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高中诗歌鉴赏衔接教学是一个系统的复杂工程,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初高中语文教学中衔接断层的问题日益突出,如何实现初高中诗歌鉴赏的教学衔接已成为我国初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需要探索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各种手段与方法,抓住不同阶段中诗歌鉴赏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从而不断提高诗歌鉴赏教学水平,推动初高中学生古诗词学习的全面提升和发展。
【关键词】初高中;诗歌鉴赏;衔接教学;探究
1.前言
古诗词是我国五千年历史文化中最为璀璨的明珠,具有很强的传承性,更是我国初中和高中语文教学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初中古诗词与高中古诗词相比在内容、语法、情感、题材以及审美情趣等各个方面都具有很强的整体性与连续性,因而初高中在诗歌鉴赏教学中应当具有一定的连贯性,实现有效地衔接教学。但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我国初高中诗歌鉴赏衔接教学的现状并不乐观,有很大一部分的初中和高中语文教师在其教学过程中未能有效地实现衔接教学,在授课过程中缺乏整体的协调与规划,对诗歌鉴赏的教学成效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不利于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有效提升,为此,必须重视初高中诗歌鉴赏教学的衔接问题,并对此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索。
2.初高中诗歌鉴赏教学衔接断层形成的原因
初高中的语文教学由于在语文素养培养方面的要求衔接不是很到位,尤其是初中的新课程标准对语文素养有所淡化和弱化,使得学生在进入高中后无法适应。语文学科在各个学段的知识是循序渐进的,但是初高中的语文教学在有关知识的衔接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尤其是诗歌鉴赏方面。
在初中阶段对于诗歌鉴赏的要求较低,主要包括:首先,要求学生能够对诗歌用标准的普通话进行流利和有感情地进行朗读;要求学生能够养成默读诗歌的良好习惯,并有一定的速度;要求学生能够较为熟练地掌握略读和浏览的方法,能够进一步扩大其阅读范围,拓展其视野。其次,要求学生能够在诗歌鉴赏过程中有清晰的思路,能够理解其主要内容,对其中重要词语在诗歌中的意义和作用进行体味和推敲;能够清楚地表述自己对诗歌内容及表达方法的看法与疑问,能够通过小组讨论等合作方式,对疑难问题共同进行探讨,能够有效区分写实和虚构作品,了解诗歌的不同体裁形式。再次,要求学生在诗歌鉴赏过程中,能够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对诗歌作品的内涵能有一个初步的领悟,并从中获得有益的启发;能够根据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评价其思想感情倾向;对诗歌当中的情景与形象能够有自身的体验,能够品味诗歌中表现力丰富的语言。但是,在高中阶段对于诗歌鉴赏的要求有所提高,主要表现在:首先,要求学生能够用标准、流利的普通话对诗歌进行诵读,能够准确表述诗歌作者的思想情感,并得出自己的阅读认知;要求学生能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最为有效地阅读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其次,要求学生能够形成独立的阅读思考习惯和能力,对于诗歌能够有自己的见解与根系,能够对诗歌从不同方面进行评价与质疑,形成自己的看法。最后,要求培养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能够形成自己独特的观点和看法,而不是人云亦云,能够主动探究诗歌中所彰显的时代精神和所展示的民族心理,进一步了解人类丰富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
从对两者的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到,高中阶段的诗歌鉴赏更注重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品味,使学生形成敏锐的思维能力,拓展其思维空间,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从而对语文诗歌鉴赏的课堂教学予以进一步优化,让学生形成主动对诗歌当中的文本信息进行探究的习惯与能力。因此高中阶段的诗歌鉴赏教学对语文老师在教学方面也提出来更高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利用刺激反应,善于创造时机以唤醒和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能够主动同诗歌作者在思维方面进行碰撞和交流,使学生自身的文学素养得到丰富和发展。
3.初高中诗歌鉴赏衔接教学的原则
