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挫折理论关注的焦点在于人的行为与目标达成状况之间的联系以及变化规律。21世纪是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各个领域都听得见竞争的喧嚣。由此,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以期在学生踏入社会以后,能够从容应对各种困难与挑战,成为符合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为国家与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本文着重探讨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以为体育教学实践提供借鉴,为体育教学活动的良性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学生抗挫折能力 体育教学 分析与探究
挫折心理是指当特定个体在某种目标导向下进行某一活动时,如果遭遇挫折、障碍、干扰等,该个体内心出现并外部表露的情绪失衡状态。近些年来,有关学生抗挫折能力不足的报道屡见报端,已经成为一个广受关注的社会问题。针对上述问题,人们开始积极探索有效的解决策略,发现体育教学对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养成有着积极的影响。
一、学生抗挫折能力
(一)学生挫折心理的产生
学生因为其年龄特点,易于遭遇挫折,在没有相应的抗挫折能力的情况下,极易出现挫折心理。挫折心理的引发因素一般分为两种,即主观诱因与客观诱因。主观诱因指的是学生自身因素,学生在自我需求未得到有效满足时易于产生挫败感,另外,学生自我不完善的性格因素也容易诱发挫折心理。客观因素主要指外在的客观条件,当此种客观存在与学生的需求相抵触时,则易于诱发挫折心理。
(二)培养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必要性
教学实践发现,良好的体育教学可以促进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养成,不仅可以强健学生的体魄,增强其体能素质,更能培养出其过硬的心理承受能力。调查显示,很多学生的心理承受力偏低,在遇到挫折与困难时,极易出现负面情绪,严重时做出过激行为,对自身的健康成长造成不利影响,同时也阻碍了教育活动的正常进行,威胁着社会的安全与稳定。抗挫折能力存在的意义就是让学生在面对压力与困难时,不是寻求避难所,而是迎难而上,搏击挑战。
二、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抗挫折能力的途径
(一)强化挫折教育,增进学生对挫折的正确认识
要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首先需要加强思想教育,要求学生正确地认识挫折,摆正态度,以中肯而理性的观点来评判困难与挫折,而不是一旦遇到困难就表现出一味逃避的鸵鸟心态。在进行挫折教育时,教师需考虑学生的差异性特点,针对先天条件较好的学生,要告诉其追求无止境的道理,避免出现骄傲自满心理,鼓励其勇敢地迎接新的挑战,更上一层楼;而针对先天条件不太好的学生,则应告诉他们挫折正是为提升他们的能力而存在的,要求他们积极面对,在勇敢战胜自我的过程中学到体育知识与技能,获得真切的生命体验。为确保公平公正,在考察教学效果时,应合理安排考查内容,将学生的身体素质优劣、学习态度、运动技能提升程度与体育知识掌握程度综合起来,进行考量。
(二)积极模拟合理的挫折环境,潜移默化中抬升抗挫折水平
上文已经提到,进行抗挫折培养的第一步便是端正学生态度,增进其对于挫折的正确认知,随后教师需在教学开展中,积极模拟并创设合理的挫折环境,逐步提升学生的抗挫折水平。这一措施的实施同样需要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针对体能水平高、运动技能好的学生,教师需设计难度较高的体育项目,督促其完成,可以尽量多地设计竞赛活动,使其在比赛中真切地体验并享受挫折,在获得成就感与满足感的同时,不知不觉地培养出应有的抗挫折能力。针对体能水平相对较低、运动技能相对不足的学生,教师应适当减少竞赛类活动的设计,而尽可能多地组织游戏类活动,同时注意控制难度,在轻松的氛围下,逐渐培养此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在学生的体能水平显著提升后,再调整情境设计,最大限度地培养抗挫折水平。
(三)鼓励良性竞争,树立学习榜样
有句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之间的良性竞争,并及时选拔优秀学生作为榜样,号召大家积极学习其锻炼方法,借鉴其学习态度。在树立榜样时,不应一味关注技能水平与运动能力,而应进行全面考察,保证学习榜样不仅以水平服人,也以素养服人,只有这样,才可在方方面面为其他学生提供学习的榜样,最终促进学生整体水平的提升,培养出符合教学目标的综合人才。除此之外,针对某些问题学生,教师应灵活采取策略,扭转其不正确的学习态度,耐心指导。有的学生体能素质好,运动水平高,很容易出现骄傲自满情绪,认为教师的体育教学意义不大。这时,教师应调整教学策略,安排其接受难度较高的训练与竞赛,让其充分认识到自身存在的差异与不足,从而巧妙地打击其嚣张气焰,促进其对抗挫折能力的培养。
三、结论
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积极促进了学生健康心理与良好抗挫折能力的培养,有着无可替代性、特异性与持续性的特点,其对学生的影响贯穿于学生的整个人生,具有不可磨灭的重要意义。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寻求各种手段,积极促进学生抗挫折能力的萌芽与养成,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实现体育教学的价值与意义。本文首先分析学生出现挫折心理的原因,并讲述学生具备一定抗挫折能力的必要性与重要性,然后重点讨论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出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旨在为广大的体育教育从业者提供必要的参考。
参考文献:
[1] 刘抗英,任争峰,文渭河.浅谈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的抗挫折能力的培养[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2).
