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将心理咨询技术引入德育教学中,主要是吸收心理咨询的一些原则,借鉴和运用心理咨询的一些方式方法为德育教学服务,以此增强德育的实效性,促进德育的科学化。因此,德育教师广泛地学习心理咨询知识,掌握心理咨询的技术和方法,才能有效地将它们应用于德育教学中。
[关键词]心理咨询 德育 教学
一、心理咨询在高校德育中的重要作用
高校心理咨询与德育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这一点已经是广大德育和心理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心理咨询在高校德育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通过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能促进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品质。
一个人良好的思想政治品质的形成有赖于他的心理健康水平。心理健康的人更容易接受德育学习,并且有能力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外化为自己的行为。因此,一个人的思想与他的心理是密切相关的。一些大学生的错误思想和不良品质往往是在不健康的心态下形成或表现出来的,现实生活中一些违法乱纪的行为本身就是心理变态的结果。因此,加强心理咨询工作,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有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同时也有利于他们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品质。
2.心理咨询为高校德育创造和谐、稳定的心理环境。
在高校德育实践活动中,德育的效果不仅取决于德育工作者实施了什么教育内容,还要取决于大学生是否接受这些教育内容。大学生对德育工作者及其实施的教育内容的态度,是影响德育效果的关键因素,而大学生的态度,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心理状况。一个人的心理如果失调,心理矛盾和心理冲突频繁,就容易形成对德育学习和德育工作者的逆反心理,拒绝接受对其施加的教育内容。如果大学生心理健康、情绪稳定、心身协调,就容易与德育工作者建立和谐、融洽、有效和理解的关系,对他们施加的教育内容就能在没有心理阻抗的情况下顺理成章地接受。可见,有效的心理咨询能及时矫治大学生的各种矛盾心理和冲突,为实施德育创造出一种和谐、稳定的接受心境,从而实现德育的最佳效果。
3.通过心理咨询,可了解大学生心理问题所在,以此强化德育的针对性。
高校德育要有针对性,就必须全面了解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非常复杂,各种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常常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德育教师单靠续编的途径和方法很难实现对当代大学生思想心理状况的真实全面了解,教学内容很容易脱离实际,显得教条和枯燥。因此,心理咨询就显得十分重要。通过心理咨询,德育教师不仅可以了解到大学生的一般身心特点和思想状况,而且可以从更深层次上了解大学生的情绪、情感乃至气质、性格等方面的具体情况,以此加强德育教学的针对性,促进大学生协调发展,心理健康。
4.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教学的重要内容,而心理咨询又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德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心理健康教育,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是德育教学的目标之一。一个人如果缺乏健康的情感,良好的意志品质,活泼健康的性格等个性心理素质,很难想象他会具备优良的政治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德育的任务和目标也就难以完成和实现。在目前高校的德育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对德育的片面理解,加之心理咨询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并不是在每一所高校都得到了普及,更重要的是一些德育教师既不善于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又不学习和掌握相关的心理健康知识,把学生中的一切问题都当成思想问题去对待和认识,在德育教学中只采用书本教学和理论灌输的形式,这必然会导致学生对德育课程的烦感和轻视心理,造成师生之间的隔阂和鸿沟。因此,许多德育教师反应学生对《思想道德修养》这门课不感兴趣,抵触情绪大,学习态度不认真,课难教等,不能不说忽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致使教学针对性差,理论与实践脱节等是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为了提高高校德育教学的实效性,促进德育的科学化,有必要将心理咨询的相关内容引入德育教学中。
二、将心理咨询作为高校德育教师的必修课
1.德育教师学习心理咨询的重要意义。
高校德育教师学习心理咨询是把心理咨询引入高校德育教学的必要前提。德育教学之所以要引进心理咨询,主要是吸收心理咨询的一些原则,借鉴和运用心理咨询的一些方式方法为德育教学服务,以此增强德育的实效性,促进德育的科学化。因此,德育教师广泛地学习心理咨询知识,掌握心理咨询的技术和方法,才能有效地将它们应用于德育教学中。
