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是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环节,学校的培养,家长的教育,社会活动的体验要内化为学生的思想,关键在于自我教育能力。
自我教育能力是可持续发展能力,它将为人的终生道德修养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扩展人类 社会、生活、关心人的范围,并把这些接受到的信息有机联系起来,变为自己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也可以说引导学生在认识周围世界的同时,认识自己,并用精神力量进行自我约束,使自己变得更高尚些,这是一个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分析,自我控制,自我调适的漫长艰难过程。
为了切实有效地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学校应把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而这一工作绝大部分落在了班主任和品德教师身上,在班级管理中,我紧紧抓住学生自我教育愿望强烈的心愿,对学生启之自教,导之自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于细微处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对此有一些理解和认识:
1 根据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是以自我意识的发展为基础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能力
根据这个规律,可以从两个方面培养:
1.1 诱导学生积极地从自己的行为其后果中看出自己的品质,从而正确评价自我。
1.2 让学生在同他人的比较和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中认识自我,在周小结会上,我把发言权全交给学生,由每个学生针对先进,解剖自己,针对后进,解剖别人,提出帮扶观点,当然,在这个活动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对不同的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用来警醒他,鞭策他,使他们各自有高一个层次的行为规范,逐步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目标,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少一些疑惑与困难,多一些信心和力量,从而达到成功的彼岸,完成教育的使命。
2 根据道德品质形成的规律,培养学生自我激励能力
所谓激励,是指持续激发人的动机,调动激发人的积极性,诱导人去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稳定的道德品质。形成过程,实际上是稳固的需要到动机再到行为方式结构的系统过程,这其中,自我需要是促进自我激励的重要条件,自我激励又是促成自我教育的动力,在工作中,我从三个方面进行激励:
2.1 利用媒体报道的青少年的先进典型,放影像给学生看,讲读事迹给他们听,特别是身残志坚,困境成才的典型。
2.2 利用身边的典型激励,如我市的四位体操奥运冠军,作家梁和平,书法家彭慧敏,杨吉祥等青少年时代和同学们一样在这样的环境读书,是勤奋、坚韧、拼搏使他们取得了成功。3、家庭、亲属中的优秀典型激励,在农村孩子身上,这种激励见效快,影响深,一个表兄妹,一个哥姐的成才就是他们愿意效仿的终身榜样。
3 根据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内在的道德品质,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这个规律,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
自我控制能力一是情感的自我控制,所谓情感包括感受、兴趣、动机、意志等方面。二是学习策略的自我调节,我从以下两个方面作过尝试:
3.1 树立身边的榜样群,这样可以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使学生乐于效仿榜样,并以榜样调控自己的道德行为,在班级管理中,我坚持树立学习、劳动、安全、体育、文明助人六个方面“十佳”榜样,使他们的形象持续影响同学。
3.2 主动剖析消极信息,这样可使学生在积极思考、热烈讨论中,从消极接受信息的客体变为积极评价作支配信息的主体,有效的训练学生控制能力,在班会活动中,针对学生考试舞弊,偷拿同学钱物,无限上网,乱倒饭菜,打架闹事等开展以“得到成绩,失去诚信”,“得到钱物,失去良知”,“得到快乐,失去身体”,“得到虚荣,失去道德”,为主题的辩论会或写随笔,日记,教师有意识地给有以上现象的学生演讲发言或文章给予点评,这种活动寓意深刻,相对于纯粹批评说教是“此处无声胜有声”。
4 根据人出现危机时,首先想到如何保护自己的这一心理,本能反应规律,培养学生学会自解矛盾的能力
成人有这一本能反应,无可厚非,更何况是孩子呢?但如果一直处于这种状态,就升格为品质问题了,学生自我反省意识的缺乏正是其相互间矛盾,纠纷不断的根源。我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4.1 换位思考,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理解他人,把自己当作矛盾的对方,学着用对方的观点去分析看待问题,这样便会化解矛盾。
4.2 心理疏导:同学间出现矛盾和分歧,教师要让学生懂得矛盾是难免的,涉及原则性的矛盾冲突,应当争出过是非,在非原则性的矛盾冲突发生后,即便是自己有理,也不能得理不饶人,如果自己有理就去据理力争,不愿退让,其结果必然是让对方,更让周围其他人难以接受,解决矛盾应本着有理也要礼的原则,若是自己无礼,更应主动认错,多赔不是。
4.3 心理换位:引导学生学会设身处地进行体验和思考,这样有助于理解对方,减少误会,学生就会认识自身欠缺,主动与他人协作,在更高层次上恢复心理平衡。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我深信,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在实践中,我从以下三个方面不断摸索,收到较好的效果:①要相信学生,相信学生的心灵是为接受一切美好的东西而敞开的,只有这样,班主任才会有良好的教育作风,才会尊重每一个学生的自尊心,而只当学生尊重感在发挥作用时,才谈得上自我教育;②班主任通过实例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形成能力;③引导学生反复实践,在实践中注重某一观念或准则的连续性,从而发展学生自我教育能力。
总之,没有自我教育的教育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教师要把学生自我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来抓,学生学会了自我教育就等于掌握了终身教育的能力,为了学生终身发展,让我们再努力吧!
