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教师是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者、诱导者、激发者。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我认为教师应着力解决好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让学生在写作时有话可说
俗話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想让学生在写作中真正做到有话可说,必须引导他们平时注重观察生活。具体做法如下: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养成积极积累写作素材的习惯。
叶圣陶说过:“作文源于生活。”观察是人们摄取客观事物的第一扇窗口,观察与写作的关系很密切,它可以获取第一手材料,是人们获得写作材料的主要途径。在观察中要求学生首先要做到从“小”察起,全面细致。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一花一叶、风云变化、鸟叫蝉鸣,都是观察的对象。父母兄弟的穿着打扮、言谈举止;老师同学的音容笑貌、兴趣爱好等都是观察的内容。观察还要做到全面细致 ,即对事物的全貌、事物的全过程、事物构成部分,以及事物彼此之间的关系,从头至尾、由此及彼地进行观察(如对于人,可以从外貌、行动、语言等方面去观察)。其次,要求学生做到观察和思考相结合。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读书是这样,观察也是这样,必须与思考结合起来。比如:你看到一个感人的场面,选择什么样的词语,用什么样的比喻将它描述出来呢?这就需要思考,没有思考是写不出来的。再次,要做到观察与练笔结合起来。“好记性抵不上烂笔头”,要把观察能力真正转化为写作能力,就需要把观察中看、听到、想到以及感受到的随时记录下来,养成写观察日记的好习惯。
2.引导学生深入生活,积累素材。
陶行知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新课标也明确提出: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因此,作文教学光从文本上指导学生是不够的,更重要是引领学生深入生活,观察生活,并在生活中学会思考。作为教师应该有计划、有目地、精心地设计各种活动和组织学生深入社会,使学生具体地感受生活中的人和事,以及大自然之中的美,广泛地搜索写作素材,从而达到“见多识广”的目的。比如:组织春游,让学生感受自然之美;组织学生到田间劳动,让他们感受劳动过程中的苦与乐。
3.鼓励学生课外阅读,拓宽知识面 。
新课标指出:广泛的课外阅读尤其对写作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学生在写作时通过自已的观察所积累的知识是有限的,只有通过广泛的阅读才能积累知识、拓宽思路、丰富想象,从而在写作中可以谈古论今、旁征博引。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加强课外阅读,以拓宽知识面。“问渠哪得清如许,惟有源头活水来”。实践证明:鼓励学生广泛地接触社会,细心观察和新事物,博览群书,对帮助学生克服写作中“无话可说”的困难,大有裨益。
二、让学生在写作时有话想说
大量的素材积累为学生写好作文提供了基础,但要想真正提高学生写作的兴趣,教师在作文教学时还应相机引导,激发他们写作的冲动;在作文评讲时还应注重对他们写作自信的保护和培养,使他们有话想说。正如杜甫所说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百篇,其义自见。”但是经验告诉我们,仅仅靠多读是不够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曾说:”“学以为耕,文以为获”。这是说阅读是写作的先导,没有读的“耕耘”就没有写的“收获”。所以在强调学生读书的基础上要对所读之书进行熟读精思,融会贯通。积累素材,让它成为自己写作的“活水源头”,并学会运用,使作文内容应笔而生,内容充实有力。
三、提倡模仿,培养兴趣。
模仿是借鉴的一种形式,但模仿不是简单的照搬,应当是创造性的借鉴。对于写作水平不高的学生,应积极提倡模仿和借鉴范文,逐步培养写作兴趣,使之循序渐进地沿着写作的道路走下去,逐渐地提高写作能力。历史上有许多文学家也曾模仿古人写作,成为一代风范,如王勃的名句“落霞与孤鹭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就是从庾信的“落花与芝盖齐飞,场杨柳共春旗一色”脱化而来的。又如历史上左丘明的《左传》、司马迁的《史记》他们的写法,都为后世的散文家、小说家、戏剧家所模仿。课本中的许多文章都是很好的范文,学生学了课文,可以模仿写作,使学以致用。
四、让学生参与批改作文是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手段。
由老师亲自批改尽管有很多优点,但也有不足之处,比如有些学生拿到老师批改完的作文后,只是看看分数,然后就塞进抽屉里再也不理会了,等到下次作文时又是如此。长此以往,他们的写作能力难以提高。让学生参与批改作文,则可以弥补以上的不足。
学生互相评改作文,是目前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当今语文教育改革的要求,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学生互相批改作文事实上是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过程,只要老师指导得当,对端正学生的写作态度,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五、带有针对性和鼓励性的讲评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经过长期的实践,我发现,带有针对性和鼓励性的讲评可以有效的提高讲评的效果。在批改作文时,先要作好详细的批改记录。批改记录可以以每个学生为单位,记录其优缺点,摘录有关典型事例,包括正反事例。批改后,对记录情况认真进行综合分析,找出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讲评时,要抓重点,抓住一两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予以解决。每次讲评,都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尤其是要以学生的作文作为例子。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得到提高。同时,讲评也要一分为二,要充分肯定学生的优点,多鼓励他们,调动他们的写作积极性。讲评结束后,最好让他们以后记的形式写心得体会,这样有利于巩固讲评的效果。
提高中学生写作能力的方法还有很多, 近几年广大语文教师对这个课题进行过许多的有益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提出过许多独到的见解,收到了很好的成效,值得我学习。我相信,只要我们不断努力地探索,提高中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大有希望的,解决中考“瓶颈”的问题将指日可待。
