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次教学在独立学院经济数学改革的探索

来源 :经济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xiaor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以山西大学商务学院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利用SPSS统计软件中的频数(Frequencies)分布分析和均值比较过程(Compare Means)对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从大学新生入学数学成绩的差异性和数学学习的适应性阐述了学院经济数学教学实施分层次教学的必要性。从教材分层,学生分层,教学分层,评价分层三个方面提出了分层次教学实施的具体方案。最后,针对独立学院说明了分层次教学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分层次教学 独立学院 经济数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8-121-02
  
  大学数学是理工科专业构建知识体系的重要基础,大学数学的理论知识和思维方法是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的重要工具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独立学院的学生基础相对较差,学习习惯相对而言也不如一本和二本的学生好。数学自身的特点加上独立学院学生的实际情况,促成了数学课在独立学院中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局面。
  一、独立学院实施分层次教学的必要性
  1.新生入学成绩的差异性。笔者对山西大学商务学院2011级五个专业新生大学入学数学成绩作一统计(见表1)。
  由上述统计表可以看出,各专业学生入学的数学平均成绩差距不大,但各专业内部学生数学成绩的极差特别大。数学成绩的差距反映了学生之间在数学知识掌握程度、数学想象、思维能力、对数学学习的态度等方面有显著差异,这些差异就是学生进人大学后学习数学的认知基础和情意水平方面的差异。
  2.大学新生数学学习适应性的差异。为了了解独立学院学生对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以及对教师教学方法的适应性,笔者从2011年12月,分别对我院会计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管理学院等专业以班级为单位的进行问卷调查。
  把数学学习适应性的三个项目(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对教师教法的适应性)得分总和(总分为125分)作为大学新生数学学习适应性情况的指标,得分越高,表示其适应性越强。应用Spssll统计软件中的频数(Frequencies)分布分析的方法分别统计了反映离散程度(如标准差Std.Deviation、极差Range)、集中趋势(如均值Mean)、数值分布特征(如偏度Skewness、峰度Kurtosis)的统计量,并得到了相应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及正态曲线圈。
  结果表明:适应性总体平均得分为101.32(总分为125分),分值不高;标准差为12.658,极差为72,差距比较大;偏度系数为0.205,大于零,正偏,即向左偏,表明总体得分偏低;峰度系数小于零,表明个别分数占的频数较高,如95-100分。这些说明了大学新生数学学习的总体适应性水平不高,而且分化程度比较大。由总体得分分布的直方图及正态曲线图看出,大学新生数学学习的总体适应性得分服从正态分布。
  由于选取的样本来自不同专业,因此,引发了思考:专业这个因素对学生数学学习总体适应性情况分别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同专业的学生数学学习的适应性情况有无差异性?于是,采用均值比较过程(Compare Means)比较分析了不同专业学生间的数学学习适应性差异情况。按专业分组,依次把专业置于第一控制层中,以执行第一层变量统计(Statistics for First Layer),得到了专业的均值比较报告(表3)。
  从表中可以看出,四所学校不同专业的学生数学学习适应性总得分均值97.45分至103.68分之间,适应性水平偏低;标准差在12.067至17.0366之间,说明两极分化现象都比较严重。因此,探讨经济数学分层次教学是必要的,同时也是重要的。
  二、分层次教学的实施方案
  1.教材分层。根据各专业对数学基础要求不同,我院将开设《高等数学》、《经济数学》和《微积分(经管类高职高专版第3版)》三门课程,满足不同专业对数学知识的需要。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信息管理和生物等专业使用教材《高等数学》;会计学院、电子商务系、经济系、管理学院等使用教材《经济数学》;师资班和对口班使用教材《微积分(经管类高职高专版第3版)》。
