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标对语文教学提出了许多新的理念,新的要求,尤其是突出强调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语文教学必须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而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因此对学生进行创新作文教学就显得格外重要。笔者针对作文的内容和形式,在创新作文教学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写出新、奇、活、巧的好文章。
【关键词】创新能力 创新思维
一、 给作文缝制一件时尚漂亮的外衣
文章的形式好比人的外衣,一件得体而又与众不同的外衣能够引领时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同样,适合文章内容而又别具一格的形式,也能给人赏心悦目的快感。在形式的突破和创新方面,我主要在两方面进行了尝试,也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1.改头换面,推陈出新
语文新教材所选的课文更有生活味,也更有文学味,都是典范性的文章,这当然为学生作文提供了很好的样本,同时也是对学生创新思维的扼杀。学生因为要学习典范,作文就拘泥于范文的体例和格式,很难突破文本的束缚,因此,我们见到的习作往往是千人一面,缺少变化。教师也常因学生作文样式的呆板、面目可憎而苦恼。所以,引导学生挣脱文本的束缚,突破体例的框架,革新文章的形式,让学生作文的样式变得多彩、丰富,这是大作文的方向,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
在具体教学中,我总是让学生从文本出发,更多地向实用文体学习。在一次教说明文的写作训练时,刚好学校买了电脑,我在阅读使用说明书时灵机一动,何不让学生写一篇产品说明书呢?这既符合说明文的体例,又是实用性较强容易激发学生兴趣的文体。于是我对学生说,“我家新买了电视机、油烟机、MP3、DVD等,可产品使用说明书给弄丢了,请同学们帮个忙,帮我给这些产品(任选一项)拟一个使用说明书。”学生果然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又是查资料,又是要实地考察,写出来的说明书也有板有眼。更让人惊叹的是一个学生在期末考试中,大胆地将以“关爱”为话题的作文写成“关爱”说明书,既没有违背写作要求,又给文章披上了一件漂亮的外衣,给读者的视觉以全新的冲击。其手法之娴熟,令阅卷教师赞赏不已,所有教师一致同意给满分。
当然,产品说明书只是一个例子,在具体教学中我总是鼓励学生不断地革新作文形式,大胆地将作文变为病历卡、日记、会议记录、广告、招聘启事等,我也因此能经常欣赏到一些披着时尚外衣的作文。
2.局部揉合,兼容并蓄
有时,彻底改变文章的面目要背离写作的要求,不能满足教材对某一目标写作能力的培养。此时,教师就要另辟他径,引导学生在不违背题意的前提下进行文章形式的创新。我采用的办法就是兼容并蓄,局部揉合,在紧扣文本要求的同时,鼓励学生在某一环节上求变化,进行大胆的创新。为了强化学生的这种创新意识,我每学期都要在班级之间或班级内部开展几次创新作文竞赛和创新作文展示活动。经常的熏陶,使许多学生已养成了创新作文形式的习惯,文章的形式可谓异彩纷呈,精彩无限。
有个学生抄了篇文章参加作文竞赛被点名批评,她感到非常懊悔,自尊心受到很大的打击。我没有再批评她,而是激励她写出好文章来证明自己。她于是把被批评后的感受写成了一篇文章《我哭了》。当时正好学了实用文体寻人启事,她在这篇文章中就巧妙而恰到好处地运用了寻人启事。她在借助景物描写反衬自己失落的心情后写道:
我漫步在路上,无知觉地走着,抬头一看,路边的墙壁上似乎贴满了“寻人启事”:
今天,本人丢失了“自我”。它包括:老师的信任,同学的称赞,父母的期望。丢失之后,本人痛不欲生。望知情者能帮我找回“自我”,本人当以涌泉相报。
原因:抄袭了一篇作文。
特征:省心省力但贻害无穷。
失主:某学生
日期:某月某日
这样在文章的中间插入寻人启事,不仅很好地配合相关描写来突出她的忏悔之情,重要的是使文章的形式顿显新奇,摇曳生姿,给人美的享受。
二、 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勇士
