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边城》的故事是每个读者心目中的梦,沈从文先生为读者创造了一个美好宁静的世界,我们可以从文章内容上看出他在人物的安排上别出心裁,从而使这些人物深入人心。这些人物的塑造其实符合写作学上重复和对比的赋形思维操作原理。本文重点讨论了作者对于小说中人物在人性上的重复和对比,以此来解读作者对文章主题思想的表达。
关键词:《边城》;赋形思维;重复;对比
《边城》是沈从文先生写于1933年的中篇小说。小说以诗一般的语言,在一段孤寂悲苦的爱情故事中展现了湘西的优美和自然。这种优美和自然蒙在了一片淡泊之中,最终让我们在这种朦胧中体会了谜一样的人生——充满希望,又带着无可解的绝望,让我们在书里的“歌声”中聆听到了别样的爱情——充满深情,又弥漫着误会与错过。
小说里的人物简单淳朴,在无数读者的心里留下了属于自己的最美好的印象,当人们在感慨这篇小说的动人之处时,也许会禁不住思考:沈从文先生是怎样塑造这样典型的人物的呢?通过这些人物他想表达的又是什么呢?沈从文先生在接受采访时曾坦言,《边城》想要表达的就是“美”,一种最自然、返璞归真的美,那么“美”就是这些人物背后的主题。
怎么表达这个“美”,或者说表达这个“美”的开始是什么呢?笔者认为是赋形思维——写作者对自己所要写的文章的主题、立意(思想、情感、氛围、性格、特征、信息)的渲染化造势化清晰化写作行为中所运用的思维操作技术。[1]从这个定义来看,沈先生要为“美”赋形。而赋形思维的思维操作模型就是重复与对比。重复即选择所写内容与主题相一致,而对比就是在表达主题时,所写内容与主题相反。这两种思维操作都将展开写作的空间,甚至在对比的过程产生张力,让作者的表达更加流畅清晰。
沈从文先生就运用重复对比为“边城”的故事建立了一个堪称完美的关于人性的舞台,所有的人物在这样一个世界展开了完美的演出。下面我们来看作者是如何在人物上进行重复对比从而来表达关于人性的“美”的。
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边城》主要涉及了四个人物:翠翠、傩送、天保、摆渡人。《边城》中的翠翠是一个善良纯真却又敏感脆弱的少女。她从小失去双亲,在外公的抚养下长大,远离人群的生活又为她的天真染上了一层不知世事的纯粹,她的世界里只有摆渡人,外公是她人生里的唯一。直到傩送出现,才开启了翠翠终究要成长的心。懵懂的她在初识爱情的时候,几乎是慌张的,她不安于自己内心的悸动,她甚至不明白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爱情让她变得明媚而忧伤。当她一步步走上认识自己的道路,或者说当她渐渐看清自己的心时,却又自卑地预感到了悲剧,于是她始终彷徨,将自己的一切交给了她最信任的外公。可是老船夫的犹豫,使她失去了爱情,最后更是失去了亲情。
傩送,船总顺顺的小儿子,一个坚定、沉默、勇敢却又逃避的少年。俊朗的他在茶峒当地小有名气,甚至有磨坊主愿意用一间磨坊招他为女婿,可是他却愿意守着一条渡船来证明他对翠翠的爱。他向哥哥坦诚自己早就存在的爱,他说他在那个龙舟节的夜晚遇见了迷路的翠翠,他要为她唱最美的歌。的确,他的歌声带着无限温柔给了翠翠一个完美的梦。可是梦总会醒来,当爱情里夹杂了亲情,当不公的命运切断亲情,让悔恨永无止境,那么爱情自然就染上了罪恶,傩送自知无法再面对翠翠时,只有选择离开,远走天涯,他也同样失去了爱情和亲情。
天保,傩送的哥哥,他如同他的父亲一样热情纯善,乐于助人。但是他注定了是一个悲剧式的人物,他与弟弟爱上了同一个女孩,他采用了正规的方式对翠翠求亲,可是他的心意却得不到翠翠的回应,甚至还在老船夫的一再考验下被推迟,更让他觉得不可思议的是弟弟也爱上了翠翠,并且还早于他。他和弟弟将爱情交给了命运,用山歌的方式来确定翠翠的心,可是在听到弟弟的歌声后,天保选择了离开,他觉得愧疚,觉得不该成为翠翠和傩送的阻碍。然而,他选择的离开却成为了永远。他为了无法得到的爱情,成全亲情,失去了生命。
