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小实验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家庭小实验是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方式。本文分析了目前家庭小实验开展的现状,提出了家庭小实验的实施策略,以及开展家庭小实验对化学教学的作用。
  关键词:家庭小实验;初中化学;化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6-0070
  初中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而化学又是其中的一门特别抽象的子学科,实验在化学教学中尤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有利于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化学现象及概念的理解。而家庭小实验又是化学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延伸,能让学生有更多机会主动地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对学生的学习及自身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一、初中化学家庭小实验的开展现状
  现行华师大版初中科学教材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编排了一些辅助教学板块:思考与讨论,学生实验,阅读,活动,视窗,科学家小注,小资料,练习,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等共九个。其中的“活动”板块有很多内容要以家庭小实验形式来完成,并实现课堂教学的延伸。但从实际调查结果来看,实验并没有落到实处。
  首先,执教者在思想及行動上不够重视,使得家庭小实验不能有效地开展。初中科学是一门综合学科,教学任务繁重,教师感到教学压力大,学生感到升学压力大。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和空间范围内,面对中考的选拔性考察,教师往往很少顾及到指导学生做家庭小实验,而通常是用讲解实验或演示实验来完成课本上的活动。还有很多教师认为做实验浪费时间,不及实施题海战术,同样能把握好实验题的考点并得到高分。
  其次,客观条件制约了家庭小实验的开展。在一些农村初中,学生往往因找不到合适的实验材料而失去积极性甚至放弃实验。如制作叶脉书签所用的氢氧化钠溶液,检验葡萄糖实验所用到的硫酸铜等。
  第三,学生课业繁重,周末的作业尤其偏多,使得大多数学生为完成任务而不去主动进行实验探究,偶尔有一小部分同学抽出一小部分时间进行探究实验,也会因一些实验的失败而不愿继续寻找其原因,进而失去深入探究的欲望。
  还有,一些教师把家庭实验当成任务布置给学生,学生在认真完成实验后,由于教师没有给其展示自我的机会或平台,缺少对实验结果的评价与反馈,使学生觉得做与不做没有本质的区别,失去做实验的兴趣,导致家庭实验不能持久贯穿于化学教学中。
  二、初中化学家庭小实验的实施策略
  实验教学作为化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学生借助实验能准确、深刻地理解并掌握物质的性质及变化规律。家庭小实验最显著的特征是化学实验“家庭化”。家校结合、合理设计实验内容是充分发挥家庭小实验的教育价值的重要保障。为了更好地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实施家庭小实验,关键应做好以下几点:
  首先,教师应充分认识家庭小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认清家庭实验不可用以课堂实验替代,要全面布置、检查、落实家庭小实验。留给学生进行家庭小实验的空间,创造更多机会给学生参与实验中。认清家庭实验同样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实验之前应向学生明确实验课题、目的、要求、操作重点及完成实验的时间,指出实验过程中的有关注意事项。实验后,要求学生完成实验报告,教师认真评价学生的实验情况,展示实验成果,如学生识别织物纤维种类的展示,辨别真假羊毛的方法等,让学生感悟实验中的收获,同时掌握更多的生活技能。
  其次,保证完成实验需要的物质条件。提醒学生平时准备一些实验仪器代用品,如小瓶子、注射器、吸管等,收集一些常用药品或用品,如食醋、食盐、鸡蛋壳、石灰、酒精、蜡烛等等。在特定条件下,教师也可以从实验室借给学生一些常用的安全系数较高的仪器,如试管、漏斗等,并提醒学生注意安全。给学生发放某些不能轻易得到的实验用品,如木炭、滤纸、pH试纸、明矾等。让学生发现并选择身边合适的物质作化学实验的代用品,如教师布置自制净水装置实验(并非一定要教材的中实验)中要用到的木炭或活性炭就可以选择竹炭(超市竹炭包中取出使用)代替,白酒代替酒精使用等。总之,在安全的前提下,可充分挖掘身边可用的物品进行实验。
