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欺负行为是一种故意造成对他人的伤害行为,它是侵犯行为的一种形式,其特点是受伤害的对象不具备有效的反击、报复的手段和条件。欺负可以以踢打、抢夺钱物等形式出现,也可以以散布伤害性言语或社会排斥等形式出现。欺负行为在中小学中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不良行为,它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和学习均产生不良影响。
一、受欺负小学生所表现出的主要心理特点
1.认知特点
认知是制约行为产生的内在依据。儿童欺负与受欺负行为的产生必然受其认知的影响。大量研究指出,很多受欺负者缺少身体方面的优势、自尊水平较低、缺乏自信心等。儿童对自己和他人能力的认知不符合实际,特别是受欺负儿童有“认知偏差”的特点,这也是导致受欺负儿童其他特点形成的一个根本原因。受欺负儿童在客观上会有一些不足,总认为身材高大、强壮的儿童占体力方面的优势,有种盲目的“优越感”,而那些身材弱小、有某种生理缺陷的同伴应该是受欺负的对象。同时他们常常会过分夸大自身的不足,并且因为过于关注自己的弱点,自我评价较低,常常怀疑自己的能力,做事情自信心不足甚至严重缺乏,在困难面前往往否定自己,对外界感到无能为力,并且容易服从于他人等,而受欺负的经历反过来又会进一步加重儿童的消极认知。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受欺负儿童常常会错误地解释来自对方的信息,总是认为对方是充满敌意的,容易将他人的意图理解为带有攻击性的,因此,自身也往往会表现出一定的戒备和对对方的敌意,也容易引起他人的反感并遭到欺负。
2.人格特点
早期的研究认为,受欺负者都是被动的、过分顺从的。而后来的研究却发现了另一种受欺负者——挑衅型受欺负者或攻击型受欺负者。为了与挑衅型受欺负者或攻击型受欺负者区分,传统意义上所认为的受欺负者被称为被动型受欺负者。攻击型受欺负儿童有爱争论、喜欢为所欲为、具有破坏性、过度活跃、对他人富于敌意甚至惯于奚落人等性格行为特点,这些特点不仅为同伴所讨厌,还很容易对他人造成侵犯并引发他人的反击,也正因如此,这些儿童在遭到侵犯时往往得不到他人同情,以致这种侵犯行为反复发生;对于退缩型受欺负者而言,这类儿童受到欺负时几乎从不反击,他们通常具有某些消极的自我概念或自我认识,自尊心较弱,表现出很强的自卑感,通常较内向,对外界刺激过于敏感,易产生情绪波动和心理挫折感,为抑郁、焦虑所困扰。其性格行为特点则表现为懦弱、顺从、内向、孤僻、易哭等,这就容易给那些攻击型儿童以“好欺负”的印象,并且,因为懦弱退缩的特点,这些儿童在遇到他人侵犯时,往往不知道向老师、家长求助,反而表现出更多的怯儒顺从的倾向。这种懦弱害怕的表现反过来又强化了他人的侵犯行为。受欺负儿童通常对外界刺激过于敏感,因而对外界的攻击行为的体验感受比较强烈,很容易产生情绪波动和心理挫折感,因此常常有抑郁、焦虑的表现,情绪往往不稳定。另外,攻击型受欺负儿童还常伴有爱冲动的情绪特点。受欺负儿童的情绪敏感、冲动常常使他们难以和同伴友好平和地相处,并且很容易引起他人的反感从而受到侵犯。
3.学业能力特点
