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孟春已去,仲春将来。
欣欣然行走于二月的九龙江畔,似乎总有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相继醒来了,让人生出一些说不清的期待。微雨似油,润开了桃枝柳枝上的一串串蓓蕾。树的枝条明显有了活性,风吹过,树也会点点头。阳光也是绿色的,江水在盎然的绿意中,添加了新鲜的自由。不知不觉中,圆山脚下的小草继续松动着身边的硬土,幼小的昆虫丰满着它的翅膀,无边的草浪也正在向远处汹涌。即便在暗夜里,春天还是勃勃生长着的。偶有春雷使着响亮的性子,从天边霹雳滚过,急不可待地把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的蛇虫逐一唤醒。于是,虫噪鸟鸣,草萌叶发,闽南大地,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春光气象。既而,天气转暖,雨水增多,农家开始忙碌起来了。
九龙江翻腾着古今一如的波涛,两岸的百姓也形成了丰蕴深厚的风情习俗。一年的生计即将展开,总有一个标志性的仪式来祈求一年的风调雨顺和平安顺遂。民间传说“二月二,龙抬头”,苍龙要在这一天施风播雨,万物生灵便从这一天显形成长。勤劳的人民便将这一天视为开始生计的吉祥的日子。
漳州的农家总是这一天祭拜土地神。农家的心意总是朴素而又虔诚,他们认为这片油黑肥沃的土地生长着草木五谷,养育着人类,把这一切看作是土地神的恩赐。闽南的土地神有一个吉祥的名字,叫“福德正神”,也有一个生动的传说,说的是周朝一位官吏叫张福德,生于周武王二年二月二日。自小聪颖至孝,三十六岁时,当了朝廷总税官,为官廉正,勤政爱民,至周穆王三年辞世,享年一百零二岁,有一贫户以四大石围成石屋奉祀,不久,由贫转富,百姓都信神恩保佑,于是合资建庙并塑金身膜拜,取张福德之名而尊为“福德正神”,也有称之为土地公、福德爷等。
福德爷长什么样呢?传说中的张福德心肠善良、温厚笃实、乐于助人,据此雕刻出来的土地公神像,是一位慈眉善目、白须白发的老人,面庞圆而丰盈,两眼微眯,笑容可掬。一手拿元宝,一手执如意或柺杖,显出一副慈祥温和的长者风范。土地庙则多半造型简单,简朴自然,闽南乡村的树下或路旁,随处可见以两块石头为壁,一块为顶,即可成为一庙,俗称“磊”型土地庙。也有简单以水泥或砖块砌成小庙的。《左传通俗篇》有云:“凡有社里,必有土地神,土地神为守护社里之主,谓之上公。”所谓土地神就是社神,其起源是来自于对大地的敬畏与感恩,这正是人们亲土地而奉祀土地的原因。
庙虽小,土地公掌管的地方也小,只是一区、一里、一邻,是个小神,但在他管辖的地区内,是那地区的神,所以不能看轻他,俗语说:“得罪土地公,饲无鸡”,就是这个意思,因而老百姓祭拜的诚意都不小。每年农历二月初二日土地公诞辰的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宰鸡杀鸭、虔诚祭拜。此外,“二月二,薄饼祀”,人们还以薄饼春卷来祭祀土神。土地庙也多要演戏,以祝“福德正神”千秋。这叫春祭。农历八月十五相传是土地公升天之日。还要祭拜一次,这叫“秋祭”,以感谢土地公一年来的福佑,古时所谓“春祈秋报”就是指此而言。也有说二月初二也是谷神诞辰,为此在祭祀土地神的同时也祭祀谷神,称为社日。光绪《漳州府志》记载,社日“乡间居民仿古春祈,敛分金,宰牲祀神。毕,群饮于庙,分胙而归,谓之‘做福’”。