  再次,选择适当的实验内容。教师要精心挑选家庭小实验的实验内容,力争做到趣味性和科学性的统一。对那些实验原料易得,操作简便,且操作过程没有危险的,可以放手让学生去做,如探索铁钉的生锈条件,生活中的酸碱指示剂,洗涤剂清洗餐具,水垢的去除等。有些家庭小实验具有一定的难度,实验前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给予一定的指导,比如自制叶脉书签,要给学生先讲清楚实验注意事项,以及用家庭中碱性较强的溶液(比如84消毒液或漂白粉)来代替氢氧化钠溶液,这样可以提高实验成功的几率,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家庭实验的探究热度,真正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有些实验在家庭较难进行,主要因材料不易获得,因此可以在学校进行探究,比如葡萄糖的检验。除此之外,教师还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多设计一些可行的、易于操作的家庭实验。如探究“蜡烛及其燃烧”的实验,双氧水制氧气(红砖粉或铁锈等催化效果对比),探究鸡蛋壳中碳酸盐,自制酸碱指示剂并试验生活中一些物质的酸碱性等等。实验内容在安排的先后顺序上要注重由浅入深,学生刚接触化学这门学科,对其充满好奇心,根本不清楚怎样做实验,所以刚开始应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在实验前教师要给学生详细介绍:实验步骤,重点观察哪些现象,有哪些注意事项等等。如“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内容可设计成:观察蜡烛的颜色和状态;用指甲在蜡烛表面划一下,感受石蜡的硬度;取一小块石蜡放入水中,观察石蜡能否溶解;将蜡烛点燃,观察刚点燃时蜡烛火焰、石蜡状态的变化,熄灭蜡烛,观察蜡烛灯芯处有什么现象。此阶段主要侧重于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实验内容的设计应尽可能详细些;当学生学会一定的实验基本技能以后,让学生尝试完成一些简单的实验探究,甚至设计实验探究自己感兴趣的化学问题。如探究鸡蛋壳的成分,自制酸碱指示剂探究一些物质的酸碱性等。   三、充分发挥初中化学家庭小实验的教学作用
  家庭小实验是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和延伸,也对教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贴近生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深思如何在教学中发挥家庭小实验的积极作用。家庭小实验的合理开设,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能力,还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学习化学也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家庭小实验是化学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的有效桥梁。化学实验不仅为化学知识的学习提供感性知识,为知识的传授铺路,还为学生的科学探究提供途径。例如,在学习了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时,可在教材第11页实验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家庭小实验,具体安排如下:实验准备:去药房买一小瓶医用双氧水,从家中寻找红砖粉及铁锈,利用家中物品进行实验:
  [实验内容]:
  1. 仔细阅读双氧水药瓶上的标签信息。
  2. 倒出少许(约2-3ml)双氧水于细口径玻璃杯中,观察其中有无气泡,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观察木条是否复燃。
  3. 在两等份双氧水中分别加入少许红砖粉及铁锈,观察产生气泡快慢,用带火星木条检验气体。
  4. 当看不到气泡时,继续加入少许双氧水,观察产生气泡情况。
  [实验思考]:
  (1)由标签可知医用双氧水属于纯净物还是混合物?为什么实验室制取氧气用的双氧水浓度比医用双氧水要大?
  (2)红砖粉和铁锈的催化效果哪个更好?对比实验中控制了哪些变量?
  (3)保存双氧水时要注意哪些事项?由此可见还有哪些因素也可影响到化学反应速率?
  通过这个家庭小实验的探究,可以完成以下教学内容:独自完成氧气的检验方法;加深对催化剂概念的理解;通过标签内容的分析,认识到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除了催化剂外还有温度、浓度、接触面积等。这些都是对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因此,在家庭小实验的教学中,应充分挖掘可以帮助课堂教学的素材,将理论与实践有效地结合,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实质性的提升。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认识家庭小实验的重要性,应充分挖掘家庭小实验对化学教学的积极意义,切实将家庭小实验落到实处,发挥好家庭实验对化学教学的催化作用。实践证明,家庭小实验与课堂教学是相辅相成的,教师应借助家庭小实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化学教学的质量,从而提高科学的综合素质。切不可忽视微小实验的巨大用途。
  参考文献:
  [1] 曹学明.家庭小实验——化学实验教学的催化剂[J].現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教学研究·学科教研),2014(2).
