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尚导,你这次又要去啊?”
初见尚昌仪,是在一次对联合国维和任务区司令官的采访中。听大家这样称呼他,我以为那是他的名字,怎么也没和导演这个职业想到一起。采访中,尚昌仪对维和情况的熟悉程度,让我一度把他当成维和办来的研究员,当得知他是八一制片厂的导演后,我重新打量眼前的这个中年人。导演?怎么没有长头发、长胡子,至少要有点“文艺中年”的颓废劲儿吧。坐在我旁边的一位领导说:“你看他不像导演,他身上没有艺术范儿,都是军人范儿,因为他是拍摄维和第一人啊。”
维和,一个神秘的字眼,一段危险的经历,一种崇高的使命。尚昌仪作为一名军事纪录片导演,是职责召唤他:走进危险之地,揭开那层神秘,讴歌那种崇高。
2003年4月,我军首次向非洲派出成建制的后勤保障部队参加联合国在刚果(金)的维和行动。作为军事纪录片导演,当尚昌仪看到这则消息时,立即产生拍摄一部纪录片的冲动。有人说哪里燃烧,就到哪里拍摄。近几年,因为拍摄中国军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尚昌仪和摄制组的战友们走进联合国维和任务区,在西撒哈拉沙漠,在非洲的热带丛林,一次又一次进入雷区。穿行生死场。2010年,尚昌仪在接受国防部维和办让他担当总导演拍摄大型纪录片《为了和平》的任务后,再一次前往黎巴嫩,走进雷场,和维和官兵们一起穿越生死场。摄制组来此之前,恰遇法国维和部队在扫雷作业时,一名扫雷士兵的手不慎触雷,左臂被炸断,一只眼睛被炸瞎。尚昌仪就是这样,越是危险的地方,他越要亲自上。一次,国内某著名的电视台得知尚昌仪要以中国维和部队为主题拍摄一部大型纪录片,颇有诚意地寻求合作。但见面后他们就许多内容是否冒险到国外实地拍摄的问题不能志同道合,最好只好放弃了合作。“我不是个愚笨的人,我也懂得不用到真正的雷场去冒险拍摄真实的扫雷,完全可以达到同样的艺术效果,甚至于更好的艺术效果。但我依然固执地坚持了我的创作原则。”
地雷是最难消除的战争痕迹,雷场则是被人们形象地比喻为“生死场”。“雷场就是生死场。走进雷场,就是走进生死场。”这是人们对走进雷场的描述,更是人们对走进雷场的恐惧。
尚昌仪说:“作为军事纪录片导演,是职业,更是责任的驱使,我不是第一次到雷场采访拍摄。”
“我之所以这样做,并非哗众取宠或别出心裁。”尚导说话的时候,满脸的平静,与大片里地雷引爆的火爆场面形成鲜明的对比。“我是士兵出身,又毕业于军事院校,当然了解地雷的特性。更深知雷场的危险。但是,我在从事导演工作后,就很固执地坚持自己的创作观念——选难弃易。后来我把自己的这一创作观念定义为‘宁造原子弹,不盖茅草棚。’可能就因为我的这一固执己见,在我独立从事导演工作后,所拍的影片几乎都与危险接触,都要冒一番风险。”
一次。摄制组跟随执行搜排未爆弹任务的中国赴黎巴嫩维和工兵营的官兵们,穿行在黎巴嫩南部地区。这天,摄制组与维和官兵们来到了一片果园的香蕉林之中,现场采访完维和官兵,尚昌仪和摄像吴英杰、杨栋梁谈了当天的拍摄构想后,面对眼前这片情况复杂的香蕉林,尚导嘱咐两位患难与共的战友:“哥俩,安全的弦还是要分分秒秒地紧绷着,举手投足,安全第一。你俩也知道,我们现在停车的这个位置,曾有几名黎巴嫩青年踢足球时,踩中球场边草丛里的子母弹,两人受伤。再看四周弹坑累累和眼前俯拾皆是的弹片,可以肯定地说,这片果园中子母弹不少……”集束炸弹的子炸弹内所装的炸药是一种高爆性能的炸药,也就是说比常见的TNT炸药爆炸时威力要大得多,一枚子炸弹爆炸以后,它的杀伤半径为4米左右。