春在田野上,春在山庄里。勤劳聪明的农家人通过“社日”表达他们获得丰收的良好祝愿,同时也借这样的节日开展对他们来说十分难得的娱乐活动。在社日到来时,人们集会竞技,集体欢宴,热闹非常。想象那是一幅多么醉人的画面:“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唐王驾的《社日》没有写作社表演的热闹场面,却写社散后的景象。春社散后,人声渐少,到处都可以看到喝得醉醺醺的村民,被家人邻里搀扶着回家。“醉人”这个细节可以使人联想到村民观社的兴高采烈,畅怀大饮,而这种欣喜之情又是与丰收分不开的。这天夜里,闽地一些村庄还有“打春水”的活动,参加活动的人都兴高采烈拿着一面锣,从村头沿大路一直敲敲打打到村尾为止。这仪式也和古时的春社节有关,以此祈求春季风调雨顺,庄稼长势旺盛。
农人以竹枝夹金纸插田中,在土地公庙张灯结彩演戏以祈丰年。那么商家又是怎样过节的呢?在民间,土地公也被视为财神与福神,因为民间相信“有土斯有财”,因此土地公被商家奉为守护神。各商铺竞相备牲礼祭神,祈求新的一年生意兴隆,财源广进。这叫“做牙”。二月初二又称“头牙”,是新年后第一次做牙,而十二月十六日,则是一年中最后一次,称为“尾牙”。“做牙”的习俗在闽南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有的地方还有俗谚:“头牙无做,尾牙空;尾牙若佫(如再)无做,啰无亲像人。”“做牙”后,那些献祭过的供品人们也能吃上,所以印象中孩提时候总是祈盼着大人的各种繁复的祭拜仪式快快结束,好一饱口福。“做牙”的祭祀内容,是以慰劳土地福德正神以及本家的地基主为主,它也在喻示着人们,生活美满的根源,是本身所依赖和生活的那片土地。因而对“土地神”的祭祀也就成了闽南一种相当广泛且普遍的信仰。
除此之外,闽南百姓还为二月节寄予了独有的一种民间情怀,旧时家长们往往选在二月二送孩子入学读书。一方面,正月过后,年算是过完了,一切要步入正常的轨道。另一方面,二月二的很多习俗与龙相关,农历二月二,俗称“龙抬头”,是一年中开运的重要日期之一,这天让孩子开笔写字,取龙抬头之吉兆,也有“望子成龙”之意,寓意好彩头可以让孩子更容易出人头地。加上阴历二月初三是文昌帝君的诞辰,据说文昌帝君就是文曲星,二月二入学,正好赶上第二天敬奉的仪式,让文昌帝君保佑孩子学业有成,科举高中。
位于漳州市芗城区巷口镇浦头村的霞东书院,祭拜的正是文昌帝君。书香流传,书院前一棵已有四百来岁的巨大古榕,至今仍枝繁叶茂,郁郁葱葱。旧时每到二月三这一天,官府和当地举人、秀才、书房教师、以及一般读书人,都要齐集文昌宫,用牛和其他果品为供物,举行三献礼的祭典。有时還在文昌宫中张灯结彩,设宴演戏。如今许多文人学子仍然有到当地的文昌宫祭拜的习惯,每逢大考,学生家长也会到文昌宫内里烧香祈祷,供品摆得满满当当。据说每一样供品都有寓意——胡萝卜象征着“好彩头”,芹菜、大葱有“勤奋”“聪明”之意;而包子、粽子则指的是“包中”。一缕缕清烟伴着虔敬的祝祷送进文昌帝君的耳里,文昌宫烟火缭绕,热闹非常。传统的文昌帝君诞的节俗里融溶着闽南百姓对知识的启蒙、对功名的追求等美好的期望。霞东书院,也因此由僻静神圣的书院殿堂而多了几分亲切鲜活的的平民气息。
闽南百姓自古以来就是这样勤勉地耕种,生活。出则耕,入则读,何其乐也!而闽地能由原先的穷乡僻壤之区蛮荒作乱之地而成为胡越百家、愈无罅隙,和平富裕、安居乐业的净土,开漳圣王陈元光将军功不可没。于是,在明媚的春光中,在宁静的生活中,闽地百姓心怀感恩之心,又每每追忆起陈元光将军幼年随父南下平定“蛮獠啸乱”、呕心沥血开漳的功绩。
