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创新训练是一门重要的应用型课程,是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目前,许多应用型本科院校对创新训练教学工作却不够重视,本文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训练教学的师资建设投入不足,学生创新积极性不高,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给出几点可行建议。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 创新训练 教学改革建议
应用型本科院校主要教学目标是为社会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创新训练课程是指利用新知识进行原创性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课程。中国的创新训练教育开始于1989年,清华大学举办首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随后创新训练教育在各地高校广泛开展,但是当时面向的学生人数不多,主要针对参赛学生进行重点辅导。进入新世纪,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感召下,我国高等学校创新训练取得突出成绩。据教育部统计,截至2016年年底,全国已有82%的高等学校开展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在大学生创新教育热潮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创新教育过程中,如何更好地进行创新训练教学,更好地开展创新训练呢?本文研究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训练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几个问题,并给出合理可行的教学改革建议。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训练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师资建设投入不足
由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对创新训练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指导教师在推进创新训练课程教学和研究过程中由于受到资金、实验条件等限制,难以有效开展,随着时间的推移,热情降低,对创新训练课程指导的积极性下降。另外,许多应用型本科院校对指导教师的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重视程度不够,教师与企业、其他高校交流渠道不畅,创新训练相关项目资金支持力度较少,从而导致指导教师在项目申请、成果发表等方面存在诸多困难,指导教师科研水平和业务能力提升较慢,不足以适应“互联网+”环境下,科技日新月异的变化对创新训练教学环境的影响,从而会导致指导教师整体水平不高,创新训练课程教学水平下滑。
(二)学生创新积极性不高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为普通高考考入,称为普招生;一部分为高职院校考入,称为高职生。对于普招生,基础相对较好,但是创新训练动手能力差;对于高职生,动手能力相对较好,但是基础较差。因此,在创新训练过程中,如果创新训练题目统一,往往会造成部分学生创新积极性不高,创新训练成果较差。通过对这些学生的调查,可以发现,如果指导教师布置研究型创新训练题目,往往普招生的成绩好于高职生;如果指导教师布置实践型创新训练题目,往往高职生的成绩好于普招生。
(三)教学方法单一
近年来,许多应用型本科院校为提高教师队伍的学历水平,会大量招收刚毕业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进入教学队伍。在创新训练课程教学过程中,新入职的老师往往过度关注于创新训练课题的创新性,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创新训练课程与学生所学专业课知识的相关性,导致学生参与兴趣不高,积极性差。对于老教师而言,往往喜欢按照普通课程讲授布置作业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创新训练教育,对于学生的创新思维训练不足。以上这些因素导致创新训练教学效果不佳。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训练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进行创新训练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应根据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特色以及院校自身的专业需求,引进符合当地发展和本校专业需求的人才,构建校企交流合作平台,推动创新训练向应用方向发展,从而实现产学研的无缝链接。因此,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創新训练指导教师而言,应该利用课余时间,多去企业调研、走访、开展研讨会、讲座等多种途径与企业交流,了解企业科技需求,从而为创新训练积累项目资源和应用场景。另外,对于新入职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训练指导教师,应加强学习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善于和学生沟通交通,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让学生真正意识到创新训练的价值。
(二)提高学生创新积极性
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而言,应当按照参加创新训练课程学生所学专业和学习情况,选择合适的创新训练题目。由于学生存在个体差异,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往往会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教师应该根据其兴趣给予其恰当引导,选取与其能力相适应的训练题目,并适时对其指导。具体而言,对于普招生,可以根据其科研兴趣布置研究型创新训练题目;对于高职生,可以根据其实践兴趣布置实践型创新训练题目;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积极性,更好的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创新能力。
(三)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对于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是应用型本科院校长期以来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创新训练的教学方面,可以采取习明纳教学法,即一种专题讨论式的教学方法。习明纳教学法是德国大学一种重要的教学和研究制度,后被国外著名大学广泛采用。创新训练教学过程中,在指导教师的引导下,由参加创新训练的普招生和高职生组成创新训练小组,每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集中在一起,一起来探讨创新训练项目,充分发表意见,深入讨论,从而形成好的研究思路和成果。现在越来越多的应用型高等院校开始重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在创新训练教育上教师要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创新竞赛,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结语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训练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然后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改革建议。通过这些教学方面的改革,应用型本科院校可以培养出更具创新能力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钱小明,荣华,伟钱,等.基于导师制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7):21-24.
[2]黄娟,李秋萍.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模式的新思考[J].人才资源开发,2017,(2):168-169.
[3]乌云高.浅谈应用型高校大学数学的教学改革[J].时代金融,2016,(36),266.
[4]周晓娟.高职院校物理教学的几点建议[J].时代金融,2016,(36),267.
[5]弓宪文.应用型本科大学生提升基本能力素质的建议[J]. 时代金融,2018,(3):298.