摆渡人,一个年迈的老船夫,翠翠的外公。他深爱自己的孙女,想为她争取到最好的结局。可他的“一心一意”却造成了许多误会,他的犹豫与所谓的“选择”造成了悲剧。他受到了女儿遭遇的影响,害怕孙女承受同样的命运,于是他让翠翠自己想明白,自己作出选择。可这样的犹豫与迟疑反而让翠翠不懂得把握,不懂得理解,让她和傩送一次次错过。天保的死让他陷入了深深的自责,傩送的远离更让他觉得后悔,他内疚于让翠翠错失幸福,年迈的他就在一片哀凉的心情中死在了雷雨夜。摆渡人就这样为了守护孙女,守护亲情,失去了生命。
其实在对上面的人物性格的总结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些人物设置上本身就存在着重复与对比:
(一)翠翠与傩送
一个是渡船人的孙女,一个是船总喜爱的儿子,可以说两个主人公在身份上有着很大差异,所以这二人之间的爱情必然会充满许多障碍。可是由于身在作者所创造的这个和谐的“边城”里,“门当户对”并没有成为直接的阻碍,反而使他们的爱情变得更具吸引力。
两个人相爱,必然有互相吸引的地方,翠翠之所以爱上傩送,是因为傩送和她有相似的气质。首先,两人的性格上都纯真直率,翠翠从小生活在渡河之上,与摆渡人相依为命,她所接触到的人和事是单纯的。傩送本来有着良好的家世,本应该游走在人情世故之中,如他大哥一样,挑起家中的担子,但是他却愿意游走在山水之间,只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包括在爱情上,他只愿意选择自己所喜欢的,甚至愿意放弃磨坊来娶渡船人的孙女,这种纯真与真实才是这两人相互吸引的的本质,所以他们的相遇才是命中注定:在那个端午的夜晚,翠翠迷路在茶峒镇的小河边,傩送在水中就注意到了水边的她,月光下美好、自然,于是他就开始逗弄她,想让她记住他,翠翠正是因为傩送对自己的帮助,并为他的勇敢率直所动容,才在那个夜晚交出了自己的心,所以沈从文先生笔下的这两个主人公相似,他们在性格上的设置是重复的。同时,在人物命运的安排上,两人也是重复的,都是由于对亲情的顾忌,才失去了爱情,到最后同时失去这两样宝贵的东西。翠翠因为对外公的看重,所以认为外公可以为她做好任何事情,她不需要考虑自己的事情,以至于她一直看不清自己的心,也和傩送一再错过,最后天保为了她而死,爷爷也在这种内疚中离开了她,傩送也因为在亲情上的失败,无法面对翠翠,最后只能远走他乡,这样他们都失去了亲情与爱情。作者在这样的安排中,会在这种重复中更突出文章的悲剧色彩,而相同的性格出现的主人翁身上,更可以体现作者自己所要表现的关于人性之中的“善”的美。
(二)天保与摆渡人
这两人虽是配角,其人物设置却一直在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虽然这两人在人物关系上是显得十分遥远的,但是在性格特点上,他们也是作者设计的“配角重复”。天保是傩送的哥哥,他如同父亲一样在小城中热心善良,并且做事很有分寸,他不像傩送可以自由自在地表达自己的心意,他在许多事情的抉择上,采用的是传统的处事方式,所以面对翠翠,他选择了直接找人提亲,要娶她为妻。但是在得知弟弟的爱情后,他选择了亲情和成全。另外,困惑在女儿的悲剧中的老船夫,无时无刻不在操持着孙女的终身大事,但是他又不愿孙女后悔,一直采取放任和犹豫的态度,正是由于这种偏向的考验,他将事件推向不可收拾的局面,他间接造成天保的死,后来遭受不待见,在内疚和自责中死亡。看似毫不相同的命运,可是,他们在命运上都是为了守护亲情而失去了生命。
作者这样的安排是在重复中加重自己心目中关于人性的价值观,通过天保和老船夫的命运把边城的哀伤渲染,在厚重的文章色彩下的爱情会更加沉痛,陷在亲情的绝望中,爱情变得残缺,带着缺憾的美才会更让人心激动。
(三)天保和傩送
