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按照陈氏族谱,“恪”字辈以下是“封”字辈。“恪”字辈多文史大家,
从“封”字辈开始,却大都转向了理工科
1996年10月,江西修水县审计局副局长刘经富因病住院10天。在病床上,他读到了当时的一本“畅销书”——《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这本黑封皮的传记,令他大为震动。刘经富形容当时的心境是“大彻大悟”。
病愈之后,刘经富辞去官职,决定把后半生献给陈氏家族研究。他觉得修水作为陈氏故里,应该有人站出来,在义宁陈氏研究领域拥有自己的话语权。
十多年过去了,刘经富已经出版了数本专著。在他的书房“积庐”里,堆满了各种义宁陈氏资料,其中包括陈宝箴应举时写的八股文,还有满书柜的陈氏族谱——都是他这些年来在修水淘到的。
“这可是非常宝贵的史料,”刘经富翻着陈氏族谱,眼睛在镜片后放着光,“里面藏着很多陈氏家族的秘密!”
2005年,刘经富回修水参加黄庭坚诞辰950周年研讨会。主席台上坐着一位陈云君先生,是天津诗词学会会长。刘经富依稀记得曾在掌故大王郑逸梅的《艺林散叶》中读到过一条:天津书法家陈云君乃陈三立之孙。
研讨会结束后,刘经富找到陈云君。一番介绍之后,他问陈云君是不是义宁陈氏后人。
“我什么事也没和他说,只回答,‘据说是。’”陈云君告诉本刊记者,“刘经富就问我,你父亲是不是叫陈陟夫?我说,不是,我父亲叫陈覃恪。他说,那就对了,陈覃恪字陟夫。他又问,你知道你母亲吗?我说,据说姓陈,杨梅村人。他说,你错了,你母亲姓韩,不是杨梅村人,是修水杨梅渡人。”
经过一番盘问,刘经富确信,陈云君就是陈家失散多年的后人。他决定带陈云君去见一个人——陈小从。陈云君这才知道姐姐陈小从住在武汉。姐弟二人见面之后抱头痛哭。
陈小从说:“我见过你妈妈。我们早就知道你。我们找了你10年,连续发了三封信。你也不回信。我们以为你不乐意认我们了。”
陈云君的经历很奇特。他生于1946年,是陈覃恪之子,陈三立的弟弟陈三畏之孙。两岁时,经叶恭绰介绍被父亲送到天津的陈家寄养。因为战乱,南北交通阻隔,和整个陈家失去了联系。
天津陈家是做铁路生意的买办,解放后不久,陈云君的养父就被送进监狱,他在亲戚家辗转度日。对自己的身世他并不了解,“只是总觉得不那么贴心贴肉”。直到“文革”前夕,要销毁“四旧”的时候,养母才拿出一摞信对他说:“以后的形势怎样不好说,趁我今天还在,把你的身世告诉你。你将来有心,可以去寻访你的家人。”
养母一边给陈云君看信,一边就把他看过的信投进火盆。从信中,陈云君得知,自己的生父是陈覃恪,生母姓韩。
忽然得知自己的身世,对年近弱冠的陈云君来说是一大震撼。不久,养母去世,他被分配到一家工厂。他不喜欢工人生活,感到格格不入。因从小热爱传统文化,他便跟书法大师吴玉如读书,学习古典诗词和书法。
对于此时的陈云君,沉浸在中国古典文化里是一种大解脱。后来他又有机会亲近巨赞法师,并从梁漱溟研习佛学,成了没有学历的诗人和书法家。