农历二月十五日即陈元光将军的诞辰日,就因此而成了漳州百姓一个共同的盛大的节日。漳属各县都有祭祀陈圣王的威惠庙,延至东南亚及台湾各地。可以说凡有闽南人后裔聚居的地方,就有威惠庙。在百姓心中,陈元光已经由人而为神,并代代相传。
如果说,二月二是漳州邑民个人独自行吟的宁静喜欢,而祭祀陈圣王的活动则是漳州民间的一次集体狂欢。每逢农历二月十五日,各地威惠庙都要举行隆重的祭典,迎神赛会。家家户户都上供三牲或五牲及红龟粿,各村各社都搭台演戏、放映电影,人神同娱,其乐融融,纪念“开漳圣王”。云霄县“开漳圣王”庙宇举办的“烑神节”民俗活动每年都要闪亮登场,只见身披华服的开漳圣王神像端坐在轿椅上,8名壮汉分列左右抬轿,其后是庙里供奉的圣王麾下六名部将神像。壮汉在围观村民的喝彩声中高抬神像轿椅前行,奋力奔跑,再现当年开漳将士驰骋疆场的威武场景。十分壮观。
开漳圣王陈元光治理漳州二十五载,实现了“方数千里无烽火之惊,号称乐土”的安定局面。“乐土乐土,爰得我所”,《诗经》里的这一句正道出了千百年来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们要寻找的是安居乐业的理想的国度。早春二月,草长莺飞,料峭的寒意已渐渐消尽,桃柳着妆则日日焕新。耕种、读书之余,也是踏青的好时节,仿佛只有行了这种仪式,才真正拥有了春天。“逢春不游乐,但恐是痴人”,白居易的《春游》诗正是这种心境的写照。闽俗以二月为踏青节,又称花朝节。于是,“东湖北山多亭馆,士女如云,行乐相望。”红男绿女三五结伴,走出家门,来到郊野。万绿丛中的这团花丛歇了,那团花丛又闹了。绿,就这样在不经意间,翻滚着引领着人们向前。丽日清风中,放个纸鸢,轻巧巧飞上半天。舞雩风前,飘乎乎恍若神仙。此情此景,春光无限。乐亦无限。
欣欣然行走于二月的九龙江畔,似乎总有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相继醒来了,让人生出一些说不清的期待。微雨似油,润开了桃枝柳枝上的一串串蓓蕾。树的枝条明显有了活性,风吹过,树也会点点头。阳光也是绿色的,江水在盎然的绿意中,添加了新鲜的自由。不知不觉中,圆山脚下的小草继续松动着身边的硬土,幼小的昆虫丰满着它的翅膀,无边的草浪也正在向远处汹涌。即便在暗夜里,春天还是勃勃生长着的。偶有春雷使着响亮的性子,从天边霹雳滚过,急不可待地把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的蛇虫逐一唤醒。于是,虫噪鸟鸣,草萌叶发,闽南大地,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春光气象。既而,天气转暖,雨水增多,农家开始忙碌起来了。
九龙江翻腾着古今一如的波涛,两岸的百姓也形成了丰蕴深厚的风情习俗。一年的生计即将展开,总有一个标志性的仪式来祈求一年的风调雨顺和平安顺遂。民间传说“二月二,龙抬头”,苍龙要在这一天施风播雨,万物生灵便从这一天显形成长。勤劳的人民便将这一天视为开始生计的吉祥的日子。
漳州的农家总是这一天祭拜土地神。农家的心意总是朴素而又虔诚,他们认为这片油黑肥沃的土地生长着草木五谷,养育着人类,把这一切看作是土地神的恩赐。闽南的土地神有一个吉祥的名字,叫“福德正神”,也有一个生动的传说,说的是周朝一位官吏叫张福德,生于周武王二年二月二日。自小聪颖至孝,三十六岁时,当了朝廷总税官,为官廉正,勤政爱民,至周穆王三年辞世,享年一百零二岁,有一贫户以四大石围成石屋奉祀,不久,由贫转富,百姓都信神恩保佑,于是合资建庙并塑金身膜拜,取张福德之名而尊为“福德正神”,也有称之为土地公、福德爷等。