高校德育教师学习心理咨询知识,首先有利于正确认识学生中存在的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纠正传统的一些模糊甚至错误的观念。其次,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并能正确有效地解决问题,同时将这些问题作为案例应用于教学中。此外,有利于树立自身可信赖的良好形象,增强德育的整体效果。因此,学习心理咨询知识,掌握心理咨询的技巧和方法应是现代德育教师的一项必备素质。
2.高校德育教师学习心理咨询的途径和方法。
高校德育教师学习心理咨询知识的途径和方式是多样的。既可以在校内学,也可以在校外学,既可以集中培训,也可以自学。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有计划地把德育教师轮流派出去学习、深造。也可以利用学校内部已有的教育资源,利用骨干咨询人员对广大德育教师在校内培训,比如办培训班或开专题讲座等。此外,德育教师还可自学,比如在理论自学的基础上,可边实践边摸索,边运用边学习。
三、将心理咨询作为高校德育教学的重要载体
1.善于运用心理科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问题
目前,大学生中存在大量的思想、心理和行为问题,而且这些问题是互相交织、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往往难以截然分开,如果用纯粹解决思想问题的方法和模式去分析和解决心理问题,常常难以奏效。因此,德育教师有必要通过心理咨询,运用心理科学的知识和方法来分析和解决大学生中存在的一些思想问题。例如,在“建构健康人际关系”这一章教学中,教师可运用心理咨询的一些方法,如“双向沟通”、“民主平等”、“协商讨论”等手段。比如在课堂教学中,可让学生将自己在人际交往中遇到的问题写出来,教师进行归纳和整理,将一些具有共性的问题一一列出来,让同学进行讨论,并提出解决办法。在讨论过程中,由于是一些共性问题,所以每个同学都会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反思和探讨,这一过程实际上是进行心理体验的过程,让对方进行心理体验是心理咨询的内容之一。由于是不记名形式,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其身份又得到了保密,在这种安全感作用下,学生会无保留地将真实的心理问题告诉老师,这也是心理咨询的原则之一。像这样把一些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置于一个共通的模式中,以心理咨询的技巧和方法直接化解大学生的思想问题,学生对这样的形式更容易接受,德育的效果也会得以体现。 2.将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德育三者有效地融入与结合
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运用一定原则和方法,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意识及水平,培养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并学会用心理学理论与方法在自我认识、人际协调、爱与性、情绪调整及人格健全等方面全面健康地发展。这些心理健康知识既可作为德育教学的内容,在课堂上进行讲授,也可通过专题讲座的形式,还可通过其他宣传活动形式,把讲授、训练与心理咨询结合起来,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3.将职业心理咨询列入德育教学内容,加强对大学生的人生指导。
高校的职业心理咨询,主要是对大学生的职业定向、职业选择等问题上遇到的困难和矛盾冲突提供服务和指导。职业咨询的主要工作方式是通过回答问题、解释疑惑、职业定向测验、提供建议、商量讨论。通过这些方式树立大学生择业的正确态度,确立信心,发现自身的长处和优势,找出缺点和不足,用切实可行的办法排忧解难。对大学生而言,职业选择是人生中极为重要的一步,它直接关系到大学生今后的前途命运和事业的成败。职业选择本身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心理过程,它与一个人的气质、自我观念、社会角色意识、抱负水平等心理品质密切相关。因此,选择什么样的职业,如何做好就业前的准备等,不是每个大学生都能妥善处理的。市场经济体制打破了计划经济条件下职业定向与职业选择的单一模式。职业意识的多元化,使大学生的心理冲突、心理困惑大大增加。目前,一些大学生厌恶所学专业,缺乏职业理想。一部分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准备不足,呈现出多种动机激烈冲突,心理复杂多变,不少人自卑、焦虑、抑郁,有的人甚至出现绝望、厌世等不良情绪障碍。因此,在德育教学中加入职业咨询内容,通过科学的职业生涯指导,帮助大学生调整自己的职业动机和职业理想,把社会需要同职业个性特点与自身的条件统一起来。在德育教学中强化职业指导,可帮助大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树立自信心,以健康心态对待职业选择。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文件)
[2]樊富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研究[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1,11.
[3]樊富珉.大学生心理素质教程[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6.