无论多漂亮的衣服都不能掩饰猪八戒的丑陋,所以作文也不能仅有一件漂亮的外衣,内容才是决定作文成败的关键,内容的创新更值得我们重视。而作文内容最忌讳鹦鹉学舌,人云亦云。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想他人所未想,写他人所未写,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内容创新方面,我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反其道而行之,反其意而用之——逆向思维的培养
古代一书生,为一女寿星写贺联,他先写了“这个婆娘不是人”众人一片嘘声,书生不以为意,微笑着把上联续完,“九天仙女下凡尘”,众人拍案叫绝。书生又续写下联,“三个儿子都是贼”,众人又是嘘声一片。书生又是一笑,接着写道,“偷得蟠桃奉双亲”,众人皆惊叹不已,掌声四起。书生能赢得一片掌声,是因为他能出其不意,出奇制胜,做出了令人羡慕不已的突破性发明创造,是书生的逆向思维助他赢得掌声。
逆向思维,看似荒唐,实际上是一种打破常规的,非常奇特而又绝妙的创新思维方法。如果,我们在学生的惯常思维中“投石击浪”,就能激活学生的逆向思维,收到“一石击破水中天”的奇效,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就会有独创性。
长期以来,我们的学生形成了思维定势,作文过于依赖作文书,根据范文割割补补,拾人牙慧,步人后尘,甚至照搬照抄,提不出与众不同的见解,吃别人咀嚼过的东西,毫无新意。因此,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打破常规思维的束缚,大胆地从问题的相反方向深入地进行探索和挖掘,写出人人心中皆有,而个个笔底全无的文章。
有一次我指导学生以母爱为话题进行诗歌创作。我启发学生:母爱是人世间最朴素的情感,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母爱,母爱是生活的动力,是温暖的源泉,是幸福的标志。有的学生说,我多么希望得到母爱,可是我却享受不到这份爱,因为我的母亲早就离我而去了;也有学生说,我得到的母爱令人羡慕,因为生活中母亲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它带来了信心、力量和勇气。应该说,学生的回答都很实在,都值得肯定。而令我大加赞赏的是,一位学生能够反其道而行之:我不需要母亲过分的爱,因为过分的爱给了我过度的负担,过多的精神压力。他给诗歌取的题目是《不做您的儿子》,这种反弹琵琶的创新方式让我惊叹不已。而全诗也基本上贯彻了这种逆向思维,他在诗歌开头写道: 妈妈,请不要给我太多的爱,
请暂停止给我的关怀,
我即使有颗贪婪的心,
也负不起这感情的债。
最后希望普天下的父母不要给子女如此沉重的爱。作者想人所未想,写人所不敢写,这样的立意避免了单一与狭窄,显得新颖、独特,高人一筹。
2.左思右想、旁敲侧击——侧向思维的培养
侧向思维的要意在于“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是左思右想,左右逢源,借助系统之外的信息、知识、经验来解决自己面临的难题。
达·芬奇创作《最后的晚餐》时,出卖基督的叛徒犹大的形象一直没有合适的构思。他循着正常的思路苦思苦想,始终没有找到理想的犹太原型。直到一天修道院院长前来警告他,再不动手画就要扣他的酬金。达·芬奇本来就对这个院长的贪婪和丑恶感到厌恶,此刻看到他,转念一想何不把他作为犹太的原型?于是他立即动笔把修道院院长画了下来,使这幅不朽名作中每个人都具有准确而鲜明的形象。
可见,侧向思维的优点就是在思维受阻达不到预先目标的情况下,及时转移思路,变换角度,继续思维下去,能够起到拓宽和启发创作思路的重要作用。
