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点军校如何培育领导力(上)

来源 :中外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baihuo1979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点军校培养出这么多位将军和企业界的领军人物,到底因何成就?
  
   2010学年的最后一堂课,身为北大国际(BiMBA)院长的杨壮教授头一次迟到了。原因是出门时忘记带一个包,中途返回去一趟。按照他和学生们定下的规矩,谁迟到谁就必须被罚做俯卧撑,他也不能例外。他说这个规矩源自西点军校。而实际上,杨壮在北大国际(BiMBA)EMBA班的课堂上讲授的,就是来自西点军校的领导力课程。“待会儿课间休息,我来做俯卧撑。尽管我不太会做,但是也要做。”杨壮说。讲台下面,掌声响起。
   在商界,西点军校早就大名鼎鼎,因为它的确具有神奇的光环:自1802年建校以来,西点军校培养出了2位总统、4位五星上将、3700名将军——在美国陆军中,40%的将军来自西点军校;二战后,在世界500强的历任高管中,有1000多名董事长、2000多名副董事长,以及5000多名总经理来自西点军校——全美任何一所商学院都没有培养出如此众多的管理精英。
   杨壮这些年一直在关注的一个问题是,西点军校培养出这么多位将军和企业界的领军人物,到底因何成就?支撑它的核心因素究竟是什么?
  
   执行力源于身体力行
   2005年开始,北大国际(BiMBA)开始尝试与西点军校合作,引入西点军校的各种课程,其中就包括了领导力课程。但双方的合作远不止于此。除了邀请西点军校的教授来中国授课之外,BiMBA还派出MBA学员去西点军校进行参与式体验,亲自感受其独具风格的训练方式。杨壮还记得,刚入学的新生,包括BiMBA派过去的学员,第一堂要经历的课程是“被训斥”。“在报到的程序中,那些刚加入的新生几乎一路上都在受到不同教员的严厉训斥。在那种训斥压力下,即便是很简单的事情,你基本上都不得要领,都会做错,犯出你想像不到的错误。”杨壮回忆说。
   前两年的合作中,杨教授享有某种“特权”,他只是端着摄录机一路在拍摄学员受训的“惨烈”场面。但好景不长,到2007年再去的时候,西点军校的领导系主任不干了,他委婉地对杨壮说:“杨教授,其实,我可以帮你拍摄。”杨壮领会他的意思:我们西点的方式是,如果你想让大家做一件事情,你必须要身体力行去做。而两年来,你一直都是让别人去做,自己却拿一个录像机在照西洋镜,那不行。
   无奈之下,杨壮玩了回真格的。“结果我受的训斥比学生还厉害!”至今回忆起来,杨壮仍心有余悸。
   西点理念的第一条:身体力行。根据西点军校的理解:一个领军人物让别人做的事情如果自己不做,基本上等于没有执行力。
   但这点对于许多人来说都是个挑战。杨壮经常会被邀请去一些公司讲授领导力和执行力的培育问题,而经常遇到的情况是,这些公司的领导者时常抱怨执行力度不够。而通常稍作调查,就很容易发现:这些公司的领导说什么没问题,但他自己不去做。“不去亲自实践,你怎么给员工做示范?”每当这时,杨壮就会反问他们。
  
   将意识转化为习惯
   然而,仅仅有了身体力行的意识还远远不够。按杨壮理解,西点军校所提倡的领导力、执行力其实是一种习惯。“当你没有这种习惯的时候,你说等到了那种情境下,我自己就可以做出别人所没有做出的事情,这不太可能。”杨壮说。
   现在,最大的挑战是,这种意识如何才能转化为习惯?
   西点军校援用了古希腊人的一个观点。这个观点认为:人的体能、大脑和精神三者相互依赖,不可分割。杨壮解释说:西点军校之所以极为强调体能,不是因为他们想让学员变成五大三粗的运动员,而是因为体能本身是对精神的塑造和支撑,而且这种东西是极为关键的。大脑的知识、健壮的体能,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个人强大的精神力量,这种精神能支持人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做到巍然不动。而顽强的精神,是一个人在社会中成功的关键,对一个组织的成功也极为重要。
   “西点精神培养的过程中,他们的使命大家也都熟悉:责任、荣誉、国家。”杨壮说,“西点军校学员需要确定的角色定位,在战场上是斗士,在社会上是公仆;平常做一个品德高尚的领导者,在军队里是一个职业军人。”
   基于这样的定位,在这些角色建立过程中,在西点军校整个培育过程中,它建立起了它的基本原则,包括六个方面:
   首先是全身心投入。在西点的领导力训练中,你是要完全进入这个环境的,24×7×47。就是说,一天24个小时,一周7天,一年中除去假期,还有47个星期,全部都要遵循这个原则。
   第二是标准。在学习中暴露出自身发展中的缺口,找到缺口,你自己要进行弥补,在品格上进行改善提高。
   第三是模范。每一个人都要身体力行,47周中的每24个小时,每一个人都是一个领军人物,每一个人都是一个领导人。你的行为举止会对别人产生影响。
   第四是“长灰线”。长灰线是西点军服上的一个标志,这代表的是200多年来西点的传承和责任,这是他们的传统。
   第五是激发,激发燃烧起每个士官生的热情。
   第六是发展,学习的重点是不断提升自身素质,让意识逐渐成为习惯。
  
