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空军“天剑”系列空空导弹作战性能分析

来源 :海事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p999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空战的主角是多用途战斗机和高性能的空空导弹。中国台湾虽然航空基础薄弱,但为了对抗大陆空军,也竭尽全力研制战斗机和空空导弹。由于台湾自行研制的IDF“经国”号战斗机已经有较多报道,本文不再赘述,只着重谈谈台湾研制的“天剑”系列空空导弹。
  
  “天剑”I型空空导弹
  
  台湾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研制空空导弹及其相关技术,用于装备其自行研制的IDF“经国”号战斗机。整个计划都是在美国的协助下进行的,并且在早期还有韩国的加盟。
  负责空空导弹研制的是位于台北的“中山科学技术研究院”(简称“中科院”)。由于技术基础薄弱,若一开始就研制中距空空导弹会有很大难度,于是“中科院”决定先以美制AIM-9L“响尾蛇”为蓝本开发红外制导的近距格斗型空空导弹,并将其命名为“天剑”I型空空导弹。
  1986年,“天剑”I格斗导弹进行了首发试验,1988年开始预生产,但直到1993年才拿到“准生证”正式加入台空军现役。“天剑”I型空空导弹外形与AIM-9L极为相似,采用鸭式气动布局,被动红外制导,导引头采用制冷锑化铟元件,可全向攻击,最大离轴角为30度。战斗部为重11千克的连续杆式杀伤战斗部,由激光近炸引信起爆。美国军方一直宣称,“天剑”I完全拷贝了“响尾蛇”的技术,根本谈不上自行研制,充其量只是把AIM-9L放大了一号(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天剑”I空空导弹的关键部件都是从美国进口)。台军方称,“天剑”I空空导弹的性能接近美制AIM-9L导弹,而且导引头更加精密。不过从该型导弹迟迟不能投产,而且生产量只有300枚的事实可以判断出其性能不会好到哪里去。
  “天剑”I空空导弹的主要技术参数:弹长2.84米,弹径127毫米,翼展609毫米,弹重90千克,最大射程18千米,有效射程10-15千米,飞行速度2.5马赫,机动过载26-30g。
  
  “天剑”I导弹的地空改型——“捷羚”系统
  
  由于台湾陆军现役装备的美制“复仇者”防空导弹系统射程较近(如果击中目标,目标残骸很容易抛到稠密的居民区)、威力低且价格昂贵,因此为了加强机场的近程防空,台军方决定在“天剑”I导弹的基础上发展一种近程车载防空导弹发射系统,代号“捷羚”(由于负责其研发的总工程师为女性因而得名,这在台军众多的武器中可谓特殊的一例)。整套系统包括:装在美制“悍马”车(或其他车辆)上的4联装导弹发射装置,台“中科院”自行研制的MPQ-78火控雷达、敌我识别器、前视红外探测器(装在4联装发射装置左侧)、人工目视瞄准器等。“捷羚”系统采用遥控方式发射,可在夜间或能见度较差的环境下瞄准目标,具有一定的抗电子干扰及抗红外干扰能力。由于“天剑”I空空导弹的杀伤威力和射程都比“复仇者”大,且能够自产(不用被美国人狠敲竹杠),因此台军对其性能颇为满意。目前“捷羚”系统已开始量产,未来将逐步取代“小棵树”低空导弹系统,成为台军低空近程防空的骨干火力。
  
