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是我国著名诗人艾青的成名作和代表作,诗人在该诗的第六节中这样写道:我呆呆地看檐头的写着我不认得的“天伦叙乐”的匾。这里,我要为这块悬挂在艾青亲生父母家里的“天伦叙乐”的匾作一次深入的透视。“天伦”一词,在词典里解释为“父子、兄弟等亲属关系”。“天伦叙乐”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叙说快乐,氛围悦愉,其乐融融。为此,我认为这块匾作为座右铭悬挂在艾青当时的家里,是很不适宜、名不符实的。理由有三:
一、从艾青幼时的身世历程来看它的不适宜性
《大堰河——我的保姆》一文的创作过程和相关背景资料告诉我们:1910年3月27日(农历二月十七),艾青生于浙江金华市七十余里的畈田蒋村。父亲是个大地主(我是地主的儿子),因为深受封建思想的熏陶,非常迷信,母亲分娩时经过了48小时才生下他,父亲因此认为是不详之兆,算卦先生说他是“克父母”的,艾青一生下来就成了这个家庭“不受欢迎的人”。因此,艾青先是被送到本村一家寄养,后又被送到大堰河家里,成了大堰河的乳儿。在这段关于艾青儿时身世的资料中,我们不难理解,当时的这个家庭绝不会有什么“天伦叙乐”。在当时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更替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封建思想禁锢着人们,作为地主阶级的艾青的父亲,肯定是旗帜鲜明地响应封建思想的,是封建思想迫害的典型。就是这个原因,他才毅然决然地将自己的亲生血肉,冠以“不详之兆”和“克父母”的罪名,两次寄、转给别人抚养,一个无辜的、赤裸裸的、完全是一张空白纸的婴儿,刚落地竟成了这个家庭“不爱欢迎的人”。这在旗帜鲜明地反对封建思想、倡导和谐发展的当今,谁会因此而把自己原本无辜的婴儿冠以“罪名”送人呢?所以,我们无法想象艾青儿时的封建家庭把“天伦叙乐”匾作为全家的座右铭悬挂在檐头的合理性。
二、从艾青创作本文的背景来看它的不适宜性
关于本诗,艾青不止一次讲过,是带有自传性质的“真事”。1932年7月,艾青因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和“春地美术研究所”组织,积极开展爱国运动而被当局逮捕。1933年,诗人站在铁窗前,注视天空飘着的雪花,思绪波动,因寒冷联想到乳母给予自己的温暖,因囚系生者的铁窗联想到死者长眠的墓地,诗情汹涌,不能自己,于是用深沉而真挚的情感写下了《大堰河——我的保姆》这首脍炙人口的著名诗篇。从这段背景材料中,我们不难领悟到,艾青在身陷铁窗、面对寒冷的情况下,第一个想到的或是自然而然想到的,不是自己亲生的父母,而是从小给予自己温暖的乳母大堰河,并情不自禁地给大堰河写下了这首挽歌和赞美诗。这说明艾青从小获得的快乐跟温暖,是乳母大堰河给的,只有在大堰河家里,他才能得到真正的温暖和快乐。在自己亲生父母家里,艾青只有感到忸怩不安和“一切陌生”。一个没有真正的温暖跟快乐的封建家庭,又怎能将“天伦叙乐”的匾悬挂在檐头上作为全家人的座右铭呢?
三、从诗句解读中领会它的不适宜性
艾青在《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的第六节中,从住、穿、吃等三方面叙写了自己五岁时回到亲生父母家里的陌生与忸怩不安。在本节诗里,作者一再强调自己是父母家里的“新客”。红漆雕花的家具、金色花纹的睡床、不认得的“天伦叙乐”的匾、丝的新衣、贝壳的纽扣、不熟识的妹妹、油漆的炕凳、碾了三番的白米饭等,这绝对是绝大多数人梦寐以求的贵族似的家庭与生活,作为任何一个正常的儿童,见了豪华的这一切,也一定会兴高采烈、手舞足蹈。但当时只有五岁的艾青,对这一切的表现却是“呆呆地”、“摸”、“看’”、“坐”、“吃”,十分陌生,万般忸怩,确实是“新客”。这难到不能说明五岁的艾青回到家里仍然没有得到亲生父母的呵护和疼爱吗?没有得到至真至纯至善的爱,温暖又从何而来呢?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又从何谈起呢?当然,诗人写回到家里的这些美好与奢侈,也是为了烘托在乳母大堰河家里贫苦中的真爱与温暖。也许你会认为这是艾青刚回到家里的正常的陌生感受,日后可能会获得父母加倍的疼爱呢!我们再来看一段艾青的资料介绍吧:艾青5岁时被领回家中读书,但依然受冷遇,不能称自己的父母为爸爸妈妈,只准叫叔叔婶婶,正如他自己所说,他是在“冷漠和被歧视的空气里长大的”。一个没有充满真爱与温暖的封建家庭里,怎么会有“天伦叙乐”的悦愉生活氛围呢?所以,艾青儿时的封建家庭里悬挂“天伦叙乐”的匾作为座右铭是不适宜的,不是名符其实。
我要申明,我在这里大事透析这块悬挂在艾青儿时封建家庭里的“天伦叙乐”匾,并不是在抵毁艾青的父亲和数落其父的不是,更不是在揭短艾青的家事,而是希望大家和我一起,透过这块“天伦叙乐”匾,再次深刻地认识,在封建思想主宰的那个旧的黑暗的社会里,人们是不会有真正的“天伦叙乐”的,正如艾青在本诗中以深沉而真挚的情感讴歌大堰河勤劳、善良、淳朴的美好品质和描写大堰河悲惨命运的同时,诅咒并揭露造成悲剧命运的黑暗社会一样。学文为做人,我们只有反思历史,才能展望未来。在新时期的今天,我们只有旗帜鲜明地反对那些陈旧的腐朽的封建思想,才能共创与时代发展合节拍的“天伦叙乐”的家庭氛围,才能为和谐社会的创建作出自己实质性的贡献。