1982年,陈云君在天津开办茂林书法学院。在当时的中国,这是社会力量办学的第一家。他找到一位政协领导做院长,自任副院长,自己编教材、授课。之后,他又到天津古籍书店编辑室做主任,由于不用坐班,也就等于自己念书。
“我从二十多岁,到48岁,二十多年如一日地念书,”陈云君说,“诗词书画,对我来说好像是很自然的事。”
他还酷爱品茗焚香,关于禅茶和檀香的品鉴都有专著问世。对自己的生活状态,他常自谓,虽然生活在新社会,但学术观点、史学观甚至人生观,大约还是在守着儒家的道统。
“这是陈家的传统,从陈宝箴到陈寅恪无不如此,”陈云君说,“我虽未在陈家长大,但这个文化基因一直在影响我。”
“散原之孙辈能诗者”
陈氏后裔当中,88岁的陈小从是健在者里最年长者,被誉为“散原之孙辈能诗者”中的第一人。
陈三立有五子,由长及幼分别为陈衡恪、陈隆恪、陈寅恪、陈方恪、陈登恪。
陈小从是陈隆恪之女。1929年旧历十月,随祖父陈三立上庐山定居4年。这4年里,她与祖父朝夕相处,决定了此后一生的走向。
散原老人上山时,陈小从虚龄7岁。老人经常带着小孙女外出散步,一卷《匡庐山居诗》,穿插着小从牵衣蹑履、活蹦乱跳的身影。
“祖父来临,给我这做小孙女的添了不少‘自找麻烦’的事。”陈小从笑着对本刊记者回忆。例如,吃饭时,要挑好菜夹到祖父的碗里;替祖父把烟卷装上象牙烟嘴,并替他点烟;晚上祖父上床后,要帮他脱袜子,掖好被头,放下蚊帐,口里唱着“公公明天见,早睡早起身体好”,然后才随着奶妈回自己房里去。
祖父有迟眠的习惯,有时她等得两眼迷糊也硬撑着不肯离去,坐在椅子上打瞌睡。祖父看着小从心里不忍,只好提前上床,还说:“这个伢崽,何以这么古板哟?”
8岁时,陈小从入家塾读书。每天下午放学时,散原老人就凭窗盼望。小从一进家门,第一件事就是向祖父报到。晚餐后,就是祖孙的消闲娱乐时间。祖父有时教她唱客家童谣,有时还打谜语。
陈小从还记得祖父出的一条谜语:“白鸡子,髻颠颠,来时饱,去时空”(打一用物)。她猜着是小茶壶,便回敬祖父一个字谜:“日下人。”祖父却没猜着。小从说:“是个‘是’字。”祖父想了一想,连声夸奖:“打得好!打得好!”
那时,庐山一到夏天,游人增多,陈家的松门别墅宾客盈门。秋冬两季山上就冷清了。有客人问:“老人家,山上冷不冷清?”散原老人指着小从说:“有这个伢崽在身边,就不会冷清。”
陈小从没有受过正规学校的教育。然而在庐山的4年,她陪伴祖父,受到的启蒙教育的确是非凡的。此外,她还有机会接触上山的硕德名流,从此眼界、胸襟都不落凡俗。因此机缘,她受到的教育,仍然是一个世家子弟所接受的金石书画、诗词文史方面的教育。
1951年,她经徐悲鸿介绍,入中央美院学习。只上了一年半,她便因父母老病需要照料而辍学。1956年,父亲陈隆恪逝世。之后,陈小从才参加工作。她最初在上海食品公司广告部任职。1958年与武汉大学教授彭旭麟结婚,便从上海调到武汉,在中学任美术老师,直至1980年退休。