福德爷长什么样呢?传说中的张福德心肠善良、温厚笃实、乐于助人,据此雕刻出来的土地公神像,是一位慈眉善目、白须白发的老人,面庞圆而丰盈,两眼微眯,笑容可掬。一手拿元宝,一手执如意或柺杖,显出一副慈祥温和的长者风范。土地庙则多半造型简单,简朴自然,闽南乡村的树下或路旁,随处可见以两块石头为壁,一块为顶,即可成为一庙,俗称“磊”型土地庙。也有简单以水泥或砖块砌成小庙的。《左传通俗篇》有云:“凡有社里,必有土地神,土地神为守护社里之主,谓之上公。”所谓土地神就是社神,其起源是来自于对大地的敬畏与感恩,这正是人们亲土地而奉祀土地的原因。
庙虽小,土地公掌管的地方也小,只是一区、一里、一邻,是个小神,但在他管辖的地区内,是那地区的神,所以不能看轻他,俗语说:“得罪土地公,饲无鸡”,就是这个意思,因而老百姓祭拜的诚意都不小。每年农历二月初二日土地公诞辰的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宰鸡杀鸭、虔诚祭拜。此外,“二月二,薄饼祀”,人们还以薄饼春卷来祭祀土神。土地庙也多要演戏,以祝“福德正神”千秋。这叫春祭。农历八月十五相传是土地公升天之日。还要祭拜一次,这叫“秋祭”,以感谢土地公一年来的福佑,古时所谓“春祈秋报”就是指此而言。也有说二月初二也是谷神诞辰,为此在祭祀土地神的同时也祭祀谷神,称为社日。光绪《漳州府志》记载,社日“乡间居民仿古春祈,敛分金,宰牲祀神。毕,群饮于庙,分胙而归,谓之‘做福’”。
春在田野上,春在山庄里。勤劳聪明的农家人通过“社日”表达他们获得丰收的良好祝愿,同时也借这样的节日开展对他们来说十分难得的娱乐活动。在社日到来时,人们集会竞技,集体欢宴,热闹非常。想象那是一幅多么醉人的画面:“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唐王驾的《社日》没有写作社表演的热闹场面,却写社散后的景象。春社散后,人声渐少,到处都可以看到喝得醉醺醺的村民,被家人邻里搀扶着回家。“醉人”这个细节可以使人联想到村民观社的兴高采烈,畅怀大饮,而这种欣喜之情又是与丰收分不开的。这天夜里,闽地一些村庄还有“打春水”的活动,参加活动的人都兴高采烈拿着一面锣,从村头沿大路一直敲敲打打到村尾为止。这仪式也和古时的春社节有关,以此祈求春季风调雨顺,庄稼长势旺盛。
农人以竹枝夹金纸插田中,在土地公庙张灯结彩演戏以祈丰年。那么商家又是怎样过节的呢?在民间,土地公也被视为财神与福神,因为民间相信“有土斯有财”,因此土地公被商家奉为守护神。各商铺竞相备牲礼祭神,祈求新的一年生意兴隆,财源广进。这叫“做牙”。二月初二又称“头牙”,是新年后第一次做牙,而十二月十六日,则是一年中最后一次,称为“尾牙”。“做牙”的习俗在闽南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有的地方还有俗谚:“头牙无做,尾牙空;尾牙若佫(如再)无做,啰无亲像人。”“做牙”后,那些献祭过的供品人们也能吃上,所以印象中孩提时候总是祈盼着大人的各种繁复的祭拜仪式快快结束,好一饱口福。“做牙”的祭祀内容,是以慰劳土地福德正神以及本家的地基主为主,它也在喻示着人们,生活美满的根源,是本身所依赖和生活的那片土地。因而对“土地神”的祭祀也就成了闽南一种相当广泛且普遍的信仰。
