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儿童文学教程的教学实施,要求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知识运用技能,讲究实用的原则,将所学专业知识转化为实用的教师技能,适应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要求,为将来从事儿童语言教育活动打好基础。
关键词:儿童文学;教学;教育活动
【分类号】G236
《儿童文学教程》主要介绍了儿童文学的基本原理,儿童文学的教学与应用。旨在提高学生分析儿童作品的能力,扩大学生关于儿童文学的知识面和阅读面,提高他们的儿童文学素养。基于该课程的特点及已有的授课经验,在教学方法上给出了提升教学效果的几点建议。加强儿童文学课程建设,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实现教学方法上的改革和发展。
1 儿童文学教程的定位
学前教育专业儿童文学教程开设已有多年。这门课程究竟要培养学生的什么能力?很多任教者无法给出明确的回答。从任教者来看,大多数由中文专业教师来担任,着重培养学生对文学知识、文学史轮廓及文学史观的认知。虽然教材还涉及到儿童心理学,儿童教育学,儿童社会学等各方面的知识,但总体而言仍局限在文学范畴之内。由于任教者沿袭了中文专业的儿童文学教程模式,以知识的传授与鉴赏分析、创作改编能力的培养为主,这种模式对于未来的儿童教育工作者是不合适的,造成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这种不明确的课程定位直接影响了儿童文学教程的实施与效果。
如何对儿童文学教程准确定位,需要确定儿童文学在儿童教育中的地位。儿童是全人类的希望和明天,现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正是现代社会为满足儿童的独特精神需要和成长的需要而专为儿童创作和提供的特殊文学品种。儿童文学首先具有的一个最突出的作用就是教育作用,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受教育的比重占得很大。儿童文学在孩子智育的方面较之于其他渠道的教育作用是更具有渗透性的。这种渗透是具有其先天优势,儿童的年龄较小,必须以一种适应于此年龄阶段的教育方式。这样可以避免对儿童简单枯燥的说教,帮助他们开启智慧之门,学会审美,在意志训练方面得到提高。儿童文学与儿童的成长和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儿童文学教程应把儿童文学与儿童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基于这一定位,任教者和学习者要始终以儿童文学和儿童发展为主线,教师、学生、教学内容之间形成一种互动关系,从而把儿童文学作品转化为实用的教师技能。
2 有效实施儿童文学教程
学前教育的学生将来面对的教育对象是学龄前儿童。他们的身心发展还处于不成熟时期,缺乏生活经验和文化知识,灵活多动,注意力很难集中,持久性差,拥有很强的好奇心,没有自控能力等身心特点。正是这些特点对幼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既有专长,又是综合型人才。所以,在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2.1 理论联系实际
在教学中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授课内容与幼教、小学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反映儿童文学理论最新研究成果和各地儿童文学教学的成功经验。树立“自由、合作、探究”的新理念,改变以往课堂主导者的身份,成为学生的引路人,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活动,发扬合作精神,自主探索研究,寻找本课程的基本规律和内在联系。借助各文体的欣赏与评析,提高学生对儿童文学的鉴赏、批评水平及指导学生进行初步的儿童文学的编创活动,根据不同的内容,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并要求学生有科学的学习方法,注意将儿童文学的一般原理与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指导及创作实践结合起来。将儿童文学的学习与儿童文学课程的教学结合起来,将儿童文学的基本概念和一般原理自觉的运用到儿童文学的教学实践中去。为学生提供多种服务,使他们把理论知识用于实践,再把实践结果反馈到理论中进行检测,从而更好的掌握理论知识,做到学以致用,让理论应用于实践,实践又回归到理论中。
2.2 知识与技能相结合