[4]高玉祥.健全人格及其塑造[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6.
[5]郑日昌.大学生心理卫生[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2.
(作者单位:北京农学院 北京)
[关键词]心理咨询 德育 教学
一、心理咨询在高校德育中的重要作用
高校心理咨询与德育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这一点已经是广大德育和心理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心理咨询在高校德育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通过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能促进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品质。
一个人良好的思想政治品质的形成有赖于他的心理健康水平。心理健康的人更容易接受德育学习,并且有能力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外化为自己的行为。因此,一个人的思想与他的心理是密切相关的。一些大学生的错误思想和不良品质往往是在不健康的心态下形成或表现出来的,现实生活中一些违法乱纪的行为本身就是心理变态的结果。因此,加强心理咨询工作,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有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同时也有利于他们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品质。
2.心理咨询为高校德育创造和谐、稳定的心理环境。
在高校德育实践活动中,德育的效果不仅取决于德育工作者实施了什么教育内容,还要取决于大学生是否接受这些教育内容。大学生对德育工作者及其实施的教育内容的态度,是影响德育效果的关键因素,而大学生的态度,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心理状况。一个人的心理如果失调,心理矛盾和心理冲突频繁,就容易形成对德育学习和德育工作者的逆反心理,拒绝接受对其施加的教育内容。如果大学生心理健康、情绪稳定、心身协调,就容易与德育工作者建立和谐、融洽、有效和理解的关系,对他们施加的教育内容就能在没有心理阻抗的情况下顺理成章地接受。可见,有效的心理咨询能及时矫治大学生的各种矛盾心理和冲突,为实施德育创造出一种和谐、稳定的接受心境,从而实现德育的最佳效果。
3.通过心理咨询,可了解大学生心理问题所在,以此强化德育的针对性。
高校德育要有针对性,就必须全面了解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非常复杂,各种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常常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德育教师单靠续编的途径和方法很难实现对当代大学生思想心理状况的真实全面了解,教学内容很容易脱离实际,显得教条和枯燥。因此,心理咨询就显得十分重要。通过心理咨询,德育教师不仅可以了解到大学生的一般身心特点和思想状况,而且可以从更深层次上了解大学生的情绪、情感乃至气质、性格等方面的具体情况,以此加强德育教学的针对性,促进大学生协调发展,心理健康。
4.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教学的重要内容,而心理咨询又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德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心理健康教育,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是德育教学的目标之一。一个人如果缺乏健康的情感,良好的意志品质,活泼健康的性格等个性心理素质,很难想象他会具备优良的政治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德育的任务和目标也就难以完成和实现。在目前高校的德育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对德育的片面理解,加之心理咨询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并不是在每一所高校都得到了普及,更重要的是一些德育教师既不善于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又不学习和掌握相关的心理健康知识,把学生中的一切问题都当成思想问题去对待和认识,在德育教学中只采用书本教学和理论灌输的形式,这必然会导致学生对德育课程的烦感和轻视心理,造成师生之间的隔阂和鸿沟。因此,许多德育教师反应学生对《思想道德修养》这门课不感兴趣,抵触情绪大,学习态度不认真,课难教等,不能不说忽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致使教学针对性差,理论与实践脱节等是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为了提高高校德育教学的实效性,促进德育的科学化,有必要将心理咨询的相关内容引入德育教学中。
二、将心理咨询作为高校德育教师的必修课
1.德育教师学习心理咨询的重要意义。
高校德育教师学习心理咨询是把心理咨询引入高校德育教学的必要前提。德育教学之所以要引进心理咨询,主要是吸收心理咨询的一些原则,借鉴和运用心理咨询的一些方式方法为德育教学服务,以此增强德育的实效性,促进德育的科学化。因此,德育教师广泛地学习心理咨询知识,掌握心理咨询的技术和方法,才能有效地将它们应用于德育教学中。
