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无用”的思想

来源 :读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glove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是美国著名的医学家,他一生最大的功业,是发展了跨学科高等研究的典范——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
  1933年的一天,纳粹政府查抄了爱因斯坦在柏林的寓所,并悬赏10万马克要他的人头。当时,爱因斯坦恰好避居在普林斯顿。
  弗莱克斯纳得知消息后,立即找到爱因斯坦,邀请他去刚刚成立的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工作。爱因斯坦提出两条要求:“第一,我要带着助手一起去;第二,年薪3000美元。”


  弗莱克斯纳说:“第一条,没问题;第二条,不行!”
  爱因斯坦说:“如果在普林斯顿一年的生活费花不了这么多,我也可以少要点。”
  “不,先生。”弗莱克斯纳正色道,“我不同意的原因,不是你要得太多,而是太少。如果一年只給你3000美元的薪水,那么全世界都会认为我在虐待爱因斯坦!”
  结果,爱因斯坦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年薪,定为1.6万美元。
  2
  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没有各种行政委员会,没有例行公事,教授们甚至没有任何教学任务。据说,爱因斯坦和同事们——其中包括20世纪最优秀的一批科学家:维布伦、詹姆斯·瓦德·亚历山大、冯·诺依曼等——每天经常做的事,就是端着咖啡到处找人海阔天空地“闲聊”。
  很多人责备院长弗莱克斯纳,认为他花巨资请来的科学家每天“无所事事”,做着毫无“用处”的事。
  面对质疑,弗莱克斯纳这样回答:“先生们,在爱因斯坦诞生前100年,他的同乡高斯出生在普鲁士。高斯的非欧几何学,是整个19世纪最晦涩的数学研究。在长达1/4世纪的时间里,高斯无法发表任何相关研究成果,因为当时人们认为它们‘没有用’。可是今天,全世界都知道,如果没有高斯当年在哥廷根的研究,相对论及其丰富的实用价值恐怕全都是泡影。
  “近一两百年间,全世界的专业学院在各自领域内做出的最大贡献,可能不在于培养多少实用型的工程师、律师或医生,而在于开展了大量看似无用的科学活动。从这些无用的科学活动中,我们获得许多发现,它们对人类思想和人类精神意义之重大,远远胜过这些学院建立之初力图达成的实用成就。
  “而在普林斯顿,”弗莱克斯纳补充道,“行政工作被尽可能地弱化。脑中无物的人、无法专注思考的人,在高等研究院是撑不下去的。我希望爱因斯坦先生能做的,就是把咖啡转化成数学定理。未来会证明,这些定理将拓展人类认知的疆界,促进一代代人灵魂与精神的解放。”
  3
  20世纪20年代的某一天,弗莱克斯纳遇到了70多岁的老绅士伊士曼。伊士曼先生是举世公认的大众摄影之父,柯达公司创始人。那时,他正准备把毕生积蓄的一大部分,投入美国高等教育事业,用于推动“有用学科”的发展。
  弗莱克斯纳问伊士曼:“在您心目中,谁是当今最‘有用’的科学家呢?”
  伊士曼不假思索地说:“马可尼。”
  在伊士曼看来,马可尼发明的机器,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沟通方式,带给整个人类文明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也正因如此,1909年,马可尼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没想到,弗莱克斯纳却说:“亲爱的伊士曼先生,在我看来,无论我们从广播中获得怎样的快乐,无论无线电和广播为人类生活带来了什么,马可尼的贡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4
  面对老绅士震惊的目光,弗莱克斯纳解释道:“伊士曼先生,马可尼的出现是必然的。因为在此之前,已经有一位巨人,为无线电的发明默默铺好所有台阶,只待有人登上台阶去摘取桂冠。这个人就是克拉克·麦克斯韦教授。”
  正是麦克斯韦1865年对电磁场展开深奥难懂的运算,并且在1873年出版的一本专著中写下这些抽象的方程式,才使得马可尼的工作成为可能。
  终其一生,麦克斯韦从来不曾关心自己的研究有何“用处”,从没有设定任何“实用性”方面的目标,也从来没有发明任何一样具体的东西。然而,他“无用”的理论工作一旦被某个聪明的技术人员加以利用,就能很快创造出全新的通讯、实用和娱乐工具。
  纵观整个科学史,绝大多数最终被证明对人类有益的真正伟大发现都源于像麦克斯韦这样的科学家——他们不被追求实用的欲望所驱动,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是他们唯一的渴望。从伽利略、培根和牛顿的时代开始,好奇心就是现代思维的一个典型特征。在整个人类文明史上,它也是不可阻碍的。越少偏向直接应用方面的考量,好奇心就越有可能为人类福祉做出贡献。
  5
  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印章上,刻着两个单词:“真理”与“美”。
  有一次,为了让一位哈佛教授来研究院,弗莱克斯纳为他颁发津贴。对方写信询问:“我来普林斯顿的任务是什么?”弗莱克斯纳回信说:“普林斯顿没有任务,只有机会。”
  1938年,一位教授应邀来普林斯顿工作。他去拜会弗莱克斯纳时说:“我要在这儿待到明年10月。”
  “这儿夏天很热。”弗莱克斯纳担忧地说。
  “沉浸于工作中,哪还顾得上热?!”
