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初中美术欣赏课中的创新性教学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irui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在初中开设美术课虽然是美术教学中的一个旧课题,但是,如何在美术欣赏课中拓展创造性,是摆在我们前面亟待深入研究、实验的新课题。
  一、美术欣赏课创造性教学的意义
  创造性是一种新颖、独特的思维方式的体现。美术欣赏教学是以美术作品为媒介,而大量美术作品的不确定性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艺术空间。因此,美术欣赏课的创造性教学不是指创造前人没有发现的知识,而是教师对学生有目的启发、引导、体会、影响或感染,使学生创造性地听、创造性地想象、创造性地思维及创造性地活动,把个性化的东西以及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感受通过语言艺术和直觉语言艺术表现来,从而使学生的观察、感受、欣赏、鉴别、创造等能力有一定的提高,并转化为高度的精神文明,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点,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美好的理想。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对真、善、美的热爱,对假、恶、丑的摈弃。
  二、美术欣赏课创造性教学的方法
  在教学实践中,我主要采用了以下两种方法。
  1.创造性地“看”的教学方法
  欣赏美术作品是欣赏、感知和想象相结合的特殊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往往使我们想到视觉效果以外的事物。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常常把背景、内容、特点、思想等直接传授给学生,或者只是从这几个方面简单地介绍,然后再欣赏;由于学生经验的不足和美术作品的“不确定性”,创造性的教学就应从多方面、多角度挖掘作品,从深度、广度上掌握作品的實质,使学生能看、会看,并创造性地看。
  第一,从内容上挖掘作品。例如,徐悲鸿的《愚公移山》这幅作品,学生一看首先感到新奇:一个个挖山者,赤身裸体,并且勾勒的线条有粗有细,这是为什么呢?我就讲到:画家之所以用裸体的表现,主要是体现人体的力量,而线条的粗细变化,主要是体现人体的结构。这样一讲,使学生明白了这幅画主要是表现“力”的作用。通过一层一层的多角度、多方面分析,使学生开阔了思路,理解了作品真正含义。
  第二,从历史上挖掘作品。如欣赏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时,首先让同学们回忆一下宋朝的历史发展过程,而这幅作品主要反映北宋首都汴梁的繁荣景象。由此,再回到画面上分析,作者从京郊的农村风光画到汴河两岸的繁闹市场,真实而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经济与文化生活,这样一结合,使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分析出作品的内涵,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三,从个性、民主性上分析作品。传统教学是对作品的各种类型的研究,以及围绕这种研究进行的有关分析,这种方法在欣赏教学中仍占有一定优势。但是,目前考虑中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接受能力和兴趣,在创造性教学中,还应注重让学生分析作品的个性和民主性。例如,凡·高的《向日葵》,当时没有一位人喜欢他的画,且被骂得一无是处,但作者为了维护创造的个性和自由,没有做任何修改,最后凡·高在饥饿中离开人世。但经过了一个多世纪,这幅作品仍有他强烈的感染力和经久不衰的艺术生命力。可见,他的成就不仅在于他高度的艺术成就和创造技巧,而且在于思想上的个性和民主性。一幅作品要体现它的艺术魅力,就要有自己的个性,要学习传统,但决不能拘泥于传统,而学生欣赏一幅作品时也要有自己的个性和想象,不能把自己禁锢在对作品现成的解释面前,停留在别人对作品的解释上。
  2.创造性多思维的欣赏方法
  索华说:条条大道通罗马。同一幅名作具有丰富深厚的美,可以以不同的审美方式和途径获取。在欣赏教学中应努力避免对作品简单化、概念化的理解。应将作品视为社会、历史、文化沉淀的结晶,艺术家生命的一种形态以及艺术形式发展的必然结果等,进行多维立体的考察。
  第一,用发散性思维分析作品。如欣赏达·芬奇的名画《最后的晚餐》,从宗教文化的角度分析,它无疑带有中世纪宗教画的痕迹,以具体生动的情节画面向我们讲述着《圣经》中的一则故事;从社会历史学角度分析,这幅作品已经开始剥去当时的神秘外衣,而表现出新兴资产阶级人文主义的思想感情;从绘画的角度分析,人物造型、神情各异,栩栩如生。精美的构图突出了主题,堪称欧洲早期油画的经典之作。
  第二,用纵横对比的方法欣赏作品。如中国古代名画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与《最后的晚餐》进行比较,从中可以看出中西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的不同,审美观念的不同,以及在造型、透视、构图、着色等方面的明显差异。此外还要注意到,真正的欣赏不是一次性的,要引导学生既重视“初感”,又要促使欣赏不断深入,将美术欣赏课与其他学科有关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性的艺术促使学生综合型思维观念的形成,从而,使学生对美的鉴赏力、创造力和想象力有较大的提高,以尽快适应初中美育的迫切需要。
其他文献
师爱是教师工作永恒的主题。教书育人不能没有爱,爱的教育不能没有艺术和教育的智慧,只有融入教育智慧的师爱才能是学生真正的爱。  星期二第一节课下课了,我没有立即回办公室,和参加数学知识竞赛的孩子交谈着。忽然高天宇的家长气势汹汹来到教室,无视老师的存在,高喊着:“高天宇谁打你了,我整死他。”高天宇指着张奇就是他,于是高天宇的爸爸不分青红皂白直奔张奇就要打,并叫嚣着是谁揍我姑娘,我整死他。见此情景我赶紧
