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井采油方式优化对策与应用探究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modm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采油方式适应性评价就是对机械采油设备所处的油田自然环境、油井开采条件等因素进行评价,从中初选出技术上可行的采油方法。随着油田开发程度的深入,各区块相继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勘探、开发、采收率等工作受到较大的影响,经济效益下降。如何为油井选择最佳的采油方式,进而指导其所在区块的生产,成为油井开发首先解决的问题。由于各采油方式的工作原理各有特点,因而都具有各自的优缺点,具有不同的应用范围和适应性,在了解了它们各自的适应性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采油方式的初选,进而确定了采油方式优选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开展了以模糊一致矩阵为理论指导的采油方式优选研究,对各采油方式进行技术经济综合评价。
  关键词: 油井生产;采油方式;优选评价;应用
  1 采油方式优选模型研究
  1.1 采油方式初选
  现有的采油方式优选方法[1]效用函数法、逼近理想解的排序等方法虽然都能确定出最终的优选方案,但存在一定的主观因素、评价结果不够客观,应该确定一种能更多地避免主观性,计算简单且评价结果更客观的采油方式优选方法。在进行经济评价之前要考虑举升工艺对生产条件的适应性[2],适应性对应表选定后利用评价和选择采油方式的等级加权法进行初选:将参数分为两大类,一是与可行性有关的参数,分为最好(4),好(3),适合(2),不好(1),不可行(0)五个等级,二是与复杂性等有关的一些参数,分为高(3),中(2),低(1)三个等级。
  1.2 采油方式优选模型
  初选后,会存在几种可选采油方式,还需要对技术、经济指标进行评价。对抽油机等三种举升方式,设定工艺成本、投资回收期、检泵周期三个经济评价指标和产油量、举升效率、泵效三个技术评价指标。对每一指标进行优度评价,得出综合优度评价,建立采油方式优选模型。应用各种优选方法确定最优采油方式,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反映各项指标相对重要程度的指标权重值对于采油方式的选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 举升工艺优化
  举升系统的优化以满足配产条件,系统的能耗最低为原则,如图1所示:
  图中A、B曲线为不同下泵深度条件下产量与泵出口压力之间的关系曲线,C、D为不同下泵深度下产量与泵入口压力的关系曲线(设定一组产量,通过IPR得到一组井底流压,通过多相管流可得一组泵入口压力与产量的关系),A、C曲线之间的压差 即为泵的增压,如果要达到系统能耗最低则应该选取曲线A、C曲线之间距离最短的点,即需要泵做功最小的点,该点对应的产量即为能耗最小条件下的产量。
  3 油井举升评价计算
  在对采油优选评价方面,较为常用的评价方法主要是数据包络分析法,其能够用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简称DEA)方法是一种非参数方法,其是利用数學工具对于经济系统生产前沿面的有效性进行评价。该方法是以相对效率为依据,结合数量不等的指标投入和数量不等的指标产出,对比分析类型一致的决策单元的有效性,并对其实施准确的评价。利用该方法能够对机械采油方式的前 沿面进行分析,能够获得机械采油系统最低成本、效益最大的的参数,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1工艺初选
  用等级加权法对有杆泵、螺杆泵、电潜泵和水力射流泵四种采油方式进行初选:(1)通过获取该口井的基础数据,与采油方式适应性表比较,得到该口井的适应性分析指标表;(2)利用等级加权法根据匹配到的适应性分析指标表计算得到四种采油方式的评选得分较大的几种采油方式作为初步筛选的采油方式。
  3.2工艺设计
  对抽油机井参数优选设计、螺杆泵井参数优选设计、电潜泵井参数优选设计、根据三种举升方式的技术、经济指标计算公式,对初选的举升方式的产油量、举升效率等等技术经济指标进行计算,如表1:
  3.3 工艺优选
  根据计算出各举升方式技术、经济指标的综合优度值,如表2所示:
  可知电潜泵的综合优度值最大,所以该油井的最优的采油方式为有杆泵采油,与该区块已广泛使用有杆泵采油相一致。
  4 结束语
  通过对有杆泵等采油方式的研究,确立了综合指标体系,建立了基于模糊一致矩阵的采油方式优选模型,通过研究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 目前常用的采油方式各有其特点,实际应用中应结合现场实际进行采油方式的初选;(2) 建立了基于模糊一致矩阵的采油方式优选模型,计算过程简单易懂,结果更加客观;(3)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应充分考虑到油田的生产实际,进而指导进行采油方式优选,确定油井、油田区块的合理工作制度。
  参考文献:
  [1] 宇新,周宇鹏,崔海清. 机械采油方式优选的模糊评价法[J].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6(34)
其他文献
摘 要:21世纪时信息化的时代,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应用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便捷的方式方法,同时也为诸多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以现代企业的运营管理为研究对象,探究了计算机自动化的特点,以办公自动化和数据库技术的应用为例阐述了计算机科学技术在企业管理运营中的应用。同时分析了计算机科学技术对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以期为企业提供启迪,希望企业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化水平。  关键词:计算机自动化;企业管理;