传统观念里人们认为受欺负儿童学习能力比较低下,导致学业不良并因此在学校内被人看不起而遭到欺负。但实际上相当部分学业不良的儿童并不是受害者,而是欺负者,所以学习能力的低下不是受欺负儿童的一般特点。从现有的研究看,无论攻击型或是退缩型受欺负儿童,他们在能力特点上的一个明显表现是社会能力较低,即他们缺乏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不能正常地和同龄人交往相处。正因为他们不能很好地与同伴进行沟通,不能很好地处理同伴之间的矛盾,这些儿童常常显得难以相处,以致很少有朋友或基本没有朋友,经常处于孤立状态,而这种孤立无援的状态恰恰就是他们遭受欺负的背景。在遭受他人攻击时,这些儿童往往没有朋友可以求助,长期下去,就沦为受欺负者。
二、受欺负小学生心理特点的成因分析
1.家庭环境的影响
(1)教养方式。受欺负者的父母对孩子通常是拒绝、溺爱或期望过高的。研究发现,母亲的过度保护、父亲的严厉与疏远极易使谨慎、敏感的男孩成为同伴交往中的受欺负者;而母亲的拒绝和敌意则与女孩的受欺负状况存在高相关。“专制型”的教养者对儿童的要求一般比较苛刻、专制,管教儿童时往往只顾自己意愿而很少考虑儿童的需要,不仅极少给儿童支持还常常对儿童的事情评头论足、处处插手,儿童在和教养者的交往中经常处于受支配和约束的地位,对自己的事情也没有自治权,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缺乏独立性、没有主见、优柔寡断、不自信、自我评价低、依赖性强、果断性差等特点。这一点在男性受欺负儿童中表现得更为明显。
(2)教养态度。对男孩而言,父亲的“冷漠”和母亲的“亲近”容易使儿童社会能力低下;女孩则正好相反,母亲的“冷漠”是其不善交往的重要原因。这可能是因为,对男孩而言,父亲的疏远使男孩丧失了学习如何与同性相处及自我保护的机会,而母亲的过度溺爱和保护又会扼杀男性儿童的自主性,双重的影响使他们在同伴中显得独立性差、没有能力独立地处理一些事情和人际关系;同样对女孩而言,母亲的冷漠拒绝使得女孩幼年时没有学习人际交往的榜样,变得不善于沟通、不善于表达和调节自己的情绪行为,与同伴形成亲密的关系的能力也相应比较低。
(3)父母的社会经济地位。受欺负者父母的社会经济地位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孩子容易形成自卑心理。这种心理上的劣势与欺负者心理上的优势就构成了一种力量的不均衡性,而这正是受欺负发生的前提。
2.同伴关系
同伴团体是儿童发展自我概念、建立自尊的重要场所。它帮助儿童透过别人的眼光来看自己,进而形成对自己的看法。由于受欺负者经常遭到攻击和面对消极评价,于是同伴会认为他是个无用的人,应受到攻击,这样就导致了群体欺负,从而加重了对受欺负者的伤害。国外有研究表明,友谊对受欺负儿童有所帮助:积极的友谊能矫正儿童以往的不良经历,保护他们不受或少受欺负。友谊对受欺负儿童来说,既是一个宣泄消极情绪的场所,又为他们改变不良的人际关系提供了场所。遭到同伴拒绝的儿童可能会有长时间受欺负的危险,而受欺负和拒绝间的关系很可能是相互的,因为儿童不喜欢经常受欺负的孩子。无疑地,在同伴团体中有着惯性受欺负遭遇的儿童,他们的自我评价必然不高,这使他们的自尊也难以建立。
3.班级气氛
班级环境是小学生成长过程中直接的也是主要的社会环境。从某种意义上说,班级环境可以改善或加重受欺负儿童自身各方面的不足。如果班级的氛围比较宽容、平和,班级舆论倾向于“与人为善”,那些具有不良特点的儿童不仅受到的欺负会比较少,其被接纳的程度也会更高些,这样的班级环境对那些具有懦弱、冲动、社会技能低下等特点的儿童的性格行为等就会起到好的塑造作用。
4.教师教育方式
教师教育方式对受欺负小学生不良特点有比较大的改善或促进作用。如果教师对受欺负儿童是一种接受的态度,并且能够在平时的教学及生活中以适当的方式对待性格行为不良的儿童,那么教师的这种态度会直接影响班级其他儿童对受欺负儿童的态度,这不仅会减少儿童受欺负,还会使受欺负的儿童因为教师和同伴的接纳而逐渐减少自卑感、对他人的敌意以及情绪冲动等特点,并且进一步影响性格行为及社会能力,促使他们的各方面都有所好转。
