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全球性学校教育课程改革中,人性化的教育理念显示出强大的感召力。在教育中弘扬人的主体性,发展人的潜能,弥补人性的缺陷,优化人性的表现,追求人的本性和全面发展,俨然成为当今教育改革的最强音。但是当今部分高职高专教育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效果并不尽如人意,作者认为教师的教育理念对其影响非常重要。本文主要从高职高专思政教育中教师如何将人性化教育理念运用于指导思政教育教学方面,对高职高专学生人性化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探讨。
关键词: 人性化 高职高专思想政治教育 途径
人性教育高举人性关怀与复归的大旗,以人为目的,倡导教人、做人、成人的教育,培养自我实现或充分发挥作用的人[1];反对单纯灌输知识、机械强化和条件作用的外在学习,主张将情智教育融为一体,开展最佳成长的内在学习,发扬学习自由和主动创造精神;主张学习是一种人际的相互影响,充分发挥教师在意义学习过程中促进者的作用[2],这便是人本主义心理学人性教育观的主要内容,主要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全人化教育。刘延东在全国职业院校讲话中提到“坚持育人为本。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为学生成长成才、终身发展打下基础”[3]。可见国家当前对职业院校教育发展理念与人性化教育理念具有共鸣。
一、思政教育中的人性缺失
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人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客观实践活动中都有思想活动。思想教育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历史上各个阶级都存在,只是到了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后,思想政治教育发生根本变革,成为无产阶级政党动员、组织人民群众推翻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政权,建设社会主义的有力工具。从而在本质上区别历史上一切社会形态的思想政治教育[4]。目前,大学生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被单纯认为是一门政治教育的意识逐渐强化,而同时肩负的社会教育与人性教育的重任体现并不明显,可从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教育制度不完善造成人性教育的缺失
新课改背景之下,学校教育在教材与教学方式等方面都进行了变革,但是由于新课改理念并没有深入人心,因此实施过程中仍旧会有很大偏差。高职高专教育教学中更加偏重于专业能力培养,思政教育所占课时少,教学任务重,因此教学计划安排中往往体现为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费用和人力,向大量学生灌输最大量知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考、合作和交流能力没有被重视,渗透人性化教育理念的课后活动不能有效展开,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引导或者多样的教学活动往往视为对教学任务的懈怠。
2.社会环境影响造成人性教育的缺失
我们生活在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社会,社会呈现出多元化趋势,人们的思想观念越来越多元化,人们对受教育者的评价标准发生了很大变化,学生更多地认为学习的目的就是找到好的工作。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对于他们来说也就是学习累的时候拿起来背一背的科目。因此,受教育者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往往找不到自己的选择和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的教育,相应地产生了如此的尴尬。
3.教师素质的不足造成人性教育的缺失
教师是知识经验的传递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以及课程的研制者。而在新课改轰轰烈烈的思想指导号召下,教师自身能够适应课改要求的相对很少,部分教师存在业务素质不高、缺乏正确价值观、有职业倦怠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包括人类产生以来所有的生活方式变化和思维理论的形成过程,如此包罗万象的学科往往被教师上成了最为枯燥的、最为乏味的课程。
二、凸显人性化色彩是高职高专思想政治教育新理念
教育理念是人们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教育发展的指向性的理性认识。教育理念一旦形成,就会成为相对稳定的精神力量,影响人们的教育价值观和方法论的形成,并对教育实践产生巨大的指导作用。
1.人性化价值观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价值观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具有重大的向导意义,每一个人都会有一种选择或者一种价值观。奥尔波特指出,价值观是人的未来定向的主观意义和倾向。每当某件事情使人感到有意义时,他就会体验到价值[5]。受教育不分高低,良好价值观的产生需要教育者精心培养。如今大学生年龄普遍为二十岁上下,处于可塑性较强、对社会影响较大的年龄阶段,在社会价值多元化的时代,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受教育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具有重要意义。
2.人性化学习观
人性化思想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满足人的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发现自己的学习方法,提出自己的问题,确定自己的学习进程并关心自己选择的结果。最有意义的学习过程正是按照这种方式进行的。这种由学习者主动积极参与的学习,要比被动的学习有效得多[6]。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中,需要学生发挥其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行学习以真正达到素质教育要求的水平。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对于教育改革具有现实性意义,对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也具有决定性意义。
3.全面关注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实质上应该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主要由以下事件构成:引起学生的注意并唤起他们的学习需要、就教学要达到的目标达成共识、激活学习所必需的先前经验、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源、引出作业并适时提供作业正确性的反馈、促进保持和迁移。应尊重学生的个人经验,并创造一切条件和机会,促进学生学习和变化。
三、人性化思想指导下的高职高专思政教学实践
职业院校毕业生已成为产业大军的主要来源,成为实体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7]。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承担着国民生计发展的重任。而没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所有努力都不会取得预想的效果。正如邓小平指出的:“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8]有效实施新的教学理念,使受教育者全面发展,要求教师先有较高的驾驭这些理念的能力。 1.树立新的教学观
