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美国大学,一般教职分为三个等级:助理教授、副教授和教授。绝大部分的高校,把副教授称作是“高级学术职称”,一般都会给予终身教职。哈佛大学只给正教授以“终身教职”。尽管不是按人的年龄来划分的,但是在笔者看来,所谓“初级职位教师”,其实就是青年教师。在美国,若按平均数计算,到博士毕业时,应该是28岁左右。在哈佛大学,教师一般需要七八年才能当上正教授。最快应该在35岁左右。因此,这一年龄段,称为“青年教师”也未尝不可。
考核的三个层级
以英语专业为例,对青年教师的考察,大致分为三个层级:英语系、英语系所属的文理学院和校级。在英语系,一般会成立一个由系主任任命的评定委员会,主要负责该系人员的晋升问题。对于晋升人员的第一次考核是从其入职的第二年开始的,但这一次的考核比较随意,主要是了解其教学、科研状况,使其更好地走上教学和科研的轨道,主要方式是与晋升人员谈话、了解情况等。
第二次考察是在其入职的第四年,这次考核就很正式了,因为此次考核决定着他是否能够晋升副教授——如果这一次晋升不了,就意味着今后几年内失去了在哈佛大学获得终身教职的机会。因此当事人会非常重视,需要上交各种材料,包括科研、教学方面的。系评定委员会在查看相关资料等工作的基础上写出推荐意见。之后,系主任会联系校外专家,请求校外专家为晋升人员写推荐意见。待收到外审意见之后,系主任会召集全体教授讨论,然后再进行投票表决。表决之后,上报学院,由学院院长等组成的一个评审委员会对系里提交的材料与意见进行审核。如果没有异议,评审委员会会附上一封起草的任命信件返给系主任。
到了第7年,就是要决定是否给终身职位的时候了。按照哈佛大学的规定,这个阶段英语系的考核程序与上述无异。但在这一关时,系主任需要收到的推荐意见函,达到12封至15封之多!而且,系主任会在信中明确要求将晋升人员与该领域中顶尖的4位至5位学者进行对比。之后,系里的评定委员会要写出推荐意见,且必须要说明晋升人员所提交材料的优势与弱点,然后拿给全系教授传阅。大家在此基础之上讨论,投票表决是否推荐晋升。如果大多数人的投票结果是赞同的,那么系主任会写出系里的最终意见,连带晋升者的材料一同上报学院。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一环节,无论赞同与否,每个投票者都要写一封密件,写明同意与否定的原因,然后同晋升人员的材料一同上报学院。之后,就到了学院这一关,由院长组成的评审委员会对此进行审核,做出是要向校长及特别委员会提交材料,还是其他的决定。
如果材料提交到了校长及任命的特别委员会,那就进入到了一个非常严厉的阶段,因为所有终身教职的任命权最终取决于校长。并不是说校长一人说了算,而是由其任命一个特别的临时委员会,由校长或者教务长主持会议。这个委员会一般由3位校外知名专家和2位(并非来自晋升者所在院系的)校内专家,以及相关的校级与学院领导组成。在这个阶段,学校会聘请外面的专家参与到会议之中接受询问。以写推荐信的专家为例,有人说某人可以,有人说其他人最好,这时就会有一个比较。多诺霍教授笑着跟我提到,自己评审多年之后听说,会上有一个评委的质疑问题令被问者感到非常气愤。当然,这实际上也说明了在校长及特别委员会这个阶段,评审不是走过场。而且,会议还会专门把晋升者所在院系的教授代表,一个个单独请来当面面谈。这些人被称作是证人。为了保证公平公正,这个委员会的组成及其相关活动属于绝密。一旦会议形成了决议,最终由校长决定是否给予终身教职。然后,委员会会迅速通知院系领导以及本人。这个决定只有“同意”或者“不同意”,而不给出具体的原因。
职称晋升没有硬性规定
尽管上述说法似乎只提到了规则和程序,但对于青年教师来说,但通常没有具体的教学和科研的数量规定,主要还是看教师的著述。对于第二年入职的人,一般来说不太有要求,但到了第四年就会有一定的要求。到了第七年就更是如此,不仅要看青年教师出了几本书,是在哪些出版社出版著名著作,还要看参加了多少次学术会议,发表了多少会议论文等。但是,并没有硬性的数量规定。一般来说,教师晋升评审委员会会有个前后的对比,比如把之前大家认定的人员作为一个标杆,来对比一下晋升人员的情况。