前面所分析的都是“重复”,现在来看人物设置中最大的对比——天保与傩送。他们都生长在茶峒的这一片山水中,有着相同的家庭背景和共同的成长环境,但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性格特征——天保成熟稳重,傩送清新自然,一个世故热情,一个纯澈如初,这两个有着血缘关系的兄弟爱上了同一个女孩。翠翠之所以倾心傩送,是因为她与傩送的相似气质,但这并不能证明天保的不足,作者在这个人物的设置上是别具匠心的。在传统经典的爱情模式里,必定会有一个第三者,沈先生在考虑这个爱情插足者时,并没有将他塑造得十分丑陋或者特别完美,他只是在同样的条件下,对人物的性格作出对比,这种对比恰如其分地展现了作者的两种不同爱情观,或者说两种关于爱情的“美”,也是两种人性美。天保给予的幸福是大众所认可的,他本身就是在世俗中如鱼得水的人,而傩送给予的幸福是特殊的,个别人为之期待的,他虽然身在世俗但又独立世外,所以他和翠翠才会一见钟情。他们两兄弟在成就爱情的方式上也是迥异的,一个是提亲,一个是唱歌,这也是他们两种性格不同的反映,作者在这样的对比之下,将人物的差异加大,但又不致无迹可寻,他们之间既有相似,又有巨大的不同,以至于命运的不同。我们可以设想,如果翠翠选择了天保,她的人生绝对会是另一条路,可是作者的安排却将故事的结局定在了悲剧的端点,他并没有给出一个肯定的结局,因为这种对比本身就给人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和思考空间,同时它也将作者的思维空间反映得淋漓尽致。沈从文先生这样的安排,就是他自身思考的过程,是他将人物性格完美表达的过程。
(四)“孤独美”的重复
沈从文先生的《边城》表达的主题是“美”,但这“美”是孤独的,这一点体现在人物上。文章的开篇虽说是在一片祥和宁静中,但是它还是不可避免地带上了忧愁的气氛,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和一条狗,而结尾也是在淡远的氛围中讲到翠翠在等待傩送的归来。这四个人物的身上都有一种孤独的美,这也是沈先生为悲剧设计的最大亮点。翠翠,她一生都是孤独的,出生时失去了父母,随外公在渡河上生活,后来外公病逝,她又只能在渡河上等待爱情的归来。傩送,生在良好的家庭,又自由自在,他渴望翠翠的爱情,却迟迟得不到回应,更是因为这段爱情的存在,才会使兄长命丧九泉,他只能离开家园,离开茶峒,所以他失去了亲情,没有了爱情,也是孤独的。天保,他与弟弟有相同的出身,但是却无法拥有翠翠的爱情,为了成全别人的爱情,他只能离开,到最后生命也失去了,他的一生也是孤独而哀愁的。摆渡人,他在孤独中守着自己的孙女,为她用尽一切心血,希望她可以得到最美的爱情,可以无忧无虑地生活,他压抑了太多,背负了太多,却不能向任何人诉说,他的内心让孤独填满,已经承受不住任何情感,所以最后的内疚和自责让他失去了自己的生命,他在孤独中过完了一生。他们四人虽各有现实生活中的陪伴,但在内心世界里无一不是孤独的,正是这种反衬,才将这种孤独刻画得更深刻。沈从文想表达的“美”都是来源于此,孤独之美衬着悲剧的爱情,才将《边城》推向另一个艺术高度,让读者看到一片宁静淡然之后另一种孤独善良又特殊的美。
通过对人性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了沈从文先生是怎样采用重复对比来展开文章、来塑造人物、生成文章,并在重复对比之下对主题开始表达的。《边城》就是具有这样一种无法言说的悲与美,沈从文从没有在文中提到“悲”,但是却让我们的胸中充满了惆怅与无奈,他也没有说“美”,但是却在无尽的言语中让我们领略到了诗化文字间是怎样一片诱惑的湘西山水,就是这样无穷的美、无言的悲,让沈从文和《边城》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间。
注释:
