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药国际化可能还要有很长的路要走。原因是中药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使用的,在严格意义上说是一种“体验”医学,这不符合欧美国家的标准。
中国对外贸易:您认为中医药在国际市场受认可程度如何?
刘张林:由于医药产品的特殊性,决定其在世界各国受到了严格的规制。药品的临床、上市等都需要药政主管部门的批准和审核。中国医药企业面临愈加严格的国际监管环境。据不完全统讫我国现有包括复方丹参滴丸、桂芝伏苓丸、扶正化淤片等多个中药制剂产品在美国FDA已经进入Ⅱ期临床。以美国和欧盟国家为例,目前已要求所有制剂生产企业达到其规定的cGMP要求。(cGMP指CurrentGMP,即实时的动态GMP管理,现为欧美国家普遍采取的一种药品生产要求。)比如,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于2007年颁布规定,要求进口到美国的所有膳食补充剂产品的生产企业必须达到其要求的cGMP,因长期以来绝大多数中药是以膳食补充剂身份进入到美国市场,故这将对进口到美国的中药类产品产生重要影响。按照世界贸易组织三年过渡期的安排,500人以上的企业到2008年6月执行,20至500人的企业到2009年6月执行,20人以下的企业可推迟到2010年6月执行。
中国对外贸易:世界卫生组织已在全球进行中药立法监管调查,目前情况如何?
刘张林:世界卫生组织对全球传统医学/替代补充药物和中药国家政策与监管情况开展调查并建立数据库,信息涵盖192个会员国中的142个。近期建立中药法规的成员国情况是:1986年之前14个成员;2003年已达83个成员;42个成员回答正在建立之中。中医药在全球的地位正在发生着悄悄的但却是深远的根本性的变化。
中国对外贸易:国家在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战略推进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刘张林:1996年7月,原国家科委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开展了国家“九五”攻关课题“中药现代化发展战略研究”,正式提出“中药现代化”的概念,建议国家将“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行动计划”列入国家“九五”科技重中之重项目加以实施,提出了以“中药国际化”为理念的中药现代化口号,提出要争取在“九五”期间实现2至3个中成药品种作为治疗药物进入西方主流医药市场的阶段性目标。“十五”期间,中药国际化战略继续得以实施,有关部门同样制定了争取2至3个中成药进入国际药品市场的阶段性目标。“十一五”期间,国家提出要开发上市20至30个质量标准完善,药效机理清楚,安全、高效、稳定、可控的现代中药产品。2006年国家制定十一五中医药国际合作规划。围绕“十五”和“十一五”目标,国家对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投入巨大,仅中药创新体系建设一项就近百亿元人民币。政府的诸多举措为中药走向世界创造了条件。近期商务部等八部委《关于扩大我国医药产品出口的若干意见》推动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建设,生物医药是其中的主要内容之一。
所谓中药产业国际化的概念,我认为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中国中药产业向全球销售产品和提供服务;第二层次是中国中药产业在全球范围配置资源;第三层次是中药作为药品进入世界医药主流市场,中国中药企业、跨国公司与主要战略投资者共同配置世界中药资源。
近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司已与医保商会签订合作备忘录,旨在利用双方优势,共同推进中医药国际商务活动,扩大中医药国际市场。政府要帮助国内企业走向世界。2009年是国家加大对企业政策性扶植力度的一年。出口退税调整、新医保方案出台等因素都将直接或间接为中药进出口营造更健康有序的持续发展环境。
中国对外贸易:您认为医药企业国际化的先决条件是什么?
刘张林:企业领导人的国际化。在中国医药界,确有一大批成功的企业家,不但具有高学历或高职称,而且还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性,敏锐的社会洞察力,较强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以及对专业、企业管理等知识较好的理解力,特别是在企业发展处于逆境中表现出的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持有的崇高抱负与理想。而企业家实质上是企业发展这部机器运转的“心脏”。企业家精神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现代社会的实质性资本和关键性资源,是经济创新、技术创新、经济发展的重要组织者和推动者,是现代企业运作和企业发展的灵魂。
医药企业家要使其企业持续稳定地发展,须“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的方法来整合社会资源、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经济资源,有机地运作企业内的人、财、物、产、供、销,从而达到企业的产品价值、品牌价值和资本价值不断增值的目的。随着近年来中国医药企业的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企业领导人对国际市场的认知和熟悉程度不断加大,但总体而言,中国医药企业领导人的国际化意识尚待加强。一是大多数企业家对于企业国际化的认识尚停留在较为初步的层面;二是国际品牌意识不足;三是把握国际经营风险的能力不足;四是对外交流公关的能力不够。
中国对外贸易:您认为中医药国际贸易面临的主要障碍与问题是什么?
刘张林:一是中药在国际上的药品身份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二是中药继续以功能食品或食品添加剂形式出口将受到更多限制;三是中药国际注册与认证的周期长且结果难以掌握;四是中西医用药的理念差异;五是国外非贸易壁垒重重。
中国对外贸易:医药产品是关乎生命健康的特殊产品,且投入巨大,医药企业如何在国际经营当中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显得更为重要。您认为中国医药企业国际化的风险表现在哪些方面?