  2.学生分层。根据问卷调查得到的数据分析得出:学生认为数学是重要学科的比例占40%,愿意学习数学的比例仅有11.4%,说明学生对这传统的基础课提出了质疑,他们在初中(甚至小学)已经是数学学习的失败者,他们中的大部分放弃了对数学的追求;另一方面:虽然他们不能完全接受数学的学习,但支持数学分层教学的比率较高。分层时要尊重学生意愿,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到了期末考试,再根据学生考试成绩重新分层。这种“滚动式”分层,既给学生压力又给学生动力,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缓解了学生学习成绩两极分化。对不同专业按照新生入学数学成绩和来校后的摸底考试成绩,将学生按班分成A、B、C三个层次,人数比例为3:5:2。A层次:基础扎实,有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B层次: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计算能力。C层次:基础差,成绩不理想。分层时要尊重学生意愿,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到了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再根据学生考试成绩重新分层。这种“滚动式”分层,既给学生压力又给学生动力,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缓解了学生学习成绩两极分化。
  3.教学分层。教学中,自然班不变,课堂不变,只是教学方式方法变化了,不同层次的内容有不同的讲法和要求。A层次的学生教学内容要讲细、讲透,训练要充分,用的时间是通常教学相应部分的1.5倍;B层次的内容与通常教学讲法用的时间相同;C层次的内容只作一般介绍,用的时间只是通常教学相应部分的1/2。
  分层练习是分层教学的核心环节,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学习能力,习题由基础题、能力训练题和能力提高题组成。全体学生都必须做基础题。B层次必做能力训练题,A层次必做能力提高题。教师做讲评。A层次和B层次学生可以自己组建小组进行讨论,完成练习题。分层练习的布置,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学生创新意识明显增强。   4.评价分层。分层教学是实现发展性评价的有效手段,评价分层需要体现促进课程发展、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的作用。既然分层教学的目的不是把学生归类,那么学生的评价体系也不应热衷于排名次,比高低。具体做法是教师为每个学生作成长档案,记录学生兴趣、进步情况,经常性地与学生共同分析个人的进步轨迹,关注对过程的评价。评价分为两种:(1)过程评价。记录学生平时的课堂行为(如出勤情况、学生的专注力、听课质量),从课堂提问、作业批改、日常小测、每周一题等中,看学生达标递进情况,及时给予一种经常性的过程评价。(2)考核评价。根据单元测验和期中、期末考试成绩,以考察学生阶段递进效果,为浮动分层提供部分依据。在试卷设计上,注意顾及到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可能性水平的达成度,基本题、巩固题、提高题、深化题形成梯度。期末考试时基础题占试卷总分的70%,来保证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及格,达到学校教学管理和评估要求;巩固题的内容占20%,让中等以上的学生能获得良好以上的成绩;第三层次内容占10%,让少数好学生有机会获得优秀的成绩。
  三、结论
  分层教学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特点,设立了恰当的教学目标,选择了合适的教学内容,保证了课堂教学内容最大限度地被学生接受,学生从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开始尝试参与学习。另外,分层教学存在着竞争的氛围。这种氛围,对那些要求上进的学生来说是一种动力,将促使他们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对那些处于中下游的学生也是一种促进,他们在自觉与不自觉之间都置身在这竞争的氛围中,学习的效果也得到了提高。
  总之,分层次教学法适合独立学院学生参差不齐的情况,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各尽所能,最大限度地学会自己能学会的东西取得所能取得的最好成绩。它是独立学院提高教学效率、保证本科教育基本教学质量、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对改善学风、校风,稳定教学和学院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本文为山西大学商务学院科研基金项目(LX2010036)和山西大学商务学院科研基金项目(JG2011028)资助项目]
  参考文献:
  1.杨孝.本科高等数学分层次教学的深入思考与实践[J].大学数学,2003(6)
  2.李春霞,杨树国.高等数学分层次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现代化,2007(3)
  3.严永仙.高等数学学习情况的调查与分析.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5)
  4.袁州.高中、大学数学衔接问题研究.2003年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傅志强.独立学院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现状调查与分析.科技创新导报,2011(9)
  6.薛薇.基于SPSS的数据分析.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出版社.
