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岁末将至的寒冬里,北风呼啸,百木凋零,然而有的植物却在严寒中依然坚挺。这其中当然少不了“岁寒三友”了。中国文人喜爱借物抒情,通过自然物来表达自己对理想品格和精神境界的追求。坚毅苍劲的青松,挺拔摇曳的翠竹,迎风傲雪的冬梅,它们虽系不同属种,却都有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格。它们在困境中同生,在寒岁中共荣,自古以来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它们就是高风亮节的象征,被喻为“岁寒三友”。
说到“岁寒三友”,就不得不提到北宋文豪苏轼,他是最早“组装”三者的人。北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被贬至黄冈,因地名唤作“东坡”,于是自号“东坡居士”。初到时,苏东坡远离亲友,日子清苦。他开垦了一片荒地,种植稻、麦、桑、枣等作物。不久,他又在田边筑起一座小屋,取名“雪堂”。又嫌环境太过素净了,便在院子里种上松、梅、竹等花木点缀。一日,黄州知州徐君猷(yóu)来雪堂看望他,见居所冷清萧瑟,便问他是不是太冷清了。苏东坡指着窗外的花木,哈哈大笑道:“风泉两部乐,松竹三益友。” 意思是说,风声沥沥,泉水淙淙,是两部最优雅的乐章,而四季常青的松树、枝干挺拔的绿竹、凌霜傲雪的寒梅就是雪中相伴的三位好友。徐君猷见苏轼虽身处逆境,犹能以“松、竹、梅”自勉,保持着正直坦荡的心性,便对他格外敬重与关照。自此以后,人们便依苏轼诗中之意,把松、竹、梅合称为“岁寒三友”,以彰显坚贞高洁的品格与节操。
松、竹、梅因其遗世独立的风骨素来为我国的文人墨客所看重。苍松被列为“岁寒三友”之首。孔子在《论语·子罕》中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意思是,就像松柏在寒冬中依然屹立不倒一样,只有在恶劣的环境中,才能看出一個人真正的节操。王维也与松树有着“不解之缘”,他的田园诗中,松树永远是那高洁挺拔的意象:“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谷静唯松响,山深无鸟声。”(《游感化寺》)相比较松,竹似乎多了一些潇洒俊逸的色彩。魏晋之际,嵇康、阮籍等七人,常聚集于竹林之中,饮酒纵歌,世谓“竹林七贤”。北宋画家文与可,为了画好竹子,不畏寒暑风雨,常年出没于竹林间观察竹子的变化。苏轼因此写道:“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文与可画筼筜(yún dānɡ)谷偃竹记》)这便是成语“胸有成竹”的出处。此外,大诗人白居易也对竹青睐有加:“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解心虚即我师。”(《池上竹下作》)“一片瑟瑟石,数竿青青竹。向我如有情,依然看不足。”(《北窗竹石》)诗人在诗中直言对竹子喜爱到“看不足”。
关于梅花的逸话也很多。北宋著名诗人林逋爱梅成痴,将梅比作妻子,一生守护着那“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山园小梅·其一》)。清末流行扭曲、稀疏的审美,于是很多种梅人特意改变梅的形状,培养“病梅”以谋大价钱。龚自珍认为这种做法破坏了梅率真、自由的天性,于是购置病梅三百株,要“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病梅馆记》),并以此警醒世人。确实,就像毛泽东写的:“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卜算子·咏梅》)这样自由地在寒冬中绽放的梅花,才是最可贵的。
“岁寒三友”凭着它们清雅俊逸的风度、遗世独立的风骨,被喻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在寒冬中,它们也似乎在提醒着人们: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说到“岁寒三友”,就不得不提到北宋文豪苏轼,他是最早“组装”三者的人。北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被贬至黄冈,因地名唤作“东坡”,于是自号“东坡居士”。初到时,苏东坡远离亲友,日子清苦。他开垦了一片荒地,种植稻、麦、桑、枣等作物。不久,他又在田边筑起一座小屋,取名“雪堂”。又嫌环境太过素净了,便在院子里种上松、梅、竹等花木点缀。一日,黄州知州徐君猷(yóu)来雪堂看望他,见居所冷清萧瑟,便问他是不是太冷清了。苏东坡指着窗外的花木,哈哈大笑道:“风泉两部乐,松竹三益友。” 意思是说,风声沥沥,泉水淙淙,是两部最优雅的乐章,而四季常青的松树、枝干挺拔的绿竹、凌霜傲雪的寒梅就是雪中相伴的三位好友。徐君猷见苏轼虽身处逆境,犹能以“松、竹、梅”自勉,保持着正直坦荡的心性,便对他格外敬重与关照。自此以后,人们便依苏轼诗中之意,把松、竹、梅合称为“岁寒三友”,以彰显坚贞高洁的品格与节操。
松、竹、梅因其遗世独立的风骨素来为我国的文人墨客所看重。苍松被列为“岁寒三友”之首。孔子在《论语·子罕》中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意思是,就像松柏在寒冬中依然屹立不倒一样,只有在恶劣的环境中,才能看出一個人真正的节操。王维也与松树有着“不解之缘”,他的田园诗中,松树永远是那高洁挺拔的意象:“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谷静唯松响,山深无鸟声。”(《游感化寺》)相比较松,竹似乎多了一些潇洒俊逸的色彩。魏晋之际,嵇康、阮籍等七人,常聚集于竹林之中,饮酒纵歌,世谓“竹林七贤”。北宋画家文与可,为了画好竹子,不畏寒暑风雨,常年出没于竹林间观察竹子的变化。苏轼因此写道:“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文与可画筼筜(yún dānɡ)谷偃竹记》)这便是成语“胸有成竹”的出处。此外,大诗人白居易也对竹青睐有加:“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解心虚即我师。”(《池上竹下作》)“一片瑟瑟石,数竿青青竹。向我如有情,依然看不足。”(《北窗竹石》)诗人在诗中直言对竹子喜爱到“看不足”。
关于梅花的逸话也很多。北宋著名诗人林逋爱梅成痴,将梅比作妻子,一生守护着那“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山园小梅·其一》)。清末流行扭曲、稀疏的审美,于是很多种梅人特意改变梅的形状,培养“病梅”以谋大价钱。龚自珍认为这种做法破坏了梅率真、自由的天性,于是购置病梅三百株,要“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病梅馆记》),并以此警醒世人。确实,就像毛泽东写的:“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卜算子·咏梅》)这样自由地在寒冬中绽放的梅花,才是最可贵的。
“岁寒三友”凭着它们清雅俊逸的风度、遗世独立的风骨,被喻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在寒冬中,它们也似乎在提醒着人们: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