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一个名为“点名时间”的网站,第一次将“众筹”的概念引入中国。然而四年之后,“众筹”被中国人玩坏了:一方面,它野蛮进化到了4.0版本,引得互联网巨头纷纷涉足、政府为它专门出台文件、研究者仍然在为它如何能与企业融资和创新创业服务而各树新说;另一方面,众筹在混沌中慢慢分化成了股权类众筹、回报类众筹、公益类众筹等各种类型,成为了很多行业营销和转嫁成本的手段,不仅赶走了参与者,也让一批众筹平台无以为继,“点名时间”也在先烈的名单之内。
始于文艺
功利者绞尽脑汁想通过众筹榨取最大的利益,却忘记了“众筹”一词是如何诞生的:
1713年,英国诗人亚历山大·蒲柏(Alexander Pope)开始着手将15693行的古希腊诗歌翻译成英语。启动翻译计划之前,蒲柏向大众宣布,如果有人愿意提前资助他专心于翻译工作,他承诺在完成翻译后向每位支持者提供一本六卷四开本的英文版的《伊利亚特》(Iliad)。这个承诺得到了575个人的支持,总共筹集了4000多几尼(相当于今天的50多万英镑)去帮助他完成翻译工作,这些支持者的名字也被列在了早期翻译版的《伊利亚特》上。
5年之后,蒲柏高质量地完成了注释版的《伊利亚特》,这个译本被第一部现代英语词典的编纂者塞缪尔·约翰逊(Samuel Johnson)称为“世界前所未见的高贵的诗译作”,蒲柏因此获得荣誉与经济的双丰收,荣登英国桂冠诗人的宝座。
于是,英语词典里有了crowdfunding(众筹)一词。
在这件事80年后,莫扎特想要在维也纳音乐大厅表演刚刚谱写的三部钢琴协奏曲。他去邀请一些潜在的支持者,愿意向这些支持者提供手稿。第一次寻求赞助以失败告终,不过一年以后,他再次尝试寻找赞助,最后有176名支持者让他这个愿望得以实现,这些人的名字同样也被记录在协奏曲的手稿上。
1885年,法国赠送给美国百年诞辰的礼物自由女神像运到了纽约,但浪漫的法国人却忘了给女神像附带一个基座。此时,后来写入世界新闻史的约瑟夫·普利策在自己的《世界报》头版社论发起了可能是历史最著名的一次众筹:“现在只有一个办法能够拯救女神,那就是我们必然尽快筹款。我们不要期待百万富翁出这笔钱,自由女神不是法国百万富翁送给美国百万富翁的礼物,而是全体法国人民送给全体美国人民的礼物”。
普利策承诺:出资者只要捐助1美元,就会得到1个6英寸的自由女神雕像;捐助5美元可以得到1个12英寸的雕像。普利策带头捐了250美元,项目最后得到了全世界各地共计超过12万人次的支持,筹集的总金额超过10万美元。
半年后,自由女神永远站立在纽约哈得逊河口。
事实上,众筹至今也是文艺圈的菜。2001年开始运营的ArtistShare是互联网众筹的始祖,这家最早的众筹平台通过新颖的原创项目筹措渠道同时惠及艺术家和粉丝,并创造了一个坚定、忠诚的粉丝基地。2005年,美国作曲家Maria Schneider的“Concert in the Garden”成为格莱美历史上首张不通过零售店销售的获奖专辑,Schneider因为该专辑获得4项格莱美提名,并最终荣获“最佳大爵士乐团专辑”奖——而这张专辑正是ArtistShare的第一个粉丝筹资项目。
回归文艺
当“众筹”在中国被互联网打造成了一种“商业模式”之后,功利的目的性似乎与这些浪漫的故事渐行渐远,不过当人们渐渐厌烦了铜臭气之后,众筹在中国开始向文艺圈回归——这些众筹的很多回报,除了一点纪念品,更多是精神上的,而这仍然令他们的资助人参与热情高涨。
8月8日,北京北展剧场的一场演唱会就是众筹在中国文艺圈的一次全新“上演”。这场演唱会的背后有两个人:一个是唱片公司“十三月”的老板卢中强,一个是民谣歌手大冰。