家学渊源对陈小从影响最大的还是诗词一道。她回忆刚开始学诗时,写了“细雨檐声清客梦,虚窗灯影静鹤眠”一联,便兴致勃勃地拿给父亲看。父亲看后指出“鹤”系虚假语,现代人已无养鹤者,应改为“蚕”字,并反复告诫:“做诗要说内心话,写真情实感,不要图表面好看,弄虚作假。”
陈隆恪生前曾手订自己的诗稿,并对女儿说:“我的诗不过是写个人一时的感慨及经历,只以自娱,非求世知也。”父亲去世后,陈小从将父亲遗作一千余首一再选录,汇编成册,付梓印刷,取名《同照阁诗钞》。
如今陈小从正在筹备出版自己的诗集《吟雨轩诗稿》四卷。这是继《陈宝箴遗诗》、《散原精舍诗》、《陈师曾遗诗》、《同照阁诗钞》、《陈寅恪诗集》、陈方恪《鸾陂草堂诗词》之后陈家的又一部诗集。诗集名典出祖父陈三立壮年游庐山时的一首诗作:“高磴烟如扫,荒林雨自吟。”
在陈氏研究方面,陈小从的贡献最大,用力最深。从1980年代起,她向陈氏家族研究者们提供了大量一手资料。2004年,她又出版了《图说义宁陈氏》一书,收录了陈氏家族120余幅珍贵照片,并配有数万字的文字说明和近百首诗作,為陈氏研究提供了大量弥足珍贵的史料和线索。
文化家族的转向
在陈氏家族中,陈小从、陈云君的经历并不典型。按照陈氏族谱,“恪”字辈以下是“封”字辈。“恪”字辈多文史大家,从“封”字辈开始,却大都转向了理工科。
陈封怀之子陈贻竹说:“到我们这一代已忘了‘本’,要重新捡起来实在不容易,这是时代所致。”
陈衡恪的中道殂落,对义宁陈氏家族和他自己一家都是一个无法弥补的损失。正如三子陈封雄晚年在回忆父亲的文章中所说的:“幼年丧父对我的一生无疑是很大的影响,因为那时先父刚刚开始扶持我在绘画艺术上起步。假如先父能够延寿二十年,我的人生道路肯定与现在不同。然而这一切都己无法挽回了。”
在他四五岁时,陈衡恪就从日本带回儿童画册,又买来粉笔和画板让他任意涂抺。当他能描摹出老父画中的茅屋和人物时,陈衡恪夸奖不己。后来,他从燕京大学新闻系毕业,曾任重庆《国民公报》记者,重庆谈判时采访过毛泽东。1949年以后,他歷任新华社英文编辑和《人民日报》国际部高级编辑,直至离休。他的女儿陈苹,为北京纺织局职工大学讲师。
陈封雄的长兄封可,曾留学日本和德国,长期担任德语教员和翻译,亦能作画,与齐白石、黄宾虹、徐悲鸿均熟稔,家富藏品。《郑孝胥日记》1929年8月16日记:“郑乐全、陈封可、费叔迁来。封可,伯严之孙,师曾之子。亦能画,在京画会。”可惜的是,这些字画在“文革”期间被查抄,从此下落不明。
二兄封怀,著名植物学家,庐山植物园创始人之一。他在南通和上海念完小学后,考入南京金陵中学,继而升入教会办的金陵大学,师从著名植物学家陈焕镛。1934-1936年,他为创建庐山植物园,留学英国爱丁堡皇家植物园,首次引种了西洋参、糖槭、檀香、欧洲山毛榉、神秘果等经济植物。
陈封怀亦擅丹青,晚年曾将历年画作裒成一帙,名《丹青记忆》。三兄弟的绘画基础都得自家传。
“若陈师曾遐寿,6个儿子中必有克绍箕裘,于诗、书、画、印展其长才,世其家声者。”刘经富感叹,“‘延寿二十年’这样的话,着实令人痛哉斯言!”