有一次,我有意让学生对风进行描写,学生冥思苦想就是不知道该如何下笔,因为风是无形的。然后,我把老舍的小说《在烈日和暴雨下》里面有关描写风的语句整理出来,让学生体会在作家笔下无形的风是怎样通过柳枝的变化变成有形的,风是如何由小变大的。我还把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印发给学生,让大家体会全文没出现一个“水”字,作家如何通过游鱼、细石、日光来写出水的清澈的。我告诉学生这就是侧向思维,就是通过旁敲侧击、曲径通幽的方式另辟蹊径,将思维流向由此及彼,从侧面扩展和推广,从新的角度探索被人们忽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美国著名科学家,电话的发明人贝尔说过:“有时需要离开常走的大道,潜入森林,你就肯定会发现前所未见的东西”,作文中运用侧向思维,可以使学生“离开常走的大道,潜入森林”,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收到独辟蹊径的效果,达到文章出新意的目的。
有次布置学生以《我的老师》为题作文。题目是老题目,学生的思维也呆板僵化,基本上是作文书上的老套套。要么是写老师像老黄牛一样勤勤恳恳工作的,要么是写老师如何关心学生的,要么是写老师教学水平有多高的,总之,是人家咀嚼过的牙慧,是一些老掉牙的赞歌。当然写这些东西未尝不可,但写多了,就会觉得腻味,毫无新鲜感。有一个学生就能运用侧向思维,“离开常走的大道,潜入森林”,发现“前所未见的东西”。他写道,“老师的服饰令我心仪,不是因为华丽,也不是因为高档,而是因为体现出了和他身份相称的那种简简单单自然得体的人性美。一件白色的衬衫,留有袖口,并微微上翘,让我不禁想到一个成语‘一尘不染’;一条棕色长裤配上一双棕色大头鞋,加上他从容的步伐,幽雅的风度,仿佛告诉你这才像老师。”作者这样通过老师自然得体的服饰,轻松幽雅的风度,反映老师对生活中美的追求,创意新奇,别开生面。
总之,“不是生活中缺少美,而是我们的眼睛缺少发现。”只要我们善于运用侧向思维,睁大眼睛,左顾右盼,就一定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写出比别人更有新意的文章。
3.海阔天空,任意驰骋——多向思维的培养
多向思维又称多方位思维、发散思维。它的特点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不同层次进行多方面的思维判断,从而形成解决问题的多种思路、多种方法、多种方案。
在讲《斑羚飞渡》时,我先不让同学看书,而是把斑羚当时的处境告诉大家,让学生去帮斑羚想一个摆脱困境的办法。同学们都摇头叹息,说斑羚已身处绝境,除了束手被擒,就是坠崖而死,能有什么办法。然后我让学生看书,看看斑羚是不是像我们同学那样毫无办法,有没有束手被擒。同学们看后,对斑羚那种为了种的延续牺牲一半成就另一半在空中做铺垫飞渡悬崖的办法大为惊叹。我接着对学生说,斑羚的办法也许并不是最好的办法,但它可以帮助同学打开思路,同学们在此基础上也许能想出更好的办法。同学们果然想了一些办法,有的说置之死地而后生,斑羚突然向猎人发起攻击,杀开一条血路,冲出包围;有的说斑羚通过集体的力量弄断一棵树,架到悬崖上逃到对岸去了。办法不一定好,但通过这种方法,大家悟出个道理,单向思维把大家的思路堵死了,多向思维能开阔大家的思路,发现许多新主意、新办法。
突破思维定势是多向思维的关键。教师要善于在学生思路闭塞的情况下,在他们的思维中“重重地敲响一锤”,使他们的思维顿时形成“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之势。让学生发挥思维的活力,从正反、上下、内外、前后等多方面去思考问题,寻求解答问题的答案,挖掘出众多新颖独特的信息。
再以学生写《我的老师》为例,学生独具匠心地通过服饰美和仪态美来反映老师对生活中美的追求,我就以此作为发散点“投石击浪”,让学生从其他侧面(可以是以非教师身份出现的)去发现一个更真实、更有人情味的教师形象,让学生重新写《我的老师》。学生的思路激活了,和前一篇相比,文章内容可谓格外出彩,令我大跌眼镜:有的写老师工作虽认真,但不关心妻子女儿,是个不合格的丈夫、父亲;有的写老师从不和他妻子走在一起,肯定是个不懂浪漫、没有情调的人;有的写老师从不跟师母吵架,老师很会协调家庭关系;甚至有的写从来没见老师干家务活,老师在家一定是个大男子主义者。其内容的大胆、率直令我这个老师赞叹不已。可见,教师如果掌握了点拨激活的艺术,学生的思维就会闪烁出智慧的火花。
创新作文教学是个永恒的极具挑战性的课题,我们每个语文教师要不断强化创新意识,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无限的时空领域”。
参考文献:
[1]包金艳.《浅谈小学语文教学创新之我见》[J].大观周刊,2011.
[2]唐新飞.《给思维开扇窗》[J].素质教育论坛,2007.
[3]钱威.语文教学艺术导论[M]. 新疆大学出版社,1997.
