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城远近”会影响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吗——基于两所小学的叙事分析

来源 :教育发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yanzhiji761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Z省H县两所农村小规模学校的调查发现,“距城远近”深刻影响着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表现为直接决定农村家长的择校,决定小规模学校教师生存的质量,决定学校建设投入的收益.本研究通过对校长、教师、家长等群体的深度访谈和叙事分析,揭示农村小规模学校的真实群像,分析教师、学生“去”与“留”选择所带来的小规模学校发展困境,表现为距城较近的学校学生流失殆尽,但教师集聚;据城较远的学校滞留了大量学生,而教师队伍数量不足、质量堪忧,整体上存在教与学的主体错位.基于此,本研究提出小规模学校要与乡镇中心学校结成共同体,通过专项扶持,走差异化、乡土化、特色化发展之路.
其他文献
在新课程改革已近二十年的时间节点上,育人的任务更为明确地落到了学科的肩上,由此也驱动了更深层次的学科实践创新,“做数学”便是其中的一大代表.本文溯源“做数学”的时代演进,探讨经由“做数学”达成学科育人何以可能,进而提炼“做数学”的基本特征与实践样态.
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普通高中那些学业成绩优良的学生未必就是在智力上受到严格训练、得到充分发展的人.为了论证这一观点,本文首先提出了衡量学生在智力上是否受过良好教育的四条标准,并据此标准从培养结果与过程两个方面论证了为普通高中资优生开设荣誉课程的必要性.为了增强普通高中课程对资优生的内在吸引力,更好地满足资优生智力发展的需要,本文提出了开发“哲学思辨类”、“名著选读类”、“自主探究类”荣誉课程的基本构想,并对三类荣誉课程的具体体现作了进一步的解释与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