技能是顺利完成某种任务的一种活动方式或心智活动方式,它是通过训练而获得的。只有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严格训练,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技能。儿童文学教程的编写由基本理论學习到作品阅读欣赏,再到婴幼儿文学作品的创作和改编。以理论基础为指导,以作品鉴赏为基础,以写作训练为提升,三者有机结合,互为补充。采用“案例学习——阅读鉴赏——作品创编——展示交流——表演讲授”五段式学习实践模式,形成儿童文学鉴赏的能力,具有儿童文学创编、讲演的能力,具有组织儿童文学教学活动的能力,为从事学前教育工作、开展幼儿园教育活动助力。在鉴赏实践中,可安排个人独立鉴赏,也可安排小组合作鉴赏,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见解。课外的阅读更是可以采取更灵活的方式。比如,每月阅读一个作家的作品,整理相关的作品创作背景、作品评价等;选择一个作品进行深度阅读,并制作成精美的课件,课前和大家分享;鼓励学生带着喜欢的作品去幼儿园或摄取进行阅读推广等等。通过这样的技能训练,提高了学生对儿童文学的兴趣,也让儿童文学课程得以实际应用,增强了其实用性。只有让知识与技能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真正感到儿童文学教程的实用性。
2.3 作品鉴赏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情感是人对客官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应形式,它是人对待外界事物的态度,是人对客观现实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而情感体验是指在作品鉴赏过程中,引起的一系列情感反应。好的文学作品首先给人带来的是强烈的情感冲击,文学课的教学,也应当先让学生体会到文学作品中蕴含的情感之美。幼儿文学作品以真善美为永恒的情感主旋律。感性的朗读表演、理性的表述、教师的示范等都是可以采用的让学生体验的方法。学生通过文学作品进行情感体验,加深对艺术和生活的理解,更深刻的理解儿童、热爱儿童,情感世界更为细腻、深沉、丰富。
2.4 提高学生的基本素养
提高学生儿童文学素养,通过《儿童文学》这门专业课,培养美好的情感,温暖的情怀和健康的人格,陶冶的情操,具有良好专业素质,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厚实儿童文学理论功底和研究精神,有广阔儿童文学视野、有较强阅读指导能力和文学活动组织能力,热爱幼儿文学的基本情感和态度,对幼儿文学的全面认识和理解,丰富的阅读幼儿文学的经验,鉴赏、表现幼儿文学作品的能力及初步创编的能力,组织幼儿文学阅读活动的能力和技巧。通过幼儿文学基本理论、各文体特点和作品的学习以及鉴赏、诵读、表演、创作、见习等实践,激发学生热爱幼儿文学的情感,提高对幼儿文学的认识和理解,丰富阅读幼儿文学的经验,培养鉴赏、表现幼儿文学作品的能力及初步创编的能力,为幼儿园教育尤其是文学教育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成为适应现代学前教育需要的优秀教师。
参考文献:
【1】《儿童文学教程》教学大纲
【2】《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6
【3】《儿童文学教程》黄丽平主编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2-03)
关键词:儿童文学;教学;教育活动
【分类号】G236
《儿童文学教程》主要介绍了儿童文学的基本原理,儿童文学的教学与应用。旨在提高学生分析儿童作品的能力,扩大学生关于儿童文学的知识面和阅读面,提高他们的儿童文学素养。基于该课程的特点及已有的授课经验,在教学方法上给出了提升教学效果的几点建议。加强儿童文学课程建设,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实现教学方法上的改革和发展。
1 儿童文学教程的定位
学前教育专业儿童文学教程开设已有多年。这门课程究竟要培养学生的什么能力?很多任教者无法给出明确的回答。从任教者来看,大多数由中文专业教师来担任,着重培养学生对文学知识、文学史轮廓及文学史观的认知。虽然教材还涉及到儿童心理学,儿童教育学,儿童社会学等各方面的知识,但总体而言仍局限在文学范畴之内。由于任教者沿袭了中文专业的儿童文学教程模式,以知识的传授与鉴赏分析、创作改编能力的培养为主,这种模式对于未来的儿童教育工作者是不合适的,造成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这种不明确的课程定位直接影响了儿童文学教程的实施与效果。
如何对儿童文学教程准确定位,需要确定儿童文学在儿童教育中的地位。儿童是全人类的希望和明天,现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正是现代社会为满足儿童的独特精神需要和成长的需要而专为儿童创作和提供的特殊文学品种。儿童文学首先具有的一个最突出的作用就是教育作用,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受教育的比重占得很大。儿童文学在孩子智育的方面较之于其他渠道的教育作用是更具有渗透性的。这种渗透是具有其先天优势,儿童的年龄较小,必须以一种适应于此年龄阶段的教育方式。这样可以避免对儿童简单枯燥的说教,帮助他们开启智慧之门,学会审美,在意志训练方面得到提高。儿童文学与儿童的成长和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儿童文学教程应把儿童文学与儿童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基于这一定位,任教者和学习者要始终以儿童文学和儿童发展为主线,教师、学生、教学内容之间形成一种互动关系,从而把儿童文学作品转化为实用的教师技能。
2 有效实施儿童文学教程