基金项目:自治区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614532007)、内蒙古大学校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619007)。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 创新训练 教学改革建议
应用型本科院校主要教学目标是为社会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创新训练课程是指利用新知识进行原创性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课程。中国的创新训练教育开始于1989年,清华大学举办首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随后创新训练教育在各地高校广泛开展,但是当时面向的学生人数不多,主要针对参赛学生进行重点辅导。进入新世纪,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感召下,我国高等学校创新训练取得突出成绩。据教育部统计,截至2016年年底,全国已有82%的高等学校开展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在大学生创新教育热潮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创新教育过程中,如何更好地进行创新训练教学,更好地开展创新训练呢?本文研究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训练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几个问题,并给出合理可行的教学改革建议。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训练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师资建设投入不足
由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对创新训练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指导教师在推进创新训练课程教学和研究过程中由于受到资金、实验条件等限制,难以有效开展,随着时间的推移,热情降低,对创新训练课程指导的积极性下降。另外,许多应用型本科院校对指导教师的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重视程度不够,教师与企业、其他高校交流渠道不畅,创新训练相关项目资金支持力度较少,从而导致指导教师在项目申请、成果发表等方面存在诸多困难,指导教师科研水平和业务能力提升较慢,不足以适应“互联网+”环境下,科技日新月异的变化对创新训练教学环境的影响,从而会导致指导教师整体水平不高,创新训练课程教学水平下滑。
(二)学生创新积极性不高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为普通高考考入,称为普招生;一部分为高职院校考入,称为高职生。对于普招生,基础相对较好,但是创新训练动手能力差;对于高职生,动手能力相对较好,但是基础较差。因此,在创新训练过程中,如果创新训练题目统一,往往会造成部分学生创新积极性不高,创新训练成果较差。通过对这些学生的调查,可以发现,如果指导教师布置研究型创新训练题目,往往普招生的成绩好于高职生;如果指导教师布置实践型创新训练题目,往往高职生的成绩好于普招生。
(三)教学方法单一
近年来,许多应用型本科院校为提高教师队伍的学历水平,会大量招收刚毕业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进入教学队伍。在创新训练课程教学过程中,新入职的老师往往过度关注于创新训练课题的创新性,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创新训练课程与学生所学专业课知识的相关性,导致学生参与兴趣不高,积极性差。对于老教师而言,往往喜欢按照普通课程讲授布置作业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创新训练教育,对于学生的创新思维训练不足。以上这些因素导致创新训练教学效果不佳。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训练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进行创新训练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应根据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特色以及院校自身的专业需求,引进符合当地发展和本校专业需求的人才,构建校企交流合作平台,推动创新训练向应用方向发展,从而实现产学研的无缝链接。因此,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創新训练指导教师而言,应该利用课余时间,多去企业调研、走访、开展研讨会、讲座等多种途径与企业交流,了解企业科技需求,从而为创新训练积累项目资源和应用场景。另外,对于新入职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训练指导教师,应加强学习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善于和学生沟通交通,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让学生真正意识到创新训练的价值。
(二)提高学生创新积极性
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而言,应当按照参加创新训练课程学生所学专业和学习情况,选择合适的创新训练题目。由于学生存在个体差异,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往往会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教师应该根据其兴趣给予其恰当引导,选取与其能力相适应的训练题目,并适时对其指导。具体而言,对于普招生,可以根据其科研兴趣布置研究型创新训练题目;对于高职生,可以根据其实践兴趣布置实践型创新训练题目;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积极性,更好的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创新能力。
(三)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对于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是应用型本科院校长期以来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创新训练的教学方面,可以采取习明纳教学法,即一种专题讨论式的教学方法。习明纳教学法是德国大学一种重要的教学和研究制度,后被国外著名大学广泛采用。创新训练教学过程中,在指导教师的引导下,由参加创新训练的普招生和高职生组成创新训练小组,每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集中在一起,一起来探讨创新训练项目,充分发表意见,深入讨论,从而形成好的研究思路和成果。现在越来越多的应用型高等院校开始重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在创新训练教育上教师要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创新竞赛,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结语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训练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然后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改革建议。通过这些教学方面的改革,应用型本科院校可以培养出更具创新能力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钱小明,荣华,伟钱,等.基于导师制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7):21-24.
[2]黄娟,李秋萍.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模式的新思考[J].人才资源开发,2017,(2):168-169.
[3]乌云高.浅谈应用型高校大学数学的教学改革[J].时代金融,2016,(36),266.
[4]周晓娟.高职院校物理教学的几点建议[J].时代金融,2016,(36),267.
[5]弓宪文.应用型本科大学生提升基本能力素质的建议[J]. 时代金融,2018,(3):298.
基金项目:自治区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614532007)、内蒙古大学校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619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