[4]于亚中,鱼浦江.中学语文教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作者简介:熊贞涛,浙江省余姚大隐中学,邮编:315423
【关键词】创新能力 创新思维
一、 给作文缝制一件时尚漂亮的外衣
文章的形式好比人的外衣,一件得体而又与众不同的外衣能够引领时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同样,适合文章内容而又别具一格的形式,也能给人赏心悦目的快感。在形式的突破和创新方面,我主要在两方面进行了尝试,也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1.改头换面,推陈出新
语文新教材所选的课文更有生活味,也更有文学味,都是典范性的文章,这当然为学生作文提供了很好的样本,同时也是对学生创新思维的扼杀。学生因为要学习典范,作文就拘泥于范文的体例和格式,很难突破文本的束缚,因此,我们见到的习作往往是千人一面,缺少变化。教师也常因学生作文样式的呆板、面目可憎而苦恼。所以,引导学生挣脱文本的束缚,突破体例的框架,革新文章的形式,让学生作文的样式变得多彩、丰富,这是大作文的方向,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
在具体教学中,我总是让学生从文本出发,更多地向实用文体学习。在一次教说明文的写作训练时,刚好学校买了电脑,我在阅读使用说明书时灵机一动,何不让学生写一篇产品说明书呢?这既符合说明文的体例,又是实用性较强容易激发学生兴趣的文体。于是我对学生说,“我家新买了电视机、油烟机、MP3、DVD等,可产品使用说明书给弄丢了,请同学们帮个忙,帮我给这些产品(任选一项)拟一个使用说明书。”学生果然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又是查资料,又是要实地考察,写出来的说明书也有板有眼。更让人惊叹的是一个学生在期末考试中,大胆地将以“关爱”为话题的作文写成“关爱”说明书,既没有违背写作要求,又给文章披上了一件漂亮的外衣,给读者的视觉以全新的冲击。其手法之娴熟,令阅卷教师赞赏不已,所有教师一致同意给满分。
当然,产品说明书只是一个例子,在具体教学中我总是鼓励学生不断地革新作文形式,大胆地将作文变为病历卡、日记、会议记录、广告、招聘启事等,我也因此能经常欣赏到一些披着时尚外衣的作文。
2.局部揉合,兼容并蓄
有时,彻底改变文章的面目要背离写作的要求,不能满足教材对某一目标写作能力的培养。此时,教师就要另辟他径,引导学生在不违背题意的前提下进行文章形式的创新。我采用的办法就是兼容并蓄,局部揉合,在紧扣文本要求的同时,鼓励学生在某一环节上求变化,进行大胆的创新。为了强化学生的这种创新意识,我每学期都要在班级之间或班级内部开展几次创新作文竞赛和创新作文展示活动。经常的熏陶,使许多学生已养成了创新作文形式的习惯,文章的形式可谓异彩纷呈,精彩无限。
有个学生抄了篇文章参加作文竞赛被点名批评,她感到非常懊悔,自尊心受到很大的打击。我没有再批评她,而是激励她写出好文章来证明自己。她于是把被批评后的感受写成了一篇文章《我哭了》。当时正好学了实用文体寻人启事,她在这篇文章中就巧妙而恰到好处地运用了寻人启事。她在借助景物描写反衬自己失落的心情后写道:
我漫步在路上,无知觉地走着,抬头一看,路边的墙壁上似乎贴满了“寻人启事”:
今天,本人丢失了“自我”。它包括:老师的信任,同学的称赞,父母的期望。丢失之后,本人痛不欲生。望知情者能帮我找回“自我”,本人当以涌泉相报。
原因:抄袭了一篇作文。
特征:省心省力但贻害无穷。
失主:某学生
日期:某月某日
这样在文章的中间插入寻人启事,不仅很好地配合相关描写来突出她的忏悔之情,重要的是使文章的形式顿显新奇,摇曳生姿,给人美的享受。
二、 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勇士
无论多漂亮的衣服都不能掩饰猪八戒的丑陋,所以作文也不能仅有一件漂亮的外衣,内容才是决定作文成败的关键,内容的创新更值得我们重视。而作文内容最忌讳鹦鹉学舌,人云亦云。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想他人所未想,写他人所未写,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内容创新方面,我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反其道而行之,反其意而用之——逆向思维的培养