  6
  在1939年那篇著名的文章《无用知识的用处》中,弗莱克斯纳这样写道:“时至今日,‘实用性’是我们评判某个大学、研究机构或任何科学研究存在价值的标准。但在我看来,任何机构的存在,无须任何明确或暗含的‘实用性’来评判,只要解放了一代代人的灵魂,这所机构就足以获得肯定。无论从这里走出的毕业生是否为人類知识做出过所谓‘有用’的贡献。一首诗、一部交响乐、一幅画、一条数学定理、一个崭新的科学事实,这些成就本身就是大学、学院和研究机构存在的意义。
  “正因如此,我极力呼吁各位不要过于关注‘实用性’的概念。诚然,某些怪异的想法可能会大行其道,宝贵的研究经费也有可能会被白白浪费。但比放纵和金钱更重要的是,禁锢人类思想的锁链得以粉碎,思想探险获得自由。”
  正是凭借这份自由,卢瑟福和爱因斯坦才能披荆斩棘、向着宇宙最深处不断探寻,同时将紧锁在原子内部无穷无尽的能量释放出来。也正是凭借这份自由,玻尔和密立根了解了原子构造,并从中释放出足以改造人类生活的力量。 (去日留痕摘自微信公众号“群学书院”)
其他文献
奇石展上,看到一些雕琢精美、颜色华丽的石头并不贵,而一些朴拙浑厚、颜色也不稀奇的石头却贵得吓人。问了玉工才知道,真正的好石天性纯然,是不必雕琢的。常常是那些有缺点的不完美的石头,才以人工雕饰,显示其美。  故越是雕琢其价越低,越是素朴其价越高。石如此,人又何嘗不是呢?
期刊
抽象地谈论读什么书,似乎无益,其实也很有帮助。读专书,专读书,已近于老生常谈,实际上奉行的人还是很少。读书人大半还是喜欢东抄西撮杂凑起来的书,只求便捷,不怕肤浅,又喜欢广博而不肯专精。  还有一条原则也很重要,便是多读与自己意见不合的书。我们往往翻开一本书后,一看句句都是自己心中要说的话,于是感到非常痛快、佩服,很高兴地看下去,以为这是正对自己胃口的好书。结果却往往是一无所得,即便有进步也很小。因
期刊
对林姗而言,这个春节有些不同于以往。  初一一早,她和父母、丈夫、孩子出门,驱车前往位于北京二环附近的一家养老照料中心——林姗82岁的奶奶在2016年年初自己做主住到了这里。  一路上,林姗心里五味杂陈。她想到爷爷离世后,奶奶在一座没有电梯的5层老楼里独居了快20年。最近5年,奶奶最大的问题是如何在出门后回到顶层的家,为此她不得不减少出门的次数。但这让奶奶又陷入了另一重苦恼——被迫离开自己的社交圈
期刊
春光明媚,草长莺飞,位于甘肃省东南部的陇南市也进入了一年中最美的季节。作为甘肃省唯一属于长江水系并拥有亚热带气候的地区,地形起伏多山、沟深坡陡,交通十分不便,这也使得这片灵秀之地很难摆脱贫困。2016年4月5日,“《读者》光明行动”来到甘肃陇南,4天的时间里,专家医疗队为陇南6县的583名儿童免费检查了视力,并确诊121人患有弱视。截至发稿日,已有33个符合救助条件的孩子到北京进行治療。  陇南市
期刊
何谓职业  时至今日,相信大家都感受到科技的进步是指数级的,从亚马逊的仓库到谷歌的电子棋手,都在迅速取代人类。事实上,在不远的未来,今天所有“蓝领”能做的事都将被机械所取代,今天所有“白领”能够做的事都将被人工智能(AI)所取代。  因此新时代的人才,要具备异于工业时代所塑造的人才的嗅觉,要开始锻炼种种面对未来所需的能力,包括对不确定性的承受力、借力于各类不熟悉工具的能力、统筹各類稀缺资源的能力,
期刊
傍晚时分,那群朝圣者围着玛尼堆转了一圈,然后一起抬头,望着只留下丝丝余晖的天空。他们就那么久久地望着天空,似乎害怕自己被丢弃,从朝圣者的队伍中掉队。  大概半小时后,他们把身上的东西卸下,整整齐齐地放在那棵柳树下,然后开始生火做饭。这是一个朝圣集体,可以看得出他们中间有专门负责生火的人,所以很快炊烟就升到空中,一丝丝羊肉的香味传了过来。我注意到他们中间的一个女人,她看上去有三十多岁,一条粗壮的辫子
期刊
三乐说:“我想吃肉。”  “三乐想吃肉,”许三观说,“我就给三乐做一个红烧肉。肉,有肥有瘦,红烧肉的话,最好是肥瘦各一半,还要带上肉皮。我先把肉切成一片一片的,有手指那么厚,半个手掌那么大,我给三乐切三片……”  三乐说:“爹,给我切四片肉。”  “我给三乐切四片肉……”  三乐又说:“爹,给我切五片肉。”  许三观说:“你最多只能吃四片,你这么小一个人,五片肉会把你撑死的。我先把四片肉放到水里煮
期刊
我一直认为,装帧的美是对比例的把握。不只是装帧,究及人世之原貌,则需大浪淘沙的洗练,对乱枝碎叶的梳理裁剪,唯此渐次接近完美比例,方存澄明公正在人间。比例,可无限洗练,可无数次更新。一次比例的更新,又产生新的比例。人,就是这样,在一次次茧羽脱落中,走向遥远的未来。  最近常有写实电影,让人得以一窥诸多原始部落的生活风貌。每每惊讶于他们竟沉浸于如此之多的无谓生活,以至于让人汗毛倒竖。文身、偶像、庞乱繁
期刊
鮮花與晨辰
期刊
有则小故事,小和尚请教老和尚:“一个人最害怕什么?”老和尚问徒弟:“你以为呢?”“是孤独吗?”老和尚搖了摇头。“那是误解、绝望……”小和尚一口气说了十几个答案,老和尚一直摇头。最后,老和尚笑了:“一个人最害怕的是自己。你刚刚说的孤独、误解、绝望……都是自己内心世界的影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