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而人文性的体现来自于语文课独特的文本,更来自于教师对文本的解读。解读既可以挖掘理解的深度,也可以拓展理解的广度。而灵活把握各种解读的方法,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把握文本,理解文本,不仅为备课打下坚实的基础,更有利于逐渐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实现从“师本对话”向“生本对话”的跨越。
【关键词】人文性;文本;解读;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4 【文献标识码】A
一、文本呼唤解读
什么是语文?它既是语言文字规范的实用工具,又是文化艺术,同时也是用来积累和开拓精神财富的一门学问。正如《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的: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对于其他学科来说,课本的作用更多是体现在工具性。因此,它们的教材往往言简意赅、直奔主题,让学生一眼就看出教学目的和任务。比如说,一篇科学课文的课题为《热胀冷缩》,学生一看就明白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热胀冷缩”是怎么一回事,毫无悬念。甚至对于某些学科来说,学生不用课本,光凭老师的教具、讲解以及学生自己的动手操作和体验就能够学到知识。
与之相比,语文教材的主体不仅是知识更是一篇篇优秀甚至经典的文章。它们是教材,更是作品甚至艺术品,这就是语文人文性的体现。但如果老师们没有很好的解读,仅仅是抱着教参备课,那教材就变成了乏味的工具。
要把握教材的人文性,就要认识到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明确教材中的语言形态的方法和技巧,并进而感悟语言表象里的精神境界。语言形式就是我们的研究对象,课文的每个角落都可能包含着具有价值的语言信息和教学资源。因此,作为教师,向学生讲授一篇文章的机会只有一次,更需要在课前先进行“师本对话”,完成解读,才会带来更好的“生本对话”。
(一)解读决定了理解的深度
蒙娜丽莎的微笑让人琢磨了几百年,语言艺术的魅力同样不可能一目了然,它需要细细品味、品读。文章的灵魂与内涵,作者的创作出发点,课文中每个标点、每个字、每个词的含义、这不是我们匆匆读几遍就可以体会的,不是我们拿着已有的语文知识就可以轻易解剖明了的,更不是一本教参就可以包罗与涵盖的。否则,何来“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何来“韦编三绝”,又何来“读书破万卷”?
(二)解读更决定了理解的广度
语文不是单调、黑白的文字,“人文性”不仅代表语文中包含着崇高的人类道德、情感和价值观,更表现在承认对文章理解必然有的多元化、个性化,承认不同的个体必将会有不同层次的领悟,承认“一千个读者心目中”必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编者的领悟、专家的领悟、教参的领悟无法代替老师自己的领悟。就好像用嚼烂的饼喂孩子,营养也许有了,但是有味道吗?如果老师体会不到味道,学生能尝到味道吗?这样的语文课该是多么乏味啊!理解不是单一的,也是无法强渗的。只有老师自己看到色、闻到香、品到味,才能够引领学生去感受。
二、方法来自解读
说完解读的重要性后,我们来谈谈解读的方法。我要说的不只是解读的方法,更是教学的方法,而所谈的也不仅仅是解读,更是“细读”。
谈到教学方法,我们就不禁想到:语感教学法、思路教学法、情感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点拨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导读教学法和目标教学法……但各种教学法终究是方法,不是教学的根本。教学的根本在文本之中。
方法一:把书读厚——感悟文章神韵
如果说文本是一座宫殿,那么我们所看到的文字并不是宫殿的全部,而只是大门。要打开大门就要准备四把钥匙。
第一把——还原阅读:如,窦桂梅老师在备《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时,就阅读了大量的相关资料。如《论安徒生童话的悲剧意识》、《以乐写哀倍增哀——卖火柴的小女孩反衬描写赏析》、《童话教学方法谈》、《儿童文学教程》、《相信童话》和《小说语言美学》等相关理论书籍。还原阅读,让我们还原了文章的历史与背景,甚至可以领悟到作者的创作根源与动机,从更高的起点来解读课文。
