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11月28日上午10点,渝中区医患纠纷调处中心。
“叮——”电话声响起。
调解员陈钰蓉抓起电话,一个急促的声音传过来:“你们快来,他们说要把医院炸了。”
放下电话,陈钰蓉一溜烟冲了出去。
现场
医院门口被患者家属及围观者堵得水泄不通。有人拉着“还我孩子,还我健康”的横幅,还有些人大包小包地背着铺盖,像是做足了长期坚守的准备;相关工作人员与当事医生更是被家属包围在一个角落里,不敢出声。
见此情形,陈钰蓉大声喊道:“大家不要急,我是医患纠纷调处中心的调解员,来为你们做调解。”
“你们是一伙的吧?”患者家属质问。
“我们与医院、卫生行政部门没有隶属关系……”陈钰蓉解释起来。
近年来,各种各样的医患纠纷在渝中区日益增多,由医患纠纷引起的矛盾和安全隐患十分突出。“渝中区聚集了全市近50%的三甲以上医院,来看病的人多,纠纷自然就多。”陈钰蓉说。
处理医患纠纷通常有三种途径:一是“官了”,通过卫生行政部门调解解决。“但患者认为,卫生行政部门和医院就像父子关系,所以不愿‘官了’。”陈钰蓉说。二是打官司,通过诉讼解决。“诉讼费时费钱又费力,患者一般也不愿采用。”陈钰蓉说。三是“私了”,医患双方协商解决。“一些患者认为,小闹得小钱,大闹得大钱,不闹就没钱,于是,通常都采用极端方式大闹医院。”陈钰蓉说。
针对这一情况,2012年11月25日,在渝中区政府主导下,由区司法局牵头,区卫生局、区人民法院、区公安分局以及医学鉴定机构和保险机构共同参与的渝中区医患纠纷调处中心应运而生。这是全市首家集人民调解、法律援助、巡回法庭、保险理赔等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第三方调解机构。
从咨询、申请法律援助,到调解、理赔,这里可以“一站式”解决。
冲突
这起医患纠纷的起因是——孕妇因早产被送到医院。急救中,医生告知患者家属:“情况危急,需要抢救,要打3000元一支的针药。”
“行。”患者家属答应了。
抢救结果——小孩没保住,药单上却出现了9000元针药费。
“说的是打一支,药单上却变成了三支。”孕妇的丈夫立马就火了。
“我们不可能用一支就出来问一下你们,这样会耽误抢救时间。”医生说。
“没耽误时间,那你们怎么没保住孩子?”孕妇的丈夫愤怒得像头狮子。
医患双方在陈钰蓉面前争吵起来。
通过观察,陈钰蓉发现患者家属中有两个核心人物,一个是孕妇的丈夫,一个是孕妇的外公。
“你们跟我来一下。”陈钰蓉把他俩带到一旁。
“娃儿没保住,还用了这么多冤枉钱……”不等陈钰蓉开口,孕妇的丈夫就开起了“机关枪”。
“是为了抢救孩子才用的那么贵的药。”陈钰蓉说。
“一用就是三支,我们得卖多少斤菜才赚得回来哟!”孕妇的外公抹着眼泪说。
“那药有没有必要用,你们也都问了,是不是?现在孩子的妈妈身体虚得很,你们这么闹起,不是让她想起娃娃更难受吗?”陈钰蓉劝解道。
家属们不说话了。
陈钰蓉顺势提出:“你找100多人来堵医院,只会激化矛盾,让事情越来越复杂。”
“我们就是觉得委屈,你说哪个愿意花了钱,人还没了嘛!”说话间,孕妇的丈夫眼睛红了。
“我很理解你们的心情,但要解决事情还得心平气和地坐下来谈。”陈钰蓉继续劝慰说。
“行!听你的。”孕妇的外公说。
经过陈钰蓉一番劝说,患者家属终于安静下来。
调解
下午1点,陈钰蓉将医患双方代表带到医调中心医调委办公室。
医调中心下设医调委、巡回法庭、法律援助站、保险理赔中心四个服务平台。医调委由区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员组成,巡回法庭由区法院法官组成,法律援助站由区法律援助中心律师组成,保险理赔中心由保险公司工作人员组成。“每个服务平台挑选的都是行业好手。”陈钰蓉说。
“现在,我们来商讨一下补偿经额。”陈钰蓉说。
话音未落,孕妇的丈夫就高喊起来:“100万元!”