就在这时对讲机中传来:“5号报告,5号报告,发现子母弹一枚。”他对摄像杨栋梁说:“走,咱俩过去拍摄。”尚昌仪领着摄像杨栋梁小心地穿走在香蕉林中,一步步接近发现子母弹的现场。“弹!尚导,子母弹!”他左后侧的士官刘正平突然大声喊道。尚昌仪迅速地回头:“在哪?”“你脚下!”刘正平指着他的脚下紧张地回答:“那。”
尚昌仪屈膝低头定睛一看,一枚子母弹在他左脚后跟不到5厘米的位置微微地露着一点脑袋。好险啊!他不由自主地冒出一身冷汗。很明显,这枚子母弹是因下雨冲刷,大部分被泥土埋没了,只稍稍露出了弹体的引爆部分,又因露出部分已经锈蚀,很难发现。幸运的是只差不到5厘米没有踩中,更为幸运的是,在士官刘正平大声喊叫时尚昌仪一下子定格在那里,回头的时候脚步一点点都没有挪动。如果稍微向后挪动一点就触碰上这枚子母弹,其后果不堪设想。
待大家缓过神来,摄像杨栋梁对士官刘正平说:“小伙子,下次遇到这种情况,可不能这样大喊大叫。刚才假如尚导回头时本能地挪一下脚步,还不踩上了。”尚导笑着说:“他这也是本能反映,换了我也这样。如果刚才是你杨栋梁看见了子母弹,很难说你不像他一样地喊叫。”
“第一次行走于丛林中,一开始都不敢往深处看。丛林中有多少枪,恐怕连反政府武装的首领自己都说不清。也许,有许多枪口就在丛林中瞄着你,你裸露在他们的视野中,往哪儿躲?只有默默地想,千万别冲我开枪!”这是维和工兵大队段传洲政委和尚昌仪谈起第一次经历丛林的感受。
尚昌仪他们的摄制组是2010年3月4日到达中国赴苏丹达尔富尔维和工兵大队的,此前,维和工兵大队的打井分队按照联合国和非洲联盟驻苏丹达尔富尔特派团(简称联非达团)的要求,部署在南达尔富尔的科尔·阿拜奇执行打井任务。摄制组准备一同前往。晚上,大队领导为摄制组饯行,谁知大家刚刚入座,一个噩耗传来:原定3月6日护送维和工兵大队前往科尔·阿拜奇的护卫部队在外执行任务时,遭到不明身份武装分子的伏击,人员和车辆均遭扣押。
但是,任务还是要完成。
一大早,维和工兵大队政委段传洲便和战士们拿来防弹衣和头盔。段政委对尚昌仪说:“尚导,尽管有些热,你们还是要穿戴上,一是联非达团规定出营区必须这样;二是一旦遭遇袭击,或多或少能起到一些防护作用。”
车队很快便钻进丛林,陷入丛林和沙漠编织的汪洋大海之中。虽然大家都穿着防弹衣、戴着头盔,有着坦桑尼亚维和部队的武装护卫,加上我维和部队的装甲步战车的警戒,但越往丛林深处开进,尚昌仪越能感受到那种来自丛林的莫名恐怖。这几年,因为跟踪拍摄中国维和部队,他曾多次穿越过非洲的丛林,耳闻目睹了太多的丛林中发生的悲剧。“正因为了解丛林,我才变得惧怕丛林。”
“千万别冲我开枪!”这是许多维和官兵经历丛林的真实话语。曾在利比里亚维和的赵子生多次和尚导聊起他维和时的丛林历险。赵子生擅长写诗,《千万别冲我开枪》便是他记忆维和的一首诗。现在,在丛林中行进,面对丛林和背枪行走在眼前的不明身份武装人员,尚导突然想起了赵子生的话:“‘千万别冲我开枪’是句心里话,大实话,每次我们车队一进入丛林,那念头就不可遏制地冒出来——千万别冲我开枪!看见路旁的武装人员,表面上若无其事地和他招手示好,心里却在颤抖地说,哥们,千万别冲我开枪!”