[1] 参见马正平 《高等写作思维训练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8页。
(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边城》;赋形思维;重复;对比
《边城》是沈从文先生写于1933年的中篇小说。小说以诗一般的语言,在一段孤寂悲苦的爱情故事中展现了湘西的优美和自然。这种优美和自然蒙在了一片淡泊之中,最终让我们在这种朦胧中体会了谜一样的人生——充满希望,又带着无可解的绝望,让我们在书里的“歌声”中聆听到了别样的爱情——充满深情,又弥漫着误会与错过。
小说里的人物简单淳朴,在无数读者的心里留下了属于自己的最美好的印象,当人们在感慨这篇小说的动人之处时,也许会禁不住思考:沈从文先生是怎样塑造这样典型的人物的呢?通过这些人物他想表达的又是什么呢?沈从文先生在接受采访时曾坦言,《边城》想要表达的就是“美”,一种最自然、返璞归真的美,那么“美”就是这些人物背后的主题。
怎么表达这个“美”,或者说表达这个“美”的开始是什么呢?笔者认为是赋形思维——写作者对自己所要写的文章的主题、立意(思想、情感、氛围、性格、特征、信息)的渲染化造势化清晰化写作行为中所运用的思维操作技术。[1]从这个定义来看,沈先生要为“美”赋形。而赋形思维的思维操作模型就是重复与对比。重复即选择所写内容与主题相一致,而对比就是在表达主题时,所写内容与主题相反。这两种思维操作都将展开写作的空间,甚至在对比的过程产生张力,让作者的表达更加流畅清晰。
沈从文先生就运用重复对比为“边城”的故事建立了一个堪称完美的关于人性的舞台,所有的人物在这样一个世界展开了完美的演出。下面我们来看作者是如何在人物上进行重复对比从而来表达关于人性的“美”的。
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边城》主要涉及了四个人物:翠翠、傩送、天保、摆渡人。《边城》中的翠翠是一个善良纯真却又敏感脆弱的少女。她从小失去双亲,在外公的抚养下长大,远离人群的生活又为她的天真染上了一层不知世事的纯粹,她的世界里只有摆渡人,外公是她人生里的唯一。直到傩送出现,才开启了翠翠终究要成长的心。懵懂的她在初识爱情的时候,几乎是慌张的,她不安于自己内心的悸动,她甚至不明白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爱情让她变得明媚而忧伤。当她一步步走上认识自己的道路,或者说当她渐渐看清自己的心时,却又自卑地预感到了悲剧,于是她始终彷徨,将自己的一切交给了她最信任的外公。可是老船夫的犹豫,使她失去了爱情,最后更是失去了亲情。
傩送,船总顺顺的小儿子,一个坚定、沉默、勇敢却又逃避的少年。俊朗的他在茶峒当地小有名气,甚至有磨坊主愿意用一间磨坊招他为女婿,可是他却愿意守着一条渡船来证明他对翠翠的爱。他向哥哥坦诚自己早就存在的爱,他说他在那个龙舟节的夜晚遇见了迷路的翠翠,他要为她唱最美的歌。的确,他的歌声带着无限温柔给了翠翠一个完美的梦。可是梦总会醒来,当爱情里夹杂了亲情,当不公的命运切断亲情,让悔恨永无止境,那么爱情自然就染上了罪恶,傩送自知无法再面对翠翠时,只有选择离开,远走天涯,他也同样失去了爱情和亲情。
天保,傩送的哥哥,他如同他的父亲一样热情纯善,乐于助人。但是他注定了是一个悲剧式的人物,他与弟弟爱上了同一个女孩,他采用了正规的方式对翠翠求亲,可是他的心意却得不到翠翠的回应,甚至还在老船夫的一再考验下被推迟,更让他觉得不可思议的是弟弟也爱上了翠翠,并且还早于他。他和弟弟将爱情交给了命运,用山歌的方式来确定翠翠的心,可是在听到弟弟的歌声后,天保选择了离开,他觉得愧疚,觉得不该成为翠翠和傩送的阻碍。然而,他选择的离开却成为了永远。他为了无法得到的爱情,成全亲情,失去了生命。
