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科技创新的思考

来源 :北京教育·高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stor025castor0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是包括科技界、教育界在内全社会的共同目标。纵观世界,不同国家其创新体系构成和制度安排各不相同,但把高校作为重要的创新力量,被广为认同。高校通过发挥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服务社会三大职能,为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也必将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继续发挥重要的生力军作用。
  
  大学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优势
  
  当前,国家提出了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已成为共识,大部分企业也都积极转变发展战略,构建了一批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技术中心和研发中心。但由于企业缺乏创新传统,各种创新因子集中度不高或者还没有完全被激活,导致目前国内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普遍不强,企业研发体系远未形成。大学由于在人才、学科、技术等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蕴藏着巨大创新潜力,并已凸显了较强的创新能力,在国家自主创新体系建设中具有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不可比拟的优势。
  1.人才优势。高校是人才荟萃之地,是人才培育的重要场所,尤其是重点大学,教授、专家等精英云集。以钢铁行业为例,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大型钢铁企业技术人员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约为2%,而大学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达到了50%。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大学的教授专家不仅在教书育人中发挥着主导作用,而且也是进行科学研究、产生创新成果的主体。此外,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是企业所需应用型、研究型人才的源产地,尤其是行业特色高校更是承担着培养本行业高层次人才的重要任务,如中国石油大学建校以来为石油石化行业培养专门人才10万余人;北京科技大学建校以来为国家冶金、材料领域培养专门人才7万余人;我国煤炭行业的高层次专门人才中,约80%都是由矿业特色高校输送的。高校培养的这些毕业生活跃在企业的各个岗位,已成为企业的管理、技术骨干和中坚力量。
  2.研究优势。大学的学科众多,一般都包括理、工、经、管、文等多个门类。多学科发展具有两个明显的优点:一是科学研究的方向较多,基础研究方面数、理、化均有,工程技术研究方面装备、信息、管理一应俱全。同时,大学里的科研人员大都是瞄准世界前沿,对于同领域的国际领先技术水平心中有数,尤其是理工类和行业特色高校的教师,他们所进行的科学研究更能贴近生产一线,解决行业面临的重大瓶颈问题。二是多学科交叉所产生的强劲创新能力。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可以带动学术资源的综合集成与优化配置,可以形成团队的研究优势,是产生创新思维和提高创新能力的最佳途径。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除了可以在原始性的基础研究方面发挥引领作用外,还可以在技术集成创新领域以及产业化过程中助力企业的进步与发展。因此,多学科的交叉和相互渗透已成为当前高校学科发展的整体趋势,也是高校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必然选择。
  3.信息优势。由于企业间的商业利益,从国外引进的先进技术以及企业自主研发的技术往往被封闭在企业内部使用,很难推广到其他企业,造成一些共性技术被企业或行业垄断的现象。这一方面取决于引进技术的保密限制;另一方面在于企业不愿意将先进技术推广到其他企业,形成商业上的竞争。企业间的这种技术壁垒,使得创新技术传播受到严重阻碍,不利于企业、行业和社会的发展,更不利于国家整体创新能力的提升。而高校恰恰可以利用自身与企业间无利益竞争的特殊地位,在创新技术传播方面发挥重要的纽带作用。这不仅在于高校具有较强的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能力,而且随着高校社会化和国际化进程的日益加快,高校已经成为先进技术引进和传播的重要载体,可以冲破企业间的技术壁垒,促进先进技术和信息资源在行业内部的交流与共享。
  