思政课给予学生的不应该是一些概念、原则、结论,而应该是一种理论思维,使学生学会认识世界、认识当代社会及具备正确分析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9]。当代社会正在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当代教育正在从专才教育向通识教育转换,这一切有力地牵动着教学观念的变革。教师在新的教学观念中担任重要角色,其清晰有效的讲授可以在师生互动中点拨、引领、启发、强化,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10]。
2.充分利用丰富的课程资源
课程改革一再倡导教师要有课程资源意识,不过是建议教师重新加工教材并寻找相关教育资料。从广义上讲,我们试图带给学生的和学生体验到的一切都是课程。凡是有助于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活动所能开发与利用的物质的、精神的材料与教材都是课程资源。有课程资源意识的教师,能够充分利用丰富的课程资源,努力为学生提供丰富、有用、有趣的知识。高职高专思想政治教学课程更是一门包罗万象的学科,正确的历史观、哲学观、价值观都需要丰富的课程资源进行支撑,在教师的实践指引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会得到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
3.加强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和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个人责任感,提高合作、沟通、交流的能力。笔者在任教过程中保证学生表达自我观点的时间,鼓励学生以小组形式多角度、多样化地进行时评,举办“新闻一刻钟”、辩论赛、时事政治评论演讲等活动,在授课过程中重视学生的参与度与吸收能力,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发现,这样不仅能促进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而且有助于学生在团结协作中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蓝文权,蒙运芳.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研究[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02).
[2]车文博著.人本主义心理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437.
[3]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开创我国现代职业教育新局面——刘延东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4.6.23.
[4]邱伟光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史[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12.
[5][6]车文博著.人本主义心理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402,443.
[7]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开创我国现代职业教育新局面——刘延东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4.6.23.
[8]金一鸣,唐玉光主编.中国素质教育的政策研究[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10:17-18.
[9]蓝文权,蒙运芳.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研究[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02).
[10]姜凤华.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与实践研究[M].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1:190.
关键词: 人性化 高职高专思想政治教育 途径
人性教育高举人性关怀与复归的大旗,以人为目的,倡导教人、做人、成人的教育,培养自我实现或充分发挥作用的人[1];反对单纯灌输知识、机械强化和条件作用的外在学习,主张将情智教育融为一体,开展最佳成长的内在学习,发扬学习自由和主动创造精神;主张学习是一种人际的相互影响,充分发挥教师在意义学习过程中促进者的作用[2],这便是人本主义心理学人性教育观的主要内容,主要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全人化教育。刘延东在全国职业院校讲话中提到“坚持育人为本。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为学生成长成才、终身发展打下基础”[3]。可见国家当前对职业院校教育发展理念与人性化教育理念具有共鸣。
一、思政教育中的人性缺失
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人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客观实践活动中都有思想活动。思想教育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历史上各个阶级都存在,只是到了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后,思想政治教育发生根本变革,成为无产阶级政党动员、组织人民群众推翻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政权,建设社会主义的有力工具。从而在本质上区别历史上一切社会形态的思想政治教育[4]。目前,大学生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被单纯认为是一门政治教育的意识逐渐强化,而同时肩负的社会教育与人性教育的重任体现并不明显,可从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教育制度不完善造成人性教育的缺失
新课改背景之下,学校教育在教材与教学方式等方面都进行了变革,但是由于新课改理念并没有深入人心,因此实施过程中仍旧会有很大偏差。高职高专教育教学中更加偏重于专业能力培养,思政教育所占课时少,教学任务重,因此教学计划安排中往往体现为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费用和人力,向大量学生灌输最大量知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考、合作和交流能力没有被重视,渗透人性化教育理念的课后活动不能有效展开,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引导或者多样的教学活动往往视为对教学任务的懈怠。
2.社会环境影响造成人性教育的缺失
我们生活在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社会,社会呈现出多元化趋势,人们的思想观念越来越多元化,人们对受教育者的评价标准发生了很大变化,学生更多地认为学习的目的就是找到好的工作。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对于他们来说也就是学习累的时候拿起来背一背的科目。因此,受教育者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往往找不到自己的选择和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的教育,相应地产生了如此的尴尬。
3.教师素质的不足造成人性教育的缺失
教师是知识经验的传递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以及课程的研制者。而在新课改轰轰烈烈的思想指导号召下,教师自身能够适应课改要求的相对很少,部分教师存在业务素质不高、缺乏正确价值观、有职业倦怠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包括人类产生以来所有的生活方式变化和思维理论的形成过程,如此包罗万象的学科往往被教师上成了最为枯燥的、最为乏味的课程。