  “天剑”Ⅱ型空空导弹
  
  “天剑”Ⅱ是台湾在美制AIM-7M“麻雀”中距空空导弹的基础上研制的一种空空导弹,1988年首次公开,1989年试射,1991年正式投入批量生产,1996年开始装备台湾自制的IDF“经国”号战斗机。“天剑”Ⅱ空空导弹全长3.6米,发射重量为183千克,配有30千克的高爆战斗部,采用了主动近炸引信和触发引信,杀伤力较强。其动力装置为双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使导弹速度达到了2.5马赫。台“中科院”的工程师称,“天剑”Ⅱ空空导弹有效射程可达70千米,弹上的主动雷达导引头有效探测距离为30千米,并有较强的抗电子干扰能力,其技术水平可与美国的AIM-120C中距空空导弹相媲美。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比如“天剑”Ⅱ空空导弹的主动雷达导引头是由在竞争AIM-120空空导弹主动雷达导引头项目中落败的美国摩托罗拉公司生产的,而且美国AIM-120上装备的由雷声公司生产的主动雷达导引头的作用距离也不过15-20千米,试问“天剑”采用的美国人未看中的主动雷达导引头怎么可能达到30千米的作用距离?再从战机火控雷达以及导弹的制导技术分析,美国AIM-120空空导弹在先进机载火控雷达的控制下,最大有效射程也只有50千米;而台湾空军IDF战斗机装备的火控雷达为美国的淘汰产品,试问“天剑”Ⅱ空空导弹的有效射程如何能超过美国AIM-120(“天剑”Ⅱ空空导弹合理的有效射程应该在30-40千米左右)?另外,从台湾引进AIM-120空空导弹以及台湾到现在还在花巨资组装AIM-7M半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的事实也可以看出,“天剑”Ⅱ空空导弹的综合性能不会太好。其实台空军私底下也承认,“天剑”Ⅱ导弹问题不少,作战性能难以令人放心。比如该导弹的制造工艺极其复杂,每年只能勉强生产30余枚,被戏称为“手持榔头敲打出来的导弹”;另外,“天剑”Ⅱ的陀螺仪为机械式,误差较大。联想到台湾的军事采购政策,“天剑”Ⅱ空空导弹不过是台湾逼美国人卖AIM--120的骗人把戏罢了。
  
  “天剑”ⅡA反辐射导弹
  
  该弹是在“天剑”Ⅱ空空导弹的基础上配备新的被动雷达和红外成像复合导引头、制导设备而成,能够在锁定电波频段后对辐射源进行俯冲攻击。很多人会问,既然是反辐射导弹,在装备了被动雷达导引头后,为何要加装红外成像导引头呢?因为大型辐射目标,如预警机及地面预警雷达,都会有热源以及电磁寄生辐射,当大型辐射目标关机以后,导弹的红外成像导引头可以根据大型辐射目标的热源进行攻击。台湾军方人士称,台研制的反辐射导弹是效仿美军20世纪60年代将AIM-7“麻雀”空空导弹改装成AGM-45“百舌鸟”反辐射导弹的经验,只不过合所研发的“寻标器”较美方的水准高,性能甚至直逼美军现役的AGM-88“哈姆”系列高速反辐射导弹。而且由于反辐射导弹具备强烈的主动攻击性,因此即使将来美方不售台AGM-88反辐射导弹,台军也将会拥有自制的反辐射导弹武器。
  台军方目前对外宣称,“天剑”ⅡA反辐射导弹已经研制成功,但还没有进行实弹射击。事实上,台湾战斗机要使用反辐射导弹尚存在很大困难。首先是“天剑”ⅡA反辐射导弹的性能欠佳。该导弹没有位置记忆功能,如果遇到目标关机,其性能将大打折扣。即便其装备 了红外成像导引头,在远距离上也不可能发现目标;就算在近距离,如果目标能够迅速转移或迅速降温(或者屏蔽),再或者打几发红外干扰弹,即可使红外成像导引头失效。其次是反辐射导弹的射程很近,载机要冒很大风险。如美国AGM-88导弹实际射程只有25千米,意味着携带反辐射导弹的战斗机必须靠近到距离对方雷达系统25千米以内才能发动进攻。试想一下,以台空军的实力,在执行反辐射作战时很可能是没有打到目标,自己反而被消灭了。
  有人会问反辐射导弹的有效射程怎么会这么短?这个距离是美国空军根据多年来的反辐射作战经验确定的。因为发射高度在1200-2000米之间,目标距离在28千米以内时,反辐射导弹才会有较为满意的捕捉雷达波束的概率。美国早期的AGM-45A/B反辐射导弹射程虽然已达40千米,随后由“标准”舰空导弹改装而来的AGM-78最大射程更达到55千米,但在越南战场的实战使用中,美军发现在30千米以上距离导入雷达波束的导弹不到1%,在25-30千米距离上导入雷达波束的也只有7%;而在20千米以内发射时,导入雷达波束的概率则达到了70%。美军现役的主力反辐射导弹——AGM-88虽然在接收带宽上扩展很大,但导入波束的机制与越战时期没有本质区别,因此发射距离和导入波束的情况也就没有根本性的改观,这也是美军将AGM-88导弹的作战射程定为25千米的主要原因。台湾“天剑”ⅡA反辐射导弹最大射程虽然能够达到40千米,但同样也存在截获波束的概率问题,因此其有效射程不会大于25千米。
  