(1)整体连贯性。初高中诗歌的衔接教学应当具备整体连贯性。只有将各个局部有效衔接起来,才能够发挥整体功能的巨大优势。在诗歌教学中,运用整体性,才能连贯的有效的进行教学。根据诗歌教学衔接的整体连贯性原则,首先,应当把诗歌教材看成一个整体,充分发挥一个整体所具有的教学效应;其次,学生在学习中作为一个整体与诗歌教学是密切相关的,学生如果没有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来,诗歌教学就没有整体性可言。整体连贯性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整体性的进行输入,又必须要整体性的进行输出,这样才能保证学生整体连贯性的进行学习。否则,学生无法把握整体性,无法调动积极性。
(2)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原则。现实学习中要求教师在衔接教学中应当掌握各学生知识能力水平,全面了解学生的综合能力指标,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来设计课堂诗歌教学。可以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来进行规划教学,确定重点和难点,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不断调整思路与教学方法,促进课堂教学效率。
(3)循序渐进原则。避免揠苗助长,按学生的学习規律和诗歌教学循循善诱,让学生的知识能够得到充分的消化和吸收,能够系统的掌握最基础的知识,通过不断的学习积累,形成较强的思维能力。
(4)适应性原则。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内容和课程进度等都应当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学生能够适应教师的教学,让学生少走弯路。
4.初高中诗歌鉴赏衔接教学反思
4.1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个人素养
(1)通过分析初高中诗歌的特点,求同存异,创新教学理念。教师作为课堂授课的组织引导者,他们的教学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对教师本身来讲,第一,能够有意识的将初高中诗歌衔接到课堂教学中;第二,能够对初高中诗歌之间的差异性进行分析;第三,应当重视科学合理的在课堂教学中衔接初高中诗歌。教师应当从思想上深刻地认识到初中与高中在教材与知识点等方面的存在着紧密的练习,应当对初高中的教材有一个整体性的把握。初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对高中教材中的相关知识点进行必要的铺垫,使得初中生能够对高中教材在心理上有一定的准备。初中语文教师应当将诗歌教学与学生的终身发展相结合,除了做好初中阶段的诗歌教学之外,还应当为学生高中阶段诗歌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帮助学生挖掘其诗歌学习的潜力,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正确引导学生认识初高中诗歌差异的基础上,让学生在诗歌的学习中收放自如。 (2)针对初中诗歌知识的“盲区”,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方法。“盲区”主要是针对在初中诗歌要求比较低或者没有要求而高中诗歌有要求或者要求比较高的一些知识和方法。初中与高中的诗歌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的程度各有不同,如在高中需要学生能够掌握汉语最基本的语法,能够掌握对诗歌鉴赏影响比较深的文言文七个比较特殊的句子以及各类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技巧等。但是往往很多高中生未能达到这种程度,这就要求初中教师能够搞明白初高中诗歌知识在衔接过程中存在的漏洞,在教学过程中有的放矢地为学生高中生涯地学习做好铺垫,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较好地掌握初中诗歌知识的盲区。
4.2学生个人综合素质的培养
(1)培养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和爱好。在学生进入高中这一新阶段,他们所面临的是一个新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碰到困难,产生抵触排斥心理,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及时的引导学生,一起分析问题,找出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然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进行适应和调整。同时,帮助初中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自强自信心。如果学生在初中的学习中已经养成了良好的习惯,这对高中的语文知识的学习积累就具有积极作用,能够更快适应高中繁重的学习任务。所以,教师应该积极的探索新思路、新方法、新技巧,在课堂中发挥主导作用,活跃气氛,让学生融入知识,营造积极健康的学习氛围。
(2)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加强诗歌练习。首先,应当加强各类诗歌的阅读。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的方式各种各样,可以精读、简读,也可以朗读、默读,通过各种方式相结合;读的内容既可以包括书本和报纸,还可以包括各类诗歌文集,阅读的知识面越广,越能对知识的积累与学习产生积极作用。初中学生,教师最主要要求的配合学习,而进入高中,教师强调的主要还是能够具备独立阅读诗歌知识的能力。所以,在学生能够自我完成诗歌作业后,教师更应当引导学生加强自我学习钻研,扩大读写量,提高效率,进而让学生具备更强的诗歌鉴赏方面的能力。