二、凸显人性化色彩是高职高专思想政治教育新理念
教育理念是人们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教育发展的指向性的理性认识。教育理念一旦形成,就会成为相对稳定的精神力量,影响人们的教育价值观和方法论的形成,并对教育实践产生巨大的指导作用。
1.人性化价值观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价值观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具有重大的向导意义,每一个人都会有一种选择或者一种价值观。奥尔波特指出,价值观是人的未来定向的主观意义和倾向。每当某件事情使人感到有意义时,他就会体验到价值[5]。受教育不分高低,良好价值观的产生需要教育者精心培养。如今大学生年龄普遍为二十岁上下,处于可塑性较强、对社会影响较大的年龄阶段,在社会价值多元化的时代,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受教育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具有重要意义。
2.人性化学习观
人性化思想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满足人的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发现自己的学习方法,提出自己的问题,确定自己的学习进程并关心自己选择的结果。最有意义的学习过程正是按照这种方式进行的。这种由学习者主动积极参与的学习,要比被动的学习有效得多[6]。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中,需要学生发挥其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行学习以真正达到素质教育要求的水平。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对于教育改革具有现实性意义,对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也具有决定性意义。
3.全面关注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实质上应该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主要由以下事件构成:引起学生的注意并唤起他们的学习需要、就教学要达到的目标达成共识、激活学习所必需的先前经验、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源、引出作业并适时提供作业正确性的反馈、促进保持和迁移。应尊重学生的个人经验,并创造一切条件和机会,促进学生学习和变化。
三、人性化思想指导下的高职高专思政教学实践
职业院校毕业生已成为产业大军的主要来源,成为实体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7]。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承担着国民生计发展的重任。而没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所有努力都不会取得预想的效果。正如邓小平指出的:“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8]有效实施新的教学理念,使受教育者全面发展,要求教师先有较高的驾驭这些理念的能力。 1.树立新的教学观
思政课给予学生的不应该是一些概念、原则、结论,而应该是一种理论思维,使学生学会认识世界、认识当代社会及具备正确分析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9]。当代社会正在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当代教育正在从专才教育向通识教育转换,这一切有力地牵动着教学观念的变革。教师在新的教学观念中担任重要角色,其清晰有效的讲授可以在师生互动中点拨、引领、启发、强化,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10]。
2.充分利用丰富的课程资源
课程改革一再倡导教师要有课程资源意识,不过是建议教师重新加工教材并寻找相关教育资料。从广义上讲,我们试图带给学生的和学生体验到的一切都是课程。凡是有助于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活动所能开发与利用的物质的、精神的材料与教材都是课程资源。有课程资源意识的教师,能够充分利用丰富的课程资源,努力为学生提供丰富、有用、有趣的知识。高职高专思想政治教学课程更是一门包罗万象的学科,正确的历史观、哲学观、价值观都需要丰富的课程资源进行支撑,在教师的实践指引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会得到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
3.加强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和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个人责任感,提高合作、沟通、交流的能力。笔者在任教过程中保证学生表达自我观点的时间,鼓励学生以小组形式多角度、多样化地进行时评,举办“新闻一刻钟”、辩论赛、时事政治评论演讲等活动,在授课过程中重视学生的参与度与吸收能力,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发现,这样不仅能促进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而且有助于学生在团结协作中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蓝文权,蒙运芳.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研究[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02).
[2]车文博著.人本主义心理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437.
[3]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开创我国现代职业教育新局面——刘延东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4.6.23.
[4]邱伟光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史[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12.
[5][6]车文博著.人本主义心理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402,443.
[7]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开创我国现代职业教育新局面——刘延东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4.6.23.
[8]金一鸣,唐玉光主编.中国素质教育的政策研究[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10:17-18.
[9]蓝文权,蒙运芳.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研究[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02).
[10]姜凤华.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与实践研究[M].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1: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