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说这是李翊云的回忆录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J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籍华裔作家李翊云。

  李翊云,美籍华裔作家,2005年曾凭短篇小说《千年敬祈》一举成名,此后创作的《金童玉女》《漂泊者》等又为她在国内和国际赢得了多项荣誉和大奖,如2007年3月被英国文学杂志《格兰塔》(Granta)评为美国最杰出的21位35岁以下青年小说家;2011年,《漂泊者》获提名国际IMPAC都柏林文學奖,这是华人作家首次提名。余不一一。

记录自己的同时也跟自己对抗


  鲜少社交及在公众场合为自己发声的李翊云在2017年,发表了《亲爱的朋友,我从我的生命里写给你生命的你》,这是一部带有自传体性质的作品,一经发表便引起了读者的关注。
  这部可以归类为回忆录的作品,从写作形式到内容都不是寻常意义上的回忆录,作品并没有按照时间顺序来构架展开。李翊云对于个人成长的书写粗简而跳跃,零星散落在书中的生命故事大抵如下:作者出生在北京的一个普通四口之家,是家中最小的孩子。母亲是教师,家中的暴君,对孩子的爱充满了占有欲和控制欲;父亲是核物理学家,宿命论者。两个女儿中,母亲偏爱小女儿。母亲畸形的爱令小女儿压抑几近窒息,大学毕业之后为了逃离母亲而远走美国深造。获得免疫学硕士学位之后最终放弃博士学业,走上文学创作之路。此外,作者还提到她曾因为患有抑郁症而两度入院治疗,以及朋友的自杀。一旦深入阅读不难发现,生命故事的细节并不是作者的焦点所在,这部分的讲述都是被寥寥数语带过,随之而来大篇幅的是与之相关的议论。作者像是在与另一个自己对话,也像是在与潜在的读者讨论,每一句都厚重,需要读者有足够的心力支撑。形式上,它更像是一本日记,记录自己的同时,也跟自己对抗。在两个自我的互相对峙中,作者把自己撕开给人看。李翊云的这部作品不同于以往的写作,私人化的书写具有先锋的实验性质。整部作品的语言清冽冷峻,干净利落地传达着个人对于生命的思考,直面个人精神世界中的复杂问题,字字句句如剑戟,将最内层划开,虽疼却清醒。也许,这部用时长达两年的作品最初的写作初衷就是自我救赎,泅渡生命中那些至暗的时刻。作者对那些个人历史的时刻抽丝剥茧,探寻成年之后殇痛的本源,理清那些缠结在内心的藤蔓,看清它们的样子,做出何去何从的选择。阅读途中你能时时感受到作者借助思考的力量努力对抗着虎视眈眈的虚无感。那种可以将人吞噬掉的虚无感。无论承认或者不承认,表达一旦进入公众视野,成为作品,那么它所记录和讨论的就不再是私人化的事件与命题,陪伴、抚慰和救赎(抑或其他)的就不止于作者本人了。几乎所有的写作者都有某种情怀,李翊云选择将这部私人化的作品发表,至少,她的人文情怀应该位列其中。