其次,应当加强对各类诗歌的理解能力。学生只有多读诗,多写诗,才能够真正理解各类诗歌的含义。初中生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很多是靠死记硬背的,未能真正的体会到诗歌的魅力,通过不断的分析和思考,举一反三,掌握更多的学习技巧。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对知识点进行分解和细化,如利用PPT微课,这类微课主要由图片、音频以及文字等构成,通过设置自动播放功能可以将学习内容转化为3至5分钟的教学视频,在教学《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时,可以通过视频将岑参送别好友的大致情景进行播放,帮助学生理解其中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通过利用微课将知识点由抽象化为具体,提高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能力,以及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再次,应当强化诗歌练习。通过不断的进行诗歌练习,从中总结规律,从而进一步提高诗歌鉴赏能力。现实生活中很多学生觉得诗歌很简单,但是当提起笔时,却发现无从下手。有些试题在平时课堂上老师已经讲过了,甚至在课下练习的时候也已经做过了,但是很多学生还是记不住,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学生没有善于总结,不能熟练的运用规律。另外,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在考试及练习的过程中发现自身的弱项,然后对症下药,及时引导学生总结规律、调整学习方式方法,并且养成良好的习惯。也可以与其他同学交流,分享自身学习的心得,借鉴其他同學的经验方法,取长补短,找出属于自身的学习方法。
5.结语
初高中诗歌鉴赏的教学衔接问题由来已久,不仅关系到学生文学素养的提高及其全面的发展,更是影响着整个教育系统的有序发展。笔者在研究和总结前人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分析初高中衔接断层形成的原因,提出初高中诗歌衔接教学的几点看法,希望能够对广大的一线语文教师有所裨益。初高中语文教学的衔接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广大语文教师的共同努力和学生的自觉奋斗。
【参考文献】
[1]迟桂凤.浅谈初高中诗词鉴赏之衔接[J].语文天地,2011(6):49-50
[2]段秋云.新课标下初高中古诗词教学衔接的实践与反思[J].才智,2015(4):88
[3]唐振杰.初、高中古诗词教学的衔接问题初探[D].辽宁师范大学,2015
【关键词】初高中;诗歌鉴赏;衔接教学;探究
1.前言
古诗词是我国五千年历史文化中最为璀璨的明珠,具有很强的传承性,更是我国初中和高中语文教学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初中古诗词与高中古诗词相比在内容、语法、情感、题材以及审美情趣等各个方面都具有很强的整体性与连续性,因而初高中在诗歌鉴赏教学中应当具有一定的连贯性,实现有效地衔接教学。但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我国初高中诗歌鉴赏衔接教学的现状并不乐观,有很大一部分的初中和高中语文教师在其教学过程中未能有效地实现衔接教学,在授课过程中缺乏整体的协调与规划,对诗歌鉴赏的教学成效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不利于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有效提升,为此,必须重视初高中诗歌鉴赏教学的衔接问题,并对此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索。
2.初高中诗歌鉴赏教学衔接断层形成的原因
初高中的语文教学由于在语文素养培养方面的要求衔接不是很到位,尤其是初中的新课程标准对语文素养有所淡化和弱化,使得学生在进入高中后无法适应。语文学科在各个学段的知识是循序渐进的,但是初高中的语文教学在有关知识的衔接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尤其是诗歌鉴赏方面。
在初中阶段对于诗歌鉴赏的要求较低,主要包括:首先,要求学生能够对诗歌用标准的普通话进行流利和有感情地进行朗读;要求学生能够养成默读诗歌的良好习惯,并有一定的速度;要求学生能够较为熟练地掌握略读和浏览的方法,能够进一步扩大其阅读范围,拓展其视野。其次,要求学生能够在诗歌鉴赏过程中有清晰的思路,能够理解其主要内容,对其中重要词语在诗歌中的意义和作用进行体味和推敲;能够清楚地表述自己对诗歌内容及表达方法的看法与疑问,能够通过小组讨论等合作方式,对疑难问题共同进行探讨,能够有效区分写实和虚构作品,了解诗歌的不同体裁形式。再次,要求学生在诗歌鉴赏过程中,能够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对诗歌作品的内涵能有一个初步的领悟,并从中获得有益的启发;能够根据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评价其思想感情倾向;对诗歌当中的情景与形象能够有自身的体验,能够品味诗歌中表现力丰富的语言。