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ey_d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非常重要。但在实际阅读教学过程中,不管是学生的学习方式还是教师的教学模式均存在一定问题,只有解决了上述问题才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初中生语文课堂学习的有效性。
  【关键词】教学 初中语文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2-0101-01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1]。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往往以阅读教学为主,提高阅读教学水平能够显著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提高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有助于提高初中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但是,当下部分语文教师不够重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工作,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意义
  1.有利于提高初中生的语文课堂学习效率。在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中,教师仅仅通过分析课文内容或者讲解一些与课文相关的知识,最终导致课堂气氛较为沉闷。学生在此种环境下学习效率不够高,并可能对学习产生厌倦。而有效的阅读教学能够充分带动课堂气氛,最终提高整堂课的学习效率。有效的教育教学活动不但能够提升学习者的学习兴趣,而且对整个学科的学习也有很大的激励作用。教育教学本质上说就是一个不断提升自我的过程,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中,需要把握好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这是整个初中语文教育教学的重点以及难点问题,通过有效的课堂阅读教学,可以提升学习者对语文的认识,改变学习态度,让学习者感受到学习所带来的快乐。
  2.有利于提高初中生的审美品位。阅读能够让初中生充分感受到美的所在。文字的力量不可估量,阅读的过程是发现美和感受美的一种过程。优美的文章中有诸多名胜古迹,既能够让初中生感受到自然美和人文美。教师在教育初中生时,可以将文章中美的词句重点讲述,继而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教师不断对初中生进行美的传达和渗透,展现艺术之美,有利于提高初中生的审美品位。学习是一个不断改变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不断提升自我的过程,对于语文学科而言,学习者所要学习的不仅是语文知识,还有审美品位的提升。这是提升语文教育教学有效性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也是提升语文教育教学的重要意义。
  二、影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主要因素
  1.缺乏合适的教学素材。初中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一般以课本为主。课本内容虽然比较经典,但是对于初中生来说所接受的思想和内容较为陈旧,使用课本中的经典内容来教育初中生是需要深入剖析,再提高初中生的阅读能力。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仅仅简单对课本内容加以分析讲解,未进行课外内容的拓展,最终无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2]。
  2.教育教学模式过于单一。一般而言,教师在教育初中生的过程中仅仅对课文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讲解,学生在此时只是被动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此种教学环境下,课堂气氛较为沉闷,学生此时的学习质量也较为低下。教师在分析课文内容所耗费的时间比较长,与所要传授的知识量未成正比。在强调高效率的大环境背景下,单一的教育教学模式不再适应教学发展。
  三、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加强合作交流,为学习注入新的活力。教师应该加强学生的课前预习工作,让初中生能够充分理解课文之后,再对课文内容加以深入分析,与此同时做好详细的记录工作。除此之外,教师应该给初中生留好足够地准备时间,让初中生进行分组讨论。在讨论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加强适当引导。学生在讨论结束以后提出自己的观念和想法,通过合作交流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最终提高语文阅读的有效性。
  2.合理制定好教育教学目标。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将课标要求和学生自身情况有效结合,再制定符合班级情况的学习目标。目标要高低适度。在制定学习目标时,可以参考以下几种标准:(1)积极引导学生提高语文学习能力,不断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增长见识;(2)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阅读材料,对目标加以精心设计,保证每一篇文章和每一个段落等均能够达到相关教学目标;(3)要根据初中语文的具体阅读内容加以深度思考,将教育教学目标具象化。
  3.创新教学模式,加强师生间的沟通交流。教师要积极转变传统的课堂教育模式,充分尊重初中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师生互动能够快速拉近距离,继而实现教学相长的目的,最终使得教育教学能够顺利进行。在阅读教学讨论过程中,当学生无法准确表达自己所思所想时,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积极鼓励学生表达欲望。切忌使用批判性语言来打击学生的自信心。
  总之,语文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课堂阅读教学有效性關系到学习者语文学习效果,因此需要教育者从多个角度把握学习者的特点,创新语文教学模式,加强学习交流,提升语文教育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李聚茹.探究初中语文构建有效课堂的策略[J].学周刊,2016,(19):8-9.
  [2]周恒国.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有效教学策略探析[J].亚太教育,2015,(32):151.
其他文献
【摘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之大,影响之深。高职院校想要开设学生真正喜欢的并受益匪浅的思想政治教育,从而提升本校的思政教学质量,就必须重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门课程。本文中,笔者通过对我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调查研究,深入分析我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学现状,并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总结出了一系列教学思想,先列举出来,以供参考。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科技信息的不断进步,网络已经逐渐深入到大众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其中语文教师作为学生能够接触到的最佳信息传播者,其是否能够对信息进行真实反馈,是否能够将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并应用到教学中去,成为衡量教师教学能力的标准。将教学资源进行整理利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基于此,本文将对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教学资源进行合理利用进行分析,旨在帮助语文教师
期刊
【摘要】在素质教育全面来临的新时代,给品德与社会这门学科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为提高教学的实效性,需要我们在教学工作中切实注重教学方式方法的改进和优化。本文以素质教育为背景,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就如何在新时代下开展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的实效性提出了几点对策。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 課堂 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
期刊
【摘要】语言运用是语文学习的目的,是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应该重点把握的内容。本文尝试从语言运用的教学出发,探讨和分析了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运用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语言运用 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2-0053-02  新课标中明确提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并且重申了“工具性与人文性
期刊
【摘要】高校是培养优秀社会主义接班人的主要阵地,在立德树人的背景下高校需要加大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以此提高学生的意识水平。基于此,本文将以思想政治课程、教师示范榜样、校园文化熏陶、校园网络引导为切入点,深入探究高校在立德树人视阈下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式,旨在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学生的思想信仰,从而为国家的发展凝聚更多的后备力量。  【关键词】立德树人 社会
期刊
【摘要】2017年8月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并且声明:“教育和引导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了解家乡发展变化和国家历史常识,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党的光荣革命传统,理解日常生活的道德规范和文明礼貌,初步形成规则意识和民主法治观念,养成良好生活和行为习惯,具备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形成诚实守信、友爱宽容、自尊自律、乐观向上等良好品质。”的德育理念,因此,为了积极响应
期刊
【摘要】误读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三方面:第一是运用误读理论渗透到教学设计中,使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充满悬念;第二是运用误读理论设置矛盾,引导学生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除疑解惑;第三是运用误读理论来反馈学生学习信息,进一步加强学生对阅读教学的理解。  【关键词】误读 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2-0097-
期刊
【摘要】识字教学不应仅仅是量的增加,还需提高识字能力。识字无非就是学习生字的音、形、义,本文借助《树和喜鹊》和《怎么都快乐》这两节课,分析一下阅读课型该如何落实识字教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课 识字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2-0102-02  崔峦老师曾说:“低年级语文教学要做的事,排在第一的就是识好字、写好字”,看来,
期刊
【摘要】我国教育业的不断改革让小学语文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同时也对语文教学也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一方面要求学生的阅读量要大,另一方面要求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要不断得到提升[1]。毕竟小学语文作为最基础学科,学好语文对学生的文字运用能力有益无害。而作文是语文中最重要的一个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文字运用能力可起到一个关键性的作用,然而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没有丰富的阅历,掌握的知识也相对较少,在写作
期刊
【摘要】阅读和写作是小学语文学习中两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都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提升语文知识和运用能力。阅读和写作其实是相通的,二者相互联系、密不可分,互相促进互为提升。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些语文教师将阅读和写作分割开来教,教学内容和安排互相分开没有联系,导致教学效率不高,对提升小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效果不是很理想。到了小学中年级,对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写作水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