第二把——补白阅读:在解读文本时,对于文章中的未尽之语展开合理的想象,填补文字间留下的信息空白,让文章内涵更加充实,对文章的理解也越发深刻和扎实。
第三把——换位阅读:把自己想象成文中的某个人物,体会文中人物的经历、思想、感情。这是一个比较直接的,走进文本的方式,这样我们对于人物与文本的理解都会更深一层。如《草船借箭》一课中有这样一段话:诸葛亮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名军士。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我自有妙用。第三天管保有十万支箭。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王崧舟老师在教学时,就问学生:“当跟鲁肃说这番话的时候,诸葛亮已经把什么东西都想好了,然后他在鲁肃面前会表现出一种什么神态?一种什么表情?他会用什么样的语气和鲁肃说?然后就把自己当作诸葛亮,你来说诸葛亮这段话。”文中只有简简单单的“诸葛亮说”,可是在王老师的带领下,学生一下子就进入了诸葛亮的内心世界,对于人物的理解就更加深刻了。这就是换位阅读的魅力。
第四把——拓展阅读:也可以称为是一种比较阅读,多看与文本相似和相关的文章,能够让我们对文本的特色有更深的体会。比如说,教学山水诗时,作为教师我们就可以多看一些山水诗进行比较,课文的艺术特色也会更易挖掘。
经过这样一番挖掘,对于文本,我们应该基本“读懂”了吧?只有当自己想透了,我们才知道要教给学生什么。这四种阅读方法,不仅是教师解读文本的方法,也可以在教学中进行运用,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
方法二:把书读薄——把握教学要点
陆机在《文赋》中说:“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这里所说的“片言”就是文章的文眼,许多课文,都具有明显的线索或者提纲挈领的语句。有的时候,这些句子很明显,比如,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检阅》一文中的:“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但有的文眼就不好找了,它也许比较“隐蔽”,可一旦找到了,就可以让课堂效率变得事半功倍。
如王崧舟老师在教学《草船借箭》一文时,他说:“我觉得这篇课文挺有意思,我发现这篇课文写诸葛亮说的地方一共有十一处,前面诸葛亮说‘水上交战用弓箭最好。’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诸葛亮说‘我怎么敢和都督开玩笑,我愿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愿受罚。’都是诸葛亮说诸葛亮说。但是我们发现,只有这个地方在诸葛亮说的前面加了一个‘笑’字,诸葛亮笑着说。”接着引出了这些问题:“诸葛亮在笑谁?”“这是什么样的笑?”课堂气氛顿时活跃了起来。王老师课后说:“我认为这篇课文最传神的地方,就是诸葛亮这一笑……不但品出了语言之美、语言之妙,也品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品出了人物的精神、人物的内涵。”这个笑字就是一个隐藏得很深的文眼。只有反复解读文章,才能发现它,而它就在教学中起到了“纲举目张”的作用,课堂效率顿时为之提高。
因此,要真正地提高课堂效率,创造课堂亮点,还是要回到文本中去解读,去挖掘。教学方法不能牵强附会,只有从文本中升华出来的方法,才是最有效,最有震撼力的。而且,这样的阅读方法必然给学生带来更为深远有益的影响,可以增强学生“抓文眼”的能力,也就提高了他们的阅读效率。
语言学家吕叔湘说:“从语言出发,再回到语言。”语文教学的根本还是我们的教材,我们的文本。虽然对于学生的阅读量来说,这十二册教材不过是九牛之一毛,但作为人手一本的课本,其作用仍然是举足轻重的。作为教师,只有重视教材,才能够进入文本,研究文本,挖掘文本蕴藏的内在力量。只要下足了功夫,我们可以把小小的课本变成大大的宝藏。不过,王崧舟老师说得好:“我始终认为,文本是一个美丽的倒影,你在这个倒影中看到的不是文本,而是你自己。你的精神倒影有多深,你对文本细读就有多深;你的精神倒影有多远,你对文本细读就有多远;你的精神倒影有多美,你对文本细读就有多美。”愿我们以此共勉,在教学之余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努力丰富自己,通过强化自身的能力来提高挖掘文本的力量,将文本的美丽融入我们的课堂,印在学生心中。