对于很多文艺青年来说,“十三月”与卢中强是没有拘束的民谣的符号,大冰与“大冰的小屋”则是自由生活的象征。前者九年时间里出了十九张唱片,组织了三百多场演唱会,让十一位民谣歌手不再小众,后者则保持着丽江最后一个火塘的原生态,流动的歌手们每晚挤在一起,只用吉他唱自己的歌。
两年前二人相识,听完大冰的经历,看完他写的关于丽江流浪歌手群像的书,“好玩的音乐”加上“好的故事”,卢中强觉得这两样东西应该可以碰撞出来点什么。去年12月他带着15人的团队来到丽江,用九天时间拍摄出了一部半个多小时的音乐纪录片《大冰的小屋》。镜头里大家捂着棉衣围坐在火塘边的场景并不夸张,卢中强说每天晚上在客栈都要用矿泉水瓶子装上热水把被子先滚一遍,睡觉在被子里就定住不敢挪窝儿。
卢中强本来是想在京东发起一个“唱片众筹”,把这些流浪歌手们的歌做成一张唱片发行完了事,但在杭州遇到“开始众筹”的CEO徐建军之后,对方给了他一个更大胆的方案:众筹一场在北京的演唱会。
徐建军的建议让他动心,是因为他在看过“开始众筹”已经上线的项目之后,觉得“他不像是在做一个产品,而是在做一个作品”,惺惺相惜的感觉让卢中强放弃了去京东的想法。
5月29日晚上10点整,“民谣在路上·大冰和他的朋友演唱会”在“开始众筹”上启动,目标80万元。结果,数据很快就让所有人松了一口气:上线3小时,12万;18小时后,30万;24小时,40万,已经完成了目标的一半——当然这要拜整个项目团队的准备周全所赐,在项目上线的同一时间,大冰的微博、歌手们的微博,以及70个微信公号,都发布了与众筹网站上相同的故事——卢中强作为项目的发起人,他绘声绘色描述了一群“音乐怪侠”的形象,让人读完之后对丽江式的自由心有所想、念念不忘。之后,自然是进入众筹的网页,一看究竟。 参与众筹的人很快被“导入”到事先建好的10个QQ群和50个微信群里,人数增长之快让“十三月”的后台团队手忙脚乱,微信里每天超过1000万的互动信息,在开始阶段,“十三月”的团队还试图能主动与几十个群的粉丝们互动,但结果是手机刷爆——不过很快,像百度贴吧一样,每个群里自己选出了管理员,项目团队只要与管理员互动,管理员自然会把群“管理”得十分活跃。
6月4日,卢中强拍的那部音乐纪录片在几大视频网站同期上线,大冰将纪录片群发私信,为众筹的尾声阶段成功完成了“助推”,最终,这个项目筹集到了111万多元的资金,成为了“开始众筹”第一个超过百万的项目,有将近3500人参与众筹,而粉丝用户数则有7000多人。
最让人想不到的是,最受欢迎的回报项目,并非是88元的“住宿 听现场演唱”,而是5000元的“名誉出品人”,更令人能感受到狂热的是,下单资助5000元的人,几乎都是上班族,而这个数额差不多是一个年轻人一个月的薪水,“他们宁可不吃不喝了”。
卢中强从未想到过在相对小众的民谣这里,居然可以像韩国流行音乐一样,搞了一把感觉酸爽的“粉丝营销”。卢中强希望这次众筹能成为尝试改变民谣生态的一个起点:“计划往下成为产品线,做6场演唱会,形成一个平台,做纪录片、唱片合集、视频 电台 文学网站,以后唱片公司的功能会越来越萎缩,搭建数据模型,构建强粉丝关系,不停构建互动,以新的玩法重新构建演出生态,可能会给华语音乐一个新的爆发可能。”
如果说卢中强的尝试与之前众筹在西方历史上那些集中于文学、艺术等创意类领域的故事有着高度的相似性,商业与情怀兼具,那么有更多的有着文艺情怀的个体,同样也在通过众筹实现着自己或大或小的人生目标——他们目标当然是非物质性的,而且极具个性——可能是爱情、亲情与故土之情,可能是挽救和保护一座马上坍塌的建筑和一种即将失传的艺术,也可能是表达一种态度、追求和叛逆。
在今天,众筹,已经成为了我们报复平庸的一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