[2] 朱向东,徐惠娟.对体育教学中提高学生挫折承受力的探索和思考[J].内蒙古体育科技.2009(01).
[3] 殷正红.谈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3).
关键词 学生抗挫折能力 体育教学 分析与探究
挫折心理是指当特定个体在某种目标导向下进行某一活动时,如果遭遇挫折、障碍、干扰等,该个体内心出现并外部表露的情绪失衡状态。近些年来,有关学生抗挫折能力不足的报道屡见报端,已经成为一个广受关注的社会问题。针对上述问题,人们开始积极探索有效的解决策略,发现体育教学对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养成有着积极的影响。
一、学生抗挫折能力
(一)学生挫折心理的产生
学生因为其年龄特点,易于遭遇挫折,在没有相应的抗挫折能力的情况下,极易出现挫折心理。挫折心理的引发因素一般分为两种,即主观诱因与客观诱因。主观诱因指的是学生自身因素,学生在自我需求未得到有效满足时易于产生挫败感,另外,学生自我不完善的性格因素也容易诱发挫折心理。客观因素主要指外在的客观条件,当此种客观存在与学生的需求相抵触时,则易于诱发挫折心理。
(二)培养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必要性
教学实践发现,良好的体育教学可以促进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养成,不仅可以强健学生的体魄,增强其体能素质,更能培养出其过硬的心理承受能力。调查显示,很多学生的心理承受力偏低,在遇到挫折与困难时,极易出现负面情绪,严重时做出过激行为,对自身的健康成长造成不利影响,同时也阻碍了教育活动的正常进行,威胁着社会的安全与稳定。抗挫折能力存在的意义就是让学生在面对压力与困难时,不是寻求避难所,而是迎难而上,搏击挑战。
二、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抗挫折能力的途径
(一)强化挫折教育,增进学生对挫折的正确认识
要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首先需要加强思想教育,要求学生正确地认识挫折,摆正态度,以中肯而理性的观点来评判困难与挫折,而不是一旦遇到困难就表现出一味逃避的鸵鸟心态。在进行挫折教育时,教师需考虑学生的差异性特点,针对先天条件较好的学生,要告诉其追求无止境的道理,避免出现骄傲自满心理,鼓励其勇敢地迎接新的挑战,更上一层楼;而针对先天条件不太好的学生,则应告诉他们挫折正是为提升他们的能力而存在的,要求他们积极面对,在勇敢战胜自我的过程中学到体育知识与技能,获得真切的生命体验。为确保公平公正,在考察教学效果时,应合理安排考查内容,将学生的身体素质优劣、学习态度、运动技能提升程度与体育知识掌握程度综合起来,进行考量。
(二)积极模拟合理的挫折环境,潜移默化中抬升抗挫折水平
上文已经提到,进行抗挫折培养的第一步便是端正学生态度,增进其对于挫折的正确认知,随后教师需在教学开展中,积极模拟并创设合理的挫折环境,逐步提升学生的抗挫折水平。这一措施的实施同样需要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针对体能水平高、运动技能好的学生,教师需设计难度较高的体育项目,督促其完成,可以尽量多地设计竞赛活动,使其在比赛中真切地体验并享受挫折,在获得成就感与满足感的同时,不知不觉地培养出应有的抗挫折能力。针对体能水平相对较低、运动技能相对不足的学生,教师应适当减少竞赛类活动的设计,而尽可能多地组织游戏类活动,同时注意控制难度,在轻松的氛围下,逐渐培养此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在学生的体能水平显著提升后,再调整情境设计,最大限度地培养抗挫折水平。
(三)鼓励良性竞争,树立学习榜样
有句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之间的良性竞争,并及时选拔优秀学生作为榜样,号召大家积极学习其锻炼方法,借鉴其学习态度。在树立榜样时,不应一味关注技能水平与运动能力,而应进行全面考察,保证学习榜样不仅以水平服人,也以素养服人,只有这样,才可在方方面面为其他学生提供学习的榜样,最终促进学生整体水平的提升,培养出符合教学目标的综合人才。除此之外,针对某些问题学生,教师应灵活采取策略,扭转其不正确的学习态度,耐心指导。有的学生体能素质好,运动水平高,很容易出现骄傲自满情绪,认为教师的体育教学意义不大。这时,教师应调整教学策略,安排其接受难度较高的训练与竞赛,让其充分认识到自身存在的差异与不足,从而巧妙地打击其嚣张气焰,促进其对抗挫折能力的培养。
三、结论
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积极促进了学生健康心理与良好抗挫折能力的培养,有着无可替代性、特异性与持续性的特点,其对学生的影响贯穿于学生的整个人生,具有不可磨灭的重要意义。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寻求各种手段,积极促进学生抗挫折能力的萌芽与养成,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实现体育教学的价值与意义。本文首先分析学生出现挫折心理的原因,并讲述学生具备一定抗挫折能力的必要性与重要性,然后重点讨论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出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旨在为广大的体育教育从业者提供必要的参考。
参考文献:
[1] 刘抗英,任争峰,文渭河.浅谈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的抗挫折能力的培养[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2).
[2] 朱向东,徐惠娟.对体育教学中提高学生挫折承受力的探索和思考[J].内蒙古体育科技.2009(01).
[3] 殷正红.谈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