本刊记者在庐山拜访了陈寅恪的两个女儿陈流求、陈美延。与父辈不同的是她们分别选择了医学和化学。
大女儿陈流求1929年出生在北京,1953年从上海第一医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重庆610纺织厂从事医疗工作。后因丈夫在成都, 1961年她从重庆来到成都,进入市第二人民医院内科工作,一直到1992年退休。
陈流求说,父亲给她们三姐妹的学习教育环境是较宽松的,没有给她们划定框框。父亲曾对妹妹陈美延说:“如果要学历史的话,就要超过我,否则就不要学。”
陈流求回忆,父亲对她们的数学成绩特别重视,他认为数学是一门注重逻辑思维且严谨的学科,对工作和生活有益,因此要求她们不管从事什么工作都要有严谨的思维。
“这对我来说是很有用的,”陈流求说,“因为我学医,不严谨是不行的。”
陈寅恪的次女陈小彭,1931年生于北京,1953年毕业于广州岭南大学园艺系,分配到海南工作,不久调到中山大学生物系任教。后全家移居香港。
近年来,陈寅恪的文稿陆续面世,小女儿陈美延功不可没。她曾和姐姐陈流求分工,由姐姐负责父亲的骨灰安葬问题,而自己负责父亲的文稿出版。
因为战乱及“文革”抄家等原因,陈寅恪的文稿流失了许多,近20年来,陈美延一直在搜集、整理父亲的文稿。她是中山大学化学系教授。因为专业背景的差异,整理父亲的书稿有一定的难度,但她坚持不懈地做着大量繁复的工作。陈寅恪80%以上的手稿都因为她的整理重见天日。
陈方恪终生未生养子女。
陈登恪有子陈星照。1958年他毕业于武汉华中工学院动力系热能动力装置专业,后在北京市环境保护局任总工程师。
对于祖上的事迹,“封”字辈以下的很多人都已不甚了了。陈封怀次子陈贻竹现为中国科学院广州华南植物研究所科研人员、博士生导师。他的一子一女,从事的都是计算机行业。
陈氏家族的文史之路似乎断了血脉,陈贻竹深感遗憾。如今他似乎在小孙女身上看到了一线希望,但他说,“艺术这东西,靠的是禀赋还有兴趣,是不能强求的。”
采访中,不止一位陈氏后人表达过类似的遗憾。陈云君的说法带着一丝名士风范,“如果我有很深的造诣,不必是陈家之人,照样出名。如果我一点学术价值没有,就算是陈家人又能怎么样?”
(参考文献:《陈寅恪集》;陈流求、陈小彭、陈美延《也同欢乐也同愁——忆父亲陈寅恪母亲唐篔》;陈小从《图说义宁陈氏》;陆键东《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卞僧慧《陈寅恪先生年谱长编()》;汪荣祖《史家陈寅恪》;叶绍荣《陈寅恪家世》,胡文辉《陈寅恪诗笺释》;余英时《现代危机与思想人物》;刘经富《义宁陈氏与庐山》)
从“封”字辈开始,却大都转向了理工科
1996年10月,江西修水县审计局副局长刘经富因病住院10天。在病床上,他读到了当时的一本“畅销书”——《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这本黑封皮的传记,令他大为震动。刘经富形容当时的心境是“大彻大悟”。
病愈之后,刘经富辞去官职,决定把后半生献给陈氏家族研究。他觉得修水作为陈氏故里,应该有人站出来,在义宁陈氏研究领域拥有自己的话语权。
十多年过去了,刘经富已经出版了数本专著。在他的书房“积庐”里,堆满了各种义宁陈氏资料,其中包括陈宝箴应举时写的八股文,还有满书柜的陈氏族谱——都是他这些年来在修水淘到的。
“这可是非常宝贵的史料,”刘经富翻着陈氏族谱,眼睛在镜片后放着光,“里面藏着很多陈氏家族的秘密!”
