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探究的有效时机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bin16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前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教师习惯于从既定的教案出发,用一连串的发问“牵”着学生,学生跟在教师后面,亦步亦趋,被动地接受一个个知识或结论。这种急功近利的教学方式,学生也许能“多、快、好、省”地接受知识,也许能暂时得到一个像样的“分数”。基于此。课堂教学结合学习内容的实际,选择适当的时机,组织学生开展探究学习,势在必行。
  探究性学习不仅可以贯穿于整节课之中。体现为一种教学思想,有一定的操作程序可供探索;更多地存在于某个教学环节之内,体现为一种学习方式。需要教师智慧地去捕捉。探究活动中存在着最佳时机,教师若善于捕捉最佳时机,则其探究实效必会事半功倍。
  
  一、在观点交锋处探究
  
  由于学生的知识经验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对问题的理解必然存在着差异,有高档,有拙劣;有简捷,有繁琐……如何帮助学生完善思维?如果采取简单的告诉,势必会挫伤一部分学生的积极性。“争辩是思维最好的触角。”创设争辫情境,让学生在争辩中“别同异”“辨是非”,去伪存真,去粗存精,往往事半功倍。
  教学“分数除以整数”(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数学》第11册),一位教师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尝试计算例题,在出现多种不同的算法后,引导学生思考哪一种方法适合于计算任何一道分数除以整数的题目。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互不接纳。于是,教师趁机创设争辩情境,通过争辩,大家明白其他方法虽然也能计算,但有时比较麻烦。从而心悦诚服地接纳了分数除以整数的一般计算方法。
  
  二、在思维偏差处探究
  
  学生在学习中所出现的“错误观念”,常常源于不适当的“一般化”。也就是对先前所学到的知识或方法作了不恰当的推广。毕竟这种错误观念是他们依据所具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建构的产物,因此,在错误中总具有一定的一合理成分”,有时甚至隐藏着一种超越,一种独特。教师若能慧眼识金。抓住其中的“合理成分”,组织学生思辨、交流,往往会收到一番别有洞天的景象。
  教学“化简比”(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数学》第11册)后。教师出示2/7:2/9,要求学生化简比。一名学生板演:2/7:2/9=7:9。“不对!”“错了!”“反过来了!”教室内顿时一片唏嘘声。教师并没有马上让其他学生说出正确结果,而是智慧地把握时机,让板演的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该生腼腆地说:“我发现前项和后项的分子相同。就认为化简的结果应当是前后两项分母的比。”教师及时地表扬了这名同学很会动脑,敢于寻找与众不同的思路,并启发大家思考:“化简后的比跟前后项的分母到底有没有联系呢?有什么联系?”学生通过猜想、验证后发现“分子相同的两个比。只要将分母调换位置再根据比的基本性质计算后就能得到整数比”这一巧妙方法。
  
  三、在应用拓展处探究
  
  传统课堂中的巩固练习以反复机械的题海训练为特征。以“巩固新知,形成技能技巧”为目标。导致了“高分低能”的现象。改变“教师讲例题、学生大量练习题”的教学模式,教师就应当给学生提供具有探索性、开放性的应用环境,把知识应用活动当成研究活动。让学生参与知识应用的“再创造”过程。
  “巧围鸭圈”数学实践活动教学片段。
  在师生共同揭示规律(周长相等的长方形。长与宽相差越小,面积越大;当长与宽相等时,面积最大)之后,教师出示课件:我是小明的爷爷,家里养了几百只鸭,想用24米长的纤维网围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的鸭圈。要想围成的面积最大,真不知怎么围才好?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汇报。
  生1:我们组设计的方案,是在院墙中央围一个边长是6米的正方形鸭圈,面积是36平方米。
  生2:我们组根据老爷爷家的实际,借用两面院墙的一角,设计了一个边长是12米的正方形鸭圈,面积是144平方米。
  师:这样设计不仅保证了鸭圈的最大面积,而且对院墙的一角进行了综合利用。不套用例题。有创新!
  生3:我们组借用一面院墙,围成一个边长是8米的正方形鸭圈,面积是64平方米。
  师:同学们能联系实际,灵活应用数学知识,帮助老爷爷设计三种方案……
  没等教师说完,生4嚷道:在第三种方案中。我发现,纤维网靠院墙的两边各长7米,与院墙平行的边长10米。所围成的长方形的面积是70平方米,比64平方米大。
  生5也好像发现了这一现象,喊道:70平方米还不是最大的。如果靠院墙的两边各长6米,与院墙平行的边长12米。围成的长方形的面积就是72平方米。
  师(惊讶地):对呀!在第三种方案中,为什么围成面积最大的鸭圈不是正方形。而变成了长方形呢?难道上面的规律错了?
  教师引导学生画图、讨论。
  生6:我是这样想的,借用一面墙,就等于用48米的纤维网围成一个大的正方形鸭圈。然后取其中的一半。刚才的规律没有错。
  师:你为同学们解决了一大难题。也为老师解除了心中的困惑。谢谢你!
  教师把学生熟悉的“围鸭圈”作为学习的材料。并抽取了“鸭圈的面积”这个对本课学习有用的信息,把生活情景转化为数学问题,拉近了学生与数学的距离,提高了学生探索的积极性。生4、生5的发现犹如平静的水面投进一颗石子。荡起层层涟漪。教师将问题重新抛给了学生,启发学生提取“知识储备库”中的有关知识,通过作图、讨论。解除困惑。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释、解决数学问题和生活中的问题。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数学的巨大魅力。
  著名教育家维果斯基认为,教学的本质特征不在于“训练”“强化”业已形成的内部心理机能,而在于激发、形成目前还不存在的心理机能,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思维。研究性课堂是生成性的。学生是灵动的。要想恰到好处地把握时机。最大限度地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要有一双慧眼,一双善于发现和有效利用教育资源的眼睛,时刻关注并及时捕捉课堂产生的有研究价值的资源。教师要善于把握时机。自己要先行研究,既要以教师的身份解读教材,又要以学生的身份学习教材。以教师的身份解读教材,重在安排研究活动的过程,设计引发学生思维的问题;以学生的身份学习教材。重在预设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产生的想法。教师以双重身份进行研究学习前的思考与研究。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时才会胸有成竹,水到渠成,促进学生研究达到一定的“高”度。
其他文献
众所周知,“解决问题”与传统的“应用题”教学意义不同,应用题是一种“现成”的问题,而“解决问题”则是一种“现实”的问题,可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在“解决问题”教学中依然沿袭的是“应用题”教学的思路,老师们津津乐道于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和各种巧妙的解法,而对“解决问题”本身的意义却弃之不顾,久而久之,“解决问题”就不再跟“实际应用”相接轨。而成了单纯意义上的“应用题”了。  有一事例很能说明这一问题
怎么又是摆得乱七八糟?这是我看见一个班的作业本后的第一反应。一看就知道是急着赶出来才交上来的结果,另一个班的作业本可能有一半的孩子都没交。顿时,这两天对作业质量的不满
通过正交试验法利用中性蛋白酶对脱脂大豆粉进行酶法改性,然后替代配方中部分脱脂奶粉生产出新型大豆冰淇淋,并以大豆冰淇淋的膨胀率、质构特性和融化率为指标与普通冰淇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