  7.周玉兴,蒋心学,刘立明.分层教学法在高等数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以广西师范学院师园学院为例.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1l(6)
  8.刘元骏.大学数学分层次教学的意义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03(4)
  (作者单位:山西大学商务学院理学系 山西太原 030031)
  (责编:贾伟)
其他文献
有机硅树脂涂层纺织材料是典型的航天用烧蚀型防热材料,研究其烧蚀传热行为对该类热防护材料的设计与优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课题以有机硅树脂涂层碳纤维织物(简称“涂层布”)和柔性防热复合材料(由外到内为依次为涂层布+涂层布+预氧丝毡+聚酰亚胺镀铝薄膜(简称“P I薄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并借助有限元软件,在不同尺度下(二维、三维)预测了材料温度场分布、热物理属性及热解速率变化,并将模拟结果与石英灯辐射加热实验结果对比以验证计算模型的正确性;之后利用计算模型探究柔性防热复合材料中第三层隔热层种类及厚
摘 要:由治水模式的思考切入主题,研究探索“动态调节平衡法”在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中的尝试,力争实现高校图书馆资源开发、利用效率最大化,服务水平优质化、卓越化。  关键词:动态调节平衡法 服务供给能力 读者服务信息流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8-082-02  一、引言  松花江大顶子山工程号称小三峡,它是集防洪、灌溉、航运、发电和旅游观
期刊
有机硅树脂涂层织物因质轻、柔软,具有良好的烧蚀防热性能,在航天飞行器的热防护系统中有重要应用。为预测涂层碳纤维织物在高温热流下的隔热性能,建立其传热数值模型,利用石英灯烧蚀试验对该模型进行验证,并用该模型揭示结构参数对涂层织物隔热性能的影响规律,获得了较优参数,得到主要结论有:
  (1)涂层碳纤维织物在0~135s烧蚀过程中,模拟背温与试验背温的平均相对误差为9.47%,即建立的传热数值模型能反映其传热过程。
  (2)涂层碳纤维织物在涂层厚度不变,总厚度随织物厚度变化而变化的情况如下:当织
自淘宝平台创建以来,因其入驻门槛较低,越来越多的商家选择在淘宝平台销售服装,淘宝服装网店如何从众多网店中脱颖而出,进而被消费者青睐,成为了难点。在保障淘宝服装质量的前提下,利用视觉营销来吸引消费者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目前人们对淘宝服装网页设计的研究缺少系统的消费者行为学理论支撑,因而本文通过对淘宝服装网页设计结构和内容的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并修正了淘宝服装网页设计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因素模型,从而针对性地从不同的影响角度去优化淘宝服装网页设计,达到吸引消费者的目的。
  在浏览大量的淘宝
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文胸消费如何做到健康、安全和舒适开始被消费者重点关注,也因此成为企业进行产品创新和价值传播的着眼点。而文胸市场的现状是:企业在产品研发中始终未能达到“更加舒适”这一目标,而许多消费者对舒适性的认识和消费体验则存在相当大的不确定性。本课围绕文胸舒适性问题,针对产品开发瓶颈和舒适性体验的不足展开研究,探讨解决现存问题的思路和方案,以期找到文胸设计与消费升级的途径。
  本课题的研究具体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首先,基于文胸舒适性的主观感受性,针对目前市场上的主流产品,进行消
摘 要:探究式教学法是一种培养学生能力和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教学方法,是管理类课程教育中普遍推崇和倡导的教学方法。行政管理课程教学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了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文章以山西大学商务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学实际为研究对象,提出了转变教学观念,设计课程结构,调整教学模式,来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 行政管理专业 人才培养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  
期刊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以及以人为本精神的回归,传统的高校教材管理模式出现了危机。文章分析了目前高等院校教材管理模式的现状和高职教育发展对教材管理的要求,结合实践提出大学书店校企共建的教材管理模式,并对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教材管理 校企共建 大学书店  中图分类号:G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8-136-02    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
期刊
碳纳米纤维(CNFs)和石墨烯(Graphene)因为具有高导电性、高强度和高比表面积等优势,可广泛应用于电极材料、复合材料等领域。因此研发一种可连续制备大面积碳纳米纤维以实现商业化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具有二维(2D)结构的石墨烯易发生团聚,造成层片堆叠而影响其性能。研究认为,将2D石墨烯构建成具有特定三维(3D)结构的石墨烯组装体可有效解决此问题,同时,对三维自支撑石墨烯的孔径可控制备具有重
由于恐怖组织活动频繁、局部战争不断上演、化工场爆炸及仓库危化品泄露事件时有发生,相关行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受到了来自核生化有毒有害物质的严重威胁。核生化防护帐篷作为集体防护装备能够快速形成一定面积的安全区域,有效保护人体及重要设备免受核生化有毒有害物质的危害。但是,目前使用的防护帐篷多存在着装备繁重,不易架收,机械防护性能差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对核生化防护帐篷材料的制备和防护性能进行了研究。
  本文通过织物的涂层整理,开发制备了以芳纶ⅢA为基布的聚苯硫醚/聚四氟乙烯/碳化硅复合涂层织物(PPS/
服装行业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在面对全球气温回升、日益变暖的情况下,低碳生产将是服装行业面临的严峻挑战。目前关于碳足迹研究中尚存在的问题如下:缺乏具体的有说服力的计算模型,且界定范围各异;针对性差,大部分为通用公式,对某件产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的研究寥寥无几;针对纺织服装原料生产阶段的研究更为缺乏,大部分集中在服装生产加工阶段研究,进而作出碳足迹评估体系或模型。
  在上述环境背景下,本文针对卫衣产品结合生命周期法分析整个过程碳排放模型,调查卫衣面辅料种类、成分,统计相关设备、数据,并将流程分析法和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