一、从艾青幼时的身世历程来看它的不适宜性
《大堰河——我的保姆》一文的创作过程和相关背景资料告诉我们:1910年3月27日(农历二月十七),艾青生于浙江金华市七十余里的畈田蒋村。父亲是个大地主(我是地主的儿子),因为深受封建思想的熏陶,非常迷信,母亲分娩时经过了48小时才生下他,父亲因此认为是不详之兆,算卦先生说他是“克父母”的,艾青一生下来就成了这个家庭“不受欢迎的人”。因此,艾青先是被送到本村一家寄养,后又被送到大堰河家里,成了大堰河的乳儿。在这段关于艾青儿时身世的资料中,我们不难理解,当时的这个家庭绝不会有什么“天伦叙乐”。在当时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更替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封建思想禁锢着人们,作为地主阶级的艾青的父亲,肯定是旗帜鲜明地响应封建思想的,是封建思想迫害的典型。就是这个原因,他才毅然决然地将自己的亲生血肉,冠以“不详之兆”和“克父母”的罪名,两次寄、转给别人抚养,一个无辜的、赤裸裸的、完全是一张空白纸的婴儿,刚落地竟成了这个家庭“不爱欢迎的人”。这在旗帜鲜明地反对封建思想、倡导和谐发展的当今,谁会因此而把自己原本无辜的婴儿冠以“罪名”送人呢?所以,我们无法想象艾青儿时的封建家庭把“天伦叙乐”匾作为全家的座右铭悬挂在檐头的合理性。
二、从艾青创作本文的背景来看它的不适宜性
关于本诗,艾青不止一次讲过,是带有自传性质的“真事”。1932年7月,艾青因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和“春地美术研究所”组织,积极开展爱国运动而被当局逮捕。1933年,诗人站在铁窗前,注视天空飘着的雪花,思绪波动,因寒冷联想到乳母给予自己的温暖,因囚系生者的铁窗联想到死者长眠的墓地,诗情汹涌,不能自己,于是用深沉而真挚的情感写下了《大堰河——我的保姆》这首脍炙人口的著名诗篇。从这段背景材料中,我们不难领悟到,艾青在身陷铁窗、面对寒冷的情况下,第一个想到的或是自然而然想到的,不是自己亲生的父母,而是从小给予自己温暖的乳母大堰河,并情不自禁地给大堰河写下了这首挽歌和赞美诗。这说明艾青从小获得的快乐跟温暖,是乳母大堰河给的,只有在大堰河家里,他才能得到真正的温暖和快乐。在自己亲生父母家里,艾青只有感到忸怩不安和“一切陌生”。一个没有真正的温暖跟快乐的封建家庭,又怎能将“天伦叙乐”的匾悬挂在檐头上作为全家人的座右铭呢?
三、从诗句解读中领会它的不适宜性
艾青在《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的第六节中,从住、穿、吃等三方面叙写了自己五岁时回到亲生父母家里的陌生与忸怩不安。在本节诗里,作者一再强调自己是父母家里的“新客”。红漆雕花的家具、金色花纹的睡床、不认得的“天伦叙乐”的匾、丝的新衣、贝壳的纽扣、不熟识的妹妹、油漆的炕凳、碾了三番的白米饭等,这绝对是绝大多数人梦寐以求的贵族似的家庭与生活,作为任何一个正常的儿童,见了豪华的这一切,也一定会兴高采烈、手舞足蹈。但当时只有五岁的艾青,对这一切的表现却是“呆呆地”、“摸”、“看’”、“坐”、“吃”,十分陌生,万般忸怩,确实是“新客”。这难到不能说明五岁的艾青回到家里仍然没有得到亲生父母的呵护和疼爱吗?没有得到至真至纯至善的爱,温暖又从何而来呢?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又从何谈起呢?当然,诗人写回到家里的这些美好与奢侈,也是为了烘托在乳母大堰河家里贫苦中的真爱与温暖。也许你会认为这是艾青刚回到家里的正常的陌生感受,日后可能会获得父母加倍的疼爱呢!我们再来看一段艾青的资料介绍吧:艾青5岁时被领回家中读书,但依然受冷遇,不能称自己的父母为爸爸妈妈,只准叫叔叔婶婶,正如他自己所说,他是在“冷漠和被歧视的空气里长大的”。一个没有充满真爱与温暖的封建家庭里,怎么会有“天伦叙乐”的悦愉生活氛围呢?所以,艾青儿时的封建家庭里悬挂“天伦叙乐”的匾作为座右铭是不适宜的,不是名符其实。
我要申明,我在这里大事透析这块悬挂在艾青儿时封建家庭里的“天伦叙乐”匾,并不是在抵毁艾青的父亲和数落其父的不是,更不是在揭短艾青的家事,而是希望大家和我一起,透过这块“天伦叙乐”匾,再次深刻地认识,在封建思想主宰的那个旧的黑暗的社会里,人们是不会有真正的“天伦叙乐”的,正如艾青在本诗中以深沉而真挚的情感讴歌大堰河勤劳、善良、淳朴的美好品质和描写大堰河悲惨命运的同时,诅咒并揭露造成悲剧命运的黑暗社会一样。学文为做人,我们只有反思历史,才能展望未来。在新时期的今天,我们只有旗帜鲜明地反对那些陈旧的腐朽的封建思想,才能共创与时代发展合节拍的“天伦叙乐”的家庭氛围,才能为和谐社会的创建作出自己实质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