(责任编辑:龙大为)
【关键词】人文性;文本;解读;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4 【文献标识码】A
一、文本呼唤解读
什么是语文?它既是语言文字规范的实用工具,又是文化艺术,同时也是用来积累和开拓精神财富的一门学问。正如《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的: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对于其他学科来说,课本的作用更多是体现在工具性。因此,它们的教材往往言简意赅、直奔主题,让学生一眼就看出教学目的和任务。比如说,一篇科学课文的课题为《热胀冷缩》,学生一看就明白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热胀冷缩”是怎么一回事,毫无悬念。甚至对于某些学科来说,学生不用课本,光凭老师的教具、讲解以及学生自己的动手操作和体验就能够学到知识。
与之相比,语文教材的主体不仅是知识更是一篇篇优秀甚至经典的文章。它们是教材,更是作品甚至艺术品,这就是语文人文性的体现。但如果老师们没有很好的解读,仅仅是抱着教参备课,那教材就变成了乏味的工具。
要把握教材的人文性,就要认识到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明确教材中的语言形态的方法和技巧,并进而感悟语言表象里的精神境界。语言形式就是我们的研究对象,课文的每个角落都可能包含着具有价值的语言信息和教学资源。因此,作为教师,向学生讲授一篇文章的机会只有一次,更需要在课前先进行“师本对话”,完成解读,才会带来更好的“生本对话”。
(一)解读决定了理解的深度
蒙娜丽莎的微笑让人琢磨了几百年,语言艺术的魅力同样不可能一目了然,它需要细细品味、品读。文章的灵魂与内涵,作者的创作出发点,课文中每个标点、每个字、每个词的含义、这不是我们匆匆读几遍就可以体会的,不是我们拿着已有的语文知识就可以轻易解剖明了的,更不是一本教参就可以包罗与涵盖的。否则,何来“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何来“韦编三绝”,又何来“读书破万卷”?
(二)解读更决定了理解的广度
语文不是单调、黑白的文字,“人文性”不仅代表语文中包含着崇高的人类道德、情感和价值观,更表现在承认对文章理解必然有的多元化、个性化,承认不同的个体必将会有不同层次的领悟,承认“一千个读者心目中”必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编者的领悟、专家的领悟、教参的领悟无法代替老师自己的领悟。就好像用嚼烂的饼喂孩子,营养也许有了,但是有味道吗?如果老师体会不到味道,学生能尝到味道吗?这样的语文课该是多么乏味啊!理解不是单一的,也是无法强渗的。只有老师自己看到色、闻到香、品到味,才能够引领学生去感受。
二、方法来自解读
说完解读的重要性后,我们来谈谈解读的方法。我要说的不只是解读的方法,更是教学的方法,而所谈的也不仅仅是解读,更是“细读”。
谈到教学方法,我们就不禁想到:语感教学法、思路教学法、情感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点拨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导读教学法和目标教学法……但各种教学法终究是方法,不是教学的根本。教学的根本在文本之中。
方法一:把书读厚——感悟文章神韵
如果说文本是一座宫殿,那么我们所看到的文字并不是宫殿的全部,而只是大门。要打开大门就要准备四把钥匙。
第一把——还原阅读:如,窦桂梅老师在备《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时,就阅读了大量的相关资料。如《论安徒生童话的悲剧意识》、《以乐写哀倍增哀——卖火柴的小女孩反衬描写赏析》、《童话教学方法谈》、《儿童文学教程》、《相信童话》和《小说语言美学》等相关理论书籍。还原阅读,让我们还原了文章的历史与背景,甚至可以领悟到作者的创作根源与动机,从更高的起点来解读课文。
第二把——补白阅读:在解读文本时,对于文章中的未尽之语展开合理的想象,填补文字间留下的信息空白,让文章内涵更加充实,对文章的理解也越发深刻和扎实。