原生家庭之殇


  李翊云在书中提到,她因为抑郁症第二次入院治疗结束后,加入了一个康复项目,那些生活垮掉的人们常常没有眼泪或者边颤抖边哭着说,他们希望回到过去,让一切都正常如初,但是她却无所适从:
  我也希望我的人生可以重置,但是从何时算起呢?我可以从任何一个时间节点退回到比它更早的时间点:警示被忽略,错误累加。但是这样不断地追溯源头是无用的,我常常最终生出这样强烈的愿望:我要是从未出生过就好了。
  这么痛的领悟不知道会狠狠捶在多少人的心上。幸福始于家,痛也是。人一生的痛苦林林总总,彼此勾连,成年之后对于这个世界的失望与绝望如果一路细细索迹,最后总会终结在生命开始的地方——家。
  成年人未获得健全人格就为人父母的情形不在少数。他们在所有人际关系里都无法自持,冲突不断,起因是与外部世界边界不清。李翊云的母亲便是如此。李翊云说:
  很早之前,虽然还无法将其诉诸于言语,我就知道:母亲才是这个家中唯一的孩子。比起母亲的愤怒,我更害怕母亲的眼泪。
  巨婴式的母亲,需索无度。她的占有欲和控制欲失控得几近病态,家中每个人因此都不得安宁。她对小女儿的情感绑架自私而残忍:
  你是要个疯妈还是死妈?……你知道吗,等我死的那一刻,你父亲就会再娶别人……你知道吗,我不能死,是因为我不想你和继母生活在一起。
  …… ……
  她说,我,这个她唯一深爱的人,活该得到最残忍的死法,因为我不懂感恩。
  常日里,丈夫和孩子们疲于应对她随时爆发的冷酷和脆弱。具有讨好型人格的丈夫,面对骄纵跋扈的妻子,他的应对方式永远是无节制的退让和自我麻痹。李翊云说,“我的父亲是我所认识的人中最为相信宿命论的人。”这宿命论不是他自己选择的信仰,是他无奈之下的自我保护。软弱者害怕冲突,害怕混乱,宿命论是软弱者最体面的遮掩。在这场家庭悲剧中,父亲的过失在于因为他对于妻子单方面的妥协而主动放弃了他自己和孩子们的人生。他坦承,在他的婚姻当中,他“从未感受过一天的安宁”。 作为父亲,他是令人遗憾的,他曾对自己的孩子忏悔,“他从未有过想要保护我和姐姐免受母亲伤害的念头。” 但李翊云认为,父亲努力灌输给她们的宿命论是两姊妹当时唯一的护体——“只要相信宿命论就会让一个人看起来平静、无所不能,甚至是开心。”可怜到让人心酸。如果,这就是幸福的家,那宁可不要出生。悲哀的是,这是人生中无法选择的那件事。

  背负原生家庭之殇长大的孩子一生都在“藏”。作者在住院治疗抑郁症期间,常常在花园里拿一本书读好几个小时,别人觉得她看上去安静温和,怎么会有自杀这种激烈的念头。她说她表面最平静的时候,是内心最激烈的时候。这种将内心情绪掩藏起来的习惯是不是和她的那个“暴君”母亲、宿命的父亲有关呢?这也不禁让人想起书中的作者常常被追问的问题之一就是——“你在藏什么?”   背负原生家庭之殇长大的孩子,一生心里都有个黑洞。从此,便无法与人亲近。在李翊云的记忆中,一日下午,她与小儿子坐在长凳上等待大儿子下课,像往常一样,两人并没有说话,小儿子把手放在她的手上,但是作者却无法理解:
  我知道那一定很舒服,并且是天下最自然不过的事了。一定是这样的。不过我突然觉得我无法理解它。我能接近理解它,但是那只能是作为人类学家的理解的一部分。
  李翊云平静而沉缓地叙述着,将情感障碍表露无遗。在她人生的最初岁月里,与母亲之间,恐怕不曾有过此类的生命经验。自然的亲密,只存在于认知当中。原生家庭也许是作者成年之后远渡重洋,远走他乡的重要原因之一吧。多年之后,当李翊云看到友人与其父母之间自然而然的亲密交流时,因为健康父母之爱缺失而起的内心敏感让人唏嘘不已。
  原生家庭之殇,逃无可逃。即便是旅居他乡,即便是光阴的洪荒之力,这最初的伤害和疼痛总在现实和梦境中的某一刻复活,绵延不绝。