“手术存在风险,你们是签了字的。如果这么胡闹,我们一分钱都不给。”院方代表说。
“不赔就去告你们,把你们告到关门!”孕妇的丈夫脖子上青筋爆起。
“好,你们要告,我带你们去见律师。”陈钰蓉激将说。
陈钰蓉起身把孕妇的丈夫和外公带到隔壁的法律援助站。
“从整个事件来看,院方并没违反规定,如果打官司,别说100万元,就连赔偿金都不太可能争取到。”李勇律师分析道。
孕妇的丈夫不说话了。
“以‘补偿’而不是‘赔偿’的名义跟医院谈,可能还会得到更多的利益。”李勇说。
孕妇的外公也泄了气。
陈钰蓉见状,再次激将:“你们还告不告啊?隔壁就是巡回法庭,我带你们去。不过,走这个程序最快也要三个月才能判决。”
“不告了,我们听你的,陈老师。”孕妇的外公连忙说。
陈钰蓉回到医调委办公室,找到院方代表:“他们若继续闹下去,会影响医院的名声。再说,打三支针药,你们确实没告知他们,娃儿也没保住,所以,你们还是应该适当给予补偿。”
“好吧。”院方代表点头同意。
下午4点,医患双方代表又重新坐到一起。半个小时后,双方达成协议——医院补偿患者两万元。
陈钰蓉立马带着医患双方代表来到渝中区人民法院,签订协议书、和解书,院方当场支付补偿金。
忙完这一切,已是傍晚6点。
“工作虽然很累,但很有成就感。”陈钰蓉为自己倒了杯热开水,脸上洋溢着欣慰的笑容。
“叮——”电话声响起。
调解员陈钰蓉抓起电话,一个急促的声音传过来:“你们快来,他们说要把医院炸了。”
放下电话,陈钰蓉一溜烟冲了出去。
现场
医院门口被患者家属及围观者堵得水泄不通。有人拉着“还我孩子,还我健康”的横幅,还有些人大包小包地背着铺盖,像是做足了长期坚守的准备;相关工作人员与当事医生更是被家属包围在一个角落里,不敢出声。
见此情形,陈钰蓉大声喊道:“大家不要急,我是医患纠纷调处中心的调解员,来为你们做调解。”
“你们是一伙的吧?”患者家属质问。
“我们与医院、卫生行政部门没有隶属关系……”陈钰蓉解释起来。
近年来,各种各样的医患纠纷在渝中区日益增多,由医患纠纷引起的矛盾和安全隐患十分突出。“渝中区聚集了全市近50%的三甲以上医院,来看病的人多,纠纷自然就多。”陈钰蓉说。
处理医患纠纷通常有三种途径:一是“官了”,通过卫生行政部门调解解决。“但患者认为,卫生行政部门和医院就像父子关系,所以不愿‘官了’。”陈钰蓉说。二是打官司,通过诉讼解决。“诉讼费时费钱又费力,患者一般也不愿采用。”陈钰蓉说。三是“私了”,医患双方协商解决。“一些患者认为,小闹得小钱,大闹得大钱,不闹就没钱,于是,通常都采用极端方式大闹医院。”陈钰蓉说。
针对这一情况,2012年11月25日,在渝中区政府主导下,由区司法局牵头,区卫生局、区人民法院、区公安分局以及医学鉴定机构和保险机构共同参与的渝中区医患纠纷调处中心应运而生。这是全市首家集人民调解、法律援助、巡回法庭、保险理赔等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第三方调解机构。
从咨询、申请法律援助,到调解、理赔,这里可以“一站式”解决。
冲突
这起医患纠纷的起因是——孕妇因早产被送到医院。急救中,医生告知患者家属:“情况危急,需要抢救,要打3000元一支的针药。”
“行。”患者家属答应了。