三、改善受欺负小学生状况的教育对策
1.父母要运用正确的教育方式
父母的自身素质、对待儿童的态度方式以及由此形成的家庭气氛等是直接影响和塑造儿童的因素,所以要想从根本上改变受欺负儿童的不良特点,就要首先排除来自教养者的不良影响。学校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对家长进行培训,使父母意识到儿童受到欺负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儿童在不良的教育环境下形成了一些为人所不喜欢的特点或缺乏一些应有的素质,要改变受欺负状况就必须先从教养者自身做起;通过对教养者的教育,使教养者在对待儿童的态度、教养方式上有所纠正,使儿童能在比较健康的家庭氛围中成长,并在家长帮助下逐渐改变自身的一些不足,进而从根本上改变受欺负的状况。
2.教师应真正关心、尊重每一位学生
教师应真正关心、尊重每一位学生,对受欺负儿童不能有任何歧视。由于受欺负的儿童自我评价较低,教师在言行上一定要十分注意,如在众人面前要多鼓励,少批评,注意讲话的方式,平时有意地分配一些较容易、符合他们能力水平的任务等等,让受欺负儿童体验到自己的价值,增加其自信并逐步改善其不良自身特点。再者,教师要尽量在班级中创设一个友好、热情、合作的氛围,可以有意安排开朗、友好的同学和受欺负儿童坐在一起,以友爱的集体气氛感染和带动受欺负儿童,以减少受欺负现象的发生。
3.对受欺负小学生进行教育
首先,要让儿童意识到自身的不足是受欺负的真正原因。受欺负儿童往往并不能意识到是自身的一些特点导致了自己在同伴中较低的社会地位,因此,激发儿童改变自己不足的愿望。其次,教师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来对受欺负儿童进行教育,如教给儿童一些与人相处的策略技巧;在班级中结成小组,在实际的人际交往中训练儿童的社交技能,提高其社会能力,改变其错误的认知等。(责任编辑关燕云)
一、受欺负小学生所表现出的主要心理特点
1.认知特点
认知是制约行为产生的内在依据。儿童欺负与受欺负行为的产生必然受其认知的影响。大量研究指出,很多受欺负者缺少身体方面的优势、自尊水平较低、缺乏自信心等。儿童对自己和他人能力的认知不符合实际,特别是受欺负儿童有“认知偏差”的特点,这也是导致受欺负儿童其他特点形成的一个根本原因。受欺负儿童在客观上会有一些不足,总认为身材高大、强壮的儿童占体力方面的优势,有种盲目的“优越感”,而那些身材弱小、有某种生理缺陷的同伴应该是受欺负的对象。同时他们常常会过分夸大自身的不足,并且因为过于关注自己的弱点,自我评价较低,常常怀疑自己的能力,做事情自信心不足甚至严重缺乏,在困难面前往往否定自己,对外界感到无能为力,并且容易服从于他人等,而受欺负的经历反过来又会进一步加重儿童的消极认知。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受欺负儿童常常会错误地解释来自对方的信息,总是认为对方是充满敌意的,容易将他人的意图理解为带有攻击性的,因此,自身也往往会表现出一定的戒备和对对方的敌意,也容易引起他人的反感并遭到欺负。
2.人格特点