高校德育教师学习心理咨询知识,首先有利于正确认识学生中存在的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纠正传统的一些模糊甚至错误的观念。其次,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并能正确有效地解决问题,同时将这些问题作为案例应用于教学中。此外,有利于树立自身可信赖的良好形象,增强德育的整体效果。因此,学习心理咨询知识,掌握心理咨询的技巧和方法应是现代德育教师的一项必备素质。
2.高校德育教师学习心理咨询的途径和方法。
高校德育教师学习心理咨询知识的途径和方式是多样的。既可以在校内学,也可以在校外学,既可以集中培训,也可以自学。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有计划地把德育教师轮流派出去学习、深造。也可以利用学校内部已有的教育资源,利用骨干咨询人员对广大德育教师在校内培训,比如办培训班或开专题讲座等。此外,德育教师还可自学,比如在理论自学的基础上,可边实践边摸索,边运用边学习。
三、将心理咨询作为高校德育教学的重要载体
1.善于运用心理科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问题
目前,大学生中存在大量的思想、心理和行为问题,而且这些问题是互相交织、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往往难以截然分开,如果用纯粹解决思想问题的方法和模式去分析和解决心理问题,常常难以奏效。因此,德育教师有必要通过心理咨询,运用心理科学的知识和方法来分析和解决大学生中存在的一些思想问题。例如,在“建构健康人际关系”这一章教学中,教师可运用心理咨询的一些方法,如“双向沟通”、“民主平等”、“协商讨论”等手段。比如在课堂教学中,可让学生将自己在人际交往中遇到的问题写出来,教师进行归纳和整理,将一些具有共性的问题一一列出来,让同学进行讨论,并提出解决办法。在讨论过程中,由于是一些共性问题,所以每个同学都会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反思和探讨,这一过程实际上是进行心理体验的过程,让对方进行心理体验是心理咨询的内容之一。由于是不记名形式,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其身份又得到了保密,在这种安全感作用下,学生会无保留地将真实的心理问题告诉老师,这也是心理咨询的原则之一。像这样把一些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置于一个共通的模式中,以心理咨询的技巧和方法直接化解大学生的思想问题,学生对这样的形式更容易接受,德育的效果也会得以体现。 2.将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德育三者有效地融入与结合
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运用一定原则和方法,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意识及水平,培养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并学会用心理学理论与方法在自我认识、人际协调、爱与性、情绪调整及人格健全等方面全面健康地发展。这些心理健康知识既可作为德育教学的内容,在课堂上进行讲授,也可通过专题讲座的形式,还可通过其他宣传活动形式,把讲授、训练与心理咨询结合起来,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3.将职业心理咨询列入德育教学内容,加强对大学生的人生指导。
高校的职业心理咨询,主要是对大学生的职业定向、职业选择等问题上遇到的困难和矛盾冲突提供服务和指导。职业咨询的主要工作方式是通过回答问题、解释疑惑、职业定向测验、提供建议、商量讨论。通过这些方式树立大学生择业的正确态度,确立信心,发现自身的长处和优势,找出缺点和不足,用切实可行的办法排忧解难。对大学生而言,职业选择是人生中极为重要的一步,它直接关系到大学生今后的前途命运和事业的成败。职业选择本身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心理过程,它与一个人的气质、自我观念、社会角色意识、抱负水平等心理品质密切相关。因此,选择什么样的职业,如何做好就业前的准备等,不是每个大学生都能妥善处理的。市场经济体制打破了计划经济条件下职业定向与职业选择的单一模式。职业意识的多元化,使大学生的心理冲突、心理困惑大大增加。目前,一些大学生厌恶所学专业,缺乏职业理想。一部分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准备不足,呈现出多种动机激烈冲突,心理复杂多变,不少人自卑、焦虑、抑郁,有的人甚至出现绝望、厌世等不良情绪障碍。因此,在德育教学中加入职业咨询内容,通过科学的职业生涯指导,帮助大学生调整自己的职业动机和职业理想,把社会需要同职业个性特点与自身的条件统一起来。在德育教学中强化职业指导,可帮助大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树立自信心,以健康心态对待职业选择。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文件)
[2]樊富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研究[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1,11.
[3]樊富珉.大学生心理素质教程[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6.
[4]高玉祥.健全人格及其塑造[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6.
[5]郑日昌.大学生心理卫生[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2.
(作者单位:北京农学院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