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敏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材料制备及性能

来源 :工程塑料应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p_3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为基材,通过有机-无机原位反应法将改性后的CaCO3基质稀土光敏离子(CaCO3:Eu3+-G)引入,制备出具有高效发光防伪功效的PET复合膜和纤维.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激光粒度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荧光分光光度计、原子力显微镜等对样品的表观形貌和性能进行了表征、测试,结果表明:光敏粒子平均粒径由1.6μm减小至1.2μm、分布变窄,且在波长610 nm左右发射Eu3+特征红光,量子效率提高了57%.当加入改性后的光敏离子含量为2%时,聚合反应时间从120 min降低至90 min,纤维力学性能提高.制备的光敏PET薄膜、纤维在紫外光激发下能够发出特征红光,具有较为理想的防伪可靠性和时效性,可应用于包装、标签以及纺织品的防伪.
其他文献
通过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自由基聚合(RAFT)法,以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合成了含有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聚苯乙烯(PS)和聚对氯甲基苯乙烯(PVBC)链段的三嵌段共聚物mPEG-b-PS-b-PVBC.将合成的共聚物与1-甲基咪唑(NMIm)进行季铵化反应,再与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LiTFSI)进行阴离子交换,得到了以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根(TFSI-)为反离子的离子液体三嵌段共聚物mPEG-b-PS-b-PVBMImTFSI.采用凝胶渗透色谱仪、核磁共振氢谱仪以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共聚物的分子
为了得到无吸收剂添加的聚碳酸酯(PC)和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ABS)的异种塑料焊接试样,利用热塑性塑料对1910 nm的激光具有较高的吸收率的特性,使用1910 nm的半导体激光器对上层透明PC塑料和下层白色ABS塑料进行了激光透射焊接实验研究.实验中通过改变激光功率和焊接速度来改变激光在焊件表面的热输入值.实验结果表明,激光热输入在3.3 J/mm时,PC和ABS异种塑料焊接得到的试样焊缝外观效果较好,焊缝最大的剪切力达到了7.25 MPa.证明了1910 nm半导体激光器可有效对PC和ABS异
在汽车轻量化背景下,对金属油底壳进行碳纤维复合材料轻量化设计.首先从轻量化程度、设计性和安全性三个方面出发确定油底壳构件碳纤维复合材料化的可行性;其次,通过Catia软件对原金属油底壳进行结构简化处理,根据复合材料结构设计的规范,去除相关后期机加工结构.通过等刚度替换原理初步确定碳纤维复合材料油底壳的总体厚度为3 mm.依据结构优化、工艺设计和铺层结构等方面的设计规范,利用Fibersim软件进行油底壳结构的铺层设计,探讨盒类复杂件的铺层裁剪方案.分别对碳纤维复合材料油底壳结构的0°,90°,–45°和4
以某薄壁带筋轮座件为研究对象,针对零件表面气纹缺陷,基于Moldflow仿真对熔体流动规律和气纹的形成机理进行分析,利用金相显微镜对熔体结合位置冷却后的微观形貌进行观测,对结合位置的气泡与表面气纹的联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熔体结合位置缺少相应排气时,熔体前端的空气难以排出,易产生气纹;基于表面气纹缺陷分析,结合模具和产品具体结构,提出增加排气镶件、修改进胶点和调整局部壁厚等解决方案.结果表明,采用修改进胶点至加强筋处同时增加加强筋壁厚的方案,可使熔体最终结合位置从按钮槽附近转移至分型面附近,型腔内气体可
以淀粉、聚乙烯醇为主要成膜原料,通过溶液流延法制膜,主要研究了聚乙烯醇的醇解度、淀粉和聚乙烯醇的料液比、淀粉添加比例、增塑剂甘油、葡萄糖的添加量、淀粉类型对淀粉-聚乙烯醇水溶性膜力学性能、水溶性的影响规律.最优工艺条件为聚乙烯醇醇解度88%,淀粉和聚乙烯醇添加量为60 g/L,淀粉添加比例40%,甘油添加量为5 g/L,葡萄糖添加量为10 g/L,淀粉类型为水溶性淀粉,在此条件下制备的水溶性膜拉伸强度达到26 MPa,断裂伸长率达到410%,10 min的水溶性达到85%,有望应用于农药、水处理剂等产品的
在微尺度下,为了保证塑料微管成型的精度,必须考虑熔体的可压缩性对塑料微管成型的影响.针对微尺度下熔体的可压缩性,对塑料微管的双层气垫层气辅挤出成型的过程进行了有限元数值模拟,并且与不可压缩熔体所得到的数值分析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对壁厚为1 mm以下的塑料微管的挤出过程中熔体的密度、微管的内半径、熔体的壁厚、温度、X及Y速度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熔体的可压缩性不仅影响塑料微管挤出时X速度的变化,即影响其壁厚、内半径等的变化,而且影响了塑料微管Y速度的变化,即影响其挤出速度、牵引速度等的变化.
为了生产不同直径的管材可以使用相同的挤出机头,减少机头的制造成本和生产周期,通过对硬质聚氯乙烯(PVC-U)材料的特性、机头的结构参数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一款压缩模座弧形过渡的PVC-U管材共用挤出机头.采用ANSYS FLUENT软件对机头流道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利用CFD-POST对流场的压力、速度和壁面剪切应力分布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管材共用挤出机头的压缩模座采用弧形过渡后,流道成型段压力、速度分布没有明显的波动,熔体流动性较好.内外壁面剪切应力相差0.004 MPa,且熔体在成型段壁面剪切速
针对某车型雾灯装饰盖双色塑料件,采用倒装模的模具方案,设计了一副双色注塑模具.该双色注塑模第一射注射成型双色塑料件的硬胶产品,第二射注塑双色塑料件的软胶产品.为实现该双色塑料件的结构成型,在双色模的定模侧和动模侧分别设计了顶出系统和同步拉钩机构.在双色模具注塑完成进行开模运动过程中,利用同步拉钩机构驱动硬胶模具和软胶模具的定模顶出系统随动模一起同步顶出,实现双色塑料件在定模侧倒扣结构的脱模成型,同时将塑料件停留在倒装模的动模上.在模具顶出取件过程中,第一射硬胶模具动模不顶出,第二射软胶模具动模顶出双色塑料
以汽车扶手箱下盖板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保压压力、保压时、冷却时间、模具温度以及注塑温度五个注塑工艺因素对大型薄壁塑料件翘曲变形的影响.利用拉丁超立方抽样设计试验方案,基于Moldflow软件确定浇口位置、设置浇注系统和冷却系统,并对注射成型过程进行模拟仿真.通过对25组试验进行回归分析获得二阶回归模型,并结合遗传算法全局寻优,得到的最佳工艺参数组合为保压压力100 MPa,保压时间10 s,冷却时间12 s,模具温度60℃,注塑温度250℃.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翘曲降低为1.592 mm,成型质量有所提高.
从生产工艺出发,探讨原材料、双螺杆挤出机长径比、挤出机真空、注水、挤出机造粒温度、熔体在双螺杆中停留时间等因素对聚丙烯(PP)复合材料气味和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的影响.按照上海大众标准PV3900“汽车车厢内零部件气味试验”和PV3341“车厢内部非金属材料对有机化合物散射性的测定”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显示,与过氧化物降解法PP相比,氢调法PP制得的PP复合材料气味等级低1~1.5级,同时TVOC含量也明显降低.采用有效的二级真空、注入5%的蒸馏水、延长物料在双螺杆中停留时间至60 s以上,PP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