摆渡人,一个年迈的老船夫,翠翠的外公。他深爱自己的孙女,想为她争取到最好的结局。可他的“一心一意”却造成了许多误会,他的犹豫与所谓的“选择”造成了悲剧。他受到了女儿遭遇的影响,害怕孙女承受同样的命运,于是他让翠翠自己想明白,自己作出选择。可这样的犹豫与迟疑反而让翠翠不懂得把握,不懂得理解,让她和傩送一次次错过。天保的死让他陷入了深深的自责,傩送的远离更让他觉得后悔,他内疚于让翠翠错失幸福,年迈的他就在一片哀凉的心情中死在了雷雨夜。摆渡人就这样为了守护孙女,守护亲情,失去了生命。
其实在对上面的人物性格的总结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些人物设置上本身就存在着重复与对比:
(一)翠翠与傩送
一个是渡船人的孙女,一个是船总喜爱的儿子,可以说两个主人公在身份上有着很大差异,所以这二人之间的爱情必然会充满许多障碍。可是由于身在作者所创造的这个和谐的“边城”里,“门当户对”并没有成为直接的阻碍,反而使他们的爱情变得更具吸引力。
两个人相爱,必然有互相吸引的地方,翠翠之所以爱上傩送,是因为傩送和她有相似的气质。首先,两人的性格上都纯真直率,翠翠从小生活在渡河之上,与摆渡人相依为命,她所接触到的人和事是单纯的。傩送本来有着良好的家世,本应该游走在人情世故之中,如他大哥一样,挑起家中的担子,但是他却愿意游走在山水之间,只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包括在爱情上,他只愿意选择自己所喜欢的,甚至愿意放弃磨坊来娶渡船人的孙女,这种纯真与真实才是这两人相互吸引的的本质,所以他们的相遇才是命中注定:在那个端午的夜晚,翠翠迷路在茶峒镇的小河边,傩送在水中就注意到了水边的她,月光下美好、自然,于是他就开始逗弄她,想让她记住他,翠翠正是因为傩送对自己的帮助,并为他的勇敢率直所动容,才在那个夜晚交出了自己的心,所以沈从文先生笔下的这两个主人公相似,他们在性格上的设置是重复的。同时,在人物命运的安排上,两人也是重复的,都是由于对亲情的顾忌,才失去了爱情,到最后同时失去这两样宝贵的东西。翠翠因为对外公的看重,所以认为外公可以为她做好任何事情,她不需要考虑自己的事情,以至于她一直看不清自己的心,也和傩送一再错过,最后天保为了她而死,爷爷也在这种内疚中离开了她,傩送也因为在亲情上的失败,无法面对翠翠,最后只能远走他乡,这样他们都失去了亲情与爱情。作者在这样的安排中,会在这种重复中更突出文章的悲剧色彩,而相同的性格出现的主人翁身上,更可以体现作者自己所要表现的关于人性之中的“善”的美。
(二)天保与摆渡人
这两人虽是配角,其人物设置却一直在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虽然这两人在人物关系上是显得十分遥远的,但是在性格特点上,他们也是作者设计的“配角重复”。天保是傩送的哥哥,他如同父亲一样在小城中热心善良,并且做事很有分寸,他不像傩送可以自由自在地表达自己的心意,他在许多事情的抉择上,采用的是传统的处事方式,所以面对翠翠,他选择了直接找人提亲,要娶她为妻。但是在得知弟弟的爱情后,他选择了亲情和成全。另外,困惑在女儿的悲剧中的老船夫,无时无刻不在操持着孙女的终身大事,但是他又不愿孙女后悔,一直采取放任和犹豫的态度,正是由于这种偏向的考验,他将事件推向不可收拾的局面,他间接造成天保的死,后来遭受不待见,在内疚和自责中死亡。看似毫不相同的命运,可是,他们在命运上都是为了守护亲情而失去了生命。
作者这样的安排是在重复中加重自己心目中关于人性的价值观,通过天保和老船夫的命运把边城的哀伤渲染,在厚重的文章色彩下的爱情会更加沉痛,陷在亲情的绝望中,爱情变得残缺,带着缺憾的美才会更让人心激动。
(三)天保和傩送