关于写作


  也许,李翊云当初从科学走到文学之路的原因之一就与最初的生命之痛有关:
  当初我放弃科学的时候,是因为我对写作有着一种盲目的信心,那就是,通过写作,我想让自己成为一个一无所长的人。在此后的很多年间,我很享受那种状态,活在一群对我的存在一无所知的虚构的人物之中。
  过去的自己,因为出色,被母亲选中成为了那个被偏爱的孩子,李翊云想要将这样的自己埋葬。放弃科学,选择写作,也许,最初是李翊云成年后对母亲的一种反抗。与母亲一起生活的令人窒息的日子、压抑的青少年时期,伤痛的记忆及其烙印所带来的内心撕扯碰撞都使得对个人处境以及出路的思考成为生命之必须,而非明晰的职业道路所带来的稳定明亮的物质生活。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如果原生家庭是一个人的宿命的话,那么写作对于李翊云来说就是这宿命的宿命。
  李翊云说,她读到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亲爱的朋友,我从我的生命里写给你生命里的你”时哭了:
  这句话让我想起来为什么我不愿放弃写作。一个人所写的书—过去、现在、将来—难道不就是在说着同样的事情:“亲爱的朋友,我从我的生命里写给你生命里的你”吗?从一种生命到另一种生命是多么难以抵达,但是,如果不是为了这难以抵达,如果過去可以成为过去,如果每一个之前都可以被一个之后取代,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写作。
  李翊云说,“过往是真实的。”真实的力量就在于它与当下的我们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长在我们心里,每一个现在的我们都是行走的过往。而迁延一生无法抹去的就是关于生命最初的那些记忆。李翊云提到了伊凡·屠格涅夫母亲的往事:专横霸道的母亲、违抗母命的长兄与受母亲偏爱却最终无法忍受这畸形的母爱而远走他乡的屠格涅夫,这一切都像极了李翊云自己的故事:
  与忍受一位专横的家长相比,成为被家长偏爱的那个孩子更为糟糕,我好奇,家长,即使是最残忍的家长,是否会从孩子中挑选一个,当这个孩子无法回报父母对他同等的爱时,他便会受到责打。
  李翊云说,“当我读到这样一位充满了暴怒和占有欲之爱的母亲的时候,我哭了出来。”后来,当“我知道了并非所有的母亲都像那样,这一点于我而言日渐成为一种慰藉”。 有一段时间,李翊云在阅读几位作家的书信和日记,她说,“他们的单调乏味的记录比那些有才华横溢的思想和词句更能抚慰我。”当阅读成为一种陪伴和抚慰,那么文学康复之路上的写作便顺理成章。但李翊云的阅读和写作绝不仅仅是为了抚慰,更多是为了通过思考让真相呈现,探寻思想的维度。
  李翊云说,虽然与她的天性相悖,但她已然与这个世界产生了某些牵绊——与一些人、一份职业,还有一种习得的语言,但是她仍未学会与之相安无事地共存。与人亲密的痛苦和隔绝的痛苦同时折磨着她,给她一线生机的是写作和用英文写作。屠格涅夫在给年轻作家建议的一封信中说,“我们写作并非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叙述。”李翊云深以为是。如果说,以前李翊云写作是为了“免受那些挥之不去的往事的困扰,为了保持距离使自己不成为别人的困扰”的话,那么现在的这本回忆录就是为了叙述,为了让自己靠近真实的自己,为了抵达我们生命中最为隐秘幽微的部分。
  李翊云在这本书中也谈到了为什么用英文写作:
  当一个人用新的语言记忆时,他的记忆就有了一条分界线。在那之前发生的,可能是别人的人生,也可能成为某种虚构。
  李翊云选择成为母语的孤儿似乎和选择写作一样,是想要彻底抹掉过往,完成自我救赎。这也许就是她抛弃母语进行写作的隐喻所在。
  如果说,这是李翊云的一本回忆录,那会限制了读者的想象。它充满了李翊云式的冷调,书写犀利而克制,尽显深邃的真诚。但是,我却看见的是一个忧伤的小女孩,她在平静地对我诉说,悲情而勇敢。书中说,“我们如何以我们所拥有的进行生活,而无往事盘旋心际?”这是我所理解的李翊云作为作家的情怀,对世人的爱。
  (作者系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外语学院讲师。)
其他文献
沙石峪在燕山山脉山间平原上,在平原足够广大以至让人误以为周围都是平原的时候,重新出现山峰的起始之处。抵达之前怎么也不会想到它竟然和《桃花源记》所记山村的地理形势非常相像。周围皆山,只在南边有一个峡口可入。  而“有一洞而入”的东北方向,虽为人工的愚公洞,但是那种不事雕琢甚至没有任何一面平滑的石壁石顶的原始的手工开凿痕迹,还是让人觉着自有一番天然味道。从这个洞出去,下到山外的平原上,去县城只有不足十
陈来先生导读《孟子思想的现代价值和意义》,第一段就是辨义利。孟子的开篇《梁惠王》,开门见山正是辨义利。“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陈来先生立足于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尖锐地提出了两个问题:  一是“今天我们特别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而且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立,要以中华优秀文化价值观作为基础和源泉”,但