刘张林:所谓风险,可以定义为“可能存在的危险”,或者说“对某一主体所造成的不确定性危险和由此可能产生的损失”。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出版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认为,风险“可能由一个或多个原因引起,如果风险发生了,可能产生一个或多个后果”。
就中国医药企业国际化现状而言,主要面临市场准入风险、质量管理风险、经营风险、资本运作风险和跨文化风险等。
中国对外贸易:您如何评价目前中国的医药企业的国际化程度?
刘张林:当前,受制于多种因素,中国的医药企业的国际化依然处于成长阶段,特别是与跨国制药企业相比,尚有很大的距离,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这将是一项长期艰苦的任务。应该说,个别企业的国际化不能代表整个行业的国际化,企业国际化的内涵应该涉及到企业战略、标准、技术、管理、人员和文化等多个方面,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实际上,国际化作为一种表象,是以企业的综合实力为后盾的,企业深层次的竞争元素决定了其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市场中决胜的条件。从这种意义上讲,中国医药企业的国际化是企业争取更加有利的市场环境而进行的努力,是一种既有客观需要,又有主动驱使的复杂过程。希望在中国企业核心竞争力得到全面提升,国内外市场的界限彻底模糊的时候,国际化将不再作为一个概念而被讨论。我认为,中国医药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将呈现多元化。
中国对外贸易:您对2009年中药出口形势有何预测?
刘张林: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判断,2001~2008年8年间我国中药行业总产值和销售产值复合增长分别为19.55%和19.27%,增幅一致,预计09年产销增幅不会有太大的波动,将持续保持二位数的增长。同时,利润增幅受不确定因素影响大:08年利润增幅下降,与产销增幅不一致,主要因为原材料价格上涨,企业投资收益大幅下降有关。2009年宏观经济前景不明朗的大环境下,中药行业的利润增长仍会受原材料和药品价格政策的影响。但是,中药工业受2008年11月以来药材原料价格下行的影响,成本压力将有一定缓解,但资源性品种影响将加剧。预计中药利润增速将比08年进一步提高。
2009年将是全球性金融危机对中药贸易影响进一步加剧的一年,由于中药产品在国外多用于膳食补充剂、食品、食品添加剂等领域,需求弹性相对较大。同时,人民币升值、消费市场萎缩,都会影响到中药的出口。另外,出口质检项目增加,费用增高,时间拉长,国内经营成本全面上升。这些不利因素短期内都会给中药企业出口带来严冬。
中国对外贸易:您认为中医药在国际市场受认可程度如何?
刘张林:由于医药产品的特殊性,决定其在世界各国受到了严格的规制。药品的临床、上市等都需要药政主管部门的批准和审核。中国医药企业面临愈加严格的国际监管环境。据不完全统讫我国现有包括复方丹参滴丸、桂芝伏苓丸、扶正化淤片等多个中药制剂产品在美国FDA已经进入Ⅱ期临床。以美国和欧盟国家为例,目前已要求所有制剂生产企业达到其规定的cGMP要求。(cGMP指CurrentGMP,即实时的动态GMP管理,现为欧美国家普遍采取的一种药品生产要求。)比如,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于2007年颁布规定,要求进口到美国的所有膳食补充剂产品的生产企业必须达到其要求的cGMP,因长期以来绝大多数中药是以膳食补充剂身份进入到美国市场,故这将对进口到美国的中药类产品产生重要影响。按照世界贸易组织三年过渡期的安排,500人以上的企业到2008年6月执行,20至500人的企业到2009年6月执行,20人以下的企业可推迟到2010年6月执行。
中国对外贸易:世界卫生组织已在全球进行中药立法监管调查,目前情况如何?
刘张林:世界卫生组织对全球传统医学/替代补充药物和中药国家政策与监管情况开展调查并建立数据库,信息涵盖192个会员国中的142个。近期建立中药法规的成员国情况是:1986年之前14个成员;2003年已达83个成员;42个成员回答正在建立之中。中医药在全球的地位正在发生着悄悄的但却是深远的根本性的变化。
中国对外贸易:国家在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战略推进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刘张林:1996年7月,原国家科委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开展了国家“九五”攻关课题“中药现代化发展战略研究”,正式提出“中药现代化”的概念,建议国家将“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行动计划”列入国家“九五”科技重中之重项目加以实施,提出了以“中药国际化”为理念的中药现代化口号,提出要争取在“九五”期间实现2至3个中成药品种作为治疗药物进入西方主流医药市场的阶段性目标。“十五”期间,中药国际化战略继续得以实施,有关部门同样制定了争取2至3个中成药进入国际药品市场的阶段性目标。“十一五”期间,国家提出要开发上市20至30个质量标准完善,药效机理清楚,安全、高效、稳定、可控的现代中药产品。2006年国家制定十一五中医药国际合作规划。围绕“十五”和“十一五”目标,国家对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投入巨大,仅中药创新体系建设一项就近百亿元人民币。政府的诸多举措为中药走向世界创造了条件。近期商务部等八部委《关于扩大我国医药产品出口的若干意见》推动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建设,生物医药是其中的主要内容之一。
所谓中药产业国际化的概念,我认为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中国中药产业向全球销售产品和提供服务;第二层次是中国中药产业在全球范围配置资源;第三层次是中药作为药品进入世界医药主流市场,中国中药企业、跨国公司与主要战略投资者共同配置世界中药资源。
近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司已与医保商会签订合作备忘录,旨在利用双方优势,共同推进中医药国际商务活动,扩大中医药国际市场。政府要帮助国内企业走向世界。2009年是国家加大对企业政策性扶植力度的一年。出口退税调整、新医保方案出台等因素都将直接或间接为中药进出口营造更健康有序的持续发展环境。
中国对外贸易:您认为医药企业国际化的先决条件是什么?