  当前大学科技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基于大学所具有的独特优势,以及原行业所属科研院所企业化改制后造成行业在共性、关键、创新技术研发链条上出现的暂时缺位,为高校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创造了难得的机遇。然而,目前高校在学科交叉融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高水平基础性研究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大学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1.创新型人才培养力度不够。当前,高校的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欠缺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这种问题既体现在本科生的培养上,也体现在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培养上,是中国高等教育长期以来知识传授型教育所带来的一种弊端。
  2.优势资源得不到充分整合。当前,高校在科研行为中,很大程度上存在个体单干多、团队合作少、资源共享不够、科研低水平重复等现象。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项目日趋于大型化、集成化的形势下,其后果是难以形成大团队,难以承担大课题,难以创出大成果。
  3.旧有的校企合作模式制约着大学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高校与企业的合作模式处于一种“串联”的关系,即高校完成前期的研究后,到企业进行现场试验和实现产业化。这种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资源浪费和产学脱节的现象。
  4,大学创新文化氛围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大学文化不仅表现着大学的特质,而且也是培养师生创新精神的软环境。社会赋予了大学创新的责任,从前辈继承下来的传统“踵其事而增其华”需要创新,通过创新引领社会的发展是大学不可缺少的内容。当前,我国大多数大学的文化基本上还属于知识传授型文化,需要大力发展创新文化,才能为大学科技创新奠定良好的基础。
  
  提升大学科技创新能力的举措
  
  高校要切实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生力军的作用,就必须要加大改革力度,建立和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体制和氛围。
  1.要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要真正培育具有实践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就必须从教育思想、培养模式等方面做大的调整和改革。首先,在教育思想上,要努力实现从专业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的转变,从知识的传授型教育向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启发型教育转变,从规模化教育向个性化教育转变,致力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获取知识的专精,使培养的人才能够较快地胜任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如北京科技大学近年来进行的“理科实验班”“国际班”试点,就是对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的一种探索。其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要努力实现学生各阶段教育的有效衔接,以及获取知识与工程实践的融会贯通。要打通本科生与研究生之间的培养界限,将本科生教育和硕士生教育统筹考虑,提倡本科生跨学科、跨专业培养,尽早进入实验室接触科研项目;借鉴欧洲培养工程师的经验,试点设立工程师学位,加强培养中的实践环节,按照“4 1”或“4 2”学制,完整设计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在企业建立研究生工作站和实习基地,安排研究生到企业进行论文选题和科学研究,采取校企双导师制联合培养的方式,提升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吸收“非大学教育”的 有效经验,探索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为社会、企业培养急需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整合有效优势资源。高校必须突破门类界限、加强学科综合,组建跨学科集团军,形成联合作战优势。首先,要凝练目标。每所学校的资源有限,不可能在任何领域内都形成自己的优势。这就需要有所侧重、重点发展,认清国家或企业需要我们做什么,我们能做什么,选择哪几个方面来做,从而集中力量进行攻关和发展。其次,要整合优势资源。在人才方面,要通过有效的机制和制度保障,大力倡导“大师 团队”的人才集聚模式,通过形成团队优势提高学校的自主创新能力。在学科方面,要加强学科的交叉和融合,通过不同学科间的合作,提升创新的内在动力,努力衍生新的学科增长点和新的学科方向。在基地建设方面,要紧密结合行业和企业的技术创新需求,以人才、学科、基地、项目一体化为目标,在学术梯队的基础上对不同学科和科研实体进行有效整合,组建跨学科、跨院系的研发平台。这种平台既包括以优势学科为主体的共性技术创新和技术集成平台,也包括以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交叉学科创新平台。通过跨学科、跨院系的横向研究组织,与纵向的院系设置,构成矩阵式的科研组织体系,从而提升学校承担重大科研攻关任务和引领共性技术创新的能力。
  3.创新校企合作模式。高校要真正成为国家技术创新的生力军,就要把学校的综合科技优势与企业的科技需求紧密结合,建立起一种“并行作业”的校企合作模式,努力在促进产学研一体化的实践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主导性作用。要将高校的科技开发过程融入企业,让企业直接参与高校的科技开发,从而充分发挥各方的优势,形成校企联合作战的局面。这种“并行作业”的校企合作模式可以体现在如下方面:一是建立校企联合研发平台或中心,由高校的教授和企业的工程师组成团队。共同申报国家重大课题和攻关项目,共同开展科学研究,完成科技开发和成果转化的一切活动;二是充分利用科技创新成果,建设一批有重大影响力的、连接大学与企业的成果转化基地,有效缩短科技向生产力转化的周期;三是支持企业建立技术研发中心,选派教师进驻企业,为企业的技术研发中心在研究方向、组织结构、实验室建设等方面给予指导和扶植;四是构建技术创新的交流平台,积极引进国内外的先进理念和技术,在创新技术传播方面发挥纽带作用,激活企业的创新元素。
  4.营造大学创新文化。高校应当进一步改进现有的管理和评估体系,从制度和政策上鼓励师生潜心做学问;无论是在自然科学领域还是在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都不能仅停留在对原有成果的拼凑整合或跟踪性研究上,而要潜心开展原创性研究,努力引领某一研究领域的前进和发展方向。要逐步强化学术委员会、教授会等学术组织的权力,通过学术权力制约行政权力的扩张,使教师在治学和学校管理过程中拥有更大的自主权和发言权。在育人过程中,学校要努力营造一种创新的教育环境,通过潜移默化的情感陶冶、思想感化、行为示范等方式,以非强制的教育手段,内化为学生的精神品质,从而达到教育目的。要营造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人才培育和成才的氛围,提倡理性批判、敢于怀疑的精神和宽容他人、宽容失败的品质,努力形成大学创新所需要的民主、和谐的氛围,为培养创新人才提供精神沃土。
  