  [2] 金新华.开展初中化学家庭小实验点滴谈[J].教学仪器与实验,2007(8).
  [3] 王立荣.如何充分发挥初中化学家庭小实验的教学作用[J].实验教学与仪器(实验教学研究),2008(2).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市育才实验学校 315000)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通过对两个性格完全不同的学生采取的不同教育策略,说明我们在教育学生时切忌一概而论,使用固定模式。应该尊重学生的差异,看到每一类学生的长处,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爱心,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关键词:因人而异;耐心;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8-0091  教育的奥妙在于用不同的钥匙开不同的锁。孩子是不一样的。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生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但是有些课堂开展的小组合作只是流于形式,并未取得真正的实效,其原因之一在于没有把握好小组合作的契机。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教学环境等条件,选择课堂中的有效契机,让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关键词: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7-0083  新的初中
摘要:本文以课题“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微写作设计与实践”实践过程的一节课为例,提出了微写作训练的逻辑起点问题,指出日常的微写作需要“时时写”“处处写”“文文写”,但不能过于随意,要精准定位学情,并基于學情提供准确的教学支架,才能真正帮助学生。这样,学生才能克服写作中的畏难情绪,每练有心得,时时有进步,从而达到喜欢上写作,爱上写作,提高写作水平的目的。  关键词:学情;微写作;案例  中图分类
摘要:教数学不仅让学生多做题目,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去领悟数学,“会”应是我们教学与学习追求的目标,“会”是知识内化到认知结构的表现,“会”是学生建构了“自己的理解”,“会”是能力形成的体现。  关键词:薄弱高中;既懂又会;自己的理解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7-0091  薄弱高中一般泛指在一个地区中考录取中,排在最后一个批次的二、三级或
摘要:学生自己带着疑问,自己动手进行观察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去探究、发现、获得新知识,既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主要途径,又能在此基础上发展学生的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生物教学;探究实验课;规范操作;探究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6-0079  自2003年课改以来,至今已有十年,现在又迎来新一轮课改,就是力图改
摘要:语文教材中选编了不少经历几代人的经典老课。如何认识这类课文在语文课程中的重要地位?如何挖掘这类课文在新时代的育人内涵?如何挖掘经典作品的语言美和人文美?本文以一课经典名篇《卖火柴的小女孩》为例谈了作者对教材的解读、设计和对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语文教学;老课新教;人文内涵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3-0007  教材简介
摘要:“书面表达”的目的是考查考生运用英语写作的基本能力,是一种较好的主观性命题,也是高考试题的保留题型。本文结合近年来的试题,根据笔者在教学中不断积累的经验,谈谈书面表达辅导的几点做法。  关键词:书面表达;高考;写作水平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7-0064  学习知识的目的是应用。用所学的外语知识同别人对话是应用;标准化考试的书面
摘要:从2017年开始,高考阅读的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都改为必考题,防止了考生以往形成的偏向实用类文本而避开文学类文本的阅读陋习,让高考语文摆正了引领中学生阅读的价值航向,即培养和考查考生的文学素养。由于文学类文本的阅读难度较大,无疑加大了高考阅读题的难度。而文学类文本的阅读以散文和小说的阅读为主,其中散文的阅读特别是叙事性散文的解读尤其让考生头痛,成为高考的热点、重点和难点。因为这类散文写的都
摘要:本文是笔者结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三单元“我爱祖国山和水”的有关内容,让学生走进当地山水地标景点,进行一次延伸性探究实践。笔者的主要做法是:让孩子自主选择探究主题;让孩子自主组合乐于合作;让孩子自定目标巧设计划;让孩子自主实践乐于探究;让孩子自主交流分享体验;让孩子自主评价共同提高。据此,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这是笔者
摘要:书法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瑰宝,以汉字为重要载体的书法教育应当具有双重性。既要具有弘扬传统艺术的审美性,又要注重实际交流的实用性。汉字的产生、发展首先是顺应不同的历史时期的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在其演变历程被人们加之以审美的情趣,成为一门艺术。但永远不能脱离实用功能而独立存在。  关键词:书法;教学新论;字体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