刘张林:企业领导人的国际化。在中国医药界,确有一大批成功的企业家,不但具有高学历或高职称,而且还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性,敏锐的社会洞察力,较强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以及对专业、企业管理等知识较好的理解力,特别是在企业发展处于逆境中表现出的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持有的崇高抱负与理想。而企业家实质上是企业发展这部机器运转的“心脏”。企业家精神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现代社会的实质性资本和关键性资源,是经济创新、技术创新、经济发展的重要组织者和推动者,是现代企业运作和企业发展的灵魂。
医药企业家要使其企业持续稳定地发展,须“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的方法来整合社会资源、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经济资源,有机地运作企业内的人、财、物、产、供、销,从而达到企业的产品价值、品牌价值和资本价值不断增值的目的。随着近年来中国医药企业的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企业领导人对国际市场的认知和熟悉程度不断加大,但总体而言,中国医药企业领导人的国际化意识尚待加强。一是大多数企业家对于企业国际化的认识尚停留在较为初步的层面;二是国际品牌意识不足;三是把握国际经营风险的能力不足;四是对外交流公关的能力不够。
中国对外贸易:您认为中医药国际贸易面临的主要障碍与问题是什么?
刘张林:一是中药在国际上的药品身份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二是中药继续以功能食品或食品添加剂形式出口将受到更多限制;三是中药国际注册与认证的周期长且结果难以掌握;四是中西医用药的理念差异;五是国外非贸易壁垒重重。
中国对外贸易:医药产品是关乎生命健康的特殊产品,且投入巨大,医药企业如何在国际经营当中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显得更为重要。您认为中国医药企业国际化的风险表现在哪些方面?
刘张林:所谓风险,可以定义为“可能存在的危险”,或者说“对某一主体所造成的不确定性危险和由此可能产生的损失”。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出版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认为,风险“可能由一个或多个原因引起,如果风险发生了,可能产生一个或多个后果”。
就中国医药企业国际化现状而言,主要面临市场准入风险、质量管理风险、经营风险、资本运作风险和跨文化风险等。
中国对外贸易:您如何评价目前中国的医药企业的国际化程度?
刘张林:当前,受制于多种因素,中国的医药企业的国际化依然处于成长阶段,特别是与跨国制药企业相比,尚有很大的距离,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这将是一项长期艰苦的任务。应该说,个别企业的国际化不能代表整个行业的国际化,企业国际化的内涵应该涉及到企业战略、标准、技术、管理、人员和文化等多个方面,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实际上,国际化作为一种表象,是以企业的综合实力为后盾的,企业深层次的竞争元素决定了其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市场中决胜的条件。从这种意义上讲,中国医药企业的国际化是企业争取更加有利的市场环境而进行的努力,是一种既有客观需要,又有主动驱使的复杂过程。希望在中国企业核心竞争力得到全面提升,国内外市场的界限彻底模糊的时候,国际化将不再作为一个概念而被讨论。我认为,中国医药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将呈现多元化。
中国对外贸易:您对2009年中药出口形势有何预测?
刘张林: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判断,2001~2008年8年间我国中药行业总产值和销售产值复合增长分别为19.55%和19.27%,增幅一致,预计09年产销增幅不会有太大的波动,将持续保持二位数的增长。同时,利润增幅受不确定因素影响大:08年利润增幅下降,与产销增幅不一致,主要因为原材料价格上涨,企业投资收益大幅下降有关。2009年宏观经济前景不明朗的大环境下,中药行业的利润增长仍会受原材料和药品价格政策的影响。但是,中药工业受2008年11月以来药材原料价格下行的影响,成本压力将有一定缓解,但资源性品种影响将加剧。预计中药利润增速将比08年进一步提高。
2009年将是全球性金融危机对中药贸易影响进一步加剧的一年,由于中药产品在国外多用于膳食补充剂、食品、食品添加剂等领域,需求弹性相对较大。同时,人民币升值、消费市场萎缩,都会影响到中药的出口。另外,出口质检项目增加,费用增高,时间拉长,国内经营成本全面上升。这些不利因素短期内都会给中药企业出口带来严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