阅读《博览群书》董山峰主编文章:《胡耀邦、胡乔木与〈博览群书〉的初心——站在400期的里程碑前》,30多年前,初次遇见这本刊物的情景,又回到我眼前来。  初遇《博览群书》  1985年春节期间,我和妻儿到岳父许力以家拜年。走进院子,远远望见岳父正在窗前忙着什么。到屋里看时,方知是在整理书桌上的一摞报刊杂志。岳父见我们来了,高兴地搂过外孙,问长问短地说了会儿话,便从书桌上拿起一本杂志,对我说:“小岳
当今中国已成为世界高速铁路建设里程最长的国家。近年来,中国开启了“高铁外交”的进程,尤其是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将轨道交通的发展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在轨道交通场景中的移动通信系统,不仅涉及旅客信息服务,更加关系到列车的安全运行。然而,轨道交通场景的特殊结构一直对沿线移动通信系统设计和网络规划带来重重挑战。所以,作为移动通信系统设计、规划以及部署的重要基础,轨道交通场景的电波传播预测建模一直是工
一、教学设计思想    鉴于对部分学科内容(如历史、地理)超时空性和广覆盖面的特点,在现实环境和条件下较难开展真实的探究教学,选择WebQuest的方式可以弥补这点不足。学生能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实现超时间、跨空间的实践学习。下面是以《环球科考家》为主题,利用WebQuest方式设计的网络探究课。  (一)教学内容分析  《环球科考家》是在学习了九年义务教育教材初中地理(人教版)第一册第四章(世界
佛籍灯录中有一则甚有意味的记载,禅宗二祖慧可求教于始祖达摩,问道:“诸佛法印,可得闻乎?”达摩的回答却颇出人意料:“诸佛法印,匪从人得。”听闻此言,想必慧可很是茫然,便径直抛出自己最迫切亦最困惑的问题:“我心未宁,乞师与安。”  面对此人类永恒之问,达摩的回答略显避重就轻,说道:“将心来,与汝安。”沉吟良久,慧可觉得达摩此意玄妙难测,自己终究把握不住这颗心,于是答曰:“觅心了不可得。”达摩顺势讲道
一、教材分析    《色彩给人的感觉》是人美版九年义务教材小学美术第九册第九课的内容。这一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感受色彩,区别色彩的冷暖倾向,使学生能正确合理地在绘画和生活中使用色彩。  这节课是色彩基础课程,是美术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在以往的教学中,由于本课内容多,容量大,特别是学生练习时受到材料、用具等限制,学生的注意焦点和课堂大量时间都集中在涂色环节上,他们对本课的重点内容——色彩知识,掌
自然课上,教师正使用投影机给学生演示蜻蜓从幼虫蜕变为成虫的过程。色彩鲜艳、清晰逼真的画面牢牢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这是发生在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一所山区小学的一幕普通场景。在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地区,随着“班班通”工程的实施,乡村中小学校教室正在逐步完成多媒体设备的改造工程,其中最主要的标准配置就是与互联网联结的电脑和投影机。在投影机的选用上,具备高防尘性、高稳定性以及较低总体持有成本(包括购买费用、维
陶孟和原名履恭,1887年生,祖籍浙江绍兴,是中国近代著名的社会学家。他幼时曾在近代教育家严修创办的家塾中就读,这个家塾课程包括英文和自然科学,就是其后著名的南开学校。之后陶孟和赴日留学,在东京高等师范学校学习历史和地理;几年后他又赴英国伦敦大学学习社会学和经济学,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上世纪10年代先后任职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和北京大学教授。幼时至成年的知识结构培养了他优于旧式知识分子的思维方法和观念
毕业在即,学生都流露出对母校、老师和同学的依依惜别之情,纷纷在课间互相传写毕业留言。于是,教师设计了一节信息技术综合运用课——《毕业留言DIY》,目的是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自己动手制作电子版毕业留言,表达自己的毕业心情,体验电子作品制作的乐趣。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熟练组合运用所选软件的各种相关技巧,培养信息综合处理能力。熟练掌握带有附件的电子邮件的收发。  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