除此之外,闽南百姓还为二月节寄予了独有的一种民间情怀,旧时家长们往往选在二月二送孩子入学读书。一方面,正月过后,年算是过完了,一切要步入正常的轨道。另一方面,二月二的很多习俗与龙相关,农历二月二,俗称“龙抬头”,是一年中开运的重要日期之一,这天让孩子开笔写字,取龙抬头之吉兆,也有“望子成龙”之意,寓意好彩头可以让孩子更容易出人头地。加上阴历二月初三是文昌帝君的诞辰,据说文昌帝君就是文曲星,二月二入学,正好赶上第二天敬奉的仪式,让文昌帝君保佑孩子学业有成,科举高中。
位于漳州市芗城区巷口镇浦头村的霞东书院,祭拜的正是文昌帝君。书香流传,书院前一棵已有四百来岁的巨大古榕,至今仍枝繁叶茂,郁郁葱葱。旧时每到二月三这一天,官府和当地举人、秀才、书房教师、以及一般读书人,都要齐集文昌宫,用牛和其他果品为供物,举行三献礼的祭典。有时還在文昌宫中张灯结彩,设宴演戏。如今许多文人学子仍然有到当地的文昌宫祭拜的习惯,每逢大考,学生家长也会到文昌宫内里烧香祈祷,供品摆得满满当当。据说每一样供品都有寓意——胡萝卜象征着“好彩头”,芹菜、大葱有“勤奋”“聪明”之意;而包子、粽子则指的是“包中”。一缕缕清烟伴着虔敬的祝祷送进文昌帝君的耳里,文昌宫烟火缭绕,热闹非常。传统的文昌帝君诞的节俗里融溶着闽南百姓对知识的启蒙、对功名的追求等美好的期望。霞东书院,也因此由僻静神圣的书院殿堂而多了几分亲切鲜活的的平民气息。
闽南百姓自古以来就是这样勤勉地耕种,生活。出则耕,入则读,何其乐也!而闽地能由原先的穷乡僻壤之区蛮荒作乱之地而成为胡越百家、愈无罅隙,和平富裕、安居乐业的净土,开漳圣王陈元光将军功不可没。于是,在明媚的春光中,在宁静的生活中,闽地百姓心怀感恩之心,又每每追忆起陈元光将军幼年随父南下平定“蛮獠啸乱”、呕心沥血开漳的功绩。
农历二月十五日即陈元光将军的诞辰日,就因此而成了漳州百姓一个共同的盛大的节日。漳属各县都有祭祀陈圣王的威惠庙,延至东南亚及台湾各地。可以说凡有闽南人后裔聚居的地方,就有威惠庙。在百姓心中,陈元光已经由人而为神,并代代相传。
如果说,二月二是漳州邑民个人独自行吟的宁静喜欢,而祭祀陈圣王的活动则是漳州民间的一次集体狂欢。每逢农历二月十五日,各地威惠庙都要举行隆重的祭典,迎神赛会。家家户户都上供三牲或五牲及红龟粿,各村各社都搭台演戏、放映电影,人神同娱,其乐融融,纪念“开漳圣王”。云霄县“开漳圣王”庙宇举办的“烑神节”民俗活动每年都要闪亮登场,只见身披华服的开漳圣王神像端坐在轿椅上,8名壮汉分列左右抬轿,其后是庙里供奉的圣王麾下六名部将神像。壮汉在围观村民的喝彩声中高抬神像轿椅前行,奋力奔跑,再现当年开漳将士驰骋疆场的威武场景。十分壮观。
开漳圣王陈元光治理漳州二十五载,实现了“方数千里无烽火之惊,号称乐土”的安定局面。“乐土乐土,爰得我所”,《诗经》里的这一句正道出了千百年来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们要寻找的是安居乐业的理想的国度。早春二月,草长莺飞,料峭的寒意已渐渐消尽,桃柳着妆则日日焕新。耕种、读书之余,也是踏青的好时节,仿佛只有行了这种仪式,才真正拥有了春天。“逢春不游乐,但恐是痴人”,白居易的《春游》诗正是这种心境的写照。闽俗以二月为踏青节,又称花朝节。于是,“东湖北山多亭馆,士女如云,行乐相望。”红男绿女三五结伴,走出家门,来到郊野。万绿丛中的这团花丛歇了,那团花丛又闹了。绿,就这样在不经意间,翻滚着引领着人们向前。丽日清风中,放个纸鸢,轻巧巧飞上半天。舞雩风前,飘乎乎恍若神仙。此情此景,春光无限。乐亦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