早期的研究认为,受欺负者都是被动的、过分顺从的。而后来的研究却发现了另一种受欺负者——挑衅型受欺负者或攻击型受欺负者。为了与挑衅型受欺负者或攻击型受欺负者区分,传统意义上所认为的受欺负者被称为被动型受欺负者。攻击型受欺负儿童有爱争论、喜欢为所欲为、具有破坏性、过度活跃、对他人富于敌意甚至惯于奚落人等性格行为特点,这些特点不仅为同伴所讨厌,还很容易对他人造成侵犯并引发他人的反击,也正因如此,这些儿童在遭到侵犯时往往得不到他人同情,以致这种侵犯行为反复发生;对于退缩型受欺负者而言,这类儿童受到欺负时几乎从不反击,他们通常具有某些消极的自我概念或自我认识,自尊心较弱,表现出很强的自卑感,通常较内向,对外界刺激过于敏感,易产生情绪波动和心理挫折感,为抑郁、焦虑所困扰。其性格行为特点则表现为懦弱、顺从、内向、孤僻、易哭等,这就容易给那些攻击型儿童以“好欺负”的印象,并且,因为懦弱退缩的特点,这些儿童在遇到他人侵犯时,往往不知道向老师、家长求助,反而表现出更多的怯儒顺从的倾向。这种懦弱害怕的表现反过来又强化了他人的侵犯行为。受欺负儿童通常对外界刺激过于敏感,因而对外界的攻击行为的体验感受比较强烈,很容易产生情绪波动和心理挫折感,因此常常有抑郁、焦虑的表现,情绪往往不稳定。另外,攻击型受欺负儿童还常伴有爱冲动的情绪特点。受欺负儿童的情绪敏感、冲动常常使他们难以和同伴友好平和地相处,并且很容易引起他人的反感从而受到侵犯。
3.学业能力特点
传统观念里人们认为受欺负儿童学习能力比较低下,导致学业不良并因此在学校内被人看不起而遭到欺负。但实际上相当部分学业不良的儿童并不是受害者,而是欺负者,所以学习能力的低下不是受欺负儿童的一般特点。从现有的研究看,无论攻击型或是退缩型受欺负儿童,他们在能力特点上的一个明显表现是社会能力较低,即他们缺乏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不能正常地和同龄人交往相处。正因为他们不能很好地与同伴进行沟通,不能很好地处理同伴之间的矛盾,这些儿童常常显得难以相处,以致很少有朋友或基本没有朋友,经常处于孤立状态,而这种孤立无援的状态恰恰就是他们遭受欺负的背景。在遭受他人攻击时,这些儿童往往没有朋友可以求助,长期下去,就沦为受欺负者。
二、受欺负小学生心理特点的成因分析
1.家庭环境的影响
(1)教养方式。受欺负者的父母对孩子通常是拒绝、溺爱或期望过高的。研究发现,母亲的过度保护、父亲的严厉与疏远极易使谨慎、敏感的男孩成为同伴交往中的受欺负者;而母亲的拒绝和敌意则与女孩的受欺负状况存在高相关。“专制型”的教养者对儿童的要求一般比较苛刻、专制,管教儿童时往往只顾自己意愿而很少考虑儿童的需要,不仅极少给儿童支持还常常对儿童的事情评头论足、处处插手,儿童在和教养者的交往中经常处于受支配和约束的地位,对自己的事情也没有自治权,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缺乏独立性、没有主见、优柔寡断、不自信、自我评价低、依赖性强、果断性差等特点。这一点在男性受欺负儿童中表现得更为明显。
(2)教养态度。对男孩而言,父亲的“冷漠”和母亲的“亲近”容易使儿童社会能力低下;女孩则正好相反,母亲的“冷漠”是其不善交往的重要原因。这可能是因为,对男孩而言,父亲的疏远使男孩丧失了学习如何与同性相处及自我保护的机会,而母亲的过度溺爱和保护又会扼杀男性儿童的自主性,双重的影响使他们在同伴中显得独立性差、没有能力独立地处理一些事情和人际关系;同样对女孩而言,母亲的冷漠拒绝使得女孩幼年时没有学习人际交往的榜样,变得不善于沟通、不善于表达和调节自己的情绪行为,与同伴形成亲密的关系的能力也相应比较低。
(3)父母的社会经济地位。受欺负者父母的社会经济地位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孩子容易形成自卑心理。这种心理上的劣势与欺负者心理上的优势就构成了一种力量的不均衡性,而这正是受欺负发生的前提。
2.同伴关系