14时,他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科尔·阿拜奇。当车队驶进打井分队的临时营地——尼日利亚维和部队的营区时,大家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尚昌仪发现脱下防弹衣的身上早已被汗水浸透。
初见尚昌仪,是在一次对联合国维和任务区司令官的采访中。听大家这样称呼他,我以为那是他的名字,怎么也没和导演这个职业想到一起。采访中,尚昌仪对维和情况的熟悉程度,让我一度把他当成维和办来的研究员,当得知他是八一制片厂的导演后,我重新打量眼前的这个中年人。导演?怎么没有长头发、长胡子,至少要有点“文艺中年”的颓废劲儿吧。坐在我旁边的一位领导说:“你看他不像导演,他身上没有艺术范儿,都是军人范儿,因为他是拍摄维和第一人啊。”
维和,一个神秘的字眼,一段危险的经历,一种崇高的使命。尚昌仪作为一名军事纪录片导演,是职责召唤他:走进危险之地,揭开那层神秘,讴歌那种崇高。
2003年4月,我军首次向非洲派出成建制的后勤保障部队参加联合国在刚果(金)的维和行动。作为军事纪录片导演,当尚昌仪看到这则消息时,立即产生拍摄一部纪录片的冲动。有人说哪里燃烧,就到哪里拍摄。近几年,因为拍摄中国军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尚昌仪和摄制组的战友们走进联合国维和任务区,在西撒哈拉沙漠,在非洲的热带丛林,一次又一次进入雷区。穿行生死场。2010年,尚昌仪在接受国防部维和办让他担当总导演拍摄大型纪录片《为了和平》的任务后,再一次前往黎巴嫩,走进雷场,和维和官兵们一起穿越生死场。摄制组来此之前,恰遇法国维和部队在扫雷作业时,一名扫雷士兵的手不慎触雷,左臂被炸断,一只眼睛被炸瞎。尚昌仪就是这样,越是危险的地方,他越要亲自上。一次,国内某著名的电视台得知尚昌仪要以中国维和部队为主题拍摄一部大型纪录片,颇有诚意地寻求合作。但见面后他们就许多内容是否冒险到国外实地拍摄的问题不能志同道合,最好只好放弃了合作。“我不是个愚笨的人,我也懂得不用到真正的雷场去冒险拍摄真实的扫雷,完全可以达到同样的艺术效果,甚至于更好的艺术效果。但我依然固执地坚持了我的创作原则。”
地雷是最难消除的战争痕迹,雷场则是被人们形象地比喻为“生死场”。“雷场就是生死场。走进雷场,就是走进生死场。”这是人们对走进雷场的描述,更是人们对走进雷场的恐惧。
尚昌仪说:“作为军事纪录片导演,是职业,更是责任的驱使,我不是第一次到雷场采访拍摄。”
“我之所以这样做,并非哗众取宠或别出心裁。”尚导说话的时候,满脸的平静,与大片里地雷引爆的火爆场面形成鲜明的对比。“我是士兵出身,又毕业于军事院校,当然了解地雷的特性。更深知雷场的危险。但是,我在从事导演工作后,就很固执地坚持自己的创作观念——选难弃易。后来我把自己的这一创作观念定义为‘宁造原子弹,不盖茅草棚。’可能就因为我的这一固执己见,在我独立从事导演工作后,所拍的影片几乎都与危险接触,都要冒一番风险。”
一次。摄制组跟随执行搜排未爆弹任务的中国赴黎巴嫩维和工兵营的官兵们,穿行在黎巴嫩南部地区。这天,摄制组与维和官兵们来到了一片果园的香蕉林之中,现场采访完维和官兵,尚昌仪和摄像吴英杰、杨栋梁谈了当天的拍摄构想后,面对眼前这片情况复杂的香蕉林,尚导嘱咐两位患难与共的战友:“哥俩,安全的弦还是要分分秒秒地紧绷着,举手投足,安全第一。你俩也知道,我们现在停车的这个位置,曾有几名黎巴嫩青年踢足球时,踩中球场边草丛里的子母弹,两人受伤。再看四周弹坑累累和眼前俯拾皆是的弹片,可以肯定地说,这片果园中子母弹不少……”集束炸弹的子炸弹内所装的炸药是一种高爆性能的炸药,也就是说比常见的TNT炸药爆炸时威力要大得多,一枚子炸弹爆炸以后,它的杀伤半径为4米左右。
