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下降”的父爱
五月母親节,连幼儿园的小朋友都在唱“世上只有妈妈好”。到了父亲节,就有点尴尬,好像比较少有类似的歌唱给爸爸听。
一句童谣带出的中国式家教问题随处可见。就连电视真人秀也隐藏着父教缺失的隐患:“妈妈是超人”,无所不能,可跟爸爸相处,就忍不住心里没底,问“爸爸去哪儿”。
2015年,上海社科院做过一个调查:孩子教育主要由父亲负责的比例,十年间,从30%下降到20%左右。
在中国的城市中,许多父亲在孩子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不重要:儿童们的父亲下班抱抱亲亲就忙着去写诗或者打游戏,少年的父亲忙着挣钱,而中青年们的父亲则藏在跳广场舞和手握财政大权的母亲身后,一言不发。在农村,8000万留守儿童每年可能只见到父母一两次,就不是简单的“缺席”问题了。
如果说在贫困的社会下层,父亲缺席是因为缺乏选择,这群人主要集中于近年大量进城务工的农民。他们以从孩子身边“消失”为代价换回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低于精神需要、却更现实的生存物质。那么城市中父亲又为何缺席?
从整个世界的社会分工,到传统文化,到家庭观念,今天的应试教育,及现在婚姻的不稳定等理由来看,父亲的淡出已经不是孤立、单一的问题。
在关于父亲参与幼儿教养的相关问卷调查中,研究者发现,幼儿教养过程中“父亲缺席”现象普遍存在,其原因一方面是父亲的主观臆想作怪,认为自己没有能力,不能教育好孩子,另一方面是其他家庭成员认为父亲不能很好地照顾孩子,有意无意地剥夺了父亲照顾孩子的权利。
许多人还归咎于中国乃至亚洲的交际方式,生意通常在觥筹交错后谈成。当下城市飞速发展,生活成本飙升,经济压力增大,显示似乎让人不难理解男性是如何在事业与家庭中分出轻重的。
荣格心理分析家鲁伊·肇佳在《父性》一书中谈到,“今天父亲扮演的角色,是由上一代的父亲们传授的……他们表达了一个意图,后来即成为传统,这是可以向下传递的。如果没有坚持下去,传统就会被人遗忘”。
在中国传统教育的链条中,父亲是不可缺席的。他们将农业时代的生存技能传授给孩子,技术之外,父亲的身份还代表一种权威,在文化和心理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一种阳性文化的有力体现。
现在的父亲,没法从童年父母给予的体验和经历中获取帮助,而传统教育的链条又没有被完好地延承下来,他们无章可循,只能要么凭自己对教育断章取义的模糊理解懵懂的做,要么以工作忙为借口,推脱责任。
所以,教育家孙云晓说:中国的父教缺失是民族很大的隐患。父教缺失,会让孩子一辈子都缺钙。
重塑男性的家庭角色
心理学家弗洛姆说:“父亲虽然不代表自然世界,却代表人类生存的另一个极端:即代表思想的世界,人所创造的法律、规则和纪律。父亲是教育孩子、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的人。”
研究表示,妈妈的陪伴能给孩子安全感、培养孩子的细腻和乐观;而爸爸的陪伴则能为孩子带来独立、勇敢、坚强,塑造孩子对生命的看法,这关系到人格的形成,父母一同陪伴成长的孩子情商、智商都会更高。
反之,父亲的缺席则会使孩子处于缺钙状态。美国父道组织的调查数据显示,美国70%的长期服役犯人来自无父家庭,90%的无家可归和离家出走的孩子来自无父家庭,戒毒中心有75%的青少年来自无父家庭。德、日两国的儿童心理疾病治疗专家联合对两国的3000多名少年儿童进行了一项专题调查,结果发现:缺乏父爱的年龄越小,越容易患上“父爱缺乏综合症”。而且此症对于男孩的影响更严重,男童患上此症的可能性要比同龄女童高1倍。患有此症的男孩性格懦弱,易产生情感障碍,容易出现成瘾性人格,甚至喜好使用暴力,智商和情商也会低一些。基于这些研究,美国联邦政府及各州在促进父亲参与幼儿教养方面,形成了一套完备的保障体制机制。
实际上,父亲参与孩子教养是当今世界的发展潮流。男性家庭角色的重塑,已然成为一个具有现代性的发展趋势。
在中国,虽然“父亲”们依然背负着诸多压力,一个现实是,女性的职责不再局限于家庭之内,其社会责任不断上升,在各领域的能力显著提高,从这个方面来说,男人承担的社会负荷正在被女性分担,完全可以有更多时间和经历糅入到关爱家庭和孩子之中。
在走出和突破传统的社会角色定位的过程中,男士们显然可以走得更远,做得更多。过去,我们一直忽视男性的“解放”,他们被各种压力(自身和社会)窒息着,捆绑着,无法正常融入子女教育,所以今天的男性在自我社会角色中应该有所进退。“退”首先是从不必要的应酬、从各种社交场合退出来,从过于繁缛的社会责任中退出来,回到家庭中,回到孩子身边,将母亲生活领域之外的东西尽可能的展现在孩子面前,并成为孩子探索新领域的向导和力量源泉。
就像鲁迅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中提到的,父母对于子女,应该“健全的产生,尽力的教育,完全的解放”,而“我现在心以为然的,便只是爱。”
(本专题12-25版)
五月母親节,连幼儿园的小朋友都在唱“世上只有妈妈好”。到了父亲节,就有点尴尬,好像比较少有类似的歌唱给爸爸听。
一句童谣带出的中国式家教问题随处可见。就连电视真人秀也隐藏着父教缺失的隐患:“妈妈是超人”,无所不能,可跟爸爸相处,就忍不住心里没底,问“爸爸去哪儿”。
2015年,上海社科院做过一个调查:孩子教育主要由父亲负责的比例,十年间,从30%下降到20%左右。
在中国的城市中,许多父亲在孩子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不重要:儿童们的父亲下班抱抱亲亲就忙着去写诗或者打游戏,少年的父亲忙着挣钱,而中青年们的父亲则藏在跳广场舞和手握财政大权的母亲身后,一言不发。在农村,8000万留守儿童每年可能只见到父母一两次,就不是简单的“缺席”问题了。
如果说在贫困的社会下层,父亲缺席是因为缺乏选择,这群人主要集中于近年大量进城务工的农民。他们以从孩子身边“消失”为代价换回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低于精神需要、却更现实的生存物质。那么城市中父亲又为何缺席?