一、让学生在写作时有话可说
俗話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想让学生在写作中真正做到有话可说,必须引导他们平时注重观察生活。具体做法如下: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养成积极积累写作素材的习惯。
叶圣陶说过:“作文源于生活。”观察是人们摄取客观事物的第一扇窗口,观察与写作的关系很密切,它可以获取第一手材料,是人们获得写作材料的主要途径。在观察中要求学生首先要做到从“小”察起,全面细致。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一花一叶、风云变化、鸟叫蝉鸣,都是观察的对象。父母兄弟的穿着打扮、言谈举止;老师同学的音容笑貌、兴趣爱好等都是观察的内容。观察还要做到全面细致 ,即对事物的全貌、事物的全过程、事物构成部分,以及事物彼此之间的关系,从头至尾、由此及彼地进行观察(如对于人,可以从外貌、行动、语言等方面去观察)。其次,要求学生做到观察和思考相结合。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读书是这样,观察也是这样,必须与思考结合起来。比如:你看到一个感人的场面,选择什么样的词语,用什么样的比喻将它描述出来呢?这就需要思考,没有思考是写不出来的。再次,要做到观察与练笔结合起来。“好记性抵不上烂笔头”,要把观察能力真正转化为写作能力,就需要把观察中看、听到、想到以及感受到的随时记录下来,养成写观察日记的好习惯。
2.引导学生深入生活,积累素材。
陶行知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新课标也明确提出: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因此,作文教学光从文本上指导学生是不够的,更重要是引领学生深入生活,观察生活,并在生活中学会思考。作为教师应该有计划、有目地、精心地设计各种活动和组织学生深入社会,使学生具体地感受生活中的人和事,以及大自然之中的美,广泛地搜索写作素材,从而达到“见多识广”的目的。比如:组织春游,让学生感受自然之美;组织学生到田间劳动,让他们感受劳动过程中的苦与乐。
3.鼓励学生课外阅读,拓宽知识面 。
新课标指出:广泛的课外阅读尤其对写作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学生在写作时通过自已的观察所积累的知识是有限的,只有通过广泛的阅读才能积累知识、拓宽思路、丰富想象,从而在写作中可以谈古论今、旁征博引。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加强课外阅读,以拓宽知识面。“问渠哪得清如许,惟有源头活水来”。实践证明:鼓励学生广泛地接触社会,细心观察和新事物,博览群书,对帮助学生克服写作中“无话可说”的困难,大有裨益。
二、让学生在写作时有话想说
大量的素材积累为学生写好作文提供了基础,但要想真正提高学生写作的兴趣,教师在作文教学时还应相机引导,激发他们写作的冲动;在作文评讲时还应注重对他们写作自信的保护和培养,使他们有话想说。正如杜甫所说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百篇,其义自见。”但是经验告诉我们,仅仅靠多读是不够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曾说:”“学以为耕,文以为获”。这是说阅读是写作的先导,没有读的“耕耘”就没有写的“收获”。所以在强调学生读书的基础上要对所读之书进行熟读精思,融会贯通。积累素材,让它成为自己写作的“活水源头”,并学会运用,使作文内容应笔而生,内容充实有力。
三、提倡模仿,培养兴趣。
模仿是借鉴的一种形式,但模仿不是简单的照搬,应当是创造性的借鉴。对于写作水平不高的学生,应积极提倡模仿和借鉴范文,逐步培养写作兴趣,使之循序渐进地沿着写作的道路走下去,逐渐地提高写作能力。历史上有许多文学家也曾模仿古人写作,成为一代风范,如王勃的名句“落霞与孤鹭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就是从庾信的“落花与芝盖齐飞,场杨柳共春旗一色”脱化而来的。又如历史上左丘明的《左传》、司马迁的《史记》他们的写法,都为后世的散文家、小说家、戏剧家所模仿。课本中的许多文章都是很好的范文,学生学了课文,可以模仿写作,使学以致用。
四、让学生参与批改作文是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手段。
由老师亲自批改尽管有很多优点,但也有不足之处,比如有些学生拿到老师批改完的作文后,只是看看分数,然后就塞进抽屉里再也不理会了,等到下次作文时又是如此。长此以往,他们的写作能力难以提高。让学生参与批改作文,则可以弥补以上的不足。
学生互相评改作文,是目前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当今语文教育改革的要求,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学生互相批改作文事实上是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过程,只要老师指导得当,对端正学生的写作态度,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五、带有针对性和鼓励性的讲评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经过长期的实践,我发现,带有针对性和鼓励性的讲评可以有效的提高讲评的效果。在批改作文时,先要作好详细的批改记录。批改记录可以以每个学生为单位,记录其优缺点,摘录有关典型事例,包括正反事例。批改后,对记录情况认真进行综合分析,找出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讲评时,要抓重点,抓住一两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予以解决。每次讲评,都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尤其是要以学生的作文作为例子。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得到提高。同时,讲评也要一分为二,要充分肯定学生的优点,多鼓励他们,调动他们的写作积极性。讲评结束后,最好让他们以后记的形式写心得体会,这样有利于巩固讲评的效果。
提高中学生写作能力的方法还有很多, 近几年广大语文教师对这个课题进行过许多的有益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提出过许多独到的见解,收到了很好的成效,值得我学习。我相信,只要我们不断努力地探索,提高中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大有希望的,解决中考“瓶颈”的问题将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