  “天剑”Ⅱ垂直发射型导弹
  
  由于台湾海军水面舰艇缺乏可靠的防空导弹,而进口先进舰载防空导弹,在舰艇适装性上又会遇到麻烦(有人认为台湾海军可以买美国的MK-41垂直发射系统,先不说美国人卖与不卖,就算想卖,台湾现有的水面舰艇也根本装不下这么庞大的系统),因此台湾海军决定用“天剑”Ⅱ空空导弹来发展舰载垂直发射型。然而,研制舰载垂直发射系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要有良好的防空导弹,而这导弹必须具有推力矢量控制:其次,要有良好的火控系统;再次,必须要足够大的舰体。2005年春,台湾“中科院”宣称,经过多年的研发,台湾已突破冷射技术瓶颈,完成了“天剑”Ⅱ舰载垂直发射导弹的验证工作,并将这型自制的高性能舰空导弹系统装备在康定级护卫舰上。但是,该型导弹的舰载火控系统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上舰测试过,且“天剑”Ⅱ的火控系统与法国制造的指挥系统的协调问题也没有解决,更没有真正在舰上打过靶;再加上2003年“天剑”Ⅱ垂直发射型在陆上首次试射即告失败的先例,恐怕没有几个人敢对这样的“先进导弹”充满信心。
  
  “天剑”增程型导弹
  
  为了有效增加空空导弹的有效射程以及增强攻击高机动目标的能力,因此发展装冲压发动机的超远程空空导弹就成为今后空空导弹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目前,欧洲研制的“流星”、俄罗斯研制的KS-172以及美国在研的AAAMM等新一代空空导弹射程均已达到150千米以上,有的甚至达到300-400千米,从而对敌方空防圈内的高价值目标(如预警机)构成了巨大威胁。不过这些导弹都还在发展中,尚需要几年时间才能成熟。面对空空导弹的这种远射程发展趋势,不甘寂寞的台湾“中科院”也来凑热闹,在“天剑”Ⅱ的基础上加装冲压发动机,由于技术基础差,在2005年早些时候的试射中,增程型“天剑”Ⅱ空空导弹以失败告终(因冲压发动机没有点火工作)。笔者认为,不考虑自身实力和基础条件,台湾“中科院”的这种“大跃进”式发展纯粹是一种头脑发热的技术冒险。
  
  “天剑”地空型导弹
  
  有消息称,台湾“中科院”为了提高“捷羚”系统的有效杀伤范围,打算将“天剑”Ⅱ型空空导弹植入“捷羚”系统。如果真的如此,“捷羚”系统的有效杀伤范围的确会有大幅增加。但是,我们联想到“天剑”Ⅱ的产量如此小,且空空导弹变成地空导弹以后射程会大大减少,再加上价格超级昂贵(单价在100万美元以上),因此,台军能装备的数量必然将十分有限,最多是在“捷羚”系统一个营的范围内多加2-4枚。
  