古代一书生,为一女寿星写贺联,他先写了“这个婆娘不是人”众人一片嘘声,书生不以为意,微笑着把上联续完,“九天仙女下凡尘”,众人拍案叫绝。书生又续写下联,“三个儿子都是贼”,众人又是嘘声一片。书生又是一笑,接着写道,“偷得蟠桃奉双亲”,众人皆惊叹不已,掌声四起。书生能赢得一片掌声,是因为他能出其不意,出奇制胜,做出了令人羡慕不已的突破性发明创造,是书生的逆向思维助他赢得掌声。
逆向思维,看似荒唐,实际上是一种打破常规的,非常奇特而又绝妙的创新思维方法。如果,我们在学生的惯常思维中“投石击浪”,就能激活学生的逆向思维,收到“一石击破水中天”的奇效,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就会有独创性。
长期以来,我们的学生形成了思维定势,作文过于依赖作文书,根据范文割割补补,拾人牙慧,步人后尘,甚至照搬照抄,提不出与众不同的见解,吃别人咀嚼过的东西,毫无新意。因此,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打破常规思维的束缚,大胆地从问题的相反方向深入地进行探索和挖掘,写出人人心中皆有,而个个笔底全无的文章。
有一次我指导学生以母爱为话题进行诗歌创作。我启发学生:母爱是人世间最朴素的情感,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母爱,母爱是生活的动力,是温暖的源泉,是幸福的标志。有的学生说,我多么希望得到母爱,可是我却享受不到这份爱,因为我的母亲早就离我而去了;也有学生说,我得到的母爱令人羡慕,因为生活中母亲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它带来了信心、力量和勇气。应该说,学生的回答都很实在,都值得肯定。而令我大加赞赏的是,一位学生能够反其道而行之:我不需要母亲过分的爱,因为过分的爱给了我过度的负担,过多的精神压力。他给诗歌取的题目是《不做您的儿子》,这种反弹琵琶的创新方式让我惊叹不已。而全诗也基本上贯彻了这种逆向思维,他在诗歌开头写道: 妈妈,请不要给我太多的爱,
请暂停止给我的关怀,
我即使有颗贪婪的心,
也负不起这感情的债。
最后希望普天下的父母不要给子女如此沉重的爱。作者想人所未想,写人所不敢写,这样的立意避免了单一与狭窄,显得新颖、独特,高人一筹。
2.左思右想、旁敲侧击——侧向思维的培养
侧向思维的要意在于“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是左思右想,左右逢源,借助系统之外的信息、知识、经验来解决自己面临的难题。
达·芬奇创作《最后的晚餐》时,出卖基督的叛徒犹大的形象一直没有合适的构思。他循着正常的思路苦思苦想,始终没有找到理想的犹太原型。直到一天修道院院长前来警告他,再不动手画就要扣他的酬金。达·芬奇本来就对这个院长的贪婪和丑恶感到厌恶,此刻看到他,转念一想何不把他作为犹太的原型?于是他立即动笔把修道院院长画了下来,使这幅不朽名作中每个人都具有准确而鲜明的形象。
可见,侧向思维的优点就是在思维受阻达不到预先目标的情况下,及时转移思路,变换角度,继续思维下去,能够起到拓宽和启发创作思路的重要作用。
有一次,我有意让学生对风进行描写,学生冥思苦想就是不知道该如何下笔,因为风是无形的。然后,我把老舍的小说《在烈日和暴雨下》里面有关描写风的语句整理出来,让学生体会在作家笔下无形的风是怎样通过柳枝的变化变成有形的,风是如何由小变大的。我还把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印发给学生,让大家体会全文没出现一个“水”字,作家如何通过游鱼、细石、日光来写出水的清澈的。我告诉学生这就是侧向思维,就是通过旁敲侧击、曲径通幽的方式另辟蹊径,将思维流向由此及彼,从侧面扩展和推广,从新的角度探索被人们忽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美国著名科学家,电话的发明人贝尔说过:“有时需要离开常走的大道,潜入森林,你就肯定会发现前所未见的东西”,作文中运用侧向思维,可以使学生“离开常走的大道,潜入森林”,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收到独辟蹊径的效果,达到文章出新意的目的。