前面所分析的都是“重复”,现在来看人物设置中最大的对比——天保与傩送。他们都生长在茶峒的这一片山水中,有着相同的家庭背景和共同的成长环境,但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性格特征——天保成熟稳重,傩送清新自然,一个世故热情,一个纯澈如初,这两个有着血缘关系的兄弟爱上了同一个女孩。翠翠之所以倾心傩送,是因为她与傩送的相似气质,但这并不能证明天保的不足,作者在这个人物的设置上是别具匠心的。在传统经典的爱情模式里,必定会有一个第三者,沈先生在考虑这个爱情插足者时,并没有将他塑造得十分丑陋或者特别完美,他只是在同样的条件下,对人物的性格作出对比,这种对比恰如其分地展现了作者的两种不同爱情观,或者说两种关于爱情的“美”,也是两种人性美。天保给予的幸福是大众所认可的,他本身就是在世俗中如鱼得水的人,而傩送给予的幸福是特殊的,个别人为之期待的,他虽然身在世俗但又独立世外,所以他和翠翠才会一见钟情。他们两兄弟在成就爱情的方式上也是迥异的,一个是提亲,一个是唱歌,这也是他们两种性格不同的反映,作者在这样的对比之下,将人物的差异加大,但又不致无迹可寻,他们之间既有相似,又有巨大的不同,以至于命运的不同。我们可以设想,如果翠翠选择了天保,她的人生绝对会是另一条路,可是作者的安排却将故事的结局定在了悲剧的端点,他并没有给出一个肯定的结局,因为这种对比本身就给人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和思考空间,同时它也将作者的思维空间反映得淋漓尽致。沈从文先生这样的安排,就是他自身思考的过程,是他将人物性格完美表达的过程。
(四)“孤独美”的重复
沈从文先生的《边城》表达的主题是“美”,但这“美”是孤独的,这一点体现在人物上。文章的开篇虽说是在一片祥和宁静中,但是它还是不可避免地带上了忧愁的气氛,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和一条狗,而结尾也是在淡远的氛围中讲到翠翠在等待傩送的归来。这四个人物的身上都有一种孤独的美,这也是沈先生为悲剧设计的最大亮点。翠翠,她一生都是孤独的,出生时失去了父母,随外公在渡河上生活,后来外公病逝,她又只能在渡河上等待爱情的归来。傩送,生在良好的家庭,又自由自在,他渴望翠翠的爱情,却迟迟得不到回应,更是因为这段爱情的存在,才会使兄长命丧九泉,他只能离开家园,离开茶峒,所以他失去了亲情,没有了爱情,也是孤独的。天保,他与弟弟有相同的出身,但是却无法拥有翠翠的爱情,为了成全别人的爱情,他只能离开,到最后生命也失去了,他的一生也是孤独而哀愁的。摆渡人,他在孤独中守着自己的孙女,为她用尽一切心血,希望她可以得到最美的爱情,可以无忧无虑地生活,他压抑了太多,背负了太多,却不能向任何人诉说,他的内心让孤独填满,已经承受不住任何情感,所以最后的内疚和自责让他失去了自己的生命,他在孤独中过完了一生。他们四人虽各有现实生活中的陪伴,但在内心世界里无一不是孤独的,正是这种反衬,才将这种孤独刻画得更深刻。沈从文想表达的“美”都是来源于此,孤独之美衬着悲剧的爱情,才将《边城》推向另一个艺术高度,让读者看到一片宁静淡然之后另一种孤独善良又特殊的美。
通过对人性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了沈从文先生是怎样采用重复对比来展开文章、来塑造人物、生成文章,并在重复对比之下对主题开始表达的。《边城》就是具有这样一种无法言说的悲与美,沈从文从没有在文中提到“悲”,但是却让我们的胸中充满了惆怅与无奈,他也没有说“美”,但是却在无尽的言语中让我们领略到了诗化文字间是怎样一片诱惑的湘西山水,就是这样无穷的美、无言的悲,让沈从文和《边城》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间。
注释:
[1] 参见马正平 《高等写作思维训练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8页。
(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