   极限过后,无坚不摧
   杨壮认为:在西点军校上学是很难的,西点的很多学生都首先要挑战自己。许多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会被淘汰出局,能留下来的就看自己能不能把那些原则的东西坚持下来,能不能接受随之而来的训练过程中的各种严酷挑战。
   西点的训练方法有一套完整的体系:一开始就给学员以强烈的挑战,让他通过这些经验去发展自己,这是发展性的经验。同时,会不断给学员进行强大压力的训练,包括体能和智能上的训练,以提高其抗压的能力。而在这个过程中,集中挑战关键是对学员在整个过程中的反应进行不断的反馈,找到其发展过程中的缺陷,再通过360度的评估,包括正式和非正式评估,对其进行评定。不断进行开放式探讨和内在反思。这样,通过四年的训练,学员得到学校方方面面的资源和领导的支持,通过精心设计的不同情境的训练,最后被培养成为一个领军人物。
   在西点军校,杨壮曾遇到过一个年过古稀的老将军,这位将军退休之后到一个大学当校长。杨壮问这位老将军: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可能会碰到很多不尽人意的事,这些事总会让我们感到苦恼和烦躁,当您遇到这种事情的时候您会有什么反应?老将军思绪良久,然后非常平静地说:“我一生中没有遇到什么很烦恼的事情。遇到的只有挑战,西点的经历使我得以成功地面对每一次挑战,没有一次挑战把我打倒。”
   正如西点自己所宣传的那样,学员在进来之前是一颗煤球,经过两大因素,第一叫压力,第二叫热量,这两大因素的强度都到了极点,到了人几乎不能承受的程度,这样,最后出炉时,就成了钻石。没有压力,没有热量,钻石永远出不来。西点人用“Hard”这个词,来形容这种精神,就是像一个岩石一样坚硬,不可摧垮。这也正是杨壮反复所强调的,西点的精神就是在任何压力下,永远不倒。
   而对那些经历过这种严酷训练的士官生而言,当真正达到极限时,就什么事情都不在话下了,无坚不摧。
   在西点军校的整个培育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思维,也涉及到商学院的教育理念,那就是,这些入学的学员在挑选的时候已经具备了很高素质,等到了西点之后一加温,马上就可以变成领军人物,这是一类。还有一类,可能来之前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但经历了这一整套的训练之后,实际上也已经达到了社会精英的素质。
   如今,受惠于中国经济的发展,许多企业家事业做得红红火火,但内心相当脆弱,一有风吹草动精神马上崩溃,这种现象非常普遍。“这是我们需要向西点学习的地方。我们学它不是学它的很多技能,不是学它的很多技术,我们要学它的是这种无坚不摧的精神。”杨壮说,“西点军校培养领军人物的独到之处,就是塑造所谓有品格的领军人物。”而领军人物的品格,根据西点的解释,包括追求真理、评判是非,在行动中表现出的勇气、承诺和责任;还包括道德,最高品德;同时也包括坚定、决断、自我约束和判断力。管理(待续)
   (本稿件素材取自北大国际(BiMBA)课堂,在此特别鸣谢)
   责任编辑:焦 晶
其他文献
课堂教学,处于学校教育的核心地位,是教学的主要形式.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作为一名教授语文课十八年的老师,我深感提高语文课课堂教学质量的重
期刊
在中部崛起的大势下,企业如何在“恐惧”中理性“贪婪”?当新36条逐步落实,民营资本该如何甄别与自我保护?在产业结构升级期,如何把控新兴产业的机遇和风险?除了价格抄底,中国企业在
纳税筹划在现代企业的经营理财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就纳税筹划的概念、意义及税收筹划的理念、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期刊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从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是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传统的被动学习
期刊
2007年9月,我来到青木关中学,我所任教的班级的各科成绩在期末以前却持续低靡,物理科目自然也"难逃厄运。"第一次月考之后,我们对整个年级的总体情况和单项指标进行了统计,
根据辽宁省高速公路网建设规划,辽宁将建成以沈阳为中心,连接铁岭、抚顺、本溪、辽阳、辽中、新民六大节点的“辽宁中部环线”。这条环线将成为环沈阳的沈阳新外环,缩短沈阳与六
论坛嘉宾:王建国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教授  吴晓波 著名财经作家、蓝狮子图书出版人  张晓东 远大科技集团副总裁  张天晓 上海今日动画影视文化公司董事长  杨景全 思诺恩科技董事长  主 持 人:刘?戈 CCTV经济评论员  新兴产业有未来吗?  主持人:在光伏产业经历危机之后,下一个可能是哪个产业?在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里面,哪些行业目前已经看到了隐忧?哪些则可能还会健康快速发展?  王建国: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