2005年,刘经富回修水参加黄庭坚诞辰950周年研讨会。主席台上坐着一位陈云君先生,是天津诗词学会会长。刘经富依稀记得曾在掌故大王郑逸梅的《艺林散叶》中读到过一条:天津书法家陈云君乃陈三立之孙。
研讨会结束后,刘经富找到陈云君。一番介绍之后,他问陈云君是不是义宁陈氏后人。
“我什么事也没和他说,只回答,‘据说是。’”陈云君告诉本刊记者,“刘经富就问我,你父亲是不是叫陈陟夫?我说,不是,我父亲叫陈覃恪。他说,那就对了,陈覃恪字陟夫。他又问,你知道你母亲吗?我说,据说姓陈,杨梅村人。他说,你错了,你母亲姓韩,不是杨梅村人,是修水杨梅渡人。”
经过一番盘问,刘经富确信,陈云君就是陈家失散多年的后人。他决定带陈云君去见一个人——陈小从。陈云君这才知道姐姐陈小从住在武汉。姐弟二人见面之后抱头痛哭。
陈小从说:“我见过你妈妈。我们早就知道你。我们找了你10年,连续发了三封信。你也不回信。我们以为你不乐意认我们了。”
陈云君的经历很奇特。他生于1946年,是陈覃恪之子,陈三立的弟弟陈三畏之孙。两岁时,经叶恭绰介绍被父亲送到天津的陈家寄养。因为战乱,南北交通阻隔,和整个陈家失去了联系。
天津陈家是做铁路生意的买办,解放后不久,陈云君的养父就被送进监狱,他在亲戚家辗转度日。对自己的身世他并不了解,“只是总觉得不那么贴心贴肉”。直到“文革”前夕,要销毁“四旧”的时候,养母才拿出一摞信对他说:“以后的形势怎样不好说,趁我今天还在,把你的身世告诉你。你将来有心,可以去寻访你的家人。”
养母一边给陈云君看信,一边就把他看过的信投进火盆。从信中,陈云君得知,自己的生父是陈覃恪,生母姓韩。
忽然得知自己的身世,对年近弱冠的陈云君来说是一大震撼。不久,养母去世,他被分配到一家工厂。他不喜欢工人生活,感到格格不入。因从小热爱传统文化,他便跟书法大师吴玉如读书,学习古典诗词和书法。
对于此时的陈云君,沉浸在中国古典文化里是一种大解脱。后来他又有机会亲近巨赞法师,并从梁漱溟研习佛学,成了没有学历的诗人和书法家。
1982年,陈云君在天津开办茂林书法学院。在当时的中国,这是社会力量办学的第一家。他找到一位政协领导做院长,自任副院长,自己编教材、授课。之后,他又到天津古籍书店编辑室做主任,由于不用坐班,也就等于自己念书。
“我从二十多岁,到48岁,二十多年如一日地念书,”陈云君说,“诗词书画,对我来说好像是很自然的事。”
他还酷爱品茗焚香,关于禅茶和檀香的品鉴都有专著问世。对自己的生活状态,他常自谓,虽然生活在新社会,但学术观点、史学观甚至人生观,大约还是在守着儒家的道统。
“这是陈家的传统,从陈宝箴到陈寅恪无不如此,”陈云君说,“我虽未在陈家长大,但这个文化基因一直在影响我。”
“散原之孙辈能诗者”
陈氏后裔当中,88岁的陈小从是健在者里最年长者,被誉为“散原之孙辈能诗者”中的第一人。
陈三立有五子,由长及幼分别为陈衡恪、陈隆恪、陈寅恪、陈方恪、陈登恪。
陈小从是陈隆恪之女。1929年旧历十月,随祖父陈三立上庐山定居4年。这4年里,她与祖父朝夕相处,决定了此后一生的走向。
散原老人上山时,陈小从虚龄7岁。老人经常带着小孙女外出散步,一卷《匡庐山居诗》,穿插着小从牵衣蹑履、活蹦乱跳的身影。
“祖父来临,给我这做小孙女的添了不少‘自找麻烦’的事。”陈小从笑着对本刊记者回忆。例如,吃饭时,要挑好菜夹到祖父的碗里;替祖父把烟卷装上象牙烟嘴,并替他点烟;晚上祖父上床后,要帮他脱袜子,掖好被头,放下蚊帐,口里唱着“公公明天见,早睡早起身体好”,然后才随着奶妈回自己房里去。
祖父有迟眠的习惯,有时她等得两眼迷糊也硬撑着不肯离去,坐在椅子上打瞌睡。祖父看着小从心里不忍,只好提前上床,还说:“这个伢崽,何以这么古板哟?”
8岁时,陈小从入家塾读书。每天下午放学时,散原老人就凭窗盼望。小从一进家门,第一件事就是向祖父报到。晚餐后,就是祖孙的消闲娱乐时间。祖父有时教她唱客家童谣,有时还打谜语。
陈小从还记得祖父出的一条谜语:“白鸡子,髻颠颠,来时饱,去时空”(打一用物)。她猜着是小茶壶,便回敬祖父一个字谜:“日下人。”祖父却没猜着。小从说:“是个‘是’字。”祖父想了一想,连声夸奖:“打得好!打得好!”