  [责任编辑:蔡桂兰]
其他文献
伴随着世界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化发展,越来越多的西方纪录片摄影风格开始展现在我国纪录片创作者面前,这无疑对我国纪录片摄影风格的变革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有鉴于此,本文将对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政府部门对南阳玉雕产业的重视之下,南阳玉雕产业得到极大的发展。就南阳特有的独山玉应该采取特有的创作方法,结合中国画中的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中的意境来创作出更美好的玉雕作品,进而推动玉器市场的发展。  【关键词】中国画;教学;玉雕专业;独山玉  一、玉雕专业教学的现状  南阳是中原经济中的四大门户之一,又有丰富的玉文化资源,有悠久的历史,玉产业有众多的人力资源,玉文
考察绘画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山水画有两个明显特点,一是表现自然万物的视角,这个视觉是宏观的,即“以大观小”的。另一个就是其中蕴含着饱满的文情诗意。从史料上看,魏晋
期刊
随着北京高校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推进,从管理学视角论证高校廉政风险可预防性的研究逐步加深,本文结合PDCA(计划Plan、执行Do、考核Check、修正Act)循环质量管理理论,针
以栽培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内牛真菌菌株SB023为试验菌株,以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深红酵母(Rhodotorula rubra)为
因为工作的缘故,有几次和学校干部、政治教师开座谈会,许多校长和教师在谈到小学德育工作的时候,认为小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如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没有必要开展价值观教育,更没有必要跟学生去谈理想信念问题。在另外一次中学政治教师的座谈会上,许多教师表示现在不敢也不愿意跟学生谈时事政治、谈理想信念,一是担心度把握不好,二是怕学生不爱听。两件事加在一起,触发了笔者对当前理想信念和价值观教育的一
不久前,在一个教育QQ群里,有一位山东的老师介绍了他们开办家长学校的做法:“针对各个年龄段特点,在每个级部分设不同家教专题,每学年4月和10月各以级部为单位组织家长集中听取专题报告一次,合计为4课时;平时家长采用自学方式,上交2篇教子文章,或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家庭教育相关活动两次,即可获4课时学分。以级部为单位,一年后进行统计,凡修满8课时的家长,均颁发‘家长年级课程结业证书’,作为年终评选优秀家
同志们:rn今天,中国气象局和山东省文明委联合举行山东省气象部门“文明系统”命名表彰大会,这是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的一件大事.在此,我受李春亭省长、吴爱英副书记委托,
提到诺贝尔物理学奖,卡尔·奥森(CarlWilhelm Oseen)、斯万特·阿列纽斯(SvanteArrhe-nius)、阿尔瓦·古尔斯特兰德(AllvarGull-strand)很可能不是大多数人首先会联想到的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