同伴团体是儿童发展自我概念、建立自尊的重要场所。它帮助儿童透过别人的眼光来看自己,进而形成对自己的看法。由于受欺负者经常遭到攻击和面对消极评价,于是同伴会认为他是个无用的人,应受到攻击,这样就导致了群体欺负,从而加重了对受欺负者的伤害。国外有研究表明,友谊对受欺负儿童有所帮助:积极的友谊能矫正儿童以往的不良经历,保护他们不受或少受欺负。友谊对受欺负儿童来说,既是一个宣泄消极情绪的场所,又为他们改变不良的人际关系提供了场所。遭到同伴拒绝的儿童可能会有长时间受欺负的危险,而受欺负和拒绝间的关系很可能是相互的,因为儿童不喜欢经常受欺负的孩子。无疑地,在同伴团体中有着惯性受欺负遭遇的儿童,他们的自我评价必然不高,这使他们的自尊也难以建立。
3.班级气氛
班级环境是小学生成长过程中直接的也是主要的社会环境。从某种意义上说,班级环境可以改善或加重受欺负儿童自身各方面的不足。如果班级的氛围比较宽容、平和,班级舆论倾向于“与人为善”,那些具有不良特点的儿童不仅受到的欺负会比较少,其被接纳的程度也会更高些,这样的班级环境对那些具有懦弱、冲动、社会技能低下等特点的儿童的性格行为等就会起到好的塑造作用。
4.教师教育方式
教师教育方式对受欺负小学生不良特点有比较大的改善或促进作用。如果教师对受欺负儿童是一种接受的态度,并且能够在平时的教学及生活中以适当的方式对待性格行为不良的儿童,那么教师的这种态度会直接影响班级其他儿童对受欺负儿童的态度,这不仅会减少儿童受欺负,还会使受欺负的儿童因为教师和同伴的接纳而逐渐减少自卑感、对他人的敌意以及情绪冲动等特点,并且进一步影响性格行为及社会能力,促使他们的各方面都有所好转。
三、改善受欺负小学生状况的教育对策
1.父母要运用正确的教育方式
父母的自身素质、对待儿童的态度方式以及由此形成的家庭气氛等是直接影响和塑造儿童的因素,所以要想从根本上改变受欺负儿童的不良特点,就要首先排除来自教养者的不良影响。学校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对家长进行培训,使父母意识到儿童受到欺负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儿童在不良的教育环境下形成了一些为人所不喜欢的特点或缺乏一些应有的素质,要改变受欺负状况就必须先从教养者自身做起;通过对教养者的教育,使教养者在对待儿童的态度、教养方式上有所纠正,使儿童能在比较健康的家庭氛围中成长,并在家长帮助下逐渐改变自身的一些不足,进而从根本上改变受欺负的状况。
2.教师应真正关心、尊重每一位学生
教师应真正关心、尊重每一位学生,对受欺负儿童不能有任何歧视。由于受欺负的儿童自我评价较低,教师在言行上一定要十分注意,如在众人面前要多鼓励,少批评,注意讲话的方式,平时有意地分配一些较容易、符合他们能力水平的任务等等,让受欺负儿童体验到自己的价值,增加其自信并逐步改善其不良自身特点。再者,教师要尽量在班级中创设一个友好、热情、合作的氛围,可以有意安排开朗、友好的同学和受欺负儿童坐在一起,以友爱的集体气氛感染和带动受欺负儿童,以减少受欺负现象的发生。
3.对受欺负小学生进行教育
首先,要让儿童意识到自身的不足是受欺负的真正原因。受欺负儿童往往并不能意识到是自身的一些特点导致了自己在同伴中较低的社会地位,因此,激发儿童改变自己不足的愿望。其次,教师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来对受欺负儿童进行教育,如教给儿童一些与人相处的策略技巧;在班级中结成小组,在实际的人际交往中训练儿童的社交技能,提高其社会能力,改变其错误的认知等。(责任编辑关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