那时,庐山一到夏天,游人增多,陈家的松门别墅宾客盈门。秋冬两季山上就冷清了。有客人问:“老人家,山上冷不冷清?”散原老人指着小从说:“有这个伢崽在身边,就不会冷清。”
陈小从没有受过正规学校的教育。然而在庐山的4年,她陪伴祖父,受到的启蒙教育的确是非凡的。此外,她还有机会接触上山的硕德名流,从此眼界、胸襟都不落凡俗。因此机缘,她受到的教育,仍然是一个世家子弟所接受的金石书画、诗词文史方面的教育。
1951年,她经徐悲鸿介绍,入中央美院学习。只上了一年半,她便因父母老病需要照料而辍学。1956年,父亲陈隆恪逝世。之后,陈小从才参加工作。她最初在上海食品公司广告部任职。1958年与武汉大学教授彭旭麟结婚,便从上海调到武汉,在中学任美术老师,直至1980年退休。
家学渊源对陈小从影响最大的还是诗词一道。她回忆刚开始学诗时,写了“细雨檐声清客梦,虚窗灯影静鹤眠”一联,便兴致勃勃地拿给父亲看。父亲看后指出“鹤”系虚假语,现代人已无养鹤者,应改为“蚕”字,并反复告诫:“做诗要说内心话,写真情实感,不要图表面好看,弄虚作假。”
陈隆恪生前曾手订自己的诗稿,并对女儿说:“我的诗不过是写个人一时的感慨及经历,只以自娱,非求世知也。”父亲去世后,陈小从将父亲遗作一千余首一再选录,汇编成册,付梓印刷,取名《同照阁诗钞》。
如今陈小从正在筹备出版自己的诗集《吟雨轩诗稿》四卷。这是继《陈宝箴遗诗》、《散原精舍诗》、《陈师曾遗诗》、《同照阁诗钞》、《陈寅恪诗集》、陈方恪《鸾陂草堂诗词》之后陈家的又一部诗集。诗集名典出祖父陈三立壮年游庐山时的一首诗作:“高磴烟如扫,荒林雨自吟。”
在陈氏研究方面,陈小从的贡献最大,用力最深。从1980年代起,她向陈氏家族研究者们提供了大量一手资料。2004年,她又出版了《图说义宁陈氏》一书,收录了陈氏家族120余幅珍贵照片,并配有数万字的文字说明和近百首诗作,為陈氏研究提供了大量弥足珍贵的史料和线索。
文化家族的转向
在陈氏家族中,陈小从、陈云君的经历并不典型。按照陈氏族谱,“恪”字辈以下是“封”字辈。“恪”字辈多文史大家,从“封”字辈开始,却大都转向了理工科。
陈封怀之子陈贻竹说:“到我们这一代已忘了‘本’,要重新捡起来实在不容易,这是时代所致。”
陈衡恪的中道殂落,对义宁陈氏家族和他自己一家都是一个无法弥补的损失。正如三子陈封雄晚年在回忆父亲的文章中所说的:“幼年丧父对我的一生无疑是很大的影响,因为那时先父刚刚开始扶持我在绘画艺术上起步。假如先父能够延寿二十年,我的人生道路肯定与现在不同。然而这一切都己无法挽回了。”
在他四五岁时,陈衡恪就从日本带回儿童画册,又买来粉笔和画板让他任意涂抺。当他能描摹出老父画中的茅屋和人物时,陈衡恪夸奖不己。后来,他从燕京大学新闻系毕业,曾任重庆《国民公报》记者,重庆谈判时采访过毛泽东。1949年以后,他歷任新华社英文编辑和《人民日报》国际部高级编辑,直至离休。他的女儿陈苹,为北京纺织局职工大学讲师。
陈封雄的长兄封可,曾留学日本和德国,长期担任德语教员和翻译,亦能作画,与齐白石、黄宾虹、徐悲鸿均熟稔,家富藏品。《郑孝胥日记》1929年8月16日记:“郑乐全、陈封可、费叔迁来。封可,伯严之孙,师曾之子。亦能画,在京画会。”可惜的是,这些字画在“文革”期间被查抄,从此下落不明。
二兄封怀,著名植物学家,庐山植物园创始人之一。他在南通和上海念完小学后,考入南京金陵中学,继而升入教会办的金陵大学,师从著名植物学家陈焕镛。1934-1936年,他为创建庐山植物园,留学英国爱丁堡皇家植物园,首次引种了西洋参、糖槭、檀香、欧洲山毛榉、神秘果等经济植物。
陈封怀亦擅丹青,晚年曾将历年画作裒成一帙,名《丹青记忆》。三兄弟的绘画基础都得自家传。
“若陈师曾遐寿,6个儿子中必有克绍箕裘,于诗、书、画、印展其长才,世其家声者。”刘经富感叹,“‘延寿二十年’这样的话,着实令人痛哉斯言!”