自我教育能力是可持续发展能力,它将为人的终生道德修养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扩展人类 社会、生活、关心人的范围,并把这些接受到的信息有机联系起来,变为自己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也可以说引导学生在认识周围世界的同时,认识自己,并用精神力量进行自我约束,使自己变得更高尚些,这是一个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分析,自我控制,自我调适的漫长艰难过程。
为了切实有效地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学校应把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而这一工作绝大部分落在了班主任和品德教师身上,在班级管理中,我紧紧抓住学生自我教育愿望强烈的心愿,对学生启之自教,导之自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于细微处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对此有一些理解和认识:
1 根据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是以自我意识的发展为基础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能力
根据这个规律,可以从两个方面培养:
1.1 诱导学生积极地从自己的行为其后果中看出自己的品质,从而正确评价自我。
1.2 让学生在同他人的比较和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中认识自我,在周小结会上,我把发言权全交给学生,由每个学生针对先进,解剖自己,针对后进,解剖别人,提出帮扶观点,当然,在这个活动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对不同的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用来警醒他,鞭策他,使他们各自有高一个层次的行为规范,逐步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目标,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少一些疑惑与困难,多一些信心和力量,从而达到成功的彼岸,完成教育的使命。
2 根据道德品质形成的规律,培养学生自我激励能力
所谓激励,是指持续激发人的动机,调动激发人的积极性,诱导人去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稳定的道德品质。形成过程,实际上是稳固的需要到动机再到行为方式结构的系统过程,这其中,自我需要是促进自我激励的重要条件,自我激励又是促成自我教育的动力,在工作中,我从三个方面进行激励:
2.1 利用媒体报道的青少年的先进典型,放影像给学生看,讲读事迹给他们听,特别是身残志坚,困境成才的典型。
2.2 利用身边的典型激励,如我市的四位体操奥运冠军,作家梁和平,书法家彭慧敏,杨吉祥等青少年时代和同学们一样在这样的环境读书,是勤奋、坚韧、拼搏使他们取得了成功。3、家庭、亲属中的优秀典型激励,在农村孩子身上,这种激励见效快,影响深,一个表兄妹,一个哥姐的成才就是他们愿意效仿的终身榜样。
3 根据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内在的道德品质,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这个规律,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
自我控制能力一是情感的自我控制,所谓情感包括感受、兴趣、动机、意志等方面。二是学习策略的自我调节,我从以下两个方面作过尝试:
3.1 树立身边的榜样群,这样可以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使学生乐于效仿榜样,并以榜样调控自己的道德行为,在班级管理中,我坚持树立学习、劳动、安全、体育、文明助人六个方面“十佳”榜样,使他们的形象持续影响同学。
3.2 主动剖析消极信息,这样可使学生在积极思考、热烈讨论中,从消极接受信息的客体变为积极评价作支配信息的主体,有效的训练学生控制能力,在班会活动中,针对学生考试舞弊,偷拿同学钱物,无限上网,乱倒饭菜,打架闹事等开展以“得到成绩,失去诚信”,“得到钱物,失去良知”,“得到快乐,失去身体”,“得到虚荣,失去道德”,为主题的辩论会或写随笔,日记,教师有意识地给有以上现象的学生演讲发言或文章给予点评,这种活动寓意深刻,相对于纯粹批评说教是“此处无声胜有声”。
4 根据人出现危机时,首先想到如何保护自己的这一心理,本能反应规律,培养学生学会自解矛盾的能力
成人有这一本能反应,无可厚非,更何况是孩子呢?但如果一直处于这种状态,就升格为品质问题了,学生自我反省意识的缺乏正是其相互间矛盾,纠纷不断的根源。我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4.1 换位思考,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理解他人,把自己当作矛盾的对方,学着用对方的观点去分析看待问题,这样便会化解矛盾。
4.2 心理疏导:同学间出现矛盾和分歧,教师要让学生懂得矛盾是难免的,涉及原则性的矛盾冲突,应当争出过是非,在非原则性的矛盾冲突发生后,即便是自己有理,也不能得理不饶人,如果自己有理就去据理力争,不愿退让,其结果必然是让对方,更让周围其他人难以接受,解决矛盾应本着有理也要礼的原则,若是自己无礼,更应主动认错,多赔不是。
4.3 心理换位:引导学生学会设身处地进行体验和思考,这样有助于理解对方,减少误会,学生就会认识自身欠缺,主动与他人协作,在更高层次上恢复心理平衡。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我深信,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在实践中,我从以下三个方面不断摸索,收到较好的效果:①要相信学生,相信学生的心灵是为接受一切美好的东西而敞开的,只有这样,班主任才会有良好的教育作风,才会尊重每一个学生的自尊心,而只当学生尊重感在发挥作用时,才谈得上自我教育;②班主任通过实例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形成能力;③引导学生反复实践,在实践中注重某一观念或准则的连续性,从而发展学生自我教育能力。
总之,没有自我教育的教育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教师要把学生自我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来抓,学生学会了自我教育就等于掌握了终身教育的能力,为了学生终身发展,让我们再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