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切察察:心灵的音乐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oksna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回忆性散文《阿长与<山海经>》中,鲁迅先生用“从记忆中抄出来的”(见《朝花夕拾·小引》)事实,通过肖像、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手法的运用,成功塑造了劳动妇女阿长的形象。在这多种描写手法中,人物的语言描写,显示了鲁迅先生的匠心独运的艺术造诣。
  老舍说过:语言“是人物性格的索隐,就是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这,可从“阿长的话”中得到准确、鲜明而具体的印证。
  在《阿长与<山海经>》中,“我”虽然“最讨厌的是(阿长)常喜欢切切察察”,但这“切切察察”,是阿长“从心眼里掏出来的,”“它是心灵的音乐”,(老舍语)值得我们用心领悟。
  
  一、令人神往的“畅想曲”
  
  “在一年最高兴的时节”、“辞岁之后”,“哥儿,你牢牢记住!”她极其郑重地说。“明天是正月初一,清早一睁开眼睛,第一句就得对我说:‘阿妈,恭喜恭喜!’记得么?你要记着,这是一年的运气的事情。不许说别的话!说过之后,还得吃一点福橘。”她又拿起那橘子来在我的眼前摇了两摇,“那么,一年到头,顺顺流流……”
  这番叮嘱,可谓是令人神往的“畅想曲”。它高低和谐,顿挫有致,情深意切。“哥儿,”是何等亲切、柔和的称呼!“你牢牢记住!”、“记得么?”“你要记着”,一“记”三“叠”,如此再三嘱咐,是这般的情恳意诚!“恭喜恭喜!”“这是一年的运气的事情”“一年到头,顺顺流流”,这寄托着那么朴实善良而至诚的愿望啊!第二天,当“我忽而记得了——‘阿妈,恭喜……”时,长妈妈从心里迸发出:
  “恭喜恭喜!大家恭喜!真聪明!恭喜恭喜!”她于是十分喜欢似的,笑将起来……
  如愿以偿,这自然是“十分喜欢”的最强音——四个感叹句的脱口而出——把“畅想曲”推向感情的高潮,令人神往。
  
  二、发人深思的“迷信调”
  
  阿长所讲的故事,给“我”的影响是极大的。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鲁迅记叙了长妈妈所讲的“美女蛇”的故事,“这故事很使我觉得做人之险”(见《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如此影响,不能不说是极大的。在《阿长与<山海经>》一文中,鲁迅又记叙了长妈妈所讲的“长毛”的故事。这次,听故事的“我”,原以为“她生得黄胖而矮”、“尚且颈子上还有许多疮疤”,故而“她一定安全了。”长妈妈却反驳道:
  “那里的话?!”她严肃地说。“我们就没有用么?我们也要被掳去。城外有兵来攻的时候,长毛就叫我们脱下裤子,一排一排地站在城墙上,外面的大炮就放不出来;再放,就炸了!”
  这段反驳语,无疑是发人深思的“迷信调”。正因为带有“迷信”的色彩,才符合阿长的身份和性格,既表现了阿长的愚昧无知,又体现了阿长的率直爽朗。“我”作为一个孩子,听了之后,“不能不惊异”,进而自然产生了“不料她还有这样伟大的神力”的“特别的敬意”。如此影响,的确是非同一般的。尤其值得我们深思的是:成年的“我”,把这些“从记忆中抄出来的”用意是什么?是赞美,还是批判?笔者认为,是批判。因为,这揭示了像阿长这样的劳动妇女之所以地位低微的根本的社会原因之一。
  
  三、激人亢奋的“圆梦歌”
  