  结语
  
  客观的讲,如果按军工产品的科研发展思路来衡量,台湾“天剑”系列导弹还是有许多可取之处的。但是,由于台军工企业和科研部门技术基础差,导致大部分关键技术都要依靠进口,自身得不到多少提高,同时由于生产规模小,严重制约了军工企业的良性可持续发展。再加上台湾当局崇洋媚外,扼杀了军工企业生存空间,结果造成台湾军工企业完全成为台湾当局的政治棋子。如果短时间达不到外购武器目的,则台军工企业还有一口残羹可吃;一旦外购武器目的实现,则台军工企业马上就要挨饿(军方订货大幅减少或干脆取消)。从本质上讲,如果台湾当局继续坚持“以武拒统”的顽固立场,不顾两岸人民期盼统一的愿望,那么台湾军工企业就永不可能有出头之日,类似“天剑”系列导弹这种高不成、低不就的武器也就会继续层出不穷。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中国制造” (MADE IN CHINA)的工业制品行销全球,国产武器也扭转了上世纪90年代的外销困境,在国际军贸市场重振雄风。  在武器方面,中国已由当年的世界第六大出口国,变成了第二大进口国。  近年来,中国军工行业已扭转了20世纪90年代外销量一直较低的局面,“枭龙”歼击机等用于出口的高价位武器打开了销路,导弹、坦克和重炮也开拓出新市场。中国武器的销售对象除了过去“小、穷、黑
期刊
一束光的诱惑,没有子弹出膛时剑拔弩张的气势,也没有硝烟弥漫时战场的血腥。然而,激光轻武器所发射的激光能灭人于无形,杀人于无声。在这样一个以速度战胜时间,以武器的较量代替赤膊的肉搏战的时代,激光轻武器正成为军事强国新一轮争夺的目标。而且,目前有些国家的军队已有部分装备,如激光枪、激光致盲武器等……    激光武器日益受到军事家的重视    小米加步枪,入海战术的战略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坦克、核潜艇
期刊
由“里根”号核动力航母为首的海上战斗群,于2007年3月7号访问香港。这次随“里根”号一起到达香港的,还包括美国的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阿利·伯克级驱逐舰、洛杉矶级攻击核潜艇等先进战舰。由于喜欢军事装备,所以在各国旅行时,遇到的防务展、基地开放日一类的活动,基本是我能参加的都尽量前往。  当我抵达码头时,我最喜欢的阿利一伯克级驱逐舰那早已通过杂志和电脑屏幕万分熟悉的身影第一时间映入了眼帘,然后是提康
期刊
日本军力动态    日本空中力量由三个航空方面队、一个航空混成团以及各直属部队组成。航空方面队和航空混成团下辖战斗航空团、防空导弹群和航空警戒管制部队,能够独立担负战役作战行动。北部航空方面队主要担负北海道地区的防空和空中作战任务。中部航空方面队负责本州大部分地区和四国岛部分地区的防空作战任务,并根据战争的态势,对南北两翼实施增援,是航空自卫队的主要机动力量。西部航空方面队主要负责本州西部地区、四
期刊
自从10月朝鲜进行核试验后,外界对于朝鲜武装力量更为关注。尽管西方普遍认为朝鲜人民军常规武器系统早就陈旧过时,不堪与美日韩联军匹敌,但也有防务专家认为擅长战略伪装的朝鲜经常“以强示弱”,将许多“绝密撒手锏”秘而不宣。现在我们看一看朝鲜有哪些“撒手锏”吧。    领导人带头捐款购买米格-31截击机    日本《现代》杂志援引韩国人士的话说,朝鲜国防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日非常珍爱俄制米格战机,曾多次称赞它
期刊
2006年8月的一天,美国马里兰州以生产宇航和高技术武器装备为主的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以下简称洛·马)总部内,罗伯特·J·史蒂文斯凭窗眺望着西方。这位董事长兼总裁的眼神中,透出情不自禁的得意。此时,他的心早已飞到了遥远的西太平洋。  8月3日,在洛·马位于佐治亚州的F-22A“猛禽”战斗机组装厂内,美国太平洋空军司令赫斯特上将宣布,太平洋空军的第一支F-22A战斗机中队,将于2008年1月在阿拉斯
期刊
长期以来,对日本军工产业的评价较多地体现了“集中”二字,多数资料认为,日本军工产业的特点之一,就是军工生产集中于少数大企业。本文经过研究认为:相对于其他主要军工生产国家,日本军工生产并不集中,而是分散于各大企业之中。这种分散生产体制,是由以防卫厅为代表的政府部门主导建立的。其目的是为了加强日本工业动员能力,保证战争潜力的基础。  日本军工产业的分散生产,首先体现在日本军工企业对军工产品的低依存度上
期刊
中国99式主战坦克在1999年国庆50周年大阅兵中一亮相,就引起国内外人士的广泛关注。它是继96式后中国装备的最新型主战坦克。日本90式主战坦克是继61式、74式后的第三代主战坦克,在世界坦克排行榜中,它1997年排行第一,1998、1999年排行第三,最近几年也是榜上有名,其先进性不言而喻。日本90式坦克与99式坦克外形尺寸相似,重量都小于50吨,均有3名乘员,因此两者具有较强的可比性。现在,让
期刊
解放军有能力在台海实施非接触式作战    台海问题几乎是美国战略研究机构永远的关注焦点。出于各种政治需求、为对台军售进行舆论造势以及其他种种不便言明的目的,美国的战略研究机构和大批所谓的“中国问题专家”总是不停推出各种版本的台海前景“预言”,极尽渲染之能事,描绘未来的“台海战争”的景象。最近一段时间,美国各研究机构的“台海预言”不约而同地出现了一个新名词——非接触式作战。这些研究报告认为,在未来可
期刊
“扬武”舰是清朝海军第一艘木质巡洋舰,是福建水师的旗舰,1872年由福州船政局制造,排水量1567吨,航速12节,有13门炮,编制人员200名。1872年,“扬武”号参加了中法马江海战。    好色坏事的钦差大臣    马江是闽江在马尾附近一段的别称,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海战——中法马江之战就在这里发生。  当时中国方面拥有“扬武”号、“伏波”号、“飞云”号、“济安”号4艘陈旧落后的木质巡洋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