应的根本,良好的运行状态对人们的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在电厂运行当中,锅炉漏泄事故作为影响锅炉生成的一项重要因素,从电厂锅炉事故发生统计数据分析可看出,锅炉漏泄是事故发生最频繁的一种原因,一但发生漏泄,将严重影响电厂锅炉的运行,同时也导致电厂的整体经济效益受损。可见,在锅炉检修过程中做好漏泄问题的防范措施显得极为重要。
1 有效控制锅炉漏泄问题的重要性
电厂发电过程中最主要的设备就是锅炉,锅炉的四管装置一但发生漏泄问题,对发电厂锅炉的发电机组和锅炉系统发电机组都是非常不利的。据统计,锅炉四管漏泄占锅炉事故的60%,其中水冷壁漏泄约占33%,省煤器漏泄约占20%,过热器漏泄约占30%,再热器漏泄约占17%,因锅炉漏泄引起的电厂停运事故占整个电厂停运原因的一半以上。近年来,发电厂中发电机设备随着科技的进步在不断的更新改进,由锅炉漏泄引起的发电厂停运事故影响更加明显,因此,在发电厂投入之初,就应对运行中可能发生的锅炉漏泄原因进行分析和采取预防措施,尽可能的保证发电厂发电机组的正常使用。
2 锅炉漏泄原因
2.1 水冷壁管漏泄
水冷壁管泄露主要因两方面引起的:一是磨损。水冷壁管磨损在一次风喷口周围发生的概率较高,粉尘流冲刷和吹灰器吹扫冲刷引发的磨损较常见。其中因喷燃器安装角度不当、圆角设计参数过大、喷嘴形变等也会引起煤粉气流对水冷壁的冲击变大,发生漏泄。二是腐蚀。管外壁高温腐蚀是由于喷燃器附近的热负荷过高引起的,可采用渗铝管、控制燃烧区温度或是提高水品质等控制。水冷壁内壁腐蚀是由于水冷壁内的沉积物造成的酸碱腐蚀,酸碱类物质对金属保护膜产生破坏。可通过减少炉水铜铁含量和减少水中的游离氢氧根等措施来保证锅炉连续排污、定期排污系统的正常运行,严格控制炉内的热负荷禁止超限。
2.2 省煤器管漏泄
省煤器管漏泄表现在:一是省煤器管周围有异常响动,二是省煤器的灰斗有漏水和湿灰现象,三是省煤器两侧的烟温偏差增大,四是省煤器的空气预热器的两侧风口处的温差增大。引起的原因有可能是锅炉的给水品质不达标,使其发生了质变,进而造成省煤器管内部出现腐蚀结垢现象。也有可能是省煤器管在安装使用时未对内部进行异物的清理,导致水在经过省煤器管时出现循环不良的现象。如果省煤器管在選材和焊接过程中存在质量问题也会导致发生漏泄。除此之外,锅炉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严重缺水现象或是省煤器的吹灰区因过多吹灰造成省煤器磨损严重的也会发生漏泄。
2.3 过热器管漏泄
过热器管漏泄引起的锅炉漏泄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过热器中的蒸汽压力呈下降趋势,二是锅炉内压力逐渐增大,三是间接性地出现给水流量大于蒸汽流量的现象;四是对过热器进行测量时会出现较大温差;五是锅炉过热器周围有异常声响。过热器管漏泄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对过热器的化学监视不严造成的,使蒸汽品质出现质变,在过热器管内发生结垢现象,造成过热器管壁超温。工作中,工作人员对过热器的开启或停运操作不当,也会导致过热器管壁超温,引起过热器管的漏泄。
3 锅炉检修漏泄防范措施
3.1 做好检修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从制造、安装、运行、检修等环节进行监督检验和防治,对已投入运行的机组,必须着眼于运行和检修两方面,其中在开展检修前需掌握锅炉的结构,尤其是掌握汽水流程和部件的特性,严控质量,杜绝异物进入管内部。
3.2 加大设备管理
根据设备的磨损程度制定有效的防磨计划,利用每次大修机会对锅炉受热面进行保养维护,对磨损严重的进行更换。对重点部位进行金属电镀或是加刷防磨涂料。在小修时要对易磨损部件进行跟踪检查,做到全面细致,对变形严重的管路也要随时更换,对省煤器、过热器、再热器等关键部位,需定期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巡检,以便及时排除故障问题。
3.3 加大考核力度
通过制定相关的锅炉防漏考核条例,来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重视锅炉防漏问题,以此提高锅炉的运行可靠性。将机组连续运行时间作为主要的考核指标,对检修工艺、焊接质量、金属试验检测等制定具体的详细考核方法,并定期进行抽查泄露检测登记表等与实际检测数据进行对比,对出现问题的要依照条例进行严肃处理。
3.4 建立检修数据库
采用分析、统计、归纳等原理,对运行后将会出现堵塞的部位进行重点监控,判断出薄弱环节,在检修过程中对重点部位、危险部位进行安排检查,保证能够检查出存在的隐患,并予以消除。
参考文献
[1]靳川川.电厂锅炉泄露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6):54-55.
[2]冯德君.发电厂锅炉泄露问题的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4,(2):181.
[3]魏志宇.发电厂燃煤锅炉防磨技术解析[J].中国科技博览,2014,(6):554.
(作者单位:安徽华电六安电厂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