  当我“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并因种种原因得不到,进而“但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时,“告假回家”的长妈妈,一回来就“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这简洁的话语,确实是激人亢奋的“圆梦歌”。你看:一听到这话,“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了起来”。为什么?这是因为,“我”没有想到,“我”所憎恶、讨厌的大字不识一个的连书名都讲不清的阿长,竟然能够把“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此时的“我”,梦想成真,能不亢奋、惊喜、感激吗?(当然,这其中也含有内疚和羞愧之情。)再者,这三句话,使阿长的性格更鲜明起来,恰如其分地展现了阿长的质朴、爽朗、热情和乐于助人的品格。特别是:“有画儿的‘三哼经’”,既凸现了阿长的身份和性格,又在结构上暗中照应了前文。
  “言为心声”。综上所述,我们不难领悟到:阿长的话,“不是由字句堆砌而来的,它是心灵的音乐。”(老舍语)
  安徽省涡阳双庙中心中学(233652)
其他文献
中考作文分数的高低决定着整个语文考试的成败,但要想在短时间内写出一篇情真意切、感人肺腑的佳作并非易事。写好中考作文的关键是审题、思路、立意。  一、认真审题、明确目标  近年来,中考作文主要以命题作文和半命题作文的形式出现,学生在写作时首先要认真审题,依据题目的重点和要求来写。  2011年南京市的中考作文题目为“也是一堂语文课”。命题作文承载的是命题者的某些思想、观点,题目本身已蕴含中心题旨。该
期刊
《〈陈毅市长〉选场》情节完整,故事性强。化学家齐仰之从开始拒绝接待陈毅到后来与陈毅“秉烛夜谈”,两人之间的关系围绕着矛盾不断发展变化,极富戏剧色彩。在这个过程中,陈毅作为市长不仅以一位政治家的诚恳真挚、博大胸襟感化了“多年不问政治”的“老朽”齐仰之,更用一位军事家的智慧谋略化解矛盾,最终使齐仰之心悦诚服,欣然“出山”。依照矛盾的发展,按照军事策略来解读《〈陈毅市长〉选场》,可以更好地理解此剧的艺术
期刊
文言文学习一直都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所在,在文言文学习过程中,学生们普遍面临课文背诵困难、文意理解困难、态度恐惧厌烦等问题,要想让学生走出这种困境,需要教师正确引导学生建立文言文学习的兴趣。下面我们以大家熟悉的《木兰诗》为例,做以具体的讨论与探究。  木兰从军是家喻户晓的故事,其事见于《木兰诗》。全诗讲述了木兰代父从军、征战沙场的故事,塑造了一个具有非凡气概的古代杰出的巾帼英雄的形象,赞扬了木兰不怕
期刊
提起和谐社会,人们就会想到1600年前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何谓和谐?从字面上看:“和”,左边是个“禾”字,“禾者,嘉谷也。二月始生,八月而熟,得时之中,故谓之禾。”右边是“口”,“口者,人所以言食也。”“禾”与“口”结合起来,可以解释为人有饭吃而内心平和。“谐”,左边是“言”字,说话谓之言;右边是“皆”,“皆者,俱词也。”两者合起来就是所有的人都能开口说话,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概而言之,“和
期刊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强调“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当有助于这种方式的形成”。  布鲁纳提醒我们,教学过程就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发现问题的过程
期刊
小镇上有两种声音一样的寂寥:  白天是算命锣,  夜里是梆子。  敲不破别人的梦,  做着梦似的,  瞎子在街上走,  一步又一步。  他知道哪一块石头低,  哪一块石头高,  哪一家姑娘有多大年纪。  敲沉了别人的梦,  做着梦似的,  更夫在街上走,  一步又一步。  他知道哪一块石头低,  哪一块石头高,  哪一家门户关得最严密。  “三更了,你听哪,  毛儿的爸爸,  这小子吵得人睡不成觉
期刊
这是一篇回忆性记叙散文。作者回忆起“孩提时”“上了小学”“自己做了母亲”和“如今”等四个不同历史时期农历过年拜年的乐事趣事。  作者这份人家家规倒也有点特别,过年不许小孩到亲戚家拜年,连外婆家也不例外。惟一可以去拜年的是对门而居的阿婆家,站在门槛边,双手合十,祝你老健手健脚,长命百岁。图的是她家的一点零食:七八根蕃薯条、十来只荸荠和一把爆米花。然而,带上这点零食就“欢天喜地”地回家了。这事“就这么
期刊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苏轼的《赤壁赋》,远在直接阅读原作之前,我们其实早就通过明朝魏学洢的《核舟记》而接触并掌握了其中的名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和“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从对联创作角度言,苏轼《赤壁赋》名言在此之出场,用专业名称来讲就是“集句联”。所谓“集句联”,就是摘取前人作品中的词
期刊
陶渊明本名潜,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杰出诗人。其诗恬淡自然,感情浓烈,又富于真实,语言质朴而精炼,时称田园诗。陶渊明乃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表现田园风情的诗人。正如丘琼荪在  《诗赋词曲概论》中指出“义熙文学,陶谢并称,渊明之诗,多歌咏田园,冲和恬澹,为千古一大诗人。”其散文和辞赋流畅自如,著名的《桃花源记》、《归去来辞》就出自其笔。而《五柳先生传》是他的一篇别具一格的传记文章。  传记一般总
期刊
《观沧海》是曹操写的乐府歌辞《步出夏门行》中的第一章。这首诗写曹操登临碣石山,俯瞰大海所见到的壮观景象,气势恢弘,想象雄伟,是古代诗歌中以写景为主的名作。  这是一首四言诗。头两句起得很平稳,“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说明自己登上碣石山俯视大海。(原来的碣石山在现在的河北省昌黎县的北面。)下两句,“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写从碣石山往下看沧海的情形。“澹澹”,是形容海水摇摇晃晃的样子;“何”,这里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