期刊
摘 要: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企业的管理理念和管理范式都发生了重大转变。金融管理对于企业的发展影响也被逐步重视,良好的金融管理有利于企业实现稳定的发展,对于企业的改革和创新也具有诸多益处。改革开放后,我国一直致力于提升自己的经济实力,不管是从民生、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都进行诸多的改革,通过不懈努力也已经取得了快速的发展,我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因此,对于金融管理行业的引
期刊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引进来的同时也大力走出国门,加入世贸组织,顺应全球化趋势,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我国企业的金融管理方式也在不断创新以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金融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可否认,在我国企业的金融管理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无法更好的促进企业发展,仍需要金融管理的工作人员继续努力。本文主要是对企业金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几条加强企业金融管理的建议,希
期刊
摘 要:近年来,互联网快速发展,可提供的带宽越来越高,视频已从原先的标清逐步升级为高清、超清甚至蓝光等模式,高清晰度带来极佳的视觉观看体验。相应的,在电力系统当中,有大量的远程会议需求,原先的标清会议系统从视频画质、传输质量、图像声音同步性来讲,都已不符合新时代的发展趋势,高清会议系统的使用迫在眉睫。本文浅谈了高清会议系统的产生背景,并分析其在电力系统中的优势,思考其应用的前景,概括其在电力系统中
期刊
摘 要:随着大数据挖掘和学习分析技术的不断发展,构建基于大数据的教学模式成为了各大高校的共识,通过对大数据含义以及特征的分析,针对高校在构建信息化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并对基于大数据环境下课堂中如何有效的进行搭建基于大数据的教学模式进行阐述, 教学模式的改革不仅对传统创业课程教学模式进行了根本的改变和优化,还通过大数据技术和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能够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为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提升学生的适应
期刊
摘 要:芦荟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草本植物,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不仅能够用于食品、医药等的制作过程中,还能够应用于化妆品的制作过程中,在日化工业中有较为广泛的应用。芦荟最为一种较为特殊的植物,其功能也是较为特殊的。本文主要对芦荟及其特殊功能进行论述,并针对芦荟在日化工业中的具体应用进行探索。  关键词:芦荟;特殊功能;日化工业  1、芦荟  芦荟是一种多年生常绿肉质草本植物,其在分
期刊
摘 要:习近平指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服务对象在基层,工作主体在基层,任务落实靠基层。基层宣传文化阵地是开展基层宣传文化工作的重要载体。十八大以来,宣传文化工作的阵地在不断拓展,这对如何加强阵地建设提出了新挑战。  关键词:阵地;挑战;对策  十八大以来,宿州市宣传文化部门把基层宣传文化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关于加强基层宣传文化阵地的管理,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
期刊
摘 要:我国教育、经济、政治、科技、外交等诸多方面的发展日益成熟,因此相关的对外汉语教学也在整体的教育中渐渐占据了一个极为重要的实际地位。语言作为一种实用性科学,作为一种文化和艺术,相关的语言知识更是一种技能。然而在进行学习和教学的过程中,对外汉语初级阶段自身是具备着一定的特殊性和教学困难的,在这一过程中,往往存在诸多的文化因素影响。本文就对外汉语初级阶段教学过程中文化因素做简单的分析和探讨。  
期刊
摘 要:生态生产力的观点是随着社会生态危机的日益严重而不断地被人们重视起来的。近些年的研究成果丰硕,或多或少地从生态生产力的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且取得了良好的学术反响。本文继续之前研究的基本路径,但是更加注重生态生产力的唯物史观视野下的解读,即生产力发展究竟在何种意义下可以成为生态性的生产力。  关键词:生态生产力;传统生产力;生态化;生态系统  人类历史进入21世纪,传统生产力模式的弊端日益凸显
期刊
摘 要:通过多年机采实践,逐步总结形成了油井 “全过程节点生产管控”模式,即将油井生产管理外延,在油井生产过程中设置正常井、异常井、待检井关键管理节点,对每个节点实施全过程控制,从而提高生产时率,提高开井数,延长油井的检泵周期。  关键词:油井生产;节点控制;管理策略;检泵周期  对于正常生产井的常规管理,为完成产量,油井采用大参数生产,致使大多数井在参数偏大区生产,杆疲劳和偏磨率增大,导致杆断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