但是,在高中阶段对于诗歌鉴赏的要求有所提高,主要表现在:首先,要求学生能够用标准、流利的普通话对诗歌进行诵读,能够准确表述诗歌作者的思想情感,并得出自己的阅读认知;要求学生能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最为有效地阅读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其次,要求学生能够形成独立的阅读思考习惯和能力,对于诗歌能够有自己的见解与根系,能够对诗歌从不同方面进行评价与质疑,形成自己的看法。最后,要求培养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能够形成自己独特的观点和看法,而不是人云亦云,能够主动探究诗歌中所彰显的时代精神和所展示的民族心理,进一步了解人类丰富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
从对两者的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到,高中阶段的诗歌鉴赏更注重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品味,使学生形成敏锐的思维能力,拓展其思维空间,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从而对语文诗歌鉴赏的课堂教学予以进一步优化,让学生形成主动对诗歌当中的文本信息进行探究的习惯与能力。因此高中阶段的诗歌鉴赏教学对语文老师在教学方面也提出来更高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利用刺激反应,善于创造时机以唤醒和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能够主动同诗歌作者在思维方面进行碰撞和交流,使学生自身的文学素养得到丰富和发展。
3.初高中诗歌鉴赏衔接教学的原则
(1)整体连贯性。初高中诗歌的衔接教学应当具备整体连贯性。只有将各个局部有效衔接起来,才能够发挥整体功能的巨大优势。在诗歌教学中,运用整体性,才能连贯的有效的进行教学。根据诗歌教学衔接的整体连贯性原则,首先,应当把诗歌教材看成一个整体,充分发挥一个整体所具有的教学效应;其次,学生在学习中作为一个整体与诗歌教学是密切相关的,学生如果没有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来,诗歌教学就没有整体性可言。整体连贯性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整体性的进行输入,又必须要整体性的进行输出,这样才能保证学生整体连贯性的进行学习。否则,学生无法把握整体性,无法调动积极性。
(2)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原则。现实学习中要求教师在衔接教学中应当掌握各学生知识能力水平,全面了解学生的综合能力指标,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来设计课堂诗歌教学。可以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来进行规划教学,确定重点和难点,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不断调整思路与教学方法,促进课堂教学效率。
(3)循序渐进原则。避免揠苗助长,按学生的学习規律和诗歌教学循循善诱,让学生的知识能够得到充分的消化和吸收,能够系统的掌握最基础的知识,通过不断的学习积累,形成较强的思维能力。
(4)适应性原则。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内容和课程进度等都应当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学生能够适应教师的教学,让学生少走弯路。
4.初高中诗歌鉴赏衔接教学反思
4.1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个人素养
(1)通过分析初高中诗歌的特点,求同存异,创新教学理念。教师作为课堂授课的组织引导者,他们的教学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对教师本身来讲,第一,能够有意识的将初高中诗歌衔接到课堂教学中;第二,能够对初高中诗歌之间的差异性进行分析;第三,应当重视科学合理的在课堂教学中衔接初高中诗歌。教师应当从思想上深刻地认识到初中与高中在教材与知识点等方面的存在着紧密的练习,应当对初高中的教材有一个整体性的把握。初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对高中教材中的相关知识点进行必要的铺垫,使得初中生能够对高中教材在心理上有一定的准备。初中语文教师应当将诗歌教学与学生的终身发展相结合,除了做好初中阶段的诗歌教学之外,还应当为学生高中阶段诗歌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帮助学生挖掘其诗歌学习的潜力,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正确引导学生认识初高中诗歌差异的基础上,让学生在诗歌的学习中收放自如。 (2)针对初中诗歌知识的“盲区”,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方法。“盲区”主要是针对在初中诗歌要求比较低或者没有要求而高中诗歌有要求或者要求比较高的一些知识和方法。初中与高中的诗歌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的程度各有不同,如在高中需要学生能够掌握汉语最基本的语法,能够掌握对诗歌鉴赏影响比较深的文言文七个比较特殊的句子以及各类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技巧等。但是往往很多高中生未能达到这种程度,这就要求初中教师能够搞明白初高中诗歌知识在衔接过程中存在的漏洞,在教学过程中有的放矢地为学生高中生涯地学习做好铺垫,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较好地掌握初中诗歌知识的盲区。