从整个世界的社会分工,到传统文化,到家庭观念,今天的应试教育,及现在婚姻的不稳定等理由来看,父亲的淡出已经不是孤立、单一的问题。
在关于父亲参与幼儿教养的相关问卷调查中,研究者发现,幼儿教养过程中“父亲缺席”现象普遍存在,其原因一方面是父亲的主观臆想作怪,认为自己没有能力,不能教育好孩子,另一方面是其他家庭成员认为父亲不能很好地照顾孩子,有意无意地剥夺了父亲照顾孩子的权利。
许多人还归咎于中国乃至亚洲的交际方式,生意通常在觥筹交错后谈成。当下城市飞速发展,生活成本飙升,经济压力增大,显示似乎让人不难理解男性是如何在事业与家庭中分出轻重的。
荣格心理分析家鲁伊·肇佳在《父性》一书中谈到,“今天父亲扮演的角色,是由上一代的父亲们传授的……他们表达了一个意图,后来即成为传统,这是可以向下传递的。如果没有坚持下去,传统就会被人遗忘”。
在中国传统教育的链条中,父亲是不可缺席的。他们将农业时代的生存技能传授给孩子,技术之外,父亲的身份还代表一种权威,在文化和心理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一种阳性文化的有力体现。
现在的父亲,没法从童年父母给予的体验和经历中获取帮助,而传统教育的链条又没有被完好地延承下来,他们无章可循,只能要么凭自己对教育断章取义的模糊理解懵懂的做,要么以工作忙为借口,推脱责任。
所以,教育家孙云晓说:中国的父教缺失是民族很大的隐患。父教缺失,会让孩子一辈子都缺钙。
重塑男性的家庭角色
心理学家弗洛姆说:“父亲虽然不代表自然世界,却代表人类生存的另一个极端:即代表思想的世界,人所创造的法律、规则和纪律。父亲是教育孩子、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的人。”
研究表示,妈妈的陪伴能给孩子安全感、培养孩子的细腻和乐观;而爸爸的陪伴则能为孩子带来独立、勇敢、坚强,塑造孩子对生命的看法,这关系到人格的形成,父母一同陪伴成长的孩子情商、智商都会更高。
反之,父亲的缺席则会使孩子处于缺钙状态。美国父道组织的调查数据显示,美国70%的长期服役犯人来自无父家庭,90%的无家可归和离家出走的孩子来自无父家庭,戒毒中心有75%的青少年来自无父家庭。德、日两国的儿童心理疾病治疗专家联合对两国的3000多名少年儿童进行了一项专题调查,结果发现:缺乏父爱的年龄越小,越容易患上“父爱缺乏综合症”。而且此症对于男孩的影响更严重,男童患上此症的可能性要比同龄女童高1倍。患有此症的男孩性格懦弱,易产生情感障碍,容易出现成瘾性人格,甚至喜好使用暴力,智商和情商也会低一些。基于这些研究,美国联邦政府及各州在促进父亲参与幼儿教养方面,形成了一套完备的保障体制机制。
实际上,父亲参与孩子教养是当今世界的发展潮流。男性家庭角色的重塑,已然成为一个具有现代性的发展趋势。
在中国,虽然“父亲”们依然背负着诸多压力,一个现实是,女性的职责不再局限于家庭之内,其社会责任不断上升,在各领域的能力显著提高,从这个方面来说,男人承担的社会负荷正在被女性分担,完全可以有更多时间和经历糅入到关爱家庭和孩子之中。
在走出和突破传统的社会角色定位的过程中,男士们显然可以走得更远,做得更多。过去,我们一直忽视男性的“解放”,他们被各种压力(自身和社会)窒息着,捆绑着,无法正常融入子女教育,所以今天的男性在自我社会角色中应该有所进退。“退”首先是从不必要的应酬、从各种社交场合退出来,从过于繁缛的社会责任中退出来,回到家庭中,回到孩子身边,将母亲生活领域之外的东西尽可能的展现在孩子面前,并成为孩子探索新领域的向导和力量源泉。
就像鲁迅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中提到的,父母对于子女,应该“健全的产生,尽力的教育,完全的解放”,而“我现在心以为然的,便只是爱。”
(本专题12-2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