第三把——换位阅读:把自己想象成文中的某个人物,体会文中人物的经历、思想、感情。这是一个比较直接的,走进文本的方式,这样我们对于人物与文本的理解都会更深一层。如《草船借箭》一课中有这样一段话:诸葛亮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名军士。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我自有妙用。第三天管保有十万支箭。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王崧舟老师在教学时,就问学生:“当跟鲁肃说这番话的时候,诸葛亮已经把什么东西都想好了,然后他在鲁肃面前会表现出一种什么神态?一种什么表情?他会用什么样的语气和鲁肃说?然后就把自己当作诸葛亮,你来说诸葛亮这段话。”文中只有简简单单的“诸葛亮说”,可是在王老师的带领下,学生一下子就进入了诸葛亮的内心世界,对于人物的理解就更加深刻了。这就是换位阅读的魅力。
第四把——拓展阅读:也可以称为是一种比较阅读,多看与文本相似和相关的文章,能够让我们对文本的特色有更深的体会。比如说,教学山水诗时,作为教师我们就可以多看一些山水诗进行比较,课文的艺术特色也会更易挖掘。
经过这样一番挖掘,对于文本,我们应该基本“读懂”了吧?只有当自己想透了,我们才知道要教给学生什么。这四种阅读方法,不仅是教师解读文本的方法,也可以在教学中进行运用,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
方法二:把书读薄——把握教学要点
陆机在《文赋》中说:“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这里所说的“片言”就是文章的文眼,许多课文,都具有明显的线索或者提纲挈领的语句。有的时候,这些句子很明显,比如,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检阅》一文中的:“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但有的文眼就不好找了,它也许比较“隐蔽”,可一旦找到了,就可以让课堂效率变得事半功倍。
如王崧舟老师在教学《草船借箭》一文时,他说:“我觉得这篇课文挺有意思,我发现这篇课文写诸葛亮说的地方一共有十一处,前面诸葛亮说‘水上交战用弓箭最好。’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诸葛亮说‘我怎么敢和都督开玩笑,我愿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愿受罚。’都是诸葛亮说诸葛亮说。但是我们发现,只有这个地方在诸葛亮说的前面加了一个‘笑’字,诸葛亮笑着说。”接着引出了这些问题:“诸葛亮在笑谁?”“这是什么样的笑?”课堂气氛顿时活跃了起来。王老师课后说:“我认为这篇课文最传神的地方,就是诸葛亮这一笑……不但品出了语言之美、语言之妙,也品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品出了人物的精神、人物的内涵。”这个笑字就是一个隐藏得很深的文眼。只有反复解读文章,才能发现它,而它就在教学中起到了“纲举目张”的作用,课堂效率顿时为之提高。
因此,要真正地提高课堂效率,创造课堂亮点,还是要回到文本中去解读,去挖掘。教学方法不能牵强附会,只有从文本中升华出来的方法,才是最有效,最有震撼力的。而且,这样的阅读方法必然给学生带来更为深远有益的影响,可以增强学生“抓文眼”的能力,也就提高了他们的阅读效率。
语言学家吕叔湘说:“从语言出发,再回到语言。”语文教学的根本还是我们的教材,我们的文本。虽然对于学生的阅读量来说,这十二册教材不过是九牛之一毛,但作为人手一本的课本,其作用仍然是举足轻重的。作为教师,只有重视教材,才能够进入文本,研究文本,挖掘文本蕴藏的内在力量。只要下足了功夫,我们可以把小小的课本变成大大的宝藏。不过,王崧舟老师说得好:“我始终认为,文本是一个美丽的倒影,你在这个倒影中看到的不是文本,而是你自己。你的精神倒影有多深,你对文本细读就有多深;你的精神倒影有多远,你对文本细读就有多远;你的精神倒影有多美,你对文本细读就有多美。”愿我们以此共勉,在教学之余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努力丰富自己,通过强化自身的能力来提高挖掘文本的力量,将文本的美丽融入我们的课堂,印在学生心中。
(责任编辑:龙大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