就在这时对讲机中传来:“5号报告,5号报告,发现子母弹一枚。”他对摄像杨栋梁说:“走,咱俩过去拍摄。”尚昌仪领着摄像杨栋梁小心地穿走在香蕉林中,一步步接近发现子母弹的现场。“弹!尚导,子母弹!”他左后侧的士官刘正平突然大声喊道。尚昌仪迅速地回头:“在哪?”“你脚下!”刘正平指着他的脚下紧张地回答:“那。”
尚昌仪屈膝低头定睛一看,一枚子母弹在他左脚后跟不到5厘米的位置微微地露着一点脑袋。好险啊!他不由自主地冒出一身冷汗。很明显,这枚子母弹是因下雨冲刷,大部分被泥土埋没了,只稍稍露出了弹体的引爆部分,又因露出部分已经锈蚀,很难发现。幸运的是只差不到5厘米没有踩中,更为幸运的是,在士官刘正平大声喊叫时尚昌仪一下子定格在那里,回头的时候脚步一点点都没有挪动。如果稍微向后挪动一点就触碰上这枚子母弹,其后果不堪设想。
待大家缓过神来,摄像杨栋梁对士官刘正平说:“小伙子,下次遇到这种情况,可不能这样大喊大叫。刚才假如尚导回头时本能地挪一下脚步,还不踩上了。”尚导笑着说:“他这也是本能反映,换了我也这样。如果刚才是你杨栋梁看见了子母弹,很难说你不像他一样地喊叫。”
“第一次行走于丛林中,一开始都不敢往深处看。丛林中有多少枪,恐怕连反政府武装的首领自己都说不清。也许,有许多枪口就在丛林中瞄着你,你裸露在他们的视野中,往哪儿躲?只有默默地想,千万别冲我开枪!”这是维和工兵大队段传洲政委和尚昌仪谈起第一次经历丛林的感受。
尚昌仪他们的摄制组是2010年3月4日到达中国赴苏丹达尔富尔维和工兵大队的,此前,维和工兵大队的打井分队按照联合国和非洲联盟驻苏丹达尔富尔特派团(简称联非达团)的要求,部署在南达尔富尔的科尔·阿拜奇执行打井任务。摄制组准备一同前往。晚上,大队领导为摄制组饯行,谁知大家刚刚入座,一个噩耗传来:原定3月6日护送维和工兵大队前往科尔·阿拜奇的护卫部队在外执行任务时,遭到不明身份武装分子的伏击,人员和车辆均遭扣押。
但是,任务还是要完成。
一大早,维和工兵大队政委段传洲便和战士们拿来防弹衣和头盔。段政委对尚昌仪说:“尚导,尽管有些热,你们还是要穿戴上,一是联非达团规定出营区必须这样;二是一旦遭遇袭击,或多或少能起到一些防护作用。”
车队很快便钻进丛林,陷入丛林和沙漠编织的汪洋大海之中。虽然大家都穿着防弹衣、戴着头盔,有着坦桑尼亚维和部队的武装护卫,加上我维和部队的装甲步战车的警戒,但越往丛林深处开进,尚昌仪越能感受到那种来自丛林的莫名恐怖。这几年,因为跟踪拍摄中国维和部队,他曾多次穿越过非洲的丛林,耳闻目睹了太多的丛林中发生的悲剧。“正因为了解丛林,我才变得惧怕丛林。”
“千万别冲我开枪!”这是许多维和官兵经历丛林的真实话语。曾在利比里亚维和的赵子生多次和尚导聊起他维和时的丛林历险。赵子生擅长写诗,《千万别冲我开枪》便是他记忆维和的一首诗。现在,在丛林中行进,面对丛林和背枪行走在眼前的不明身份武装人员,尚导突然想起了赵子生的话:“‘千万别冲我开枪’是句心里话,大实话,每次我们车队一进入丛林,那念头就不可遏制地冒出来——千万别冲我开枪!看见路旁的武装人员,表面上若无其事地和他招手示好,心里却在颤抖地说,哥们,千万别冲我开枪!”
14时,他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科尔·阿拜奇。当车队驶进打井分队的临时营地——尼日利亚维和部队的营区时,大家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尚昌仪发现脱下防弹衣的身上早已被汗水浸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