本刊记者在庐山拜访了陈寅恪的两个女儿陈流求、陈美延。与父辈不同的是她们分别选择了医学和化学。
大女儿陈流求1929年出生在北京,1953年从上海第一医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重庆610纺织厂从事医疗工作。后因丈夫在成都, 1961年她从重庆来到成都,进入市第二人民医院内科工作,一直到1992年退休。
陈流求说,父亲给她们三姐妹的学习教育环境是较宽松的,没有给她们划定框框。父亲曾对妹妹陈美延说:“如果要学历史的话,就要超过我,否则就不要学。”
陈流求回忆,父亲对她们的数学成绩特别重视,他认为数学是一门注重逻辑思维且严谨的学科,对工作和生活有益,因此要求她们不管从事什么工作都要有严谨的思维。
“这对我来说是很有用的,”陈流求说,“因为我学医,不严谨是不行的。”
陈寅恪的次女陈小彭,1931年生于北京,1953年毕业于广州岭南大学园艺系,分配到海南工作,不久调到中山大学生物系任教。后全家移居香港。
近年来,陈寅恪的文稿陆续面世,小女儿陈美延功不可没。她曾和姐姐陈流求分工,由姐姐负责父亲的骨灰安葬问题,而自己负责父亲的文稿出版。
因为战乱及“文革”抄家等原因,陈寅恪的文稿流失了许多,近20年来,陈美延一直在搜集、整理父亲的文稿。她是中山大学化学系教授。因为专业背景的差异,整理父亲的书稿有一定的难度,但她坚持不懈地做着大量繁复的工作。陈寅恪80%以上的手稿都因为她的整理重见天日。
陈方恪终生未生养子女。
陈登恪有子陈星照。1958年他毕业于武汉华中工学院动力系热能动力装置专业,后在北京市环境保护局任总工程师。
对于祖上的事迹,“封”字辈以下的很多人都已不甚了了。陈封怀次子陈贻竹现为中国科学院广州华南植物研究所科研人员、博士生导师。他的一子一女,从事的都是计算机行业。
陈氏家族的文史之路似乎断了血脉,陈贻竹深感遗憾。如今他似乎在小孙女身上看到了一线希望,但他说,“艺术这东西,靠的是禀赋还有兴趣,是不能强求的。”
采访中,不止一位陈氏后人表达过类似的遗憾。陈云君的说法带着一丝名士风范,“如果我有很深的造诣,不必是陈家之人,照样出名。如果我一点学术价值没有,就算是陈家人又能怎么样?”
(参考文献:《陈寅恪集》;陈流求、陈小彭、陈美延《也同欢乐也同愁——忆父亲陈寅恪母亲唐篔》;陈小从《图说义宁陈氏》;陆键东《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卞僧慧《陈寅恪先生年谱长编()》;汪荣祖《史家陈寅恪》;叶绍荣《陈寅恪家世》,胡文辉《陈寅恪诗笺释》;余英时《现代危机与思想人物》;刘经富《义宁陈氏与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