可以说,哈佛大学相当严格的制度以及对学术的崇高追求,要从规则上保证哈佛大学永远拥有最好的教师。
考核的三个层级
以英语专业为例,对青年教师的考察,大致分为三个层级:英语系、英语系所属的文理学院和校级。在英语系,一般会成立一个由系主任任命的评定委员会,主要负责该系人员的晋升问题。对于晋升人员的第一次考核是从其入职的第二年开始的,但这一次的考核比较随意,主要是了解其教学、科研状况,使其更好地走上教学和科研的轨道,主要方式是与晋升人员谈话、了解情况等。
第二次考察是在其入职的第四年,这次考核就很正式了,因为此次考核决定着他是否能够晋升副教授——如果这一次晋升不了,就意味着今后几年内失去了在哈佛大学获得终身教职的机会。因此当事人会非常重视,需要上交各种材料,包括科研、教学方面的。系评定委员会在查看相关资料等工作的基础上写出推荐意见。之后,系主任会联系校外专家,请求校外专家为晋升人员写推荐意见。待收到外审意见之后,系主任会召集全体教授讨论,然后再进行投票表决。表决之后,上报学院,由学院院长等组成的一个评审委员会对系里提交的材料与意见进行审核。如果没有异议,评审委员会会附上一封起草的任命信件返给系主任。
到了第7年,就是要决定是否给终身职位的时候了。按照哈佛大学的规定,这个阶段英语系的考核程序与上述无异。但在这一关时,系主任需要收到的推荐意见函,达到12封至15封之多!而且,系主任会在信中明确要求将晋升人员与该领域中顶尖的4位至5位学者进行对比。之后,系里的评定委员会要写出推荐意见,且必须要说明晋升人员所提交材料的优势与弱点,然后拿给全系教授传阅。大家在此基础之上讨论,投票表决是否推荐晋升。如果大多数人的投票结果是赞同的,那么系主任会写出系里的最终意见,连带晋升者的材料一同上报学院。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一环节,无论赞同与否,每个投票者都要写一封密件,写明同意与否定的原因,然后同晋升人员的材料一同上报学院。之后,就到了学院这一关,由院长组成的评审委员会对此进行审核,做出是要向校长及特别委员会提交材料,还是其他的决定。
如果材料提交到了校长及任命的特别委员会,那就进入到了一个非常严厉的阶段,因为所有终身教职的任命权最终取决于校长。并不是说校长一人说了算,而是由其任命一个特别的临时委员会,由校长或者教务长主持会议。这个委员会一般由3位校外知名专家和2位(并非来自晋升者所在院系的)校内专家,以及相关的校级与学院领导组成。在这个阶段,学校会聘请外面的专家参与到会议之中接受询问。以写推荐信的专家为例,有人说某人可以,有人说其他人最好,这时就会有一个比较。多诺霍教授笑着跟我提到,自己评审多年之后听说,会上有一个评委的质疑问题令被问者感到非常气愤。当然,这实际上也说明了在校长及特别委员会这个阶段,评审不是走过场。而且,会议还会专门把晋升者所在院系的教授代表,一个个单独请来当面面谈。这些人被称作是证人。为了保证公平公正,这个委员会的组成及其相关活动属于绝密。一旦会议形成了决议,最终由校长决定是否给予终身教职。然后,委员会会迅速通知院系领导以及本人。这个决定只有“同意”或者“不同意”,而不给出具体的原因。
职称晋升没有硬性规定
尽管上述说法似乎只提到了规则和程序,但对于青年教师来说,但通常没有具体的教学和科研的数量规定,主要还是看教师的著述。对于第二年入职的人,一般来说不太有要求,但到了第四年就会有一定的要求。到了第七年就更是如此,不仅要看青年教师出了几本书,是在哪些出版社出版著名著作,还要看参加了多少次学术会议,发表了多少会议论文等。但是,并没有硬性的数量规定。一般来说,教师晋升评审委员会会有个前后的对比,比如把之前大家认定的人员作为一个标杆,来对比一下晋升人员的情况。
可以说,哈佛大学相当严格的制度以及对学术的崇高追求,要从规则上保证哈佛大学永远拥有最好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