4.2学生个人综合素质的培养
(1)培养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和爱好。在学生进入高中这一新阶段,他们所面临的是一个新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碰到困难,产生抵触排斥心理,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及时的引导学生,一起分析问题,找出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然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进行适应和调整。同时,帮助初中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自强自信心。如果学生在初中的学习中已经养成了良好的习惯,这对高中的语文知识的学习积累就具有积极作用,能够更快适应高中繁重的学习任务。所以,教师应该积极的探索新思路、新方法、新技巧,在课堂中发挥主导作用,活跃气氛,让学生融入知识,营造积极健康的学习氛围。
(2)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加强诗歌练习。首先,应当加强各类诗歌的阅读。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的方式各种各样,可以精读、简读,也可以朗读、默读,通过各种方式相结合;读的内容既可以包括书本和报纸,还可以包括各类诗歌文集,阅读的知识面越广,越能对知识的积累与学习产生积极作用。初中学生,教师最主要要求的配合学习,而进入高中,教师强调的主要还是能够具备独立阅读诗歌知识的能力。所以,在学生能够自我完成诗歌作业后,教师更应当引导学生加强自我学习钻研,扩大读写量,提高效率,进而让学生具备更强的诗歌鉴赏方面的能力。
其次,应当加强对各类诗歌的理解能力。学生只有多读诗,多写诗,才能够真正理解各类诗歌的含义。初中生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很多是靠死记硬背的,未能真正的体会到诗歌的魅力,通过不断的分析和思考,举一反三,掌握更多的学习技巧。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对知识点进行分解和细化,如利用PPT微课,这类微课主要由图片、音频以及文字等构成,通过设置自动播放功能可以将学习内容转化为3至5分钟的教学视频,在教学《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时,可以通过视频将岑参送别好友的大致情景进行播放,帮助学生理解其中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通过利用微课将知识点由抽象化为具体,提高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能力,以及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再次,应当强化诗歌练习。通过不断的进行诗歌练习,从中总结规律,从而进一步提高诗歌鉴赏能力。现实生活中很多学生觉得诗歌很简单,但是当提起笔时,却发现无从下手。有些试题在平时课堂上老师已经讲过了,甚至在课下练习的时候也已经做过了,但是很多学生还是记不住,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学生没有善于总结,不能熟练的运用规律。另外,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在考试及练习的过程中发现自身的弱项,然后对症下药,及时引导学生总结规律、调整学习方式方法,并且养成良好的习惯。也可以与其他同学交流,分享自身学习的心得,借鉴其他同學的经验方法,取长补短,找出属于自身的学习方法。
5.结语
初高中诗歌鉴赏的教学衔接问题由来已久,不仅关系到学生文学素养的提高及其全面的发展,更是影响着整个教育系统的有序发展。笔者在研究和总结前人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分析初高中衔接断层形成的原因,提出初高中诗歌衔接教学的几点看法,希望能够对广大的一线语文教师有所裨益。初高中语文教学的衔接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广大语文教师的共同努力和学生的自觉奋斗。
【参考文献】
[1]迟桂凤.浅谈初高中诗词鉴赏之衔接[J].语文天地,2011(6):49-50
[2]段秋云.新课标下初高中古诗词教学衔接的实践与反思[J].才智,2015(4):88
[3]唐振杰.初、高中古诗词教学的衔接问题初探[D].辽宁师范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