有次布置学生以《我的老师》为题作文。题目是老题目,学生的思维也呆板僵化,基本上是作文书上的老套套。要么是写老师像老黄牛一样勤勤恳恳工作的,要么是写老师如何关心学生的,要么是写老师教学水平有多高的,总之,是人家咀嚼过的牙慧,是一些老掉牙的赞歌。当然写这些东西未尝不可,但写多了,就会觉得腻味,毫无新鲜感。有一个学生就能运用侧向思维,“离开常走的大道,潜入森林”,发现“前所未见的东西”。他写道,“老师的服饰令我心仪,不是因为华丽,也不是因为高档,而是因为体现出了和他身份相称的那种简简单单自然得体的人性美。一件白色的衬衫,留有袖口,并微微上翘,让我不禁想到一个成语‘一尘不染’;一条棕色长裤配上一双棕色大头鞋,加上他从容的步伐,幽雅的风度,仿佛告诉你这才像老师。”作者这样通过老师自然得体的服饰,轻松幽雅的风度,反映老师对生活中美的追求,创意新奇,别开生面。
总之,“不是生活中缺少美,而是我们的眼睛缺少发现。”只要我们善于运用侧向思维,睁大眼睛,左顾右盼,就一定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写出比别人更有新意的文章。
3.海阔天空,任意驰骋——多向思维的培养
多向思维又称多方位思维、发散思维。它的特点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不同层次进行多方面的思维判断,从而形成解决问题的多种思路、多种方法、多种方案。
在讲《斑羚飞渡》时,我先不让同学看书,而是把斑羚当时的处境告诉大家,让学生去帮斑羚想一个摆脱困境的办法。同学们都摇头叹息,说斑羚已身处绝境,除了束手被擒,就是坠崖而死,能有什么办法。然后我让学生看书,看看斑羚是不是像我们同学那样毫无办法,有没有束手被擒。同学们看后,对斑羚那种为了种的延续牺牲一半成就另一半在空中做铺垫飞渡悬崖的办法大为惊叹。我接着对学生说,斑羚的办法也许并不是最好的办法,但它可以帮助同学打开思路,同学们在此基础上也许能想出更好的办法。同学们果然想了一些办法,有的说置之死地而后生,斑羚突然向猎人发起攻击,杀开一条血路,冲出包围;有的说斑羚通过集体的力量弄断一棵树,架到悬崖上逃到对岸去了。办法不一定好,但通过这种方法,大家悟出个道理,单向思维把大家的思路堵死了,多向思维能开阔大家的思路,发现许多新主意、新办法。
突破思维定势是多向思维的关键。教师要善于在学生思路闭塞的情况下,在他们的思维中“重重地敲响一锤”,使他们的思维顿时形成“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之势。让学生发挥思维的活力,从正反、上下、内外、前后等多方面去思考问题,寻求解答问题的答案,挖掘出众多新颖独特的信息。
再以学生写《我的老师》为例,学生独具匠心地通过服饰美和仪态美来反映老师对生活中美的追求,我就以此作为发散点“投石击浪”,让学生从其他侧面(可以是以非教师身份出现的)去发现一个更真实、更有人情味的教师形象,让学生重新写《我的老师》。学生的思路激活了,和前一篇相比,文章内容可谓格外出彩,令我大跌眼镜:有的写老师工作虽认真,但不关心妻子女儿,是个不合格的丈夫、父亲;有的写老师从不和他妻子走在一起,肯定是个不懂浪漫、没有情调的人;有的写老师从不跟师母吵架,老师很会协调家庭关系;甚至有的写从来没见老师干家务活,老师在家一定是个大男子主义者。其内容的大胆、率直令我这个老师赞叹不已。可见,教师如果掌握了点拨激活的艺术,学生的思维就会闪烁出智慧的火花。
创新作文教学是个永恒的极具挑战性的课题,我们每个语文教师要不断强化创新意识,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无限的时空领域”。
参考文献:
[1]包金艳.《浅谈小学语文教学创新之我见》[J].大观周刊,2011.
[2]唐新飞.《给思维开扇窗》[J].素质教育论坛,2007.
[3]钱威.语文教学艺术导论[M]. 新疆大学出版社,1997.
[4]于亚中,鱼浦江.中学语文教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作者简介:熊贞涛,浙江省余姚大隐中学,邮编:315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