期刊
根据小学美术素质教育,以课堂教育为基础,特别是“注重儿童潜能开发与个性发展;引导自主参与,培养创造能力”己成为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和基本保证,提高学生的智力的过程,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塑造健康的身心,和学生情感沟通,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开发学生的潜力,所以通过在美术课中的动手参与来开发学生。培养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亲身的实践中锻炼自己的
期刊
爱在左,责任在右,作为一名特殊教育老师,我和我的同事一同走在培育希望的道路上,踏着荆棘,品着劳累,付出无数的汗水,却拥有不成正比的收获。可是,当我们望着一张张纯真的笑脸,看到孩子们的点滴进步,心中是满当当的欣慰和幸福,我们怀揣着一颗颗炽热的心,播种着这片特殊的麦田。  不知不觉的,在特殊教育战线上已工作了三个年头,面对着这些陷入了命运沼泽的孩子,我最想说的是感谢命运让我走近了你,有了你让我懂得了感
期刊
初中美术是义务教育中学阶段的一门必须的艺术教育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美术教育的重要途径,它对于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农村初中美术特长生的发掘与培养又何方法?我通过两年的探索,谈谈自己的肤浅认识。  一、美术特长生在中学教育中的现状分析  1.中学美术教育地位不高  美术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必修课,但却是义务教育的最后阶段,在急需想升学的农村学生眼中美术无用武之地。  近两年
期刊
高效课堂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是从以“师”为主到以“生”为主的一种转变。是从理论教学到实效教学的一种改变。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场所。因此,教师应思考如何才能使课堂教学高效。具体来说,高效课堂是指以最小的教学和学习投入,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从而高效地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达到育人效果,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那么,如何構建
期刊
【学习目标】1.能指出古诗词中常用的表现手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2.能根据题目要求,用通顺的语言,规范答题。  【学习重点】能根据题目要求,用通顺的语言来规范答题。  【学习难点】能对诗词中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作合适分析。  【学习方法】1.“做,探,点,练”课堂教学模式。  2.探究法、合作法。  【考纲要求】  2015新课标语文科《考试大纲》对诗歌鉴赏提出的要求为: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
期刊
数学思想是对数学事实、概念和理论的本质认识,是数学知识的高度概括,是数学知识的一部分。小学数学课程中学生经历过的数学思想有符号思想、分类思想、数形结合、对应思想、建模思想、化归思想、组合思想、可逆性思想、归纳猜想等。  一、数形结合的思想  数形结合是数学重要思想方法之一。它既有数学学科的鲜明特点,又是数学研究中的常用方法。数形结合思想——就是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形结合起来,使抽象思维与形象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随着《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大部分教师已率先用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新理念大胆地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进行改革,课堂较多地出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平等参
期刊
课型:新授课  授课年级:九年级  课时安排: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遮罩动画的工作原理;理解遮罩层语被遮罩之间的关系;  (2)掌握Flash遮罩动画的制作方法和遮罩动画的制作要点。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例分析,加深学生对于遮罩原理的理解;  (2)让学生自主实践,完成探照灯效果的动画,使学生能够掌握遮罩效果的制作方法。  3.情感与目标  (1)培养学
期刊
一、学情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对电池、开关、导线、电灯有一定的认识,对电灯为什么会亮会很感兴趣。他们充满了好奇,渴望通过自己动手连接,寻找让点灯亮起来的方法。但对小学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来说,电流、电路的抽象,学生动手能力的局限,无疑给本课的教學增加了难度。教学时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自由探索,去发现更多的方法,让学生放开手脚初步进行科学探究,发展科学素养。  让小灯泡亮起来,我本着充分发挥学生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