抢救结果——小孩没保住,药单上却出现了9000元针药费。
“说的是打一支,药单上却变成了三支。”孕妇的丈夫立马就火了。
“我们不可能用一支就出来问一下你们,这样会耽误抢救时间。”医生说。
“没耽误时间,那你们怎么没保住孩子?”孕妇的丈夫愤怒得像头狮子。
医患双方在陈钰蓉面前争吵起来。
通过观察,陈钰蓉发现患者家属中有两个核心人物,一个是孕妇的丈夫,一个是孕妇的外公。
“你们跟我来一下。”陈钰蓉把他俩带到一旁。
“娃儿没保住,还用了这么多冤枉钱……”不等陈钰蓉开口,孕妇的丈夫就开起了“机关枪”。
“是为了抢救孩子才用的那么贵的药。”陈钰蓉说。
“一用就是三支,我们得卖多少斤菜才赚得回来哟!”孕妇的外公抹着眼泪说。
“那药有没有必要用,你们也都问了,是不是?现在孩子的妈妈身体虚得很,你们这么闹起,不是让她想起娃娃更难受吗?”陈钰蓉劝解道。
家属们不说话了。
陈钰蓉顺势提出:“你找100多人来堵医院,只会激化矛盾,让事情越来越复杂。”
“我们就是觉得委屈,你说哪个愿意花了钱,人还没了嘛!”说话间,孕妇的丈夫眼睛红了。
“我很理解你们的心情,但要解决事情还得心平气和地坐下来谈。”陈钰蓉继续劝慰说。
“行!听你的。”孕妇的外公说。
经过陈钰蓉一番劝说,患者家属终于安静下来。
调解
下午1点,陈钰蓉将医患双方代表带到医调中心医调委办公室。
医调中心下设医调委、巡回法庭、法律援助站、保险理赔中心四个服务平台。医调委由区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员组成,巡回法庭由区法院法官组成,法律援助站由区法律援助中心律师组成,保险理赔中心由保险公司工作人员组成。“每个服务平台挑选的都是行业好手。”陈钰蓉说。
“现在,我们来商讨一下补偿经额。”陈钰蓉说。
话音未落,孕妇的丈夫就高喊起来:“100万元!”
“手术存在风险,你们是签了字的。如果这么胡闹,我们一分钱都不给。”院方代表说。
“不赔就去告你们,把你们告到关门!”孕妇的丈夫脖子上青筋爆起。
“好,你们要告,我带你们去见律师。”陈钰蓉激将说。
陈钰蓉起身把孕妇的丈夫和外公带到隔壁的法律援助站。
“从整个事件来看,院方并没违反规定,如果打官司,别说100万元,就连赔偿金都不太可能争取到。”李勇律师分析道。
孕妇的丈夫不说话了。
“以‘补偿’而不是‘赔偿’的名义跟医院谈,可能还会得到更多的利益。”李勇说。
孕妇的外公也泄了气。
陈钰蓉见状,再次激将:“你们还告不告啊?隔壁就是巡回法庭,我带你们去。不过,走这个程序最快也要三个月才能判决。”
“不告了,我们听你的,陈老师。”孕妇的外公连忙说。
陈钰蓉回到医调委办公室,找到院方代表:“他们若继续闹下去,会影响医院的名声。再说,打三支针药,你们确实没告知他们,娃儿也没保住,所以,你们还是应该适当给予补偿。”
“好吧。”院方代表点头同意。
下午4点,医患双方代表又重新坐到一起。半个小时后,双方达成协议——医院补偿患者两万元。
陈钰蓉立马带着医患双方代表来到渝中区人民法院,签订协议书、和解书,院方当场支付补偿金。
忙完这一切,已是傍晚6点。
“工作虽然很累,但很有成就感。”陈钰蓉为自己倒了杯热开水,脸上洋溢着欣慰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