学前教育的学生将来面对的教育对象是学龄前儿童。他们的身心发展还处于不成熟时期,缺乏生活经验和文化知识,灵活多动,注意力很难集中,持久性差,拥有很强的好奇心,没有自控能力等身心特点。正是这些特点对幼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既有专长,又是综合型人才。所以,在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2.1 理论联系实际
在教学中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授课内容与幼教、小学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反映儿童文学理论最新研究成果和各地儿童文学教学的成功经验。树立“自由、合作、探究”的新理念,改变以往课堂主导者的身份,成为学生的引路人,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活动,发扬合作精神,自主探索研究,寻找本课程的基本规律和内在联系。借助各文体的欣赏与评析,提高学生对儿童文学的鉴赏、批评水平及指导学生进行初步的儿童文学的编创活动,根据不同的内容,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并要求学生有科学的学习方法,注意将儿童文学的一般原理与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指导及创作实践结合起来。将儿童文学的学习与儿童文学课程的教学结合起来,将儿童文学的基本概念和一般原理自觉的运用到儿童文学的教学实践中去。为学生提供多种服务,使他们把理论知识用于实践,再把实践结果反馈到理论中进行检测,从而更好的掌握理论知识,做到学以致用,让理论应用于实践,实践又回归到理论中。
2.2 知识与技能相结合
技能是顺利完成某种任务的一种活动方式或心智活动方式,它是通过训练而获得的。只有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严格训练,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技能。儿童文学教程的编写由基本理论學习到作品阅读欣赏,再到婴幼儿文学作品的创作和改编。以理论基础为指导,以作品鉴赏为基础,以写作训练为提升,三者有机结合,互为补充。采用“案例学习——阅读鉴赏——作品创编——展示交流——表演讲授”五段式学习实践模式,形成儿童文学鉴赏的能力,具有儿童文学创编、讲演的能力,具有组织儿童文学教学活动的能力,为从事学前教育工作、开展幼儿园教育活动助力。在鉴赏实践中,可安排个人独立鉴赏,也可安排小组合作鉴赏,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见解。课外的阅读更是可以采取更灵活的方式。比如,每月阅读一个作家的作品,整理相关的作品创作背景、作品评价等;选择一个作品进行深度阅读,并制作成精美的课件,课前和大家分享;鼓励学生带着喜欢的作品去幼儿园或摄取进行阅读推广等等。通过这样的技能训练,提高了学生对儿童文学的兴趣,也让儿童文学课程得以实际应用,增强了其实用性。只有让知识与技能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真正感到儿童文学教程的实用性。
2.3 作品鉴赏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情感是人对客官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应形式,它是人对待外界事物的态度,是人对客观现实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而情感体验是指在作品鉴赏过程中,引起的一系列情感反应。好的文学作品首先给人带来的是强烈的情感冲击,文学课的教学,也应当先让学生体会到文学作品中蕴含的情感之美。幼儿文学作品以真善美为永恒的情感主旋律。感性的朗读表演、理性的表述、教师的示范等都是可以采用的让学生体验的方法。学生通过文学作品进行情感体验,加深对艺术和生活的理解,更深刻的理解儿童、热爱儿童,情感世界更为细腻、深沉、丰富。
2.4 提高学生的基本素养
提高学生儿童文学素养,通过《儿童文学》这门专业课,培养美好的情感,温暖的情怀和健康的人格,陶冶的情操,具有良好专业素质,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厚实儿童文学理论功底和研究精神,有广阔儿童文学视野、有较强阅读指导能力和文学活动组织能力,热爱幼儿文学的基本情感和态度,对幼儿文学的全面认识和理解,丰富的阅读幼儿文学的经验,鉴赏、表现幼儿文学作品的能力及初步创编的能力,组织幼儿文学阅读活动的能力和技巧。通过幼儿文学基本理论、各文体特点和作品的学习以及鉴赏、诵读、表演、创作、见习等实践,激发学生热爱幼儿文学的情感,提高对幼儿文学的认识和理解,丰富阅读幼儿文学的经验,培养鉴赏、表现幼儿文学作品的能力及初步创编的能力,为幼儿园教育尤其是文学教育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成为适应现代学前教育需要的优秀教师。
参考文献:
【1】《儿童文学教程》教学大纲
【